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热点与研究展望
2023-12-17常进锋
刘 畅,常进锋
(西北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引 言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吸引着无数青年涌入其中,青年群体的创造性使社会文化更多样,但也产生了许多与主流价值观不同的文化现象,即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分支,被定义为青年群体创造出的同主流文化相异的行为倾向[1]。其随时代的更迭发展出不同形态,反映着不同时代青年群体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等,极易对青年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对于青年亚文化发展方向的引导及对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的梳理对于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思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图谱对青年亚文化发文趋势、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从复杂的相关文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作学术研究,同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未来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提出建议。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通过筛选并整理我国青年亚文化相关研究文献,将主题分为三级:一级主题为青年亚文化领域中的概念性主题,涵盖较为宽泛,包含“青年亚文化”“网络亚文化”“亚文化”;二级主题包含“丧文化”“弹幕文化”“饭圈文化”“锦鲤文化”“佛系文化”“表情包文化”“网络恶搞文化”“二次元文化”,该类主题为若干青年亚文化类型集成的概念,包含数个青年亚文化类型;三级主题主要涵盖青年亚文化的具体类型,如“鬼畜”“嘻哈”“非主流”“屌丝”“VLOG”“COSPLAY”“星座”“说唱”等。文献检索范围为“核心期刊”与“CSSCI”(含扩展版),时间界限为1992—2021年。共检索到1891篇相关文献,人工剔除评议类、报告类、公告等无关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611篇。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美国陈超美博士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开发的CiteSpace 5.7.R3软件,通过对领域内发文作者、发文机构、文献关键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现出数据中各个节点的复杂关系,便于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青年亚文化领域的研究状况,展示我国青年亚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分析研究发展走向。
二、青年亚文化文献统计分析
(一)发文趋势
对1992年至今青年亚文化领域内发文量进行整理并制作折线图,详见图1。由图1可知,这30年间,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研究初始阶段(1992—2006年)、研究探索阶段(2007—2015年)、研究深化阶段(2016—2021年)。1992—2006年是研究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主要关注校园内的亚文化现象。虽然该阶段发文量较少,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007—2015年是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探索阶段,网络的快速普及促使青年亚文化的传播途径愈发广泛,学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网民的激增让网络亚文化现象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推动了2007年青年亚文化研究小高潮的产生,这一阶段发文量明显增多。2016—2021年是研究的深化阶段,发文量稳步上升。2018年“丧文化”现象的产生和“佛系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当年青年亚文化研究发文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发文量达到小高峰。从青年亚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度稳步上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不断提升。
图1 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
(二)核心作者及其作者合作
运用CiteSpace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共现分析,生成青年亚文化作者图谱,详见图2。图谱中的节点代表作者,其节点大小同发文量呈正相关。节点间连线代表作者间合作关系,连线粗细代表作者间合作的密切程度。结果显示,节点数N=536,连线数E=85,网络密度Density=0.0006。可见,数据中共有536位作者,但作者间连线仅有85条。这说明我国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中缺乏合作、发文较分散。根据图谱发现,马中红团队、曾一果团队为青年亚文化研究中较权威的团队,但其团队与其他团队的联系与合作较少,成果产出也较少。
图2 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研究领域的发文数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受关注度。一般情况下,发文量越高表示其受关注度越高。普赖斯定律认为,在一个领域内,某位作者发文量超过一定数目之后,其可以被称为高产作者。计算公式为Nmin=0.749√Nmax,Nmax表示领域内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量,Nmin则表示高产作者群体的最低发文量要求[2]。青年亚文化领域内,高产作者最多发文27篇,根据公式计算得出Nmin=3.891,即发文量4篇及以上的作者为高产作者。基于公式的计算结果,研究对1611篇文献的作者作统计处理分析,得出该领域共17位核心作者,详见表1。
表1 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核心作者统计
