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与路径选择
2023-12-17李安宁
●李安宁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既是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式微的现实回应,亦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 年6 月起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初步构建了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标志着我国乡村振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方向
乡村是地理空间概念,“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乡村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全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活空间与美好家园。中国古人就留下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的诗句,描写淳朴自然的乡风民俗与田野景色,表达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热爱与向往。19 世纪,乡村旅游作为人们逃避城市环境污染与职场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在加拿大、美国落基山区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发展起来,随后拓展至英国、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并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才逐步兴起。由于“乡村旅游”概念的复杂性与多义性,目前学界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依旧聚讼纷纭,尚未有明晰的界定。何景明、李立华在对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关于“乡村旅游”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学界对概念的认识理解不同,但基本上认可乡村区别于城市,乡村世界的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前来游玩的前提,同时也是界定“乡村旅游”概念的重要标志。①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他们进一步提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因此,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②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乡村旅游主要涵括乡村自然风光旅游、农庄旅游或农场旅游、乡村民俗和民族风情旅游三个方面。③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 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我国乡村旅游也在应对外部环境改变的同时呈现出自身适应性的转向。回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乡村旅游的萌蘖期(20 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0年)
中国乡村旅游脱胎于早期观光农业、农家乐,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深圳率先开办“荔枝园”与“采摘节”,吸引城市人口前来观光游览、旅游消费,并借此机会招商引资与商务洽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后我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成都郫县农科村、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海淀区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相继成立,在城郊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1993 年原国家旅游局在《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发展旅游业对于带动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998 年,原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④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2期。这一时期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新兴事物不成熟与不稳定的特征。乡村旅游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欠佳,整体以观光功能为主,基本停留于一家一户发展农家乐的形式,旅游功能单一。旅游内容上主要围绕农业旅游项目展开,包括观赏农村景观,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劳作过程,居住农家小院等。在分布特点上,乡村旅游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边。
(二)乡村旅游的成长期(2001 年至2017年)
2000 年以后,我国乡村旅游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纵深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加速升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国家层面出台多份指导性文件,加大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引导乡村旅游合理规范、健康有序发展。2009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规范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生活富裕。2016 年12 月,首次由国务院印发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这一时期乡村旅游呈现出许多新态势与新特点:旅游功能与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众多乡村旅游将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文遗保护融为一体,大大拓宽了旅游的功能与形式;分布区域不断拓展,乡村旅游跳出城郊型发展模式,依据在地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乡村旅游逐步由“农家乐”向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总之,在国家与地方的合力推动下,乡村旅游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但乡村旅游迅速扩张的同时,旅游项目低水平复制、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综合效益差的问题也逐渐显露端倪。
(三)文旅融合时期的乡村旅游(2018年至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17年第21期。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时代矛盾变化,2018 年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成为我国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标志性事件。2019年,为继续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对全国旅游重点村进行评选,共计评出320 个全国旅游重点村。2020 年第二次评选,评出全国旅游重点村680 个。2021 年第三次评选,评出全国旅游重点村199 个。目前全国旅游重点村总数为1199个,其中,东北地区105个,占8.76%,东部地区370 个,占30.86%,中部地区242 个,占20.18%,西部地区482个,占40.20%。从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重点村的数量分布来看,全国旅游重点村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浙江47个,占3.92%,江苏46 个,占3.84%,湖北、贵 州45 个,占3.75%,江 西44 个,占3.67%,福建、云南43 个,占3.59%,河北、四川42 个,占3.50%,安徽、山东、湖南41个,占3.42%,广西、陕西40 个,占3.34%,广东、新疆39个,占3.25%,北京、河南、甘肃38个,占3.17%,黑龙江37个,占3.09%,辽宁、重庆、西藏35 个,占2.92%,宁夏34个,占2.84%,山西、吉林、青海33 个,占2.75%,内蒙古、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天津、上海均在30 个以下。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乡村旅游发展程度并不均衡,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少。
乡村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通过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唤醒乡村发展的振兴原力,促进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①范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近年来,一批贫困村借助乡村旅游实现脱贫摘帽,走上小康之路。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依托当地优良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浓郁的苗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宁夏吴忠市永新村在政府资金的扶持与村民自发筹建下,探索打造一户一品“共享庭院”,统一住宿餐饮的定价标准,村民的庭院相互联通,前来游玩消费的游客每到一处院落,都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体验,给当地村民带来旅游收益的同时促使村庄的人居环境焕发新颜;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成立扶贫互助社与古茶园旅游公司,村中每户人口分配占有自然股,村民的茶叶产业统一由古茶园旅游公司经营管理,融入侗族特色文化,开发云雾山上观日出、仙人山千亩茶园观光游等文旅品牌,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紧密贴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乡村旅游更加注重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其在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中的作用。
纵观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经历了内容上由功能单一向文旅融合,规模上由个体经济向集群发展,分布上由城市郊区向适宜区域延拓,规划上由农户自主经营向政府合理引导的转向,并落脚到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帮助一批贫困村落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
