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3-12-18谢阳春
谢阳春
(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一附属小学,福建 福州 35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ZDJ2022B15)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提高智能化和信息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度,是顺利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有力支撑.因此,借力现代化技术实施教育科技化,推行智慧教育,推动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结合,借助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与线上教学的优势,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深度探究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
1.1 与课程改革目标高度契合,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期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开辟新途径,以实现自身和学生的同步发展.依据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教师应将教学理念作为改革入手点,大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推动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到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中,可直接体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有机结合的优势,不仅保留了线下教学的优势,而且还吸纳了信息技术的优点,其与课程改革目标高度契合.这就推动了教师从全新维度看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帮助教师用新思想思考怎样把“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借助新技术使“教”和“学”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1].
1.2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有效提高教研成果质量
借助优质资源可助推智慧教育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快速发展,同时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可为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效研发创造条件,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将智慧教育平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激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也便于教师将自身积累的数学教学经验、优质教学素材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分享,从而有效提高教研成果质量.另一方面,很多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直接汲取优秀教师分享的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方法及操作程序,将其用来指导自己的线上及线下教学活动,有助于青年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混合教学活动质量的明显提升.
2 智慧教育平台下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2.1 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学生精准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恰当地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将其当成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丰富和创新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未来在数学领域有更好发展[2].
比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其内容为“图形与几何”,需要学生对正确摆出符合条件的图形进行动手操作及多视角观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和立体视图的关系,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快速发展.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活泼好动,尤其是在多视角观察图形的时候,学生为了看得更加全面,会摇头晃脑,这就导致学生所观察到的图形不是某一个视角下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平面图和立体图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在学习该单元时,教师可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中,将手机摄像头当成学生的眼睛,学生需要处于什么位置,教师就将手机固定到对应位置.然后借助投屏技术,帮助学生正确观察并科学发现:一个方向的平面图,能够摆出数种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对平面图形进行观察,就可确定一个具体的立体图形,并且还可正确还原立体图形.教学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使几何教学难题迎刃而解.
2.2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空间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空间形式实施观察、认知及分析的思维能力,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内容之一.针对小学生立体思维能力较弱、空间概念不清晰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管用语言对几何类知识点描绘得细致至极,但是很多学生都难以充分理解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单元的时候,其核心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学习的内容均为平面几何,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全新的立体图形,这就需要学生从之前的形象思维习惯转变为抽象思维习惯.对小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问题,有较大难度.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本单元教学中,可为学生展示具体、生动的情境素材,有助于学生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直观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其表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例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更加形象地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例如,现需制造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无盖正方体玻璃鱼缸,请你计算至少需要耗费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并提问学生“无盖正方体”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需要计算几个平面有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用五块玻璃拼装成正方体鱼缸的视频,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表明,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展示中,学生很容易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几个平面图形面积之和,因此鱼缸至少需要12 500平方厘米的玻璃,其算式为50×50×5=12 500(平方厘米).
2.3 线上结合线下,增强数学学习张力
混合式教学倡导将传统线下教学的优点和线上数字化课程的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以便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活动,学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应构建一种趣味性强的教学模式,激发并维持学生参与线上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五年级教材中,有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完成.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及时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依据网络教学平台,彰显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高效性、便捷性特点,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将设计好的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上传到教育平台上,学生可从平台获取学习任务,并且还可将自己完成的实践作业分享到平台上,供教师和同学评价及相互学习.
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统计》这一单元后,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统计表的区别和联系、用途和意义都有初步掌握,教师就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统计类实践作业,上传到校智慧教育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一项实践作业,并将设计好的统计表或统计图上传到智慧教育平台的指定板块,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评价.具体来讲,教师可设计如下两个实践作业:①到街道或小区走访调查近三年来“有线电视”及“网络电视”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制作成统计图;②通过查阅天气信息,将本月学校所在地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上述任一实践作业后,将作业成果上传到学校智慧教育平台中指定的板块,并且也可对其他同学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赞、评价及提建议.
再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与减法》之后,要想让学生对其运算规律熟练地掌握,还需要加强计算练习.基于此,为了避免生硬的题海战术挫伤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就可将智慧教育平台作为强化计算训练的新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规则”之后,就可在线上设计一些计算闯关游戏,通过趣味性、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升级打怪的玩乐中深刻掌握运算规则,并归纳出一些巧算方法.针对学生在智慧教育平台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计算问题,教师通过后台就可全面了解,并通过平台对学生的问题做适时点拨,然后借助平台为学生推送类似计算类型的题目供其进行针对性练习,及时弥补薄弱知识点.教学实践表明,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让学生在线下教师指导下更加直接、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根源和规律.
2.4 借助优势互补,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混合式教学,并非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活动的简单组合,而是将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工具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以弥补传统线下教学的不足,从而借助融合性教学将各个学科的教学效果推向制高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应避免出现“教师只展示课件、学生只眼盯鼠标、教学只需要电脑”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紧跟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转变角色,主动从“讲解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设计者”“共同研究者”“答疑解惑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选用线上或者线下教学,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学成效.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图形的转换》中“对称轴”“旋转”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线上方式为学生展示相关概念及特点之后,对小学生来讲这一纯理论性的内容过于抽象,必须亲自参与实操才能更好地把握“对称”“旋转”类图形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完成课件教学之后,就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拿起直尺在演草纸上画一只美丽的蝴蝶,找出其对称轴、观察钟表指针旋转的情况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需要,恰当地选用线上或者线下教学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形式的优势,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全面、真切、深刻的掌握.正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所说,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才能学以致用,最终大幅提升教学实效.
总之,在智慧教育平台下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度领悟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技巧,并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及教学目标要求,灵活选用恰当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方式,借助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互补的特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适合、恰当、有效的学习活动,最终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及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开辟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