如表1所示,青年亚文化领域内高产作者有17位,共发文195篇,占发文量的12.1%。其中,马中红、胡疆锋、闫翠娟是青年亚文化领域内较有代表性的三位作者。根据当前青年亚文化的演变发展,马中红认为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以“抵抗”为核心,而是与其他文化或同类文化形成既融合又抵抗的复杂关系,这是文化交往在新时期的表现[3]。作为较早系统介绍与研究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优秀学者,胡疆锋致力于国外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并且运用其理论研究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4]。闫翠娟认为,新时代青年亚文化引领的目标是构建统一性文化,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美美与共、融合共生[5]。
(三)发文机构及其机构合作
通过CiteSpace生成青年亚文化研究机构共现图谱(见图3),结果显示其节点数N=464,连线E=0。全部机构都为独立节点,节点之间无合作连线,表明各个机构间合作状况较差,尤其跨机构、跨学科等的合作更为罕见。青年亚文化领域内各个机构间未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研究氛围,机构对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持续性不强,专业性较弱,尚未形成密切合作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
图3 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三、青年亚文化文献关键词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图谱可以让人直观看出青年亚文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其关键词分布结构。做关键词共现分析时,将时间阈值(Time Slicing)设为1992—2021,时间区间(Years Per Slice)设为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为关键词(Keyword),节点阈值设为“Top30% Per Slice”,网络裁剪方式(Pruning)为路径裁剪(Pathfinder)。如图4所示,运行后共现图共有739个节点、85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1。由节点密度可知,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关键词联系相对密切,研究的中心度较高。
图4 1992—2021年青年亚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了更加直观,特将主要关键词整理成表,以分析其频次和中心性。其中,“青年亚文化”“亚文化”“二次元”“佛系文化”“恶搞”“表情包”等出现的频次较高,表明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这些关键词是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关键词“社会心态”虽出现频次较少,但近年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在领域内重要性不断提高。青年亚文化在群体中的集体性认同与广泛传播都体现着社会心态。因此,该关键词是今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二)关键词聚类研究主题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将关键词按其相似程度归类得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更加全面精准地把握我国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的内容。根据聚类成员大小及其轮廓值过滤掉较小的聚类,并使用LLR算法提取出聚类标签,依次包括#0(青年亚文化)、#1(非主流文化)、#2(亚文化)、#3(御宅族)、#4(社会心态)、#5(网络亚文化)、#6(Vlog)、#7(饭圈)、#8(二次元)、#9(COSPLAY)共10个聚类群。
为了使主题内容更加突出,对聚类结果进行再归纳,发现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主要聚焦青年网络亚文化中的“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锦鲤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饭圈文化”“表情包文化”“青年亚文化与社会心态”七个主要领域。
1.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青年亚文化研究一直是文化研究的关键领域。提到青年亚文化,就不能不提到英国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伯明翰学派一般指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其代表学者有斯图亚特·霍尔、雷蒙德·威廉斯等[6]。他们受到“新左派”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与政治参与意识,这也造就了其长达数十年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盛况[7]。他们以“抵抗”为核心,揭示了青年亚文化同社会的复杂关系,认为青年亚文化产生于“对压迫的反抗”[8],后续对于亚文化风格意义的研究也影响了此后青年亚文化的诸多研究[9]。然而,我国部分研究过于强调其抵抗因素,对我国的特殊语境和其他文化现象缺乏关注,这也警醒我们运用其理论成果时要扎根于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10]。
2.锦鲤文化。在日本,锦鲤被作为“国鱼”,因其观赏价值较高,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当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吉祥”鲤鱼文化相融合,生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锦鲤”文化[11]。2013年,“中国锦鲤”文化在国内火爆起来,“锦鲤”代表着在小概率事件中极为幸运的人,成为我国互联网上迄今为止影响最广泛的“网络吉祥物”,也吸引了各方资本的关注[12]。资本也将极幸运个体作为“真人”锦鲤,使锦鲤文化从图腾式的文化转变为更真实的存在,得到更多人的追捧[13]。然而在追捧的背后,可以发现青年日常生活的双面性。一方面,锦鲤现象的产生反映了青年群体面对艰难现实时的无奈。另一方面,转发者利用锦鲤符号消解无力感,是青年群体选择的一种积极处世的策略[14]。必须防范锦鲤文化消极的一面,即隐藏在锦鲤文化背后的潜在不良心态[15]。
3.丧文化。青年“丧文化”现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盛行于欧洲,又随着网络的发展波及亚洲从而影响世界。其在发展过程中与不同青年亚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6]。“丧文化”指青年以颓废心态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的现象,其根源为网络媒介推动下的青年群体生活压力下的自我解脱[17]。当代的丧文化核心为“反讽”,但其“反讽”的目标为自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我反讽”[18]。而在资本的操控下,部分“丧文化”变成了传输消费文化的手段,年轻人被灌输消费主义思想,他们的欲望也不断膨胀,极易产生过度追求享乐、向资本靠拢等心理问题[19]。“丧文化”的出现,既是经济、技术等发展的产物,也是青年群体“抵抗”权威的产物。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辩证地看待其对于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与潜在危害,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以推动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20]。
