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教育契机 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3-12-18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蔡 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人生的信仰驱动、社会的共识引领、国家的价值导航,广大青少年能否形成自主、自觉的道德素质,能否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关系到他们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仰、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碰撞思想教育的火花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将学校德育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学校德育通过学科知识的开发与运用,达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的。在语文、道法、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中,我们可抓住与传统文化、思想品德有关的内容,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引发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对传统文化及美德的感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

例如: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我不能失信》记叙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她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学生对此类内容的把握不难,对主人公诚实守信的认可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入、情感上共鸣呢?

1.对比中感受。抓住对比,感受宋庆龄内心两难的抉择:一边是即将实现心愿的欣喜出行;一边是与朋友守约的独自等待。教师可让学生在词句对比有了初步感受后,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思考,这样便能强化其内心犹豫不决之感,理解其守诺决定的不易。

2.诵读中共鸣。反复朗读,激发情感共鸣。面对期待已久的出行与漫长却无果的等待,宋庆龄那句“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掷地有声,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在教师的情感引读下,学生也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力,思想的认识也因此更加坚定,诚实守信的品质在情感共鸣中缓缓注入心田。

3.讲述中体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讲诚信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诚信品质,并立志做诚信之人,坚持知行合一。

俗话说“一诺千金”,重诺言、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要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之人。

二、依托班队会、夕会德育课,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

班会、队会、夕会等课程是道德教育的载体,具有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和集体性、集中性等鲜明的思想教育特征,有效设计德育课程上好班队会,能够让德育成效更突出。学校充分利用各类爱党爱国爱社会等专题学习讨论时间开展教育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也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强化集体主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由此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等。

1.爱国主题宣传。爱国主题“国家安全观”“欢迎国宝回家”等班队会,看似主题宏大,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但学生却对这些话题相当感兴趣。通过环境污染、信息泄露、国宝流落海外等具体事例的宣讲,学生对国家安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具体可感的认知,从而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由此引领学生重视国家和民族尊严,增强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之心转变成报国之行,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全、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榜样人物感染。大国工匠、道德模范系列等主题宣讲活动及红色讲解员比赛活动,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融入学生心灵。通过革命传统精神对学生心灵的滋养,赓续红色血脉,使学生在读英雄人物故事中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鼓舞,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通过对先进典型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的宣讲来感召学生,让典型人物的善行义举深入人心,让“学模范,向典型看齐”蔚然成风。教师在活动中可适时引导学生以某个英雄、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用榜样力量激发自己努力学习,长大做国家栋梁之材。

3.环保意识培养。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主题班队会则将目光投射到自身生活实际,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环保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三、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表现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在陶冶学生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学生心灵,培养爱党爱国、自信自强、诚信友善的新时代好少年。

1.校园环境中熏陶。环境创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力量不可小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走进校园我们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武汉市全国道德模范及事迹不仅悬挂在宣传栏的醒目位置,还绘制了手抄报张贴于各个班级教室,以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为学生营造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引领学生自觉形成价值认同和行为取向。

2.主题活动中强化。空洞的说教往往难以被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通过活动强化传统文化体验,使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成长。学校坚持将经典诵读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举办诗词大会、亲子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乐于以诵读弘扬传统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优秀品德。

3.社团活动中推动。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通过汉绣社团、民族弦乐社团、泥塑社团等社团建设活动以及文化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挖掘民族活动的文化渊源与德育及生活的有机联系,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四、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契机,构筑多方合力育人场

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德育合力。学校可通过节日纪念、红色寻访、劳动实践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建立以社会为依托、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节点,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全领域的高效德育场。

1.以节日活动为契机。当遇到国家重大事件和纪念日,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时节,通过国家、社会、学校组织相关“我向国旗敬个礼”“致敬英雄”“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等社会实践活动,或举办书法比赛、手工制作、书画展评等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以志愿活动为契机。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学校、社会多部门可开展维护公共秩序、文明窗口、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规范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环境。借助活动契机,可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关爱自然、改善环境,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全社会文明祥和、友善奉献的积极氛围,在向善向美的力量感召下自觉形成优良品质。

3.以劳动教育为契机。劳动教育对学生德性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借助新时代大力倡导劳动教育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劳动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技能或技术,而是培养实践技能、独立生活能力、发现与欣赏美的能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品质等。我们可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研学社会实践活动,在手工制作、田园劳作等多样化的劳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德树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教师努力捕捉各种教育契机,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在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境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活动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触手可及,真正厚植于学生心田。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