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
——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12-18李世忠
李世忠,邓 浩
(喀什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2023年6月17日,由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喀什大学共同主办,喀什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研讨会在新疆喀什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喀什大学师生等共八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与会学者在提交会议的60余篇论文及后来的讨论发言中,就辽金元文学研究中的新问题以及西域文化与文学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术年会是在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战略方针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学术实践活动,会议覆盖论题广泛,视角新颖,讨论深入,充分体现了辽金元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及取得的新成果,以下就会议主要成果进行简要总结。
一、文学视域下的辽金元民族融合问题研究
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主旋律之一,展望未来,需要汲取历史经验,辽金元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为后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所以本次中国辽金文学会学术讨论会上,从文学的视角研究辽金元民族融合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
首先,学者们从文学发展、文人活动角度讨论了辽金元时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及路径问题。
高人雄教授在《西辽民族文化与文学》一文中指出,契丹人建立的王朝由东迁西,最终于中亚多民族地区建立西辽,延续被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所灭的辽朝余绪,把中国北方文化带到中亚,这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影响延及中亚乃至东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东西文化深度交融的重要时期。西辽时期的中国文化西传,也让西方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孕育的西辽文学,自是多民族文化交织的文学。其特点是:从所用语言文字看,可分汉文、契丹文、回鹘(突厥)文等多种语言文字;从文化倾向看,可分政治性文翰、宗教性或民间世俗性作品等方面;从文体看又以诗歌为主体。由此,高教授认为通过对西辽文学的考察,可进一步研究西辽政权发展史及该时期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特色。
宫文华教授的《10至12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戏剧文化交流》一文,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下,认为在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交流的10至12世纪,作为沟通东西方实现国际交往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重要通道的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表现得异常繁忙而活跃,正是在这条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动脉上,中西戏剧文化交流才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而元代杂剧也最终得以形成。宫教授不仅揭示了此期戏剧文学发展的背景与原因,也对此期民族文化融合的交通路线问题作出了阐述。
樊运景的《论元代蒙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一文,对辽金元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特色问题作了分析。他认为元代蒙汉文化有广泛深入融合,离不开多民族士人的携手推进,其中更有方外人士,如释、道二教人物在蒙汉文化融合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他认为元代蒙汉在天文地理、政治制度、礼乐习俗、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创作等方面所实现的广泛而深入的文化融合,是熔铸了元代各民族士人的共同心血,整体上呈现出民族文化融合由北向南逐步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向心力。另外,郭磊的论文《学不止于为进士:论元代右榜进士的“化民成俗”》,也认为右榜进士作为元代少数民族士子中研习汉学的优秀代表和重视文治的官员,他们在登第前后通过整饬家学、兴办私学、筹建庙学与书院等行为,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促进了元代的民族融合。他们的“化民成俗”理论与实践,既是对元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与建构,也是元代地方教育力量的引领与补充,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借鉴。
而从辽金元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个案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的,还有李世忠教授的《色目诗人萨都剌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认为元代著名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作为以汉语诗歌创作跻身古代一流作家行列的文人,透过他的文学创作以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人的影响,可见此期一般文人在民族文化融合中所经历的路径:首先是对传统儒道思想文化的接受,其次是对历史上文化名人的接受,再次是对文学传统如文学书写契机、书写方式的接受等。萨都剌对传统文化与文学传统的接受,为人们了解元代民族文化融合提供了独特个案视角。
