APP下载

湘西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探析

2023-12-18符磊樊衍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老司土司土家族

符磊 樊衍

设计应与文化相融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老司城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土家族文 化。在當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对湘西土家族文化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国家所提倡的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贡献力量。本文采用文献 参考、实地考察、绘图分析的方法,从形式、功能、文化三个维度深入剖析老司城遗址的设 计,旨在为湘西土家族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 参考。

一、老司城遗址概述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县城东19千米处的灵溪镇老司城村,这里曾是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从南宋绍兴五年(1135)至清雍正二年(1724),这个地方繁荣昌盛了近600年。遗址四周环绕着连绵的山峦,犹如凯旋归朝的万马,灵溪河从遗址前面流过,犹如玉带缠腰,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土司王城依山而建,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同时集军事防卫、政治权威、文化特色和经济互动于一体(见图 1)。然而, 清代推行“改土归流”后,土司王城迁至永顺颗砂,这座土家族历史文化之城逐渐在风雨中衰败,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2015年7月,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被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地于2016年5月1 日作为旅游风景区正式对 外开放, 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后,老司城遗址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但是,鲜有学者研究老司城遗址的设计美学,本文补充了对该遗址在设计美学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为湘西土家族城镇和民居群落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

虽然老司城遗址保存下来的建筑物并不多,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地基和保存下来的建筑物推测其布局和设计意图。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与文献参考,绘制重要图纸,从内在需求、外在表现及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剖析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这样能系统全面地对其进行设计美学分析。

(一)设计之功能美

从内在功能需求的角度来看,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在于其功能性的体现。遗址的选址、分区、道路设计都充分从功能需求出发,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甚至是每一个石阶的铺设,都是为了使人们能便利地进行各种活动,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见图2)。

1.选址的功能多样之美

老司城遗址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了功能需求,老司城地处永顺县猛洞河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地理环境独特, 拥有险峻的山势、清澈的溪流和肥沃的土地,为王城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老司城遗址作为湘西土家族曾经的王朝都城,选址于河谷地带,背靠凤凰山,城前的灵溪河自北向南环绕城池。依靠险峻的山势建设城市有利于军事防守,傍水而居有利于生活用水。此外,选址在这里还有利于及时排水,雨水山洪和生活污水会通过发达的排水道迅速排入城前的河中,有效防止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这样的选址体现了城市建设的功能多样之美。

2.分区布局的功能明确之美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随地势分为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和作坊区八大功能区,为“三纵五横”的棋盘式布局(见图3)。其中,宫殿区是土司生活起居的主要区域,衙署区是土司的办公区,司法区是司法机构,墓葬区是土司及其家族成员的墓地,宗教区是土司祈福祭祀的场所,教育区是土司培养官吏的地方,居民区和作坊区则是城市居民和手工业者居住和工作的区域。每个区域的功能明确,各区域之间互不干扰,但又相互依存联系,老司城遗址的分区布局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功能需求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分区布局的功能明确之美。

3.道路交互的功能联系之美

老司城遗址的道路系统以南北走向的土司街为中轴线,东西走向的两条街道为副线,构成整个城市的主要交通网络。同时,在道路系统中,各个功能区域之间都有道路相连通,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另外,老司城遗址的排水系统由排水沟、排水涵洞和蓄水池组成。排水沟宽1米、深1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排水涵洞,可以将水引入排水沟中,再通过涵洞将水排入灵溪河。蓄水池则位于城内东南角的低洼处,可以收集雨水和生活用水,再通过排水沟和涵洞排入河中。老司城遗址的道路系统和排水系统设计得十分科学合理,既满足了城市交通和排水的需求,又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功能联系之美。

