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态旅游助力兴化市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探讨

2023-12-16博,李

水利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兴化市生态旅游共生

张 博,李 枫

(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1100)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围绕本地区优势开展各项工作,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乡村旅游是一种主要以乡村的自然景观、文化遗迹、生产生活、民俗传统等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的特定场所为依托,以观光和体验为主导,吸引游客来乡村进行游览、休闲、购物、康养、教研等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乡村旅游近年来成为许多城市实现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并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促进了旅游城市农民增收致富[2-3]。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产业,在新形势、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旅游成了中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加速器。

兴化市坐落于江苏省中部平原地区,农业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在科学规划发展下,兴化市打造了独特的水生态乡村旅游名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但仍存有一些问题。本研究将审视兴化市水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为兴化市旅游行业稳步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1 理论基础

“共生”一词最早出自生物科学领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根据生长的需求与优势紧密生活在一起的一种情况[5]。随着众多学科交叉发展,“共生”也被引入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不同的领域之中。我国学者袁纯清[6]较早将共生理论引入经济学领域,对该理论在我国小型经济的应用进行剖析。在旅游相关研究领域,我国学者也展开了侧重点不同的研究。戴雄武[7]从生态的共生体系出发,探究以湖泊生物系统共生为基础的旅游业发展。朱洪端等[8]从不同城市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成渝地区双城协同发展旅游行业的条件与共生发展的优势。

对于兴化市而言,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旅游产业的获益者与旅游产业达成共生形态,实现“1+1”大于“2”的效果[9]。首先,地方政府是共生关系中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旅游产业依托休闲经济和体验经济提升农村资源的经济价值,拉长农业的产业链,创新农村产业模式,并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宽了乡村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提升了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规范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并形成管理秩序,有利于乡村治理法制化、现代化[10]。此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政府大力挖掘、保护本土的乡俗、乡风、乡韵,从而促使当地旅游产业不断升级,这又使得乡村的治理水平得到了发展。

其次,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农民借助共生关系提高生活水平。发展旅游产业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田园风光是乡村旅游的基础保障,游客进行观光、休闲、康养等旅游活动时的体验空间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具有一定重合性[11],这就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乡村旅游既围绕旅游本身“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带动多行业经营收入,又以乡村旅游的乡土性特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生产劳动方式上给农民更多选择,并为其生产劳动带来更多附加值[12]。此外,旅游城市的其他产业也可以从与旅游行业的共生之中获取利益。由于旅游产业带来较大的人流量,若能合理规划,旅游城市的其他相关产业均可以与旅游产业达成“互惠共生”发展模式。

2 水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2.1 自然与人文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兴化市是江苏省辖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里下河腹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兴化市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是自然生态资源。兴化市水域面积达全市总面积26%以上,一万多条河流以及湖荡像是密网一样遍布全市,形成渔耕相依的“梦里水乡”,奠定了其深厚的水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水域旅游资源。除此,兴化市还拥有被评为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垛田”自然地貌,100多万亩保存完好的生态湿地系统,以及被誉为天然氧吧的森林资源。

其二是特色的水乡规划。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许多旅游城市缺乏本土特色[13],而兴化市的城市布局可谓处处体现水生态的特征。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兴化市形成了“曲水穿城,城市垛田”的自然水文化景观,在此自然基础上,兴化市通过“幸福河湖”等建设工程,将城市划分为“十水汇城”的布局。通过增强与周围水系的联通,形成了“十水汇古城,河网串新区,绿园缀满城”的特色水生态景观。同时,兴化市兴建的“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文化馆等景点成了水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是人文历史景观丰富。若想最大程度发挥旅游城市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缺一不可。作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化市诞生了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文人画家郑板桥、语言学家刘熙载等名人贤士,坐落着郑板桥纪念馆、施耐庵陵园、范仲淹当年任职的衙门以及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的金东门街区[14]。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组成了关系紧密的旅游产业共生体。

2.2 规划引领科学,协调共生单位多样发展

为科学规划兴化市旅游产业,兴化市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兴化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兴化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指导文件,乡村水生态旅游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全市相继推出了多个旅游项目,其中重点旅游项目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旅游项目、休闲农业(渔业)旅游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三大类。自然生态旅游项目依托兴化的湿地资源、垛田资源、水资源等建设了水上森林、千岛菜花、万亩荷塘等田园景观和自然美景。休闲农业(渔业)旅游项目以乡镇的农业(渔业)景观资源和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吸引物,集合了华夏仙草园(戴南镇)、泓膏生态园(竹泓镇)、楚香阁山庄(临城镇)、碧水东罗(千垛镇)等重要景点,推动了以千垛镇为代表的特色乡镇建设。文化旅游项目以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为兴化市文化故事、历史建筑、民风民俗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了施耐庵文化园、郑板桥纪念馆、四牌楼老街等文化旅游场所。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充分开发了兴化市乡村资源的价值,同时,有利于打造宜人的旅居环境,传承悠久的文化历史,提升农村各方面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实现。

