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逻辑理路

2023-12-16易小兵

中国名城 2023年9期
关键词:上海

易小兵

引言

“全球城市是基于世界网络联结和‘地点—流动’空间过程统一性,具有多层次空间权力关系,在多尺度连接中实现全球资源要素流动与配置,并随其联结重要性程度动态发挥影响力与作用力的基本节点城市。”[1]在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网络联通性日益增强。全球城市是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对全球经济、人力、科技、文化、政治等资源具有较强影响力、支配力和控制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全球城市的崛起,并在全球网络联通性管理上占有一席之地。纽约、伦敦、巴黎是全球城市的先行者,从后发优势看,上海作为崛起中的全球城市要成功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不是简单地复制伦敦、纽约或巴黎,而是建设中国气派的全球城市,并注入中国元素和上海韵味。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上海2035——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出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愿景[2],因此开展上海如何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战略研究尤为必要。一方面,注重建立全球城市功能和结构层次的研究框架,研究何种运作方式能让全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与众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全球城市视作全球网络中流动的主要节点,关注其功能与作用。与此同时,立足大历史观视野,从历史、理论、现实、实践4个维度梳理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所需要的逻辑理路。

1 历史逻辑:上海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的变迁

从1843年开埠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港设县,以商兴市,逐步崛起为国内外知名的远东最大的商埠和金融中心,是集商贸、金融、工业、航运、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然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上海脱离了全球化进程,城市功能定位转型为主要承担单一功能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上海进入全球化浪潮,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巨大变化与显著提升,其核心功能升级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

1.1 经济中心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上海成为生产制造型经济中心城市,建立起国内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对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为跳出经济发展的窘态,积极调整自身发展定位和功能。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要求上海在20世纪末建成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这个目标是通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来实现的,也使上海成为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开路先锋[4]。同时还把上海的城市功能置于全球格局中,强调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至此,上海的城市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对外开放的门户,以及商品、要素、人才、信息和技术集散的中心等多功能维度转型。

1.2 国际三中心功能

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要将上海打造为太平洋西部的经贸中心,以龙头驱动长江流域经济建设。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上海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战略,即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旨在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为贯彻落实这一发展战略要求,并结合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战略需要,阐明了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建成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多功能中心城市,明确上海在全国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重振了中心城市功能。

1.3 国际经济中心功能

《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就上海如何兴起为国际经济中心,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种与发达国家或区域城市不同的战略构想。它的核心内容是上海通过实行极化、扩散、创新相结合的转移战略,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转变[5]。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与党和国家迅速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目标一脉相承。因而,上海市委六届三次会议正式确立了国际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提出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五大城市功能。

1.4 国际四中心功能

基于世纪之交的上海,在不断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特大城市特征的发展新路。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明确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并提出建成“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目标要求[6]。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上海的求变、率先转型和发展,党中央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于2006年3月提出上海要大力发展“四个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至此,上海城市注重加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核心功能建设,积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

1.5 全球城市功能

进入新时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指示要求,特别是引领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的上海自贸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到2040年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并提出建成“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要求,以及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城市目标愿景[7]。这意味着上海担起全球城市的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上海将更加注重提升全球城市功能,在加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功能和文化功能,以此增强上海对全球资源的配置力和控制力[7]。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号角,着重强化上海城市“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使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化、系统化和精准化。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功能完善”的发展逻辑与框架是其成功密码。上海在创新转型发展中,一方面从中心功能转向重要节点功能。这体现的是城市功能的重大调整,其核心在于通过促进基于全球网络与其他城市更广泛、密集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通过资源要素不断沉淀和固化来塑造其中心位置的局面。另一方面从主要经济功能转向多元城市功能。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从主要经济功能城市转向多元功能的节点城市。当然,上述城市功能转向与以下两个“转向”有关。一是从地点中心性转向“地点—流动”双重空间。这是一种城市空间性的重大转变,其核心在于资源要素流动的改变,即由垂直通达、单向流动向水平通达、双向流动转变。二是从城市间主从关系倾向转向城市间弹性与互补关系倾向。这是一种城际关系的重构,其核心在于城市间关系由“中心地(上海)—外围(腹地)城市”的主从关系转向上海与其他城市间主体平等关系[1]。

2 理论逻辑:习近平同志有关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做好城市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进行了全面阐释,形成了新时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把党的城市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考察上海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探索上海全球城市建设新路径提供了科学指南。

