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省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统筹发展研究

2023-12-18杨蔚民

中国市场 2023年33期
关键词:批发市场商贸流通

杨蔚民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商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8)

我国采用突破性的技术来支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动力来自科技技术创新,紧抓技术创新就是抓住高质量产业发展。在产品生产、提供公益服务及创新产业模式中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够提高物资资源使用效率,从整体上降低投入,而且会借助于新的设备工艺,降低市场运作成本。技术创新有助于产品动态、外部宏观政策的变化调整,以及环境变化调整,能够加快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推动科技技术创新,整合区域生产力,更好促进区域的产业集聚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改进和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有较大空间。在当前产业发展新格局下,技术创新是重点,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产业通道。城乡融合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效率的提升。文章就研究了城乡融合发展对于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带来的影响,并且分析技术创新在城乡融合发展以及推动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效率。

1 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的发展现状

农村的商贸流通产业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长的关键节点。在建立产销渠道方面,如何提升商贸流通效率,保障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如何完善流通业,促进农业持续兴旺发展,农村流通领域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总要求,是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创新的重点内容。

在江苏省农村不同区域,发展程度有显著差别,近几年,江苏省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GDP不断提高,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属于第二梯度。

1.1 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业流通模式研究

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共享系统为主体,农村商贸流通新模式,推动江苏省农村市场运作发展的模式创新,两者都会带动农村地区的消费和就业发展,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1.1.1 供销系统

在2020年疫情期间,江苏网上供销系统显著发挥农产品线上销售的优势,销售农产品多达80万吨,价值高达200多亿元,全省的供销系统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级的合作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020年年初,建立起600个试点,基层供销社系统大规模运营,在江苏省建立农村连锁超市,方便了农民购物,也给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商品。江苏省在“万村千乡”的工程中,建立起了村镇连锁超市,镇级的超市有600家,而村级的超市有3000多家。江苏省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农贸市场节点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农贸流通网络,方便产品的销售供给,为农民们的农产品拓宽销路,节省运输成本,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

1.1.2 农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连接农民和外部农产品市场的关键枢纽,是农民的专业合作社,也是农村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问题,有助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江苏省大多数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合作制的,因此,市场机制要灵活,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

1.1.3 江苏农村商贸流通业流通渠道

当前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划分为批发市场为主体的传统流通渠道,运营多年比较稳固,有一套完备的流通体系,以及融合电子商务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新渠道,顺应目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突出解决了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交易成本偏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偏低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路径,使得流通业发挥多个方面的作用,促使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

1.2 农村批发市场流通渠道

在2018年到2021年,江苏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国上涨趋势中,呈现出平稳向上增长态势,江苏省内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定点批发市场有30多个,农贸批发市场推动了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农业产地批发市场通过在农业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批发市场,与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者、农产品运输商、批发商、经销商、经纪人等各级中介批发市场相连接,建立形成农资生产配送集送中心,建立形成一体化运行模式,由政府规划指引,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形成批发市场,拉动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政府依靠先进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政策支撑,作为农村批发市场推动主体,并且依托于批发市场为主导推拉式的供应链,将农户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国务院大力提倡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下乡,建立江苏省农村电商配送网络,大力推动农村现代化流通设施的建设,商贸企业纷纷将农村市场作为下一阶段开拓的重点,建立起了大量的农村电商网点,而且示范县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加速了电商在农村中的应用。

1.3 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流通方向

随着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对农村发展提出新要求,商贸流通业发展在各地目前呈现不同的现状,但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显著缩减城乡差距,特别是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减小。从目前流通业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江苏省商贸流通产业大多数都是零售批发作为主体,农村商贸流通产值逐年增加,但是城镇就业人数不多,表明农村生产服务人口多数都是农村人,在住宿、餐饮、交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偏低。江苏省的工农业产业不够成熟,商贸流通业对于江苏省农村地区的经济贡献率偏低,需要建立起城市与农村双向的农贸流通体系,建立起物流体系,农村还要注重城市物流体系的融合,城市带动乡村发展,才能够促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密切往来。

2 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困境

2.1 农村流通模式受到限制

江苏省内的农村商贸旅游产业仍然是以传统的百货经营为主体,并没有明显区别商品种类和市场发展定位,多数村百货商店运营商经营范围比较小,门面不多,在货物配送中也容易出现货物配送不及时的状况。农民成立的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贸物资流通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尽管这些合作社起到带头作用,也有了一定发展成效,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农民合作社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形成品牌合作的思想意识,发展质量不高,往往太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实际,未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生产力的提升,所建立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不明显,未能够发挥区域的资源集聚优势,而且农民合作社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也会造成合作社功能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1]。

2.2 农村流通渠道分散

由于江苏省的农村占地面积偏大,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对于差别的需求往往不太集中,在农村地区,商贸网点布局相对混乱,不同地区的批发市场未能够高效运作。当前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采用摊位制经营方式。到2020年年底,江苏省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摊位83427个,近些年,批发市场摊位数量减少,表明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国家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大量的农村电商的发展政策。针对江苏省农村电商的相关政策更多,目前江苏省内的农村电商经济形势相对复杂,体系不太完善、不太健全,农产品种类多,标准化水平偏低,未能够构成一套普遍适应性的做法。

2.3 农村流通的方向单一

2020年江苏省社会销售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3万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10%。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总市场的16%,城市社会零售总额是农村的5.2倍,表明农村商贸发展并不受到重视,导致农村商贸发展相当滞后。为了能够实现农产品商贸流通,引入外来技术和人、财、物,能够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建设,但城市乡村的市场规模有一定的差距。

