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资金短缺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影响

2023-12-17刘雅楠

中国民商 2023年8期
关键词:资金短缺账款建筑施工

刘雅楠

晋城市金建建筑有限公司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数量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逐步加大,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承揽较多的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实现经济利润根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但是,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来看,由于建筑项目工期长、资金垫付以及工程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回笼等因素的影响,资金短缺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做大做强,强化资金管理,规避资金管理风险,进一步降低资金短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影响,本次研究注重的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和影响,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供助力。

一、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短缺的原因

导致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短缺的原因很多,为了深度的剖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将这些原因具体化,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借助H 建筑施工企业为基本研究案例,结合当前H建筑施工企业为基本情况,详细的分析了当下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短缺的原因。

(一)行业利润偏低

由于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根据建筑行业的《招标投标法》相关内容规定,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中标价要高于成本价。但是,从实务的角度来看,部分施工企业项目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普遍存在这种的思想,只要能够中标,那么利润空间小也没关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导致很多建筑施工项目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例如,以H 建筑施工企业为例,2020年企业承揽一项工程项目,合同价值总额3500 万,按着招标合同约定,相关结算内容按着当前政府2016年颁布实施的《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细则内容计算相关的费用,但是当地2016年结算的夜间施工费、寒暑季补贴费用总额较低,H公司2020年承包此工程如果按着2016年的定额和价格,加上部分费用不计取,那么随着当前工人日工资总额的不断增加,H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不断加大,进一步的挤压自身的利润,一旦这种情况不断循环就会出现资金链紧绷或断裂,出现资金短缺风险。

(二)内融能力不足,外融途径单一

从现阶段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虽然表象是资金短缺,但是其实导致真正资金短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内融能力不足。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财务管理能力不足,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只能扮演着施工分包的角色,相对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很难通过利用内部自有资金不断进行累计实现利润转化;第二,外融途径单一。以H 企业为例,当前H 企业由于自身处于中等规模,在实际进行外部融资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银行借贷融资为主。银行在对H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借贷的过程中各项准入审核条件十分苛刻。例如: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掌握;需要对企业的质押物进行整理和分析;需要对企业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掌握;需要对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贷款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动态跟踪,涉及到担保公司的,不仅要在这些层面对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还需要对担保公司的担保金额、风险评估以及赔付率等内容进行调查和了解,虽然部分企业也会进行股权融资、互联网融资等新的融资形式的尝试,但是,从融资的金额来看,远远不如银行借贷融资的总额高,建筑施工企业还是以银行借贷融资为主要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三)施工企业与建设施工企业签订的承包合同显失公平

按着市场规律,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各自的优势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旦供大于求就是买方市场,反之亦然。从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来看,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属于买方市场,所以,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标之后,承包人会与发包人签订各种合同,且这些合同多存在平等性不足现象。以H 企业为例,2020 年H 建筑施工企业承揽了一项工程总额为4000 万的建筑项目,在项目承揽的过程中由于竞标企业众多,此项工程的工程付款条款十分严格。合同中规定按着项目内容每2 个月报送不同阶段进度情况,报送之后的20 天之内,监理方和发包人将会按着程序和规定进行现场检验和确定,审核无误之后,按着约定的形象进度工程总量造价的70%支付给承包人。一般情况下,在所有的工程进度产值完成之后结算的工程总款也不会超过70%,由于很多工程还包括后期的安装费用和质量保证金等内容,所以,H建筑企业承揽此项工程之后只获得了3200 万的项目款项,剩下的款项按着不同的阶段将陆续的在两年半后付清。由于当前H建筑施工企业属于中等规模类型的建筑企业,从承揽的项目数量来看,也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施工企业与建筑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显失公平性,所以H 建设企业在承揽项目的过程中会自身垫付大量的资金,长此以往这些资金会向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导致自身垫付资金过多,这些内容都无疑的加重了H建筑施工企业的负担。

(四)应收账款管理能力不足

应收账款占据了H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总额的较大份额,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生产经营与之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够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目前资金周转状况、经营发展情况和上升的空间,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越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稳定客源、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作用越大。但是,从H建筑施工企业来看,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基础性工作不到位。现阶段H建筑公司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主要是由财务人员和市场部门人员共同完成的。市场部门人员在对客户资信调查过程中,主要通过实地观察和个人经验来搜集客户资信,主观性太强,市场人员由于专业性不足难以发现客户资信缺陷,加之财务人员搜集到客户信息往往不全面,难以为客户信用评级提供全面基础数据,这为构建准确的客户档案设置了难度;其二,从回款环节来看,逾期应收账款缺乏科学的催收程序,与客户对账的频率不高,同时也没有针对应收账款回收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回款环节十分薄弱;其三,缺乏有效的控制活动导致应收账款账龄过长。当前从H建筑企业的基本情况来看,并没有针对应收账款内容设定相应的风险机制,这种情况下,H建筑施工企业不能针对应收账款变动内容进行监督,也不能对应收账款关键环节进行风险控制,导致H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能力不足,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影响了资金流的快速运转。