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组织振兴五个层面的内容。当下乡村社会依旧面临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青壮年劳动力少,乡村人才短缺,传统文化传承乏人,精神文化活动缺乏的窘境,但乡村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珍贵的文化资源也因乡村发展迟缓而得以保留。乡村旅游具有弥补乡村发展短板、盘活闲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强大能力,有利于促进乡村社会机能的恢复与再生。
(一)完善乡村产业板块,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在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村民纷纷进城务工,拥有更多职业选择、经营方式与收入来源,但农业产业的核心地位并未因城镇化的推进而发生动摇。农业产业涵括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多种业态,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与根本,亦是乡村旅游形成的前提与条件。丰富的农业产业赋予了乡村旅游多样的地域景观,为其营造了广阔的空间环境。属于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的介入有益于冲破乡村自给自足的发展壁垒,丰富与延拓乡村原有产业板块,打破单一产业格局,重塑乡村产业结构,拉动乡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长,带动乡村农产品加工、参观游览、餐饮住宿、购物文娱融合发展,形成乡村多元产业共生并存、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整合优秀文化资源,讲好乡村发展故事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内核与灵魂,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与智慧源泉。“乡村文化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更加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从整体文化呈现来看,乡村文化表现出多个维度,最为重要的,可分为四个维度,即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四个层面。”①田川流:《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2期。它们分别属于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文化服务及文化产业范畴。依据这一划分原则,乡村旅游属于审美文化范畴,乡村旅游要体现区域的独特性与异质性,必然要从乡土社会深厚的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养料,加以择取遴选,合理转换利用,将乡村的神话传说、奇闻轶事、人文风情、特色民俗纳入到整体旅游框架之中,最终“呈现为乡村各类精神与物质文化的拓展与外溢”。②田川流:《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2期。在实现对其内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又可以为游客提供内涵丰富的审美文化服务。
(三)推动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清洁美丽乡村
乡村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天然场地。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为余村的可持续发展指明道路。之后余村人陆续关停水泥厂与矿山等污染工业,规划乡村旅游,集中力量打造“竹文化+”与“两山”品牌,成为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度假旅游,实现生态富民、乡村振兴的典范。随后他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发表文章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53页。阐明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都十分注重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然成为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乡村旅游是绿色产业,是将乡村社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行动实践。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的恢复与保护,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将乡村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汇聚多方人才力量,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才外流严重,城市人才因乡村的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等基础设施薄弱而不愿下乡,双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乡村社会少青年,乡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剩余人才不足以支撑乡村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乡村旅游是综合性产业,产业链长,涵盖面广,涉及交通出行,住宿餐饮,文化创意,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服务行业,需要大批懂规划、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如果乡村旅游发展良好,一方面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就地实现乡村居民就业,留住乡村建设的人才力量,引导在地居民积极学习旅游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促进专业技术与知识更新,另一方面可以吸引乡村人口回流,吸纳外部人才要素、资源资金向乡村地区流动,逐步完善与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支撑体系,形成人才集聚,进而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由此看来,乡村旅游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振兴发展均具有多重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发挥乡村自身优势,带动多种资源要素进入乡村社会,有益于乡村各方面的完善与优化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
三、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乡村地域多体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②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2020 年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紧接着转移到乡村振兴的任务上来。诚如前述,乡村旅游已经在脱贫攻坚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那么乡村社会在经济与生活层面脱贫后,乡村旅游如何继续巩固脱贫与防止返贫,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乡村在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等领域实现系统协调与更高质量发展,摆脱精神文化层面的匮乏,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实践。
(一)“乡土与主题”耦合,构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数量众多,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显 示:“其 中 乡11081 个,镇20844 个;596450 个村,其中556264 个村委会,40186 个涉农居委会;317 万个自然村;15万个2006 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①《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4_1562740.html.“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12,第9页。数量庞大的乡村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风土人情形态各异,我国乡村产业普遍存在单独发展、融合程度不充分不平衡的状况,造成了产业链前后之间的裂隙与区隔而无法形成发展合力的问题。“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传统,‘重农’‘农正(政)’‘农贫’,包括今日的‘脱贫攻坚’,皆‘以农为本’之产物,即‘原农本主义’。中国的后续发展,无论其他产业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皆由‘原初’产业农业所衍生、延伸。”③彭兆荣、张颖:《论“原农本主义”》,《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如果说农耕社会单纯依靠发展农业尚可维持乡村社会持续运转,放在现代社会则显得些许乏力。实践表明,乡村单纯依靠农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无法承担起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任,因此,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可以依据在地优势资源,结合乡土文化特色,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开发打造,将具有地域风格的乡村景观、农产品、手工艺等都统一纳入到乡村旅游规划各环节,积极发展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聚集区、都市田园等多种乡村旅游形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支撑,实现对乡村产业板块的增拓与融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乡村旅游与第一产业融合方面,应充分展现乡村第一产业初级食物生产与粮食供应能力,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发展健康绿色食品与地方特色美食,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工艺流程,融入现代制作技术方法,适度规模化与商品化经营。在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融合方面,要引入先进的农产品制作设备,拓展与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之间的联系,美化产品包装,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乡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在乡村旅游与第三产业融合方面,应积极开发乡村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康养医疗等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游客饮食、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多方面消费需求。注重合理分工,理顺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推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和一体化经营,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促进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有效衔接与匹配,着力提升全产业链增值能力,形成多元产业同兴共赢、互促共进的格局,最终实现乡村产业升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二)“文化与旅游”融合,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
