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走基层对记者的重要性

2023-12-17蔡增乐

新闻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贴近基层

【内容提要】很多人认为当摄影记者最重要的功夫是在按快门的手上,而实际上,摄影记者最重要的功夫不在手上而在脚上。迈不开腿,走不了路,深入不到基层,再宏大的新闻理想都是一场空谈,再高深的理论和再巧妙的策划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是记者的主“战场”。走基层的频率,深入基层的多少,决定了一个记者作品的深度和生命,也决定了一个记者职业生涯所能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基层  “三贴近”  好新闻

“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你拍不到好照片,是因为你走的路太少”。从当新闻报道员到记者的30多年来,这是我理解最深刻的两句话,也是指导我干好新闻工作最重要的两句话。当记者,尤其是当摄影记者,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功夫在按快门的手上,而我认为,摄影记者最重要的功夫不在手上而在脚上。迈不开腿,走不了路,深入不到基层,再宏大的新闻理想都是一场空谈,再高深的理论和再巧妙的策划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坚定地认为,做好新闻工作,当好记者,首要的是迈开腿,走出去,深入火热的生活,深入基层一线,这个时候你不用苦思冥想,用脚就能“走”出好新闻,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一、最好的新闻线索在基层,坚持“三贴近”才能采写出好新闻

全国道德模范刘玉莲,被当地群众称为“救命丫头”,作为一名汉族女村医,她一辈子扎根少数民族村落,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为乡亲们看病,当时我最先发现,并采写和拍摄了《维吾尔村里的汉族“丫头”》的报道,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级媒体的广泛报道,刘玉莲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刘玉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我成为一名记者正是缘于我对刘玉莲的报道。那时我刚从部队转业,做梦都想当一名记者,可事与愿违,我被分配到了哈密市委宣传部工作,但我做记者的梦想一直没有破灭,由于在宣传部工作的便利条件,我能不断发现好的新闻线索,发现之后就去主动了解情况并进行采访。

当我在一次下乡的过程中听说了刘玉莲的事迹后,我感觉这是一个很有典型性的好故事。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多次下乡,通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报道刘玉莲的第一稿《维吾尔村里的汉族“丫头”》,稿件以整版的篇幅在《哈密日报》刊登。这一稿不仅成为刘玉莲的故事走向全国的开始,我也因为这篇报道成为新华社的签约摄影师,并于2007年调入哈密日报社当了记者,没想到2019年再上新台阶,调入新疆日报社工作。

由于酷爱新闻工作,因而从我成为记者的那天起就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不计成本、不计得失地拼命工作。我始终把镜头对准基层,将采访工作沉在一线,聚焦社会,关注热点,报道事实。也正是长期沉浸在基层,一条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我的镜头变为“鲜活”的新闻作品不断落地,最终担当起了新闻工作者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责任。

哈密交警阿瓦汗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我经过深入采访,采写拍摄了《马路天使》的报道,使得阿瓦汗的故事被人熟知,由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阿瓦汗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对阿瓦汗的报道,不仅让社会各界了解了哈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工作追求,也为哈密广大警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除此之外,我还采写拍摄了“最美新疆人”没里坎《“贴心姐姐”没里坎》、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吴成功《社区是我家》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哈密日报》《新疆日报》等媒体刊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三贴近”的作品,故事发生在基层、人物生活在基层、采访拍摄的地点在基层。如果我没有做到“三贴近”,那么基层这么好的故事我是不可能发现的,更不可能将他们报道出来。“三贴近”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收获颇丰,我的新闻摄影作品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疆日报》《哈密日报》等众多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刊發和转载,累计数量突破1万张;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1次、新疆新闻奖11次;先后获得自治区十佳新闻工作者、新华社优秀摄影师、中国地市报“走转改”先进个人等称号。

二、做记者要特别能吃苦,用脚才能在基层“走”出好新闻

我是从部队转业到宣传部门,后又调入新闻单位的。当过兵的我将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带到了新闻岗位上,在我的眼里,报社就是自己的家,所以我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在了单位和对新闻的采写当中,有时会工作到凌晨五六点。在我看来,每一次采访都像一次战斗,需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2014年的清明小长假,我没有休息,接受了哈密淡季旅游促销活动之自驾游活动的采访任务,3天里没有手机信号,随队风餐露宿,活动结束后假期也结束了,回到单位的当天下午,我开始处理稿件和图片,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半稿件编发后,我才回家休息。由于稿件接地气、有特色,而且投递及时,由11张图片组成的新闻作品《走进魔鬼城》当天被新华社作为通稿播发,随后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和刊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10月,哈密地区出现罕见的降雪降温天气,为了把这条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出去,我早上6点便赶往堵车现场,由于路面结冰、天气恶劣,几十公里的路,我艰难地走了6个多小时,直到下午4点发完稿件后,我才感觉肚子有点饿。这条稿件在新华社播发通稿后受到了200余家媒体关注,成为新华社每周十佳稿件、新浪网的头条。中央电视台当日的新闻联播里采用了我拍摄的新闻图片,由于报道及时和媒体的关注,多部门联动于当日抢通了道路,对受困车辆进行了妥善的救助,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等事故。

