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谱写“金”彩“华”章
——金华市档案工作20 年发展成果综述
2023-12-18金华市档案馆
金华市档案馆
20年来,金华档案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主题主线,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和“四个好”“两个服务”为根本遵循,全面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主责主业,档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深化,档案文化建设精彩纷呈,档案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 围绕中心、聚焦主业,档案工作贡献力充分彰显
1.1 服务中心工作有新业绩
立足档案存史资政功能,主动出击、靠前服务,在疫情防控、五水共治、“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清廉金华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全心投入、全程记录。关键时刻站得出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市档案馆第一时间整理报送“非典”疫情档案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并在全省率先通过“双统一”方式开展疫情档案收集和抗疫实体档案接收。重要工作跟得上来,创新开展“五水共治”档案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全省“五水共治”档案工作现场会在金华召开;全力参与“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无证明城市”创建,实现远程查档,电子出证,推进跨区域档案政务服务一体化;积极开展亚运省运筹办、金华发展大会、市党代会等重大活动档案业务指导。档案作用发挥起来,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泛征集金华荣誉,建成金华荣誉档案室;助力清廉金华建设,管好用好“清廉金华教育基地”,建成以来,接待参观6万余人次。
1.2 服务经济建设有新突破
以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和指导为重点,制定出台《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推行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金华一中迁建项目、浙能兰溪发电厂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档案被评为省级档案管理示范项目。以打造样板为切入口,在全市积极开展“民营企业示范性档案室”创建活动,培育市建筑安装公司创建“示范档案室”,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示范企业。以建设民营经济强市为目标,成立非公企业档案协作组,高度关注国有、集体转制企业档案处置,指导国有重点企业整合重组档案工作。
1.3 服务社会治理有新成果
制度先行,出台《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档案归档范围》《金华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建设工作档案归档范围》《金华市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工作档案归档范围》等制度规范,实现村级档案工作有规可依。重点推进,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等档案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档案服务。积极探索,以村社组织换届为契机,开展村级档案清整行动和“村档乡管”工作,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如义乌《实行“村档镇管”规范村级档案管理》,磐安建立“山城办事员队伍”,武义探索村文书专职管理档案、村文书“镇管村用”工作模式,永康建立村民诚信档案室等,切实推动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2 夯实基础、数字赋能,档案工作支撑力不断提升
2.1 综合档案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金华市档案中心以“大档案”、园林式理念设计,一期建筑面积11900m2,2007年12月投入使用,二期建设稳步推进中。同时,县级档案馆相继落成投入使用,全省档案新馆建设推进会两次在金华召开,截至2022年底,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筑面积达11.33万m2。
2.2 档案资源建设走深走实
传统档案接收常抓不懈,市档案馆从规范进馆单位立档工作抓起,创新开展档案集中交接仪式,提高档案进馆质量和速度,目前馆藏档案72万卷、75万件。建立数字档案资源体系,抓住电子公文归档和行政权力事项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年度考核的契机,指导机关部门开展电子公文归档,市档案馆带头,实现了全流程电子档案管理。开展富有金华特色的档案征集工作,建立施光南、艾青、陈双田等金华名人档案和“金华撤地建市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国际茶花节”“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水晶玻璃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档案。以“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原则建立民生档案,对暂时不能接收进馆的民生档案,编制《金华市区首批重点民生档案目录指南》,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档案局肯定,并被写入《浙江省档案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若干意见》。
2.3 档案法治建设卓有成效
金华市档案局(馆)围绕“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工作要求,抓规范、建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金华特色的规范性文件,做到服务监管并举,依法监管前移。加大《档案法》宣传力度,建立全市档案普法宣传培训基地,《档案法》列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利用新媒介、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开展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普法文章《档案,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小心出大事!》夺得“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微信十大热文——司法行政篇”双料冠军。“依法治档”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金华运用法治方式定分止争”入选《档案法》颁布30周年浙江档案工作十件大事,永康市“两张清单一张报表”档案监管方式入选全省档案法治案例。
2.4 档案信息化建设后来居上
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了数宇金华规划纲要(2004-2008),档案局领导明确为金华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扎实开展数字档案馆(室)建设,2020年,金华市档案馆高分通过国家级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全国第35家),全市国家级以上数字档案馆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有143家单位通过示范数字档案室验收,600家单位建成规范化数字档案室。数字化改革有序推进,启动“市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兰溪完成县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省级试点建设,市本级入选省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创建试点。推动查档服务现代化,依托“金华市数字馆室一体化系统”开展“就近办”查档服务,将民生档案查阅服务全面向基层延伸,全面推动档案查阅掌上办、网上办。
3 品牌引领、以文铸魂,档案工作影响力持续扩大
3.1 突出红色属性,举办专题展览
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先后举办了金华革命斗争史料图片展、改革开放40年40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图片展、“八婺同心战疫情”、“百年风华——金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展览,线上同步开辟网上展厅,市四大班子领导集体多次走进档案馆参观展览。
3.2 突出金华特色,开展精品编研
先后编辑出版近二十余种档案史料书籍。其中,《日军在金华的细菌战》项目被国家档案局立项,《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八婺金名片》《中国婺剧》入选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民主革命的战士——施复亮》和《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分获全省档案部门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民主革命的战士——施复亮》得到了民建中央办公厅的充分肯定,《沧桑巨变、岁月留痕摄影图片集》作为第二届金华发展大会的礼品赠送给与会嘉宾,《金华记忆》系列丛书每年作为市“两会”的参阅资料发给代表委员。
3.3 突出品牌意识,丰富宣传形式
以基地创建为抓手,树立档案“品牌”形象,市档案馆是全省首家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级市档案馆,并成功创建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重要档案资源保护式开发取得重大成效,“晚清至民国时期婺州鱼鳞册”项目获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开发支持,并通过联合申报,鱼鳞图册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馆藏鸡林会档案被央视“新闻1+1”栏目大篇幅报道,并作为申报“慰安妇的声音”世界记忆名录的补充资料。加强与媒体合作,联合浙江新闻客户端推出《光辉历程》系列专题报道,总点击量超过18万次。联合金华广电集团,开展“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我们共同的记忆”“70年70人”“祖国母亲,我想对你说”“金华档案答卷人向您报告”“老档案人口述档案发展史”等主题活动,收听收看110余万人次。开设“今日读档”专栏,用档案解读历史上的今天,线上阅读量达33万余人次。
4 党建强基、专业提质,档案队伍战斗力显著增强
4.1 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
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内容,第一时间组织全馆干部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中,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读书会、报告会、青年沙龙、主题党日等载体,引导全馆干部坚定信仰、勇担使命。
4.2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一以贯之抓作风,每年一主题,相继开展“拼搏实干助双创、不负韶华善作为”“攻坚争先开新局、担当作为树新风”等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带头领办重点工作。开展公务员日常工作晾晒和量化考核打分,建立重点工作“月汇报点评”制度和“积分制”评价规则,以正面加分鼓励争先,负面清单亮明底线,全面构建“用指数说话、以数据证明”的工作落实和考评体系。
4.3 坚决有力打造专业化兰台铁军
连续5年举办市直单位档案业务培训班和全市档案干部素质提升班,开设“兰台论坛”,先后举办企业档案、重点建设项目等各类专题培训班,全方位提升档案素养。实施“档案人才培优计划”,一季一主题,以学、研、训、讲、带全方位培养链条,有效提升档案干部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