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发展

2023-12-18何梦琳中国矿业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32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古诗词诗词

何梦琳(中国矿业大学)

一、古代诗词与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古代诗词和现代音乐都是文化的载体。古代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精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记载和人文情怀。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无比浪漫和有文字之美的诗词,被视为我国最高的文学成就,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通过古代诗词,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现代音乐则集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视角,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现代音乐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合各种优秀元素,创造出更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并利用电子合成器、采样器等高科技设备进行演奏和录音,数字化和电子化的特征使得音乐可以更精准地调节音色、音调和节奏,同时,还能通过数字平台等媒体来更好地进行传播和流通。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音乐,它们都是人们对于时代的回应和思考,体现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的力量,当它们融合在一起时,便会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诗词、音乐、舞蹈,这三种艺术在演出时,往往合三为一,词唱之、乐奏之、舞蹈之,同台表演,同时进行,从而给观众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艺术盛宴。其实,诗、乐、舞本就同源,均是产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特别是诗词与音乐,更是同源生长,相伴发展。《尚书》中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由此可知,诗歌与音乐几乎不分,可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宋词词牌也大多来源于汉乐府诗题和唐教坊乐曲。唐代音乐和诗歌的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诗歌和音乐之间便产生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成为一个互相支持,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关系。在诗歌中,诗人欣赏音乐,受音乐触发,进而把对音乐的感受升华为诗,是很自然的。遗憾的是,很多古诗保存下来了,古曲却没能流传于世。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现代音乐家进行过很多尝试,重新为古诗词谱曲,以现代乐器和流行音乐方式进行演绎,如20 世纪80 年代,歌手邓丽君就演唱过十多首古诗词歌曲,最经典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曾一度火遍大江南北。再后来,以方文山的中国风为代表的音乐与流行歌手周杰伦独特的风格相结合,以古诗词为词的中国风流行音乐开始如龙卷风一般掀起一股浪潮。

二、古诗词在现代音乐中的运用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

20 世纪20 至40 年代,是早期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和繁荣期。一些音乐家开始尝试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其中最突出的作曲家有青主、黄自、谭小麟等人。他们借鉴西方音乐技法,同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古诗词的意蕴,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与情感。我国近代最早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是我国近代作曲家廖尚果于1920 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它是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歌词来源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廖尚果在创作时受舒伯特、沃尔夫等人的影响,以模仿德奥艺术歌曲的作曲方法为支撑,真实地表现出词中借古抒情的情怀,把自己希望中国觉醒,希望国家和人民能渡过难关以及对祖国的思念都融在了作品中。在这首歌里,作曲家真正做到了音乐中的“中西”结合,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歌曲从无到有,从贫瘠到繁荣。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基于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留学美国掌握的先进西方作曲技术。他的作品《花非花》是一首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艺术歌曲。《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杂言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黄自以其独特的品质与内涵成为歌曲体裁中的精粹,利用行板节奏的把握,机构严谨,线条、层次分明,歌曲尽显婉约大气,唯美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数量最多、最有特色的是以唐宋诗词为词谱写的歌曲,如辛弃疾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王灼的《点绛唇·赋登楼》、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这些歌曲不仅突出了诗词本身的韵律美,也重视抒发诗词中蕴含的意境。还有以现代诗人的词创作的抒情独唱曲,如《玫瑰三愿》 《思乡》等等。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注重诗词旋律的音乐性、节奏性与曲调的结合,从而真正使诗词中所具有的音乐性以及节奏性能更好地在歌曲里发挥出来,使诗词与音乐做到和谐统一。

谭小麟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老师黄自的引领下,成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开拓者。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有为唐代诗人张九龄谱曲的《自君之出矣》、唐代李白诗《清平调》等。他在旋律和和声上都突破了西方古典的观念,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相结合,强调民族风格和调性体系和声手法相结合,通过这些新的创作技法写出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与独特个性的音乐作品。他冲破了欧洲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重视主观情感与色彩对比的观念,结合中国风格运用中国调式,凸显出来他卓越的音乐才华,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更具有中国古典音乐之美,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韵。