2022年3月,我在从伊吾县采访返回的途中,听说由于风雪天气致使许多牧民的羊走失在茫茫雪原,经过和当地边防派出所沟通,我走入雪原。当时草原上的冰雪有20多厘米厚,由于春天气温回暖,雪的含水量很高,我不顾派出所同志的劝阻走入雪原深处,在哈密市伊吾县乃楞格尔草原上,用镜头记录下哈密边境管理支队前山边境派出所“马背服务队”的民警为转场牧民开展巡逻服务,并在《人民日报》2022年3月22日第7版以《 新疆民警守护牧民安全转场——牧道之上 鱼水情深》为题刊发,后来被评为《人民日报》每周和每月好图,并进入2022年“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第13期收藏作品名单。这些好评稿件说明做记者要有特别能吃苦精神,只有走到了才能采出好新闻。

三、把准时代脉搏,在基层实践中反映时代精神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工作并没有消磨掉我对新闻工作的热情,也没有降低我对自己、对工作的要求,相反,我感受到的是学习的重要、不断进步的重要,追求更高的新闻价值、追求更高的作品质量成为我工作的目标。

兰新高铁自开工建设以来就一直备受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注,尤其是在全线开通前的日子里,这种关注更加广泛和热切。2014年11月,在兰新高铁全线通车前的一个月,我和同事赵玉伟两人驾车踏上了对兰新高铁的全程采访之路,我们沿兰新高铁便道行进,历时32天,行程6590多公里,先后经过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对沿线的30多个高铁站进行了逐一采访,《哈密日报》开辟专栏刊登我们发回的报道。我们从现场发回的报道回应了读者关注,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当天,《哈密日报》用两个版面刊发了我拍摄采写的《兰新高铁全线通车》的图片新闻。从3万多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13张图片,最大程度地浓缩了兰新高铁的精华,使读者对兰新高铁的雄伟身姿、全程概貌有了清楚的了解。《兰新高铁全线通车》在2014年度新疆新闻奖评选中获得图片新闻一等奖,同时这件作品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状态。此前,我围绕“搬出大山住新家”这一主题,先后多次深入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所在的山区和牧民搬迁点采访拍摄,作品《搬出大山住新家》在经济日报社举办的“大美中国·小康印记”全国视觉大赛中获得银奖。

2021年6月30日,京新高速全线通车,这也是进出新疆的又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备受人们关注。当我接到这个采访任务后,我就抓紧时间整理这些年来从建设到通车的关键节点和典型画面。在通车前的一周里我又多次深入一线采访拍摄,在通车的时刻,我精选了从北京正阳门前的中国公路零点标志牌开始沿线经过的内蒙古草原、甘肃酒泉,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喀什路立交桥全线的典型画面和修建时的关键瞬间,组成了一组图片新闻,报道播发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当年的新疆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二等奖。

今年3月,我在喀什开展调研式采访时,喀什地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有采访线索,我及时来到慕士塔格峰下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听说位于该县的高原机场要复航,我激动不已,申请参加复航的采访。到了现场后我前后围着机场转了好久,最后等到飞机起飞时,选好点位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历史瞬间,新闻图片《新疆首个高高原机场今年首航》被当日的《人民日报》以四栏大图刊发,并被评为《人民日报》每周和每月好图,后又入选2023年“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第13期收藏作品名单。这些无不体现了做记者要追求新闻价值、让佳作不断影响读者的目标和追求。

四、行走在基层,记者的职业生涯之树才能长青

记者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时代的变化也最为敏感。社会时代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大背景,更是记者审视新闻事件的立足点和作品最为宏大的写作“背景”。很多时候,对新闻理论的学习、对政治理论的学习,记者是自觉的、主动的,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对时代发展变化的思考,也是主动和自觉的,因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记者观察社会、采写新闻就会失去方向。

但很多时候,记者可能会忽略走基层对于记者保持新闻敏感、體察社会变化、感受时代脉搏的重要性。如果把对新闻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比作坐在教室里学习中医理论,那么深入基层行走在基层,就是面对患者运用理论把脉问诊,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没有脱离患者的中医理论,也没有脱离基层的新闻理论,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付诸于实践,而实践又是理论之源。不走基层,不深入基层,就看不到理论的功效所在,感受不到时间走过留下的最新印记。时间如滚滚向前的车轮永不停歇,流失的时间不会回头,错过的变化也不会再重复发生,离开了基层,记者就看不到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社会生活,捕捉不到新闻理论的落脚点,职业生命就失去了活力,与滚滚向前的时间车轮脱节,与与时俱进的理论脱节,从而停滞不前,并最终落后落伍。

所以说,基层需要长走,而不是阶段性地走;是必须要走,而不是想走的时候走一走,不走的时候就不走。走基层,是记者这一职业的要求,也是新闻这一特殊精神产品发挥其价值的必然法则。从部队的新闻报道员到地州党报记者,再到省报记者,我一直行走在基层,感受在基层,采写在基层。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里装着基层,镜头里装的也是基层,稿件反映的同样是基层。就这样,我从一名新闻行业的“新兵”,成长为2016年的“自治区十佳新闻工作者”,可以说,基层没有辜负我,我也没有辜负读者。从这一点上来讲,基层是新闻的肥沃土壤,基层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基层是记者职业生命的大地母亲,只有始终行走在基层,记者的职业生涯之树才能长青。

走基层,被我视为当好记者的不二法宝,一直行走的基层,是我紧跟时代潮流,感受日新月异变化,实践终身学习理念,保持旺盛工作动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当记者至今,我深深体会到好新闻在基层,好新闻是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眼下正是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作者简介:蔡增乐,新疆日报社图片新闻部记者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三贴近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及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建议
联系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