其次,探讨分析了辽金元文学作品对此期民族融合事象的书写问题。
赵敏的《元末明初西域文人的乡土书写与家国认同建构》一文以萨都剌、廼贤、丁鹤年为例,探讨他们在游宦、避祸、干谒等游走于南北不同地域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认为元代西域文人的乡土书写,是一种基于乡土情怀之上的特定地域文化书写,其本质是对族群文化的认同与建构,这种乡土文学书写源自于对故乡风物的实践认知和乡情体验,不仅体现了西域文人家国认知与书写,更体现出西域文人对中华“民族性”与“文化性”的双重接纳与认同,从中可见此期文学书写中华民族家国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与价值。
李小奇的《琴与园:耶律楚材对白居易的接受》一文,则从作家创作个案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书写民族文化融合的问题。她通过解读和分析蒙元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传世作品,指出他用诗文书写呈现出的政治生涯之外闲雅生活面相,清晰表征出其在琴学思想和会心林水闲适生活方式上,明显受到白居易影响。他与白居易在文化层面的内在关联,反映了元代文人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范式的多元性,从中亦可见汉语文化体系在民族融合及民族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呈现出的重要作用。
另外,和谈教授与侯琳琳的论文,对耶律楚材父子诗文中的仕与隐问题作了论析,认为其诗文中“仕”与“隐”的矛盾错综交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与文学表达,也是契丹作家认同中华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马敏洁的《论元杂剧西游故事中的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因素对百回本〈西游记〉的影响》一文,通过比较分析元、明两代关于玄奘西游取经故事在元杂剧和明《西游记》小说中不同人物设置及情节安排等,阐述了民族文化融合现象在这一经典故事中的文学书写问题。
以上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了学者们在辽金元文学研究中对民族融合问题的关注,从而使得本次会议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二、对辽金元文学作品的阐释
作品解读与阐释是评价作家文学史地位,勾勒文学发展线索与脉络及透析各种文学现象的前提。本次研讨会上,学者们就辽金元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首先,是对此期重要作家作品的新读新解。
中国辽金文学学会会长张晶教授在他分享给大会的《客体价值与主体眼光——〈张晶选辽金元诗〉前言》中指出,辽金元诗歌作为古典诗歌重要组成部分,囊括了当时诗、词、曲等广义的文学作品,从目前流传下来的诗歌选本来看,既包括对相关文献资料的保存和择取,也潜藏着编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体现着编者的美学观念和鉴赏水平。所以,为了彰显辽金元诗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张教授以融通古今的当代性视角为前提,以融会其他价值的审美价值为底色,在他先前编选的辽金元诗歌选本基础上,重新加以学习与把握,本着充实对这一“冷门”的研究和整理目的,结合读者接受意愿和当今时代精神,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经典之作,完成了对辽金元诗的重新编选,以建构内容生动、体系完整的辽金元诗史。作为经典建构的重要环节,这种建立在重新认知和评价辽金元诗前提下的对经典作品的梳理和提炼,不仅体现着张教授独特的学术眼光,也实现了对辽金元文化的总结和发展。
伴随古代帝王出行产生的扈从文学,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多以歌功颂德、应制奉和为主,御用色彩浓厚、佳篇有限,故少有人重视和研究。学会副会长胡传志教授的《金代扈从文学论》一文,对金代中期著名文人蔡松年、赵秉文等人的扈从之作也重新解读,认为他们在扈从皇帝远出春水秋山之间所作诗赋,书写了金莲川等地的美丽风光,表现了北方民族特色活动,反映出金代中期的承平气象,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草原书写的新境界,改写了唐代边塞诗以来的北疆地域观。而且相对前代而言,金代扈从之作美颂成分有所减少,独立性有所加强,臣僚们的扈从行为及扈从文学本身,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赵维江教授的《论刘因樵庵词的理学化境》一文,对元初最重要的理学家之一刘因《樵庵词》所反映的理学思想作了分析,指出《樵庵词》如同作者的诗文一样,也是阐释和展现其理学思想的重要工具,但道心与词情在作品中涵融无间,其创造性和独特性为宋词后难乎为继的元代词坛开辟了一个理学化育的新境界,即:作品中渗透“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结构;对以“行窝”为典型意象和以“太和”之气为标志的快乐人生之体验;对以“观物”而化天理为美感的“春意”境界之追求。他认为理学家填词的传统,自宋到元初时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无视、拒绝、偶作乃至乐为的过程,其中从朱熹到刘因,是理学词发展中的两个关键节点。他认为刘因词学朱熹,并在朱熹基础上对儒家“游艺”说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这些论析,令人耳目一新。
刘锋焘教授多年前即对蔡松年词作、创作心态及其词风转变等问题有过深入研究,此次的论文《歌以自宽——从纪行纪事的角度再论蔡松年词》,是对自己多年来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他指出:蔡松年词表面看上去有明显的纪行纪事特征,主要是纪述自己的行迹心态、叙写相关事件、描述他人的相关情况等,而实际上他的纪事是有所选择的。这些词作,体现着他对现实人生之生存方式的一种选择,其中隐含着颇多曲折,文字主要是“极道萧闲退居之乐”,而目的则是“歌以自宽”,实现心理上的一种自在与安逸。究其原因,乃在于他宋人入金的特殊身份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