21 世纪以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更是蓬勃发展,诞生了赵季平、李景忠、李砚、吕守贵等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大量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进入大众的视野,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如李砚作曲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青玉案·元夕》 《白头吟》 《锦瑟》等,赵季平作曲的《静夜思》 《幽兰操》 《关雎》等古诗词艺术歌曲都是当今传唱度和热度非常高的代表作品。

(二)现代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广为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流行歌曲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古典诗词也开始成为现代流行音乐的一种主要歌词形式,历经千年的古诗词在今天的曲调里依然活色生香。歌曲《千百度》中的“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枯荣,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来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歌曲《独上西楼》用到了李煜的《相见欢》;歌曲《新鸳鸯蝴蝶梦》来自诗仙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歌曲《寂寞沙洲冷》用的是苏轼的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歌曲《发如雪》中有这样的歌词:“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这是化用《红楼梦》中九十一回,宝玉对黛玉说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而再向前追溯,可以到苏轼在《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些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美是可以岁月洗礼依然不朽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以这样的方式流传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幸福。古诗词变身为流行歌曲,不只是简单加上一个曲子,更表现了谱曲者对于诗词本身的解释力。对于听众来说,用古诗词的形式来创作流行歌曲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词曲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让人们对古诗词有更加新颖的认识,从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三)钢琴音乐创作

当古诗词与钢琴音乐结合在一起时,也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绚烂的火花。中国古诗词元素在钢琴演奏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钢琴音乐风格,体现了情景交融、属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在保有东方意蕴的同时,创设钢琴音乐中的中国意境之美。例如《平湖秋月》 《梅花三弄》 《空山鸟语》等钢琴曲便采用一种标题式的引导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显性的形象,能够直接明了地获取曲中之意,以便更加完整具体地把握钢琴演奏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同时,钢琴演奏音乐作品包含音高、节奏、速度、和声、织体等要素,可以借助于东方特色的和声音响、节奏模式和音乐速度,呈现出一种极具东方古诗词意味的虚幻意境、质朴情感与平和感受,使中国钢琴音乐能够更好地展示自身的意境与神韵。徐振民先生的钢琴演奏曲《唐人诗意两首》,通过现代人的视角,感悟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文学气质,在创作中将传统文学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大胆突破古诗词韵律与节律的束缚,采用单三部曲式结构,把诗作中的磅礴气势与安宁祥和诠释得淋漓尽致,通过演奏音响与诗歌的相互映衬,实现了古诗词与现代钢琴音乐的完美融合,带给人们不一样的音乐感受。

同时,古诗词与钢琴演奏的融合也能够延展钢琴创作技法和演奏技术。在设计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时,结合中国古诗词的内容走向,将赋予钢琴演奏独特的“气韵”与诗意性的特质,同时创新应用出新的演奏技法,如变奏、复调、装饰音等,尤其是复调与和声的应用,能够更加丰富钢琴乐曲的流动性,展示中国古诗词中的平仄起伏之感。

(四)民族乐器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通过描写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两千多年前,琵琶穿越风沙,伴着阵阵驼铃声,沿着丝绸之路而来。从汉魏到隋唐,从马背到殿堂,五弦直项琵琶、四弦曲项琵琶融入中原,千年华章从此奏响。琵琶,马上所鼓也,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从马背上的横持到坐定的竖抱,指法变化,音域拓宽,右手轮指,左手吟揉,从四柱到多品,从拨奏到指弹,轻拢慢捻抹复挑,错综复杂的弹奏技巧,让琵琶成为弹拨乐器的顶流。琵琶种类丰富,造型绮丽多变,众多流派奏响百味弦音,成为中外艺术交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最好案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的声音强烈多变,琵琶的声音强烈多变,时而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悲壮,时而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婉转,动人心弦的琵琶曲回荡在古诗词里的字里行间。“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尽女性娴静之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满是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琵琶弦上说相思”,奏出别后的刻骨思念。乐,因诗而丰韵;诗,因乐而飘逸。续续琵琶语,悠悠千古情,凄楚缠绵的《塞上曲》弥漫着昭君的故国之思;清丽飘逸的《春江花月夜》绘就了一幅春江浩荡、月明当空之景;民族风情的《彝族舞曲》,描述了彝族山寨人们欢聚在一起时舞蹈的盛大场面……时光穿梭千年,抹去历史的遗尘,壁画里精美的琵琶破壁而出,奏响盛世的回音,重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之美。