3 水生态旅游收益分析

3.1 品牌意识强,发展前景广

如今旅游行业的竞争不仅局限在物质层面,IP品牌文化的打造是决定旅游业成败的重要一步[15]。自2009年成功举办首届“千垛菜花”旅游节以来,兴化市凭借着独特的垛田资源,成功树立起“千垛菜花”乡村旅游品牌,以跻身“全球四大花海”的荣誉在江苏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随后,兴化依托水乡独特的水生态景点,塑造“水上森林”第二张名片;凭借“鱼米之乡”丰富的渔业资源打造“兴化大闸蟹”第三张名片。这些举措共同成就了兴化市独特的水生态旅游名片。如今,兴化又将目光投入到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中,以乡村水生态为基点,以激发乡村内生力为目的,成功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碧水东罗村,并且将以“东罗模式”带领建设一批特色乡村[9]。这些旅游IP的打造,不断为兴化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2 旅游客源增加,经济收入增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兴化市以水生态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兴化市旅游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以兴化市“千垛菜花”旅游节为例,据兴化市政府公开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兴化市旅游节期间,全市的旅游接待人数处于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4258元上升至2019年的21824元,如表1所示。这表明兴化市当地农村居民和地方政府已经与旅游行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共生关系,构建出了稳定的乡村水生态旅游互惠共生体。

表1 兴化市旅游接待人数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4 水生态旅游产业不足与困境

4.1 公共服务体系薄弱

兴化市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扶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兴化市经济总量较低,用于旅游的可支配经费有限,因此其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配套较为薄弱。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旅游局官网的数据建设严重匮乏,无法给游客停供全方位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服务;景区内游客中心、旅游指南、标识指引等稀少且布局不合理,智慧旅游体系有待完善。在旅游交通服务方面,兴化市至今没有铁路服务项目,汽车客运站接纳能力不足,严重限制了客源范围;由于景区多位于乡镇地带,附近道路狭窄拥堵、停车空间严重不足。在旅游行政服务方面,服务型旅游机关建设不完善,尚未形成常态化旅游执法机制,旅游者的消费保障不能及时得到维护。这些严重限制了兴化市的游客招徕能力,阻碍了兴化市水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使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大大削弱。

4.2 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尚未实现一体化共生模式

目前兴化市的主要旅游产品还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观光游览为主要形态,旅游吸引物普遍存在“小、散、低”的现象,档次不高。对于一些核心旅游吸引物,如“千垛菜花”“水上森林”等,旅游项目过于简单,游客只需花半日便可游览所有景点。受花季的影响,主打产品“千垛菜花”的季节性很强,由于缺乏其他高质量旅游吸引物的支撑,游客人数也呈现季节性的变化,严重影响兴化市水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性发展。此外,景点之间同质化严重,尚未形成交错的合作共生关系。

如今,兴化市的“旅游+”其他产业融合不深,限制了一体化共生模式的发展。兴化市的水浒文化、板桥文化、昭阳文化以及农业、渔业、工业、康养、体育、教育等与水生态旅游的主题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与水生态旅游的共生关系不深,农业、渔业开发不精,康养教研功能未受重视,旅游开发仍局限于花海打造、林木观赏、果园采摘、民宿居住方面。对于产业之间深层次的共生逻辑挖掘不够,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综合性功能的完全催化,致使旅游产业共生单位之间打造的产业链过短[16],无法为兴化市乡村振兴集聚足够稳定的人气和实力。

4.3 本土文化与乡村特色共生关系挖掘不足

乡土文化承载着乡村的生命力,挖掘乡土文化可拓展乡村旅游形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塑造乡村旅游独特吸引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水生态旅游的发展激活了乡土文化的可感知性,彰显出乡土文化的现代化魅力。在新时代人们精神需求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更需要以文化赋能,以民俗增趣,以乡愁添情。

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兴化市拥有良好的文化旅游基础,然而在文旅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兴化市文化旅游仍然停留在古建筑物观赏、名人故居游览上,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游客缺少动态的参与和体验。旅游文创纪念品过度现代化和商业化,以印有标志性景观(如“千垛菜花”)的工业化纪念品为多数,没有突出乡土性特色。兴化的渔耕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技艺等乡风乡俗乡韵并没有很好融入乡村旅游。另一方面,兴化市景区开发并未深入发掘江南水乡这一水生态旅游特色。尽管目前兴化市已经修建了“河长制”主题公园,水利文化馆等水生态景点,但是这些景点与兴化市整体旅游名片的契合度不高,零散的水生态景点在“单打独斗”,并未融入兴化市旅游主体中。

4.4 农民在共生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因此必须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然而,在兴化市乡村水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产业与农民的共生关系不佳,旅游建设中的核心环节仍然缺少农民的参与,多数农民还是从事建筑等边缘工作[17]。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兴化市旅游发展中涌现出来的特色旅游村(如安仁村、官河村等),大多仍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设游乐设施、休闲农庄、垂钓中心等,不仅导致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也削弱了农民在乡村旅游共生模式中的地位。