其他如刘世明、张英芳的《论元好问〈续夷坚志〉中的诗歌功能》一文,对元好问笔记小说使用诗歌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元好问在这部小说中借用诗歌编造谶言,将谶言的政治用途转向诗学理论方面。他所主张的诗境要奇伟壮观、明朗开阔,绝不学李贺等人的穷愁悲泣与幽冷怪异,即为谶言功能的一大转移。此外,元好问还依据《续夷坚志》中的诗阐明自己以道为主、多元并宗的宗教信仰,也借助诗歌语言表达了自己所向往的童真。这些方面,正好反映了元好问以诗为专门之学的人生追求。
其次,是对当代鲜见研究的辽金元时期重要文学文本的解析与阐述。
杜成辉教授论文《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俗文学作品》,对不为人知的应县木塔秘藏中所包含的辽代俗讲、变文底本作了介绍与分析,认为在拟名为《杂抄》经卷卷末记载的五个《华严经》感应故事,皆出于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但又作了改编,从故事中数位主人公不同的中外身份,可证当时佛经讲解必须羼入中国史实,并夸大故事情节进行艺术加工,才能使听众感到真实生动而易于接受。他认为这些为配合《华严经》讲解编纂的故事,反映了辽代俗文学的流行情况。
贾晓峰教授《源绪与媒介:金代佛寺石刻的文学文献价值》一文对金代石刻多集中于佛寺的原因作了探讨,又对鲜见专门探究的金代佛寺石刻于当前金代文学文献的整理、校勘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和阐述。认为:观阅佛寺石刻是金代文人佛寺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创作的资源和灵感的渊薮,召唤着新文本的产生,也考验着他们的“媒介能力”;金代佛寺石刻文献以其稳定性,也为后继游寺者提供了持久的交流文本,使金代文学产生长效性传播。
陈岗、周春艳论文《张檝及其作品赏析》指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以殿试词赋第一及第的张檝,一生风流倜傥,诗词文赋俱佳,元好问《中州集》称其“为人有蕴藉,善谈论文赋,诗笔截然有律度,时人甚爱重之”(1)(清)郭元釪.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84.。然其人其作长期不为学界所知,故两位学者不仅对张檝事迹事作了介绍,而且对张檝现存6诗逐一进行解析,尤其是对张檝的《田器之燕子图》诗背后联诗故事作了全面介绍,从而使得与会学者不仅窥见了这位金代词赋状元的诗风,而且也了解了金代中后期文学发展的胜况。
另外,淳于悦临《辽天祚帝时辽宋交聘文文献价值》及艾欣《从辽代西域文看辽夏关系》,也都是从文本的应用性质切入,或探讨此期外交文牍的特点与文献价值,或分析其所反映的国与国之间军政交往关系,这也是对当下学界鲜见研究的辽金元时期重要文学文本的解析与阐述。
三、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展开的辽金元文学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上也有部分学者从文学地理学及文人行旅角度,对辽金元文学呈现的多姿多彩特点作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如邱江宁教授的《金元之际卫州文人的活动及影响》一文,就是从地理与地域角度探讨金元时期卫州文化发展盛况的杰作,她认为从文人仕宦经历、教育背景、交游圈、创作取向及讲学活动等方面看,元人王昌龄、王恽及卫州苏门山文人群与卫州这一特殊地域的文化发展有密切关联,同时卫州特殊的地理风光于文人的影响亦不可小视。她指出:站在整个文化地理视角看,在战乱频仍的金元之际,由于很多优秀文人移居卫州,从而使得卫州与当时“斯文不丧,衣冠是赖”的中华文化发展构建起密切关联,这一现象值得认真探讨。张艳、刘存杰教授的《论元代湖湘诗中的地域意识》一文,也是以地域意识为视角,为人们整体把握元代湖湘诗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路径。
蒙元王朝建立起了地跨南北、族群丰富、东西相连的庞大帝国,产生于其帝国版图上的西域文是元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能代表此期文学特殊性的一部分内容。高忱忱的论文《元代西域文中的地域书写》,也是站在文学地理学视角,对元代西域文的发展面貌与特点作了描述和分析。元代文人的北上与西游成就了其西域文创作,文人的访古朝圣、山川秀水之游及出使求学等活动,使得他们十分熟悉西域自然与人文景观,故他们的西域文多写具有异域色彩的风物和民情。总之,地域因子深刻影响了元代西域文面貌。
陈博涵的论文《金蒙易代的都城变迁与士人故国情怀》,则是从都城变迁角度论析了文学作品反映文人故国情怀的问题。由于汴京的沦亡与燕京由乱趋治交织一起,故而使当时文人作品的抒情,呈现出儒者淑世情怀、历史追忆及易代感伤相交织的复杂面貌。王永、陶承昊的论文《辽金时期医巫闾山文化景观的构建与发展》,对位于辽东地区的医巫闾山的文化内涵及其作为文学景观的生成过程作了探讨,指出辽金时期的医巫闾山,其自然景观因受到官方重视,因之不断被附加文化内涵,而作为文化景观的医巫闾山,其生成与发展,则可分人文构建与文学书写两个阶段。在人文构建中,医巫闾山是辽初耶律倍的封地,后因藏书功能与墓葬功能获得辽代帝王重视,其特殊地位在金代得到维护;在文学书写中,医巫闾山以高雄秀碧的风光为最突出特征,诗文吟咏中又融入了对江左风光的审美传统,从而最终叠加成为文学世界中的医巫闾山文学景观。这样的研究,对人们深入理解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无疑大有裨益。
张静、陈翀的论文《从〈夷坚志〉〈续夷坚志〉看宋金民间对自然灾异的认识》,从宋金小说文本记录气候现象的角度,对洪迈《夷坚志》和元好问《续夷坚志》所录雷电雨暴、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以及海市、极光等罕见的大气声光现象作了梳理,认为这些记述反映了宋金民间对多种自然灾异现象的认识,体现了万物有灵、天人感应、神灵震怒、善恶报应等思想观念,这对研究宋金时期民间信仰和思想史具有重要价值。
本次大会上学者们还就与辽金元文学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作了拓展与深化。如张勇耀教授从文献价值与文学价值角度,对日本大正八年(1919)刊印于东京的小松直之进所编《元遗山诗选》作了考论;董希平教授讨论了宋代教坊机构的音乐创作对宋词表现内容与演唱空间的拓展意义问题;孙明材、樊荣均对由宋入金文人命运及其仕宦情况作了论析。
总之,本次会议所涉研究内容广泛,研究视角新颖,精义迭出,学者们通过会议分享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辽金元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与新动向,学者们展示的丰硕成果,必将推动辽金元文学及整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