(二)设计之形式美

从外在形式表现来看,老司城遗址的设计 之美在于其形式上的多样性与和谐性。老司城遗址的形制、建设、布局彰显了丰富的形式美感,为其增添了浓厚的韵味。

1.形制规整的形式统一之美

老司城遗址以土司城垣为中心,街道纵横交错,沿河而建,层次分明。城内建筑风格统一,体现了土司制度的严格规划和管理。同时,老司城遗址的建筑形式多样, 包括宫殿、衙署、官邸、寺庙、民居等,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这些建筑在形式上相互呼应、统一协调,体现了土司文化制度的特色和内涵,具有形式统一之美。

2.因地制宜的形式变化之美

老司城遗址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傍水,以土司街为中轴线,沿河而建,将城市划分为行政、宗教、居住、防御等功能不同的区域。同时,老司城遗址的街道和建筑布局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此外,老司城遗址的建筑形式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土、石、木等材料进行修建。这些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土司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具有形式变化之美。

3.主次分明的形式对比之美

老司城遗址主次分明的形式对比之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遗址中的土司衙署与普通民居的主次分明。土司衙署位于城市中心,高大壮观, 显示了其统治地位。而普通民居则围绕在衙署周围,规模较小,体现了土司制度下的等级制度。

第二,遗址的整体与局部的主次分明。遗址的土司城垣、土司衙署、牌坊、寺庙等主要建筑和灵溪河凤凰山等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各个建筑单体之间也形成了主次分明的对比关系,如土司衙署与牌坊的主次分明、寺庙与民居的主次分明等。这种主次分明的形式对比之美,使得老司城遗址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也凸显了各个建筑单体的独特魅力。

(三)设计之文化美

从文化精神内涵的角度来看,老司城遗址的设计之美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老司城遗址的相地、建筑、装饰都承载着土家 族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它不仅是  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文化瑰宝。

1.神秘古朴的相地文化之美

老司城遗址在相地方面充分考虑了地形和自然环境,实现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当今绿色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老司城位于河谷地带,背靠凤凰山,面向灵溪河,整体地形犹如“万马归朝”,河流彎曲犹如“凤凰展翅”,呈现出王者圣地之风范。这些特征充分证明了湘西老司城在相地上注重传统风水的相地文化之美。

2.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之美

老司城遗址是土家族文化的宝库,其建筑风格、形式和功能均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遗址的建筑文化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老司城遗址的建筑风格具有高度统一性, 体现了土司文化制度的严整。其次,老司城遗 址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这些不同的建筑类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最后,老司城遗址的建筑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展示了土家族人民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智慧和警惕。总之,老司城遗址的建筑文化之美是土家族人 民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的体现,是土家族传 统文化的瑰宝。

3.独具魅力的装饰文化之美

老司城遗址的装饰文化之美既体现在建筑 艺术上,又展现在非物质文化上。在建筑装饰 方面,老司城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以梁柱式为 主,屋顶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建筑的外墙、门窗和地面铺装大量运用石材进 行装饰,雕刻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建筑装饰还广泛采用了动物、植物等自然元素作为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在非物质文化方面,这里保留了土家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土家族的毛古斯舞和摆手舞,这两种舞蹈都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老司城遗址的装饰元素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文化智慧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本文从功能、形式、文化三个维度对老司城遗址进行设计之美分析,得出其在功能方面具有选址的功能多样之美、分区布局的功能明确之美、道路交互的功能联系之美;在形式方面具有形制规整的形式统一之美、因地制宜的形式变化之美、主次分明的形式对比之美;在文化方面具有神秘古朴的相地文化之美、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之美、独具魅力的装饰文化之美。老司城遗址作为一个具有鲜明土家族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通过对老司城遗址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其设计美学特征和价值,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为湘西土家族城镇及民居群落建设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2021 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西苗族传统木构民居的活化利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YBA116。

[ 作者简介 ] 符磊,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通讯作者 : 樊衍,男,汉族,湖南溆浦人,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民居传承与创新设计。

猜你喜欢

老司土司土家族
白云苍狗
扶贫手记
土家族情歌
文化坐标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土家族
老司城的神秘面纱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