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新闻基层行活动初探
2023-12-17张哲萍俞丹丹裘超奇
文_张哲萍 俞丹丹 王 涛 裘超奇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本领和工作作风。融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渠道更为广阔和便捷,有些记者习惯于用电话、微信、视频聊天等方式进行采访,脱离新闻现场,脱离基层群众等现象较为突出,从而导致新闻作品闻不到一线“泥土味”、听不到群众“心里话”,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基于此,从2021 年起,德清县融媒体中心已连续3 年在每个季度开展不同主题的新闻基层行,既锻炼了采编队伍,提升了新闻质量,也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塑媒体传播格局和话语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活动持续进行,采编全员沉下去
“新闻是跑出来的,脚底板下出新闻”。德清县融媒体中心把新闻基层行活动当作练兵场、赛马场、点将场,在一线锤炼采编队伍,在基层培养融媒体人才。
采编系统就好比是个“同心圆”,前端记者采集,后端编辑编稿,还有后期制作,再最后刊播,环环相扣。如果一线记者采访调研不扎实,编辑和后期制作又对一线情况不了解,就会出现最终成稿不够鲜活、缺乏深度等情况。因此,新闻基层行打破了只有记者走出去的单一局面。活动由德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德清县融媒体中心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每组成员既有记者,还把采编各部门主任、主播、编辑、设计、技术等“幕后英雄”也纳入到采访队伍里,让不同岗位的媒体从业者沉下去,走进基层,接上地气,亮出水平。
从“单兵突进”到“集体作战”,新闻基层行致力于打造有实力、有活力、有凝聚力的新型融媒体战队。一方面,培养了记者用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做新闻的习惯,提升了记者新闻现场观察、记录能力。另一方面,部门主任和资深编辑走出办公室现场参与采访和指导,提升了新闻作品的质量,也为新闻策划找到了有价值的线索和方向。另外,主播参与新闻基层行后播报新闻更有感觉,通过参与新闻直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新闻素养。从去年开始,两位新闻主播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转向视频端,开设了“皓然来了”“百变小柯”两个栏目,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拍摄了玩转德清等内容的50 多个短视频,增强了和受众的黏合度。
重塑话语体系,新闻流量带上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微博、抖音、小红书等传播平台强势崛起,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将大量时间花在小屏上,抢走了大量的传统媒体用户。传统媒体创新传播方式,重塑媒体话语体系迫在眉睫。
新闻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采编人员抓回一条条“活鱼”,在内容编写、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出了一批鲜活生动有灵气的融媒体作品。在2022 年4月份的一次基层行活动中,记者们客串“大白”,与防疫人员一起感受抗疫一线的艰苦工作,意外捕捉到了一个女孩做核酸时碰到了许久未见的妈妈的镜头。很快,这个才17秒的感人画面,引爆短视频、微博等平台,全网浏览量破亿次,刷新传播纪录。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后,德清县融媒体中心马上推出了“学习二十大 基层大采访”基层行活动,成立“记者宣讲团”,先后组织20 名骨干记者、主播,分10 批次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课堂讲堂,面对面与基层群众互动交流,以短视频形式推出。自带流量的电视主播、广播主播走进田头车间,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情感距离,也提升了主播的形象,增强了号召力,让受众看到了媒体人“带风奔跑”的样子,产生情感共鸣。
在2022 年第一季度“奔跑在一线 聚力开门红”的新闻基层行活动中,记者通过深入挖掘,采写的《浙江德清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在乡村落地应用》,被央视《新闻联播》单条播出,持续提升了德清在外的关注度和美誉度。
基层是最大的流量池。据统计,3年以来,新闻基层行开设“我在项目现场”“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德清青年说”等全媒体子栏目40 余个;其中有3 条短视频全网浏览量破亿、10条破千万、300多条破10万+,被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录用稿件400余篇,让党媒好声音唱得响传得远。
推动问题解决,舆论监督有力量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与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县级媒体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新闻基层行从基层排摸了一批企业和老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新闻的力量切实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并争取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支持,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基层行活动中,记者在采访一家中小企业时了解到,该企业申报在原厂区内新建2个厂房,但由于资金不足,在2号厂房主体房屋基本建成后,无力建造1号厂房,但因两个厂房是一同报建的,需同时验收后才能投入生产,公司负责人为此十分发愁。记者详细了解情况后,帮忙联系了德清县政务办,最终通过德清县新推出的“兜底办”窗口,联系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联合踏勘,会商后同意对该企业的两个厂房进行分割,成功解决了困扰企业3年的大难题。
基层媒体离人民群众最近,德清县融媒体中心主打“乡情”牌,以“走亲”的形式推进新闻基层行活动,强化了媒体人与老百姓的情感联系。有村民反映,村里还有多个旱厕未整治,环境卫生状况非常差,对周边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问题经记者曝光后,引起了属地镇街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去年得到了彻底整治。
通过一次次新闻采访活动,一批又一批采编人员下沉到基层,打通了媒体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最后一公里”,产生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关系裂变,让人民群众见到了媒体人的工作状态。通过持续不断地刷“存在感”,德清县融媒体中心正在逐步改变本地移动互联网原住民对传统主流媒体的认知,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据统计,从2021 年以来,新闻基层行带回了110条有价值的“内参”信息,推动问题整改40余个。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一定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作品,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达,仍然需要俯下身、沉下心,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从老百姓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切入,这样才能激发共鸣、增强共情、推动共行,使新闻宣传工作获得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