乡村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乡村文化,扎根泥土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强关联性、高渗透性等特点,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不仅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和价值引领,更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内容产品。”①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1期。随着我国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往的农家乐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理应积极拥抱文旅融合的趋势,将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有机融入乡村旅游,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我国乡村文旅融合仍然面临无法通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转换与输出来实现乡村旅游高收益的难题。
一方面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潜在影响与改变着村民的原有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尤其呈现为村民对外界文化的盲目崇拜与追捧,而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却置若罔闻、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外界大多数人对乡村文化存有落后保守、愚昧荒诞的刻板印象,乡村旅游也沦为单纯娱乐的代名词,认为乡村旅游仅仅是为了逃离城市文明而短暂前往乡村寻求片刻放松。村民与游客对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认知偏差必然会阻碍乡村文旅融合与文化振兴的进程。
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唤醒与发掘地区沉睡的传统文化资源,廓清文化资源的种类与属性,实现对地域文化的再利用。将乡村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乡贤故事、神话传说、节庆活动、家族宗祠等文化元素予以整合归纳,精准凝练出符合在地居民文化认同、外地游客认可的符号形象,恢复与重建村民对自身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自信,形成对乡村的归属感与向心力。可以组织多彩的精品旅游活动,如庆丰收、传统体育、民俗节庆活动,为在地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丰富精彩的文化滋养,弥补乡村文化活动匮乏与乡村文化氛围缺乏的短板,让游客在品尝特色美食、参与制作“非遗”手工艺品、体验地方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通过多种文化活动建立在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之间的情感连接,实现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交往互动,打破游客对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心理偏见与思维定势,消弭城乡间的文化差距。“以此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文化反哺’的良性互动行为就不单单是祛魅到赋魅的过程,更是将仪式感赋予普通民众,以此实现乡土文化重塑与乡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①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的实践与反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其次,乡村旅游要积极推动乡村传统乐器、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的改良传承创新,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同时赋予新的创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文化诉求,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渠道扩大其影响力,产生更大的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保护与开发”结合,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当前我国部分乡村面貌依旧面临“脏、乱、差”的问题以及游客在游览中产生垃圾无法回收处理的情况,亟须修复与改善乡村生态与文化景观。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保护在地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针对差异化生态环境合理安排乡村旅游项目,譬如在河湖边设立休闲垂钓、水上娱乐项目,在林间规划种养殖项目,在空旷的草坪发展空中游玩项目。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建立完备的垃圾收集处理与生活污水排放系统,积极引导村民摒弃滥采滥伐、毁林开荒、乱扔垃圾等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满足生活需求、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与文明素养,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理念由自发走向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要注重保护人文历史景观,众多村庄依然保留有弥足珍贵的历史古建筑、古文物,它们是村庄发展的历史遗存,是村民们集体记忆的载体。一方面当地管理者要做好修缮传承工作,摸清文物家底,建立保护名录,不搞大拆大建,留住浓浓乡愁,对破损文物及时进行修复保存。另一方面,要将人文历史景观列入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中,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依托乡村历史古建筑、古文物讲好乡村发展故事,扩大乡村的知名度,让游客在游览参观中走进乡村、了解乡村,获得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的审美体验。
(四)“内培与外引”配合,推动乡村社会有效治理
乡村旅游规划建设要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基层党组织的帮助支持下,做好乡村旅游的统筹规划。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村民是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是村庄建设发展的主体,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村民最有话语权,发展乡村旅游村民自然不能缺席,乡村旅游规划者应充分信任与尊重村民,广泛听取与采纳合理性意见。发现与挖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营销能力、管理经验的本土人才,针对在地村民系统开展旅游实务、营销管理、宣传推广、生态养殖、网络电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注重新兴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在旅游实操中的应用,更新与拓展村民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致富带头人与管理运营人才,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其次,乡村旅游规划者应前往乡村旅游示范区参观学习,重视借鉴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与有益做法。积极邀请乡村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培训分享,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激励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外来人才提供成长土壤与晋升空间,使知识青年、乡村创业者、媒体人、设计师、文创工作者进得来、留得住,不断凝聚起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让各类人才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建功立业,将内源性力量与外部力量结合共同推动乡村社会有效治理。
四个维度之间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联系紧密、系统配合的有机整体,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四个维度中的链接与整合作用,将乡村自身禀赋置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框架内审视与考量,综合发掘乡村内部优势禀赋,全面运用乡村外部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效益最大化,方能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多方面的繁荣振兴。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长期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探索,又是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再出发、再部署、再推进。”①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年第6期。乡村振兴是针对当下乡村没落而言的,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我国的全面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社会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未来拥有深厚的发展潜力。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作为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扮演着关键角色。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旅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中国乡村,应当在适宜的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期需要大量的政府政策托举、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建设者统筹布局规划以及村民同心协力共同参与到家园的建设中来,汇聚多方力量,推动乡村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