2.1 人民中心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这是把城市视为一种生命有机体,展现了一种不同于物理主义公理方法的结构,彰显了中国气派的“以人为本”。城市作为一种有机体,具有基于参与者的城市心智(主观能动性)和城市实体(客观实在性)的二重结构。城市参与者的主体表现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城市心智,这一心智是所有城市主体的集体心智,它赋予城市有机体的反射能力和内在能动性,以及通过其作用于城市演化过程的可能性[1]。城市心智系统良好运行的前提基础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站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立场,关注衣食住行、安居乐业,使城市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宜居空间,是习近平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的显著特征。”[8]习近平同志道出了城市的核心要素、核心功能、核心价值。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由人类活动构成的社会空间,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的本质是人类活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治理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习近平同志在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强调了城市与人的关系,把人民放在了城市生命有机体的中心位置,为上海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2 尊重规律论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注重走特色发展之路[9]。这一认识源自他对人类城市历史演进的深刻把握和对全球城市演化原理的深刻洞察。运用大历史观念,对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有助于精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对上海而言,以前注重做项目、改善营商环境,现在更注重功能。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各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中心城市之间软硬实力的竞争。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枢纽,也是对全球资源网络进行分配的主要节点城市。因此,上海在进入全球城市的行列后追求的是卓越的全球城市,或对标基于国际框架形成的、强调国家中心空间性的国际大都市。然而在全球城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空间权力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一方面,全球城市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通过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全球城市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它们为了获取资源、扩大市场、提升地位而相互角逐。在全球城市的空间权力关系中,多尺度连接至关重要,包括陆路、航空、海洋、网络等多种连接方式。随着全球城市自身的影响力和作用范围不断扩大,需要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联系和合作。因而,全球城市在全球事务中产生的重大影响力和作用力,必然随着它们在世界网络中产生关联的重要性而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城市的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全球化进程中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上海要置身于世界城市体系的构建中,去争取影响力和控制力,把世界影响力能级提升作为实现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双向赋能。发展“三大产业”,加强“五个中心”建设,树立“四个论英雄”发展导向,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的硬实力打造提供方向性指引。与此相适应,上海城市实现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文城市”理念,为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指明了前进方向。

2.3 规划引领论

2015年12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首要地位,“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10]。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上海发展的要求,即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四个放在”,着眼全局和长远谋划上海发展,不断提升战略思维、战略掌握和战略运行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上海要发挥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示范带动,突破攻坚”,担负将浦东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历史重任。习近平同志给上海交代了三大历史任务,并强调加强“四大功能”和发展“三大产业”。这些任务必须把上海建设发展放在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环节上,放在我国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上。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其建设发展不仅关乎城市本身,还涉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城市规划和战略指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上述战略思想,为上海的全球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遵循。

2.4 精细管理论

习近平同志在城市管理方面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10],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空间管理理念。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维空间的表征和关系构建等方面,而这三维空间的呈现、表征和关系构建等都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超大城市对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提高科技赋能水平、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管理重心要下移,着重基层减负增能。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三维空间管理的精细化。立足全球城市,上海在创国际一流城市管理水平过程中尤其要注重精细管理。在基于“政府格式”的城市治理向基于“企业家格式”城市治理的转型中,为全球城市治理体系贡献更多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上海方案。作为全球城市的上海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精治、共治、法治,达到城市三维空间管理精致化的目标。上海要推动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通过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为全球城市治理体系贡献更多的上海智慧。

3 现实逻辑:上海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双向赋能

上海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双向赋能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优势条件。

3.1 上海城市现代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内涵

上海的全球城市道路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全球城市模式,既注重城市的世界影响力,又注重城市的人民性以及城市网络连通的平等互惠性。上海城市现代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内涵。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上海是一个拥有2 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因此上海城市现代化必然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基本的就是要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精心打造“五个人人”的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战略使命,坚持独立自主,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成就繁荣、连通、文明之城。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一手抓精品生活的打造,使老百姓更好地满足美好的生活;一手抓示范带动,充分利用龙头的引领作用,大力促进长三角地区融合,辐射带动更大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以上海“三大文化”为底色,大力挖掘城市精神产品,促进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高全球叙事能力,讲述中国故事,演绎上海叙事。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重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协同发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建设生态之城,让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的底色,探索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交汇、融合、创新、明达”的城市基因使得开放成为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作为开放互动的连通之城,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兼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通过“五个中心”的核心作用,向世界生动诠释和平发展道路的光明前景。

3.2 上海城市国际化:城市功能、形象的国际化彰显

上海城市国际化过程是上海城市软硬实力双向赋能的过程。

3.2.1 世界影响力的能级提升

上海围绕“五个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升级,建设全球城市网络节点,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一,经济规模效应增强。优化中心城区和郊区发展布局,加快推动南北转型,以空间变量求经济增量。综合施策,着力提高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以空间存量求经济增量,上海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第二,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增强。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集聚,增强上海在全球资源流动与配置中的广泛影响力。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建设,提高全球财富管理效率,形成财富管理新业态,扩大“上海价格”和“上海指数”等在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影响力,让其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第三,科技创新策源力和引领力增强。加强创新生态链的建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相结合,重在培育产业发展的“三高导向”能力,即高级要素禀赋、高端价值链位势、高附加值和产出效率,上海日益成为全球基础研究、基础知识的供给地,技术发明、技术创造的策源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地,更多的“上海制造”“上海创新”“上海品牌”成为享誉全球的金名片。同时,通过对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的获取力、转化力和传播力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全球影响力。第四,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国际数字之都引领潮流显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成为“上海之治”的名片。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支点,强化制度供给能力,有更多的“上海标准”“上海方案”成为国际规则制定的参照系。举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论坛、国际会议,开展一系列全球治理内容的重大活动。

