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舞吧,面塑

2023-12-17张启莘

关键词:山西人面塑外婆

在我的家乡山西,没有什么盛大的节日能少得了面塑。面塑是节日中山西人骨子里的鞭炮和锣鼓。

从春节、清明节到劳动节,从端午节再到中秋节、国庆节;从婚丧嫁娶、金榜题名到生日祝寿、乔迁升职……只要你认真留心,处处可见面塑,有花馍、花糕,也常见堆得高高的枣山。枣山上的盘龙,被点上眼睛,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扶摇直上。孩童过满月、过生日又是另一幅热闹的场面,家人为其蒸几个漂亮的面塑,像帽子般顶在头上,以此祈福。

假日一大早我就被家里的吵闹声叫醒:“快来帮忙做面塑。”我一听,马上蹦起来,飞也似的冲进厨房。

“我们先堆枣山!”外婆指挥道。妈妈从盆里揪出一团脸大的面开始做主体。面是昨晚就发好的,外婆用那双不知捏过多少面塑的手变魔术般和出一个个结实的面团,蒙上保鲜膜,发酵了一个晚上。今天一大早,盆子里那些小小面团已变成一个个大白胖子。“啪”,妈妈把它摔在案板上,又揉了几下。

我和弟弟在爸爸的带领下开始做盘龙和祥云。“爸爸,爸爸,我们为什么堆枣山做面塑呢?”弟弟手中不停,好奇地问。爸爸一脸神秘道:“这枣山最早是用来供神的。早在先秦时期,老百姓就用它祈福,传了几千年了。”他停了一会儿,帮我把龙鳞压出来,咳了一嗓子,接着说:“相传枣山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是人与神交流的桥梁。虽然只是传说,可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都饱含在这面塑里呢。”“哇!那我想求神护佑我们全家平安,我次次考100分!”“那你就像認真做面塑一样认真对待考试!”

我们要开始雕鳞了。手中的剪刀似小鸟翻飞,梳子、筷子、竹签齐上阵,搓、捏、擀、拍、拉、切、扎、戳……最后用吸管压上鳞片,粘上龙须,一条长龙就现身了。

装着红枣、麦子、黑豆的碗待命似的坐了一圈,眼巴巴地望着我,只待我用它们给龙点上眼睛。外婆伸过手来,轻轻捏走两颗红豆,她和妈妈那边,一只红眼小兔已经活灵活现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真觉着它下一秒就会跑动起来。我回过神来,给龙也点上眼睛,龙显得更加神气。

一团团面,在外婆手中像被施法一般,瞬间变成花鸟鱼虫、龙虎凤龟。我和弟弟无论看得多么仔细,都无法看清她这双灵巧的手此时施展的魔法。妈妈喜滋滋地将面塑装锅端放到火上去蒸,外婆乐呵呵地看着她,仿佛在回忆自己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捏面塑的时光。面塑就这样一代代不断被传承。

烟火氤氲中,我们亲手制作的面塑出锅了。弟弟的欢呼——“大功告成”,算是对这次劳动极准确的总结了。

“万古同山川,八方异风俗。”面塑是山西节日的艺术品,老人在面塑中深情回忆,孩子在面塑中收获快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承载着工匠精神与文化内涵,也见证着越来越红火的美好生活。

(指导教师朱娇娜)

教师寄语

小作者选取了比较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面塑作为主要介绍对象,选材上新颖、独特。文章首先写各个节日以及活动时随处可见面塑,来表现面塑在山西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重点写自己家做面塑的全过程,将风俗的介绍自然地穿插在事件当中。语言表达也非常富有童趣,在欢声笑语中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美好。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朱娇娜)

创作初衷

远在烟火之上的工匠精神与精湛技艺,是平凡生活中、寻常日子里的爱和美。自由而辽阔,是写作的魅力。近三年来,我每年都在报刊发表一篇习作,得到了编辑老师们莫大的鼓励。

当您读到这篇习作时,我即将小学毕业了。想到要跟这本刊物告别,我很伤感。我用去年攒了一整年的稿费,在甘肃民勤捐种了一亩梭梭林,种在纸上的这些文字,从此也深情地扎根在大地上。(张启莘)

各抒己见

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拟人、比喻的手法,令做面塑的细节十分生动有趣;还通过“搓”“捏”“擀”“拍”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做面塑的过程。文章条理清晰,面塑形象生动,好像那一个个精巧的面塑就摆在我面前,那一声声欢呼就回荡在我耳边,令人回味无穷。

(章家涵同学)

本文通过描写小作者在假日里与家人做面塑的情景,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面塑这一传统文化的特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传统文化——面塑的喜爱、赞美与作为山西人深深的自豪感。

(王荣琦同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中国民间特色手艺开始衰落。但本文的小作者热情地向人们介绍并展现山西的面塑,用生动的语句表达了自己对面塑的喜爱,让我们感受、了解到面塑的制作过程与形态样子,使这项非遗文化跃然纸上。

(姚叙汐同学)

猜你喜欢

山西人面塑外婆
跃然指尖的面塑
外婆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给外婆的一封信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转型综改看干部担当
外婆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