制约农民参与旅游建设的另一大因素是科学文化水平,因缺乏专业的培育机制,农民不能很好地承担自己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有的“主人公”身份,缺乏参与旅游建设的能力和素质。同时,由于农民话语权和社会资本的相对缺失,使得其在共生关系的利益分配中处于底层地位。由于共生关系中农民、旅游产业、政府这三者的利益分配不均及三者地位不相等,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无法真正惠及底层农民[18]。

5 兴化市水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5.1 多渠道投入资金,改善共生环境

当前兴化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建设发展时期,需要更多的经济扶持和支撑。兴化市政府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的突破口和机遇期,贯彻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涵,确保乡村旅游建设专项资金的稳定投入。同时,应当深入挖掘社会资本与旅游产业的共生关系,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建设全过程,搭建旅游产业与社会资本间的共生桥梁,利用好投融资平台,创新并完善乡村旅游投资运营机制。

兴华市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提高兴化市旅游产业的共生环境,增强兴化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一是要利用互联网媒体优势,完善兴化市旅游局官网、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公布全区游客信息咨询中心的数量,在重要道路交通节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站等设立旅游信息服务站。二是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推动乡镇交通特别是景区附近公路的升级改造,扩建旅游停车位;加快建设铁路和火车站并完善汽车客运站的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公交路线,增加旅游公交班次,对戴南镇、李中镇、垛田镇、沙沟镇等重要旅游乡镇实施公交旅游专线规划,力求更好地服务于游客。三是要发挥涉旅部门和涉旅机构的监督保障作用,构建全方位的旅游市场监管模式,加强旅游行政建设,保护游客合法权益。根据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共生需求,不断出台与完善相关政策,实现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反哺”公共服务体系的共生新形态。

5.2 创新提升旅游产品,提高文旅产品共生深度

乡村振兴背景下,水生态旅游必须摆脱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提档升级旅游吸引物,从而增加创新能力[15,19]。应提高核心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强化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互动,以核心景区的发展带动共生景区的成长,从点到面打造全域旅游模式,扩大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游览面,延长景区可供游览时长。除此,要努力攻克兴化市乡村旅游的季节性问题,在“千垛菜花”旅游节(3月份至5月份)的基础之上,推出满足于其他季节发展的旅游节庆品牌,如乡村美食节、非遗展示节等,延伸并拓展旅游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做到文旅产品之间的时间共生。

要灵敏感知新时代旅游发展的特征,转变“吃农家菜、赏田园景”的传统单一模式,构建多业态、多形态互惠共生新模式。可利用兴化的生态优势,推出天然绿色康养产品,搭建“旅游+康养”共生体;借助兴化水域优势,开展水上体育项目,搭建“旅游+体育”共生体;将河蟹养殖与休闲体验相结合,推动兴化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搭建“旅游+农林业”共生体等。要充分激活和挖掘旅游要素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深化共生广度与深度,促进兴化市产业振兴。

5.3 加强本土文化挖掘,促进文旅融合共生

乡土文化建设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促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共生,就必须加强乡土文化挖掘,复兴乡土文化建设。一方面从景区分布上,以“水”为纽带,串联起兴化锣鼓书、茅山号子、板桥道情、板凳龙舞、林湖秧歌、东岳庙会等民俗中独有的水乡文化元素[20],从说、唱、舞多方面演绎兴化市的乡村生活切面,打造一条水生态旅游路线。另一方面,以水生态文化为线索,将兴化独特的水浒文化、板桥文化、垛田文化、水乡文化相串联,打造兴化独有的“水乡生态文化”名片,实现因旅游而兴,因文化而旺。

同时,要加强本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坚定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村民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的自觉性,重塑村民的精神面貌,建设兴化市特色文化村和文明村[21]。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使乡土文化传播有道、传承有序,满足游客体验乡村文化魅力需求的同时,有利于驱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5.4 强化农民主体性地位,建立公平的利益共生机制

为了打造承载住乡愁的青山绿色,就必须协调共生关系中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保障弱势群体能够从共生关系中获利,让农民能够在共生关系中“当家作主”,创造美好生活。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唤醒农民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角色意识,激活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2]。为提高农民在共生关系中的地位,可通过鼓励其以创业或者入股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加创收,使农民既获得劳动性收入,又获得营利性分红[23]。同时,应注重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专门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培养出一批真正懂农村的旅游人才和懂旅游的现代农民。

强化农民在乡村旅游共生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还需要建设共生利益沟通机制[9]。兴化市政府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建立完善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信息分享等方式建立高效的共生体系沟通机制,以旅游收入再分配等措施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19],让农民真正收获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硕果。

6 结 语

水生态旅游因其综合性和兼容性的特征,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兴化市政府、市旅游局以水生态为切入点带领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兴化市水生态旅游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招徕能力,为乡村振兴集聚“人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凝聚“动力”;深化旅游文化内涵,传承保护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乡村振兴“固本”。

猜你喜欢

兴化市生态旅游共生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兴化市拧紧瓶装液化气生产使用“安全阀”
摆放布娃娃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做月饼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