3 乡村振兴视角下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业提升的思路

尽管农村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江苏省内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发展需要得到更完善的政策支持。

3.1 发展新型的商贸流通模式

针对农产品商贸流通新模式,对多种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平台,允许消费者参与,提倡媒体与农产品的流通相融合方式,尽量减少冗余,优化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机制。此外,还要建立起农产品产地、社区流通相对接,产品产地与销售地相联合的多种方式,设计标准化、规范性的流通商贸机制。结合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根据经济特征发展优势的流通模式,江苏省农村合作社,提高了其发展质量,更加专业、规范。健全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带动其他地区合作社的发展。政府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增强财政资金的投入,大力推动人才培养,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农民合作的相关扶持政策,实现具体到村到户,有助于农民合作社与农村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显著提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社的积极性[2]。

3.2 建立多元化的流通体系

加强江苏农村地区农产品农贸流通体系建设,构建与城乡发展相匹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农产品集散基地。政府机构还要着力打造农村连锁超市,建立起电商批发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江苏省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优化设计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同时还要合理规范摊位经营户在农贸市场运行中的行为,减少批发市场流通中的多余环节,可以快速地将农产品分销出去,以此提升农产品在农贸市场中的流通效率,减少农贸市场农产品流通的成本。

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还要开发建设农村电商,加快流通行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农村电商新业态,发挥自身有利的优势。按照江苏省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电商发展模式与农村本土市场相结合的发展定位。农业种植者要将农产品销售的重点放在电商网络市场开拓方面,采用抖音直播带货、拼多多、淘宝、京东网店,并且在有些充裕条件的地区的农民们可以联合起来自建网站,推销农产品,这样也可以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3]。

3.3 完善双向的流通机制

依赖于城乡间交通设施和网络信息设施加工农产品,从农村地区发送至城镇,单向的流通方式逐步转变为乡村的双向流通,实现了各地资源的流转,建立起供应链延长式的双向流通模式。构建起城乡双向的流通衔接平台,可为农村地区带来丰富的农贸市场机遇,满足城市对于农产品需求,同时城市商品物流通道与乡村相衔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江苏省大力推动种植集约化,推行田间管理简约化,以及水肥管理自动化、设施化,土壤管理有机化,并从防治生态化,设计果园内果树管理计划,果品销售的标准化,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果园种植效益。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提升了土壤品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紧紧抓住绿色有机种植的关键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化农产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当中,采用生物、物理综合防治的技术,尽量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力地推广果园生态化管理意识,改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病虫害的天敌,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的板结,倡导使用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能够活化土壤,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给外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4]。

3.4 发展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挖掘剩余的产能,或者延长产业链条,带来更多的农村产业经济效益,政府采用贴息贷款、税收政策,采用购买服务方式,派遣专业技术员讲解农产品加工制造的技术。例如,桃汁、桃干的农产品商品的开发,根据当地的乡村文化特色开发春天赏杏花的乡村文化旅游活动,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有效结合乡村地区的冬季修剪之后的桃树枝,制作手工艺品,乡村文化旅游品实现了废弃物的利用,增加了收入,有效地将农村产业融合起来,也为果农们增加更多收入渠道,拓宽延长产业链条,能够提升果树产业的发展竞争力。

3.5 增强品牌意识,扩大产业的影响力

建立起农村产品品牌,扩大农村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农产品销售,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学习外部省份的经验,如山东、大连,扩大本地区的农产品宣传力度,争取获取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可在重点区域长期内开设桃花节,开设农产品推介会及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会,来持续地扩大品牌影响力。也可以通过打造优质果园创建活动,建立起示范区带动引领发展,可以在果园区根据当地自然风光,建立起休闲观光区、农家乐来提高果园知名度,打造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几年,我国大力举办农业产业的交流会,推动了果树种植面积扩大,而且持续增强江苏省产业发展影响力。建立起特色的农业小镇,打造出农业发展新亮点。桃树产业的集中村可以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科技企业加大布局,提高整个产业发展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建立起完善配套举措,持续地扩大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带动当地桃产业的发展[5]。

3.6 有效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创新营销模式

建立起电商平台,缩减商贸流通的环节,在网上扩大了销售渠道,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消费者可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而且水果运输时间比较短,网络销售数量要比线下销售量高出3~5倍[6]。近几年,江苏省的一些种植大户通过利用网络销售方式将农产品销售量扩大近一倍,借助于网络平台,使用电商或互联网探索“互联网+”农业产业的新路径,市政府部门建立起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加强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组织一批新青年人,建立电商销售团队,帮助果农快速销售产品,提高政府在基层农村的形象,使得年轻人都能够了解到农村的发展状况[7]。

3.7 加大科技技术攻关,促进成果的发展转化

为了能够打通江苏省农业产业发展,解决在农村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科技单位联合高等学校、技术研发部门、农村合作社、种植专家在农村产业方面,汇集一批科技技术人才力量,建立现代化的产业,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重点研究产品的引入,提升种植技术,开发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加大推动技术联合攻关,突出解决目前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起水果产业园及科技示范基地,促进成果转化,以推动当地农村种植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8]。

4 结论

在农村农贸产业现代化发展中,需要发挥出乡村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乡村城市融合发展的区域范围,采用创新驱动方式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汇集资源,乡村地区加强与城市区域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更好地引导商贸流通产业的集聚。在城市乡村文化发展的环境下,引入国企、社会资本力量参与江苏省乡村融合商贸产业的发展建设,大力推动农村商贸产业的集聚,促使过去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电子商务新型的商贸流通产业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批发市场商贸流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