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形 - 背景理论解读《次北固山下》

2023-12-18马田田白佳瑞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残夜北固山思乡

马田田 白佳瑞

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图形- 背景理论解读羁旅思乡诗《次北固山下》,通 过分析得出:作者通过背景对图形的凸显作用,表达了作者羁旅在外的漂泊感、孤独感以及对 家乡的思念;通过背景和图形的完美组合,描 绘了江南山水的秀丽景色以及新旧交替的人生 哲理。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王湾的诗在《全唐诗》有十首,《次北固山下》当为《全唐诗》中最为耀眼的诗篇之一,历来 评者赞赏不绝。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云:“大历以后无此等气格矣。”清代沈德潜《唐 诗别裁》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 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长期以来,文学界 对该诗的解读大多类似,选择的角度都是诗的 节奏、词汇以及句法等方面。因为时代限制,学者们并未结合认知诗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考虑到这方面的不足,本文结合认知诗学理论 对该诗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一、认知诗学

20世纪80年代,认知诗学兴起并发展,该理论起源于认知学,以认知语言和心理学为基础,采取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开展了新的研究,该理论属于跨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性很强。楚尔(ReuvenTusr)是最早提出认知诗学的学者。200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斯托克·维尔(StockWell)发表了专著《认知诗学导论》(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详细介绍了认知诗学的内容。该理论进入中国以后,也受到了学者  们的高度关注,很多学者开始以此为主题开展  分析和研究:刘立华、刘世生以及熊沐清在《认知诗学实践》中对如何实践认知诗学进行了分 析,并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四川外国语学院为强化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举  办了多次学科研究会议,并成立了认知诗学研 究所,发表多篇论文介绍认知诗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式。运用认知诗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有助于从认知层面挖掘文本的审美含义。运用认知诗学进行文学研究触及了语言的本质和文学的本质,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1]

二、图形-背景理论

1915年, 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 首次提出图形-背景理论,后来完形(gestalt)心理学家以此为背景,去分析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完形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图形和背景,图形是存在高度的,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背景的细节则往往是模糊的,不易被察觉到。[2]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泰尔米(Talmy)引入语言学,進一步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的内容。如前文所述,人类知觉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图 形和背景,图形指的是能够快速引起人们注意、被凸出的部分,而背景则是指模糊的、用于衬 托图形的部分。背景为图形提供参考,图形又 融入背景当中,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 人的知觉场中,图形和背景是同时存在的,但 并不会被同时感知到。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根据 五个原则来确定, 即顺序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包含原则、偶然性原则、替代原则。[3] 了解这 五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图形和背景,本文对诗作意象的区分便运用到以上原则。

泰尔米还对两者进行了概念界定,即图形 是需要进行定位的,是可以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的,可以将图形看成可变的,而背景则是相对 静止的,主要是为图形提供参照作用,让我们 能够更好地了解图形的移动方向、路径等。自 从泰尔米将图形-背景理论应用到语言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并 将其用于解释语言结构和信息方面,既增强了原有理论的解释力,也让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语言学的内容。而后,理论不断成熟,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研究内容 也更加深入,国内学者也开始广泛使用这一理论开展研究,并得出了非常丰富的研究结论。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说明诗歌中存在图形和背景的关系。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诗歌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对诗歌所具备的文学审美意义进行深入挖掘,还能够从认知层面入手,探讨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意义的获取过程,进而使读者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诗歌所表述的意义,产生更强的理性感知。

三、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这首羁旅思乡诗采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停泊在北固山下看到的春天景色以及当时的内心所感,也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厚的思乡之情。首联利用对偶句开端,表现出在外漂泊、心系家乡、深深思乡的情感;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写出了十分恢宏的场景;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内容对仗工整,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中所表现出的思乡之情相互呼应。诗作的描写方式十分自然,表达出了深厚的感情,情感与景色相互呼应,让读者对其所描写的大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被广为传诵。在该诗中,王湾利用了图形来表现自身的思想感情,利用图形与背景的相互转化,提高读者的注意力,以最终达到传递情感的目的。

全诗的图形和背景组合如表1所示,图形多以自然景物为主,还涉及“大雁”这个动物图形。结合内容可以看出,诗中的图形和背景是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慢慢形成了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之景。诗歌通过景色的转化,将整个画面的重点集中在了“乡书”“大雁”身上,也进一步突出了诗歌本身想要描写的重点内容,从而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本文将逐句对该诗进行图形-背景的认知诗学分析。

(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作题目便点名了作者所在的位置,即北固山之下。首联通过对客路青山的描写再一次突出图形,  “客路”即行客前进的路。“客路”相对于“青山”来说,线条感更强、相对较小,故为图形,“青山”则成为凸显“客路”的背景,在古诗开头就营造了行人羁旅在外的漂泊感。