4.佛系文化。“佛系文化”缘起于2017年底,实质上是“丧文化”的延续。其外在表现为青年采取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但事实上,其“佛系”的态度,并不是真正的无欲无求,而是面对生活中困难的疲劳、无奈失落和不满当前状况的逃避[21],是一种较温和的情绪的抵抗,即内隐性的情绪表达[22]。部分青年利用“佛系文化”遮掩其懒惰,还未奋斗却早早为失败找好借口,将懒惰与“佛系文化”混为一谈[23]。也有部分青年用积极心态迎接挑战,通过言语等形式发泄缓解生活的压力。因此,对待“佛系青年”现象,不能仅用消极的视角观察,“佛系文化”也有其积极一面[24]。“佛系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在社会压力下敢于追求其喜好的新趋势。官方机构与社会应给予年轻人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予其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培育其理性健康的社会心态[25]。
5.饭圈文化。饭圈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痴迷于影视、崇拜追逐影视明星的青年群体,即“追星族”。近年来,一些偶像类综艺节目爆红,将追星这一行为推上顶峰,明星的粉丝群体有了一个更具亲和力的名称——饭圈[26]。饭圈文化表现出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商业模式[27]。但“饭圈”商业模式的发展也造成了粉丝群体的“势力化”与“利益化”等现象,扭曲了粉丝群体的价值观与文艺创作的正常运作[28]。这也使“饭圈文化”中的青年群体开始摆脱盲从,进行自我反省,不断构建主体意识,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29]。“饭圈文化”成为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治理的典型现象,为我国亚文化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30]。
6.表情包文化。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方式多样化,一系列适用于不同情境的表情库开始出现并逐渐系统化、规模化,成为网络交流中的焦点。表情包文化多来自大众,是大众出于自身兴趣与交流选择而自发形成的,其以浅显的感官互动活跃在虚拟空间[31]。表情包对于个体情绪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对于社会情绪的感染力也极强,极易由负面情绪的蔓延产生大范围的负面情绪聚集[32]。但与文字的戏谑化趋势相同,其虽然具有一定缺陷,但也有折射社会心态与价值取向等积极价值,并且可以起到“减压阀”的作用[33]。未来网络社交和信息传输的途径会愈加通畅,信息传输的载体也在不断更新,以表情包为代表的亚文化将会继续繁荣在网络中,并且会推动更多样的表现形态的诞生[34]。但需要理性看待其情感表达功能,警惕其在传播中所产生的不良文化,提高公众的情感素养,营造和谐友爱的网络公共空间[35]。
7.青年亚文化与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社会心态的研究关注当前的社会事实,拥有很强的社会问题意识,并且从个体与群体等多层面探究社会心理[36]。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在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变动中,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等受到不良社会现象的冲击,并在社会心态上显现出来[37]。因此,对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矫正是推动青年建立时代使命感的必要路径[38]。培养积极乐观的社会情绪,培育青年群体理性平和的社会认知,重视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可以帮助青年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39]。 青年群体也需积极进行自我反思,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理性客观地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40]。
四、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有关“青年亚文化”的1611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期刊发文量看,近三十年来,青年亚文化领域内研究文章数稳步上升。这说明我国青年亚文化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我国重视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研究将一直保持较高热度。
从作者与机构合作看,该领域作者与机构缺乏合作,研究文章呈分散趋势,难以形成合作团队与权威的研究网络。
从载文量前十期刊看,青年亚文化研究载文量前十的期刊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期刊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更为关注。
从关键词共现分析看,“青年亚文化”“亚文化”“二次元”“佛系文化”“恶搞”“表情包”等关键词同青年亚文化研究具有较强联系,是青年亚文化领域研究的热点词汇。同时,“社会心态”将成为以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关键点。
从关键词聚类分析看,青年亚文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锦鲤文化”“丧文化”“佛系文化”“饭圈文化”“表情包文化”“青年亚文化与社会心态”七个主要领域。
从关键词聚类时区分布看,青年亚文化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即研究初始阶段(1992—2006年)、研究探索阶段(2007—2015年)、研究深化阶段(2016—2021年)。初始阶段侧重于对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探索、发现,探索阶段以青年亚文化现象对青年的影响相关研究为主,研究深化阶段则重视对“社会心态”以及青年亚文化产生原因等的研究,探究青年亚文化的本质。
(二)研究展望