3.2.2 国际大都市的风范魅力彰显

上海城市国际化通过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引领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城市软实力。

第一,营造全球英才汇聚的创新“强磁场”。把握全球人才流动大趋势,打响“海聚英才”品牌,打造基于职业流动和学术流动的“全球人才俱乐部”,逐渐发挥全球人才流动与聚集的“马太效应”[1]。通过“全球人才俱乐部”的学习效应、组合效应、竞争效应和名人效应,使上海成为国际化人才集聚新高地。同时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形成全球知识生产中心。

第二,打造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海开放优势进一步彰显,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及各类功能性机构聚集,全方位、多层次功能性平台上的全球交易密集,各类资源要素大规模全球流动,提供无缝衔接的服务,使各类市场主体充满活力。

第三,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塑造上海“城市表情”,打造更加便利舒适、充满温度与雅致韵味的人居环境,提升具有多元活力的环境品质,制定高效运作的公众参与制度,创新满足品质生活的服务体系,构建引领未来生活的城市空间,建设和谐宜居的生态之城,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四,涵养城市精神品格的神韵魅力。搭建各种功能性平台,举办各种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世界顶级的艺术家、作家、学者汇聚上海,打造更多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精品力作。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和“最江南”的乡村文化肌理,使得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相得益彰,形成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又包容国外多元文化元素的文化文明新形态。

4 实践逻辑:打造全球资源战略配置的重要节点

在新形势下上海紧紧围绕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瞄准全球最高标准,打造全球资源战略配置的重要节点,重点在3个方面发力并形成突破,探索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实践路径。

4.1 国际层面:对标最高标准水平,打造全球担当的网络节点

纵观全球城市发展,致力于创新全球治理的全球城市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上海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国际规则制定和争夺经济话语权的使命和责任,须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制度和观念分配功能的革新全球治理的网络节点,创新全球治理样本。

一是高聚集跨国公司总部。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是全球价值链主要治理者,支配着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上海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吸引全球跨国公司总部大量集聚,打造新型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公共平台,成为全球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示范区。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但与顶级全球城市相比,跨国公司总部的数量和能级还有待提升,全球性总部数量仍不多,缺少有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总部。上海应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开放力度,以深入实施总部增能计划为重点,着力培育吸引集聚多功能、高能级的国内外企业总部。通过统筹推进和分类处理有机结合(目前总部外延已扩展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国公司事业部总部、跨国公司总部型机构),优化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完善总部企业支持举措,增加动态评估机制等,在持续吸引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的同时,把促进总部拓展动能、提升能级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跨国公司总部“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和服务本土企业总部,搭建运作平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本土跨国公司,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强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高聚集国际性专业组织和功能性机构。上海与顶级全球中心城市纽约、伦敦相比,存在量级差距和能级落差。比如,伦敦是全球法律服务中心,承接了目前超九成国际海事纠纷仲裁业务,而上海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仲裁等方面的机构数量不多、能级不高。参与全球治理需要发挥专业组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提供技术、标准、规则、服务等,引领关于全球新型发展的国际规则及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本土国际性专业组织和功能性机构,提升全球影响力。比如把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打造成亚太国际仲裁中心,就大力推动了中国仲裁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补足配套机制短板、强化高端要素集聚等方式吸引全球专业组织和功能性机构落沪,提升服务全球的综合能力,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标准和上海方案。

三是高聚集国际组织和机构。国际组织入驻是衡量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全球合作、人文交流、规则制定的重要推动力。截至目前,上海的国际组织入驻水平与纽约、伦敦等顶级全球城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从拥有的国际组织数量看,上海仅27家,而纽约、伦敦分别是1 072家、1 515家。这就需要着眼上海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外信内便,进一步营造适合国际组织落地深耕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不断畅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渠道,发出中国声音。

四是强化探讨磋商国际机制的策源地功能。当今全球经济失衡、国际风险上升、世界危机频发,推进多边合作工作非常重要。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应思考如何提供更为广泛的国际机制探讨平台,以破除当下的全球化弊端,推动全球合作,引领世界进步,发挥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作用。应举办一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展会等,开展一系列以全球治理为内容的重大活动。如金砖五国会议、亚信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球城市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吸引政要、专家学者和相关人才聚集上海,共同探讨和磋商国际问题,推动形成正式和非正式多边对话机制。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会议,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为上海在国际机制方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4.2 国家层面:立足国家战略,打造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

