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团级单位装备器材管理监督的几点思考
2023-12-18殷庆光
殷庆光
装备领域的管理监督对装备质量安全、战斗力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加强装备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管,不仅考验各单位装备器材行业领域的政治忠诚度,更是对纪检监察作用发挥的考量。如何确保监督手段落地、监管措施有力,对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政治自觉
习主席多次就后装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行业领域的整肃治理和管理监督提供了方向和遵循。要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出最大效益。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装备器材管理监督的理解认识,增强行动自觉。
这是落实行业系统整肃治理的政治要求。近年来,从军委机关到各军兵种,陆续开展了多个波次的行业领域整肃治理,对后装系统重点行业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管进行了细致规范。这一系列具体要求,标志着装备领域正式进入规范运行、监管制约的阶段,同时也意味着装备行业监管正式迈上新台阶。旅团级单位作为战斗力的主体,理应从政治上看待装备行业领域的整肃治理,积极作为,打开装备行业领域管理监督新局面。
这是服务练兵备战的使命要求。当前,军事斗争形势呈现多点升温、多向联动、多域趋紧的态势,必须把做好应急应战装备器材准备当作装备行业领域的头等大事。如果说科学技术、经济基础是增强军队装备建设水平的基本保证,那么管理监督则发挥了“二次把关”作用,只有把分权、共管、监审、公开、留痕、问责等刚性措施落实到权力运用各个环节,才能为装备上好“质量锁”,确保练兵备战成效。
这是强固基层装备器材管理监督短板弱项的现实要求。装备器材管理是一项苦活、细活,有的官兵参与装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监督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不强,一定程度存在管好管差都一样的错误认识。同时装备器材的监督工作与采购、财务、战勤等多个业务环节存在交叉,每个环节又都有不同法规标准,对履行监督职责的纪检队伍能力素质要求较高,部分装备管理单位和纪检人员对现行法规研究不深、掌握不熟,对隐患怎么查、问题怎么改缺少思路方法,有效防范机制形成难度大。特别是前期开展的行业领域廉政建设活动,法规培训、行业整肃、动态讲评、检查验收等环节虽然都有具体动作,但是在过程中发现集中整治与常态治理、查纠问题与健全机制结合不够紧密,各个环节缺乏有效串联,需要从深层次强固短板弱项。
二、坚持体系治理,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装备器材的管理监督贯穿全年始终、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坚决落实“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的政治要求,形成高效的监管体系。
要强化党委统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谋大局、抓落实的职能,推动装备管理监督横向到底、纵向到边、落到实处。坚持党委定期议装,与军事训练工作捆绑、统抓、共议,及时解决矛盾问题;持续深化“四装”活动开展,提高装备器材管理监督水平。结合管理模式,强化营一级“前沿指挥所”地位,充分发挥营党委自主抓建意识,重大问题随时解决,彻底贯通旅抓营、营带连抓装备管理的帮带链条。在教育上统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装备领域法规教育,强化法纪意识,重点检查关注装备岗位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党组织生活落实情况,督促完善教育考勤和补课制度,确保教育全覆盖。
要建立有效监管队伍。压实党委、支部责任,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不真抓不实抓等问题。督促装备行业领域从业人员既要抓好具体业务工作落实,更要加强对本领域权力运行的监督监管,分领域健全内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装备管理责任制,细化层级管理责任,明确装备管理干部的组织领导责任、操作使用人员的直接管理责任和修理技术人员的技术保障责任,避免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人人有责、人人不管”现象。用好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这个平台,发挥好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作用,推动纪检干部深入一线检查督查,上下联动、及时沟通,全面排查装备器材领域违规违纪问题。
要落实行业监管制度。认真学习掌握上级法规精神内涵,结合装备管理实际,制定适用于本级的监管措施,落实好常态监管、专项督查、强制轮岗等制度,杜绝土政策。推动装备管理信息化,利用电子标签系统对航空器材、车辆设备、工程器械等装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各类型器材数质量情况可以在信息设备上一目了然并实时动态更新,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结合装备普查,组织签订装备管理责任书,逐台装备进行人装定位。及时梳理上报待报废装备器材情况,集中存放待报废装备,单独建立手工账,按要求做好报废器材移交工作并留存相关手续。在老兵复退、干部转业等时机,及时组织装备责任交接,确保装备监管的连续性,以行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行业风气的纯正。
三、强化监督制约,严格防控廉政风险
就旅团级单位而言,装备器材的监管工作更多集中在日常管理维护上,但机关、基层的监管配合还存在着“信息差”“时间差”,极易造成管理缺位、监督落空。实现全面有效监督,就必须推动监管全面落地。
要加强预测预防。紧紧围绕“监督的再监督”,聚焦装备领域业务建设水平、工作质效、行规业律执行、异常情况应对等方面开展责任监督,把预警提醒机制融入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行业部门廉政主管责任全过程。运用好廉政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探索在装备器材领域,根据权力事项重要性、自由裁量权大小、腐败现象发生概率以及危害程度等,建立不同廉政风险等级,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把预警提醒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对照风险提示内容组织针对性调研,定期查找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加强和改进措施;对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通报提醒,下达纪检建议书,对发生廉政问题、反映问题较多的负责人、部门领导进行提醒式谈话,切实把“关口前移”转化为实际动作。
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清查航空器材、装备部件等大项装备调拨程序是否合规、是否按通知发付和回单,航材供应重点查看过程审批、交接签字、交旧回收,并进行现场点验;利用检查督察、执纪审查等时机,检查廉政隐患排查、风险等级评估、常态提醒告诫等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结合装备器材普查,定期做好数质量情况筛查,严格查处倒卖、替换、虚报、冒领等不正当获利问题;发挥基层风气监督员作用,对涉及装备物资领域的采购项目,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跟踪监督;畅通举报渠道,主动接受器材厂商和部队官兵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对发生廉政问题的严肃追查责任,坚决清除出队伍。
要把住关键环节。对于大多数旅团级单位而言,采购、维修、报废是装备器材监管的关键环节。在采购方面,制订计划、拟制招标文件等敏感事项,需要采用专项评审方式进行监督,开展开标评标、到货验收工作时,纪检和财务人员必须到场监督检查;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装备器材采购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大装备器材网上采购推广力度,既确保装备器材采购的快捷高效,又最大限度杜绝采购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输送问题。在维修方面,重点是防止虚列套现。以通用车辆维修为例,在报修审批上由基层主官和业务部门联合把关,审核确定维修项目及所需配件,之后交由业务部门逐级申请批准;在维修时将车辆维修具体位置按照维修前与维修后拍照留档备查;修理结束后,超限额的维修项目需回收旧件并做好登记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廉政风险。在报废方面,要按照有关装备报废的条例法规要求,审核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并安排纪检干部、基层风气监督员在报废现场核对有关数据,现场录像拍照留存好资料,防止待报废装备器材流失或挪作他用,以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装备行业领域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