下半句描绘了作者的行为,作者“行舟”朝着 “绿水”前进,驶向“青山”和遥远的“客路”。动态的“行舟”可移动且为小舟,故为图形;静态的“绿水”面积较大,成为背景。将“行舟”包含在怀中, 凸显出舟之渺小以及行舟之人(即作者)的孤独感。

上下两句都将图形放置于背景之前,突出图形客路、小舟,两个图形都与出行之人相联系,便于读者联想到具体的物体与当时的场面,更好地与作者共情。上下两句的背景“青山”“绿水”共同组成一幅青山绿水图,描绘出江南秀丽的山水美景,是王湾对江南山水美景的赞美 与歌颂,运用美景衬哀情,正是此美景使得作者驻足于此产生思乡之情,为下文感情的抒发奠定基础。

(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颔联中江岸和船帆是图形,潮水和顺风是 背景。虽潮水为动态的意向,江岸为静态的意向,但这里不能仅根据动静做区分,而应联系语境,可知“潮”与“岸”具有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因“潮平”“岸阔”,可得出“潮水”为背景;“江岸”为图形。春潮涌涨, 江水浩渺,  向前看去,江面与岸好像是齐平了,也进一步   打开船上人的视野,视野不断扩大,写出江水恢宏阔大的特点。下一句“风正一帆悬”是指顺风行船,船帆垂直悬挂,因为风是顺风且是和风,所以船帆才能垂直悬挂。“风”与“帆”存在因果关系, 故“风”是背景, “帆”是图形。图形和背景相互成就,描绘出江南沃野开阔、

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大景。

(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历来为人们歌颂。上半句根据图形及背景的概念可区分得出:“海日”有明显结构、能引起人高度注意、属于可移动的意象,成为图形;“残夜”是细节模糊的、无边界的意象,成为背景。根据包含原则也可得出,较大的背景“残夜”包含较小的图形“海日”。下半句可根据因果关系原则得出, “江春”作为“入旧年”的结果, 成为图形,故背景为“旧年”。

把“海日”和“江春”两个图形看成美好事物的象征,并将此作为主语,起到了凸显图形的作用, 凸显了新事物的焦点。“残夜”和“旧年”作为背景,成为旧事物的象征,使得图形更加凸显。让“海日”“残夜”与“江春”“旧年”,这两对看似完全不会有关联的图形和背景产生联系,得益于作者巧妙运用的两个动词“生”与“入”。“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图形出现于背景中,展現出了时序的交替,不禁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用“生”字和“入”字将景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不仅能够真实地描写景色,精确地表现事物,还能够将具有哲理的内容展现出来,给人以更加积极乐观的艺术力量。这些文字简洁而极有分寸,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真理,巧妙利用图形-背景理论形成具体意象的视觉差异,让读者更易理解新旧交替。两对图形和背景的完美组合在作者的笔下对仗工整,蕴含哲理,使整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古诗。此句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起到对全诗的中心思想进行升华的作用。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尾联使用两个图形——“乡书”和“大雁”,一个背景——“洛阳边”的配置,使图形更加突出,直奔主题。“乡”直接点明“家乡”,写给家乡的信;“雁”代指鸿雁传书,托雁捎信。两个图形都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最后指出了背景, 作者心心念念的家乡——洛阳。此句紧承颈联,遥应首联,思乡愁绪扑面而来。

综上所述,诗人在大背景之下描绘画面时,将读者视角聚焦到最凸显的图形上,赞美景色,表达感情;通过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揭示人生哲理。首联在背景的衬托下, “客路”“行舟”两个图形描绘出作者羁旅在外的漂泊感和孤独感, “青山”“绿水”两个背景组成一幅秀丽山水画,对美景的欣赏触发了感情,成为下文的情感基础。颔联两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图形和背景“岸”和“潮”,“帆”和“风”,潮平故岸阔,风正故帆悬,完美组合,相互成就,描绘出江南沃野开阔、风平浪静的大景。颈联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两对图形和背景“海日”与“残夜”,“江春”与“旧年”,通过“生”“入”两个动词建立关系,图形不断产生于背景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将新旧交替的哲理传达出来。尾联两个图形“乡书”“大雁”和一个背景“洛阳边”的配置,使图形更加突显,突出主题,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四、结语

认知诗学作为近年来刚刚出现并兴起的学科,领域内研究学者数量较少,但是其所蕴含 的哲理以及对诗词的解释力,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解读羁旅思乡诗《次北固山下》,通过分析图形和背景及其关系,跳出了传统阅读的窠臼,从新角度感知和理解诗歌,提高了赏析品味诗歌韵味的趣味性,因此运用新视角探索研究古代诗歌甚至更多语言现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 作者简介 ] 马田田,女,东乡族,甘肃临夏人,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  方向为汉维翻译。白佳瑞,女,汉族,山西临  汾人,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残夜北固山思乡
沉睡的鸦
沉睡的鸦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赵显朴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霜雪千年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