古筝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民族乐器之首,富有“东方小钢琴” “国琴”等美誉,蕴含了千年文化内涵。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距今约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献上的最早的记载,是《史记》中李斯的《谏逐客书》。于古筝而言,无数筝乐的灵感、题材皆源自古诗词,古筝于一弦一柱间亦流淌出无尽的诗意与诗情。现如今的筝曲,许多灵感仍来源于中国传统古诗词,年轻一代的古筝演奏者,秉持传承与发展的理念,在坚守古筝深沉敦厚的气质精神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古诗词,探索创新与发展,用琴声来传递爱与美,使人心向真、向善、向美。

三、古诗词融入现代音乐的意义

现如今,对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推广与演唱的提高,文化部专门成立了“全国艺术歌曲推广委员会”,来推动中国风格艺术歌曲的发展。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借鉴了欧洲的作曲技巧,融入了本民族的特征,作为极具中国风格的歌曲形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类代表。发展到今天,在众多古诗词艺术歌曲作曲家的努力下,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我国高等声乐教材与教学中得到普及,它已成为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歌曲体裁。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不仅向大众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世界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音乐形式也为更多的音乐创作者提供创作空间,为中国音乐创作类型的发展及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古诗词在音乐中传承。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音乐传承和弘扬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美学情趣。诗词中融汇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艺术歌曲通过音乐和声音的表达,使得原本繁复的文字变得直接而深入人心,能够准确传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考。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适当引入古诗词歌曲,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小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意涵,充分了解古诗词,为小学生语文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充分说明了诗词与音乐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将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带入课堂,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学唱中感受并掌握古诗词的魅力。同时,将古诗词引入古琴、琵琶、古筝等乐器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能充分了解到诗词里的历史厚度与情感,更能体会到诗词与音乐的意境与神韵,不仅有利于对乐器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中国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内涵。

音乐在古诗词里发展。中国古诗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融入古诗词元素,能够为音乐作品注入浓郁的文化底蕴,从而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古诗词是一种流传了千百年的文化遗产,它凝聚了文化史的演进,代表了历史时代的精神。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使用古诗词的元素,能够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让作品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从作曲的角度来说,古诗词的运用,使音乐得以成为更加具有深度、更加宏伟的音乐形式,作曲家可以从古诗词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音乐,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学文本的精髓,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的特点构筑出一系列精美的音乐曲目,在保留古诗词原有的精髓与美感的同时,增添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一种新的、古典又融合现代的魅力。

四、古诗词与现代音乐融合的现代范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流行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兴趣也不高。

将古诗词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有利于创作出更加新颖、富有时代感的作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从而对中华优秀古文化有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用现代音乐重新包装诸多经典诗词,并邀请知名歌手进行演唱,带领观众在咏唱中领略诗词之美,从而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传统文化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呈现,也更加有利于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彰显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效仿《经典咏流传》,将中国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并利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让传统文化从“故纸堆” “象牙塔”里走出来。

五、结语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结合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古诗词赋予音乐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音乐则将诗词的文字勾勒出动人的旋律和声音,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音乐在诗词里发展,诗词在音乐中传承,形成了独特而美妙的艺术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古诗词诗词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踏青古诗词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