(五)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从H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内容来看,导致资金短缺的原因还包括成本控制问题。首先,在投标的过程中对必然发生项目和后期可能发生变量权衡不够全面,导致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成本总额偏高;其次,从施工阶段角度来看,现阶段H 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阶段动态成本控制不够严苛,甚至在施工阶段,停工、质量整改、返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内容都会导致项目的成本总额加大。再次,H建筑施工企业现阶段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实处。为了更好的适应优胜劣汰,实现可持续经营,H建筑施工企业积极的设定了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很多内容都是照搬照抄其他成功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模板”,针对自身的经营情况略有修改,很多内容流于形式。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员工很难通过制度的约束自觉的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H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失控的现象发生,成本费用总额居高不下,也会对H 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资金链有着消极影响。

二、资金短缺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是企业核心的战略目标,这四个内容相辅相成,联系密切。所以,H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在承揽项目之后,无论是管理者和建设者都会着重的将目光放在这四个方面,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对资金管理重视不足,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旦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出现短缺那么对其经营发展的影响也是“致命”的,以H建筑施工企业为例,一旦资金短缺就会对施工项目造成如下影响:

(一)原材料不能按时到位

根据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承揽项目的基本现状来看,在项目建设初期,很多费用都是建筑施工企业垫付的,H建筑施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后,那么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就不能按着原计划进行全部材料的采购,出现拖欠供应商工程款的情况,导致材料的进价偏高,这种情况下,就会进一步的加大H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总额,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建设出现恶性循环。例如,以H 企业为例,某项目出现资金短缺之后,原材料不能按时到位,不仅相应的工程工作无法开展,管理者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资金问题上,忽视了其他重要问题,不仅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能得到保障,甚至还导致自身的信誉受到了影响。

(二)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中,农民工的数量占很大一部分比重。从国家的政策到所实施的法律法规,近几年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一旦涉及农民工工资问题也会成为社会上的焦点话题。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短缺,那么在支付这些工资的过程中,项目部很难保障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每月足额发放,甚至还会带来工人上访等问题,为建筑施工项目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还会由于工资不能按时结算,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流动性大,员工心里滋生负面情绪等众多问题出现。

(三)工期受到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之后,还会直接影响工期。以H 建筑施工企业为例:第一,项目部不能根据施工的需求,在各个阶段及时的调集和租赁大型的施工机械。从H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来看,新的技术、新的机械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很多内容必须要借助这些先进的新机械、新工具完成,但是,由于资金问题的限制,那么这些新机械和设备很难第一时间“就位”,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对工期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二,建筑施工项目资金不足,那么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很难保质保量,这种情况下,为尽可能的缩减费用总额,控制成本很容易采用不科学的施工方法。但是,不同的项目从设计、施工到验收都有需要科学、准确的方法作为质量保障,如果采用了不科学的施工方法,项目整改、项目返工的风险系数加大,甚至还会为企业的项目安全埋下隐患,造成日后更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工期进度不算,还会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发展埋下隐患。

(四)影响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项目资金短缺还会对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一旦出现人员安全问题或者是质量安全,后果不堪设想。资金短缺之后安全施工投入总额会受到限制,不仅会发生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隐患不能消除等问题,甚至还会引发一些列的安全隐患反应,这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负面影响极大;第二,工程质量的原则落不到实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控制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原则,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质量严格的要求,谨慎审核,如果不能达到质量要求标准,需要修改、返工,甚至重建;贯穿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尤其是建立工程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将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发挥出来。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短缺,势必会在履行“控制工程质量”原则上大打折扣,导致这些原则成为形式主义,作用发挥不出来,影响最终的工程项目质量。

三、结论

相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而言,资金短缺不是一个小问题,在解决资金短缺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的基本情况,详细的分析项目资金短缺的原因,注重的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造成资金短缺的问题内容入手,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同时,保障各个阶段顺利实施同时,规避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各项风险,进一步的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保证项目质量,为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资金短缺账款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拓宽非公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研究
浅析WZ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现状与优化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