1.青年亚文化研究偏重“青年为客体”的研究视角,“青年主体”视角有待拓展。目前,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大多采用“青年为客体”的研究视角,即强调青年亚文化发展与引导的应然状态,注重在青年亚文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年群体采取教导态度,对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引。尽管这种应然视角能够引导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但作为青年亚文化创造、实践和发展的青年主体,其在解构部分青年亚文化消极元素、重塑青年亚文化积极元素,促使某些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转化为主流文化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学界需要采取个案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其加以挖掘、提炼和概括,以此来补充现有青年亚文化研究视角的局限。
2.青年亚文化研究多运用西方理论进行解释,我国本土青年亚文化理论亟待构建。纵观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成果发现,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仍在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占据主流。尽管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较为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青年亚文化现象,但西方青年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等同我国有巨大差异,西方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也难以完美契合我国青年亚文化状况。所以,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不能理所当然地选择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我国需要建构自己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和话语体系。学界需要立足中国青年亚文化实际状况,整合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专业,聚焦我国青年亚文化发展脉络与特点,尤其要重点关注青年亚文化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以此来建构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并积极开展国际对话。
3.重视和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和创新研究。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决定了青年文化建设不可缺场。一方面,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需要为青年亚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通过引导、规划青年亚文化发展,来促使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另一方面,青年群体也需要将亚文化运用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去,把青年亚文化中的创造性、创新性元素注入城市产业格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以此来营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中青年和青年亚文化共同在场的景观。为了实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与青年亚文化的和谐互动和良性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人文地理、青年亚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者投入时间和精力,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等方式,寻找二者和谐共生、共享的出路。另外,东部沿海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和青年亚文化发展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辩证地看待各地的优势和不足,力争在互学互鉴的基础上,推动各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和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
4.青年亚文化研究应统筹兼顾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现有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大多为定性研究,包含思辨研究、理论解释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样本的数据分析研究,导致难以反映青年亚文化的整体样态及发展趋势。因此,未来青年亚文化研究需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统筹兼顾,在继续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深挖青年亚文化特质的同时,也需要着手开展大样本实证调查,从而反映我国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整体样态。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研究的地域特色受到关注和重视,青年研究中渐有所谓“京派(北京)”“海派(上海)”和“粤派(广东)”之称[41]。相应地,青年亚文化研究重镇也主要集中于上述区域。因而,青年亚文化大样本调查可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开始,并逐步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同时,还需要对边疆、边境地区青年亚文化发展状况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并将其作为重点区域,开展实地研究和问卷调查,以全面掌握青年亚文化的总体情况。
5.在元宇宙技术中嵌入青年亚文化,推动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元宇宙是根据技术系统,基于人的感知所打造的虚拟空间。发达的虚拟现实技术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带给青年群体更多样、更深入的文化体验。同时,元宇宙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也将比互联网等带来的挑战更严峻,影响更为深刻。伴随数字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青年群体必将成为元宇宙的主要活跃力量,他们也将借助元宇宙创造创新青年亚文化。未来的学术研究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一方面,需要及时察觉、关注并研究元宇宙中青年亚文化表现出来的新形式、新特征;另一方面,需要辩证识别元宇宙会给青年亚文化发展注入哪些活力,为青年健康发展带来哪些动力,同时还应该时刻对元宇宙可能给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