卓越的全球城市凭借其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互动,形成多元、多向、多层次的网络联接,呈现出高度的全球网络联通性。这种网络联通性,可以促成大量的无论是远距离还是近距离的交流和互动,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要素流动与配置。上海需要立足国家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球网络,凭借开放互动的全球网络联通性,上升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是打造联通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利共赢。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上海应依托海港、空港及其疏运体系,建设标志性、引领性的高能级全球网络平台。作为开放型的平台,应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吸纳和融合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作为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应吸引全球各地的优秀企业和项目落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平台,应对周边地区和腹地城市产生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上海作为中国联接世界的重要枢纽,不仅要与联接良好的地方巩固联接,而且要与原本联接不良的城市建立起新联接;不仅要与亚太地区城市加强广泛联接,而且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纽约、伦敦等)加强联接,需要对标国际,探索新一轮深化对外开放制度创新。例如,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推动各类规则、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提升上海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率先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深化交流互动,拆解合作壁垒。探索更加开放、更具创新性的自由经济区,通过提升面向国际国内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巩固提升上海作为世界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放大在全球网络中的节点效应。

二是打造联接国内城市的关键门户节点。上海承担着服务全国、联系亚太、面向世界的重要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等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协同发展,合力参与国际竞争。长三角城市群内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形成了城市之间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国际(含国家级)枢纽—区域枢纽—城市枢纽”的枢纽体系,优化“一核四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网络链接,促进区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文化共融共通,以及统筹战略协同区共同发展。需要打破行政樊篱和制度壁垒,建立长三角、上海与中部六省市以及川渝等区域的“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建立以上海为龙头、周边城市分工协作、展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带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与此同时,充分释放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引领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扩大开放的功能,推动江海联运,打造直达洋山港的长江集装箱船舶航线,服务长江流域,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打造覆盖沿江沿海经济腹地的“水水中转”二次集拼业务流程和网络体系,服务全国,促进跨区域口岸物流联动发展[11]。总之,上海需要加强服务全国大市场的金融体系、内外贸一体化的贸易体系、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体系建设,服务区域和全国,引领协同开放,提高上海的门户节点效应。

4.3 上海层面:围绕城市发展,打造全球城市网络的关键节点

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需要针对新时期上海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动寻求超大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

一是打造全球城市网络的创新策源关键节点。针对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所具有的高能级创新的特征,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解决新时期上海发展动力问题,就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变量,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聚焦“制度创新+源头创新”,不断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成为联结广泛、高中心性的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第一,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集聚一批顶尖科学家,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针对基础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系统性强、开放协同程度高的研发活动,通过源头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和重大突破。第二,探索形成开放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跨境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流动和技术合作;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建设长三角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构建庞大的创新网络。第三,制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推动产业重大变革,催生新业态,创新模式,富有成效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升级。第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通过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打造顶尖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吸引、使用机制,建设高效的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链条,推动科技创新。

二是打造全球城市网络的文明引领与传播关键节点。“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物质要素的硬更新,应关注城市的软性品质,对城市的韧性、文化发展和社会凝聚力给予更多的关注。”[12]第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依托高辨识度的都市风貌,基于多元包容的文化资源,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内容的创作和推广、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数字文化产业链,努力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世界文化潮流领跑者,不断提升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话语权。第二,加强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地标的转化和利用,推进江南古镇等的联合申遗,加强本地文化的重要窗口建设,展示和传播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通过打造更多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与魅力”[1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兼具国际时尚与东方底蕴的城市文化形象。第三,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时装周等一系列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基础上,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再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14]。加强与国际性的艺术组织、海外文化机构的合作,在引进更多的国际文化资源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创意产业、金融财富、新艺术表达的市场和文化机构聚集的活力空间”[14],推进上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向海外市场拓展,扩大文化传播力。

5 结语

上海城市发展历史轨迹虽然不是线性的,但是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始终未变,在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高度开放、包容与流动的特质,上海形成了“交汇、融合、创新、明达”的城市基因[15]。这种城市基因通过不断地继承和传递指引着城市未来的前进方向,助推上海全球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不断强化城市的功能、产业、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从“四个中心”到“五个中心”的能级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建设和发展作出的重大指示、部署,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强大推动力。

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因其拥有独特的城市基因,而且还因其具备雄厚的现实基础。一是打造了全球城市的“四梁八柱”[1]。第一,促进全球流动必不可少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13年位居世界港口第一;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位居全球第3位和第4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达825 km,跃居全球各城市之首。第二,支撑全球城市网络连接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上海已形成六大重点工业行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在产业体系中,服务业比重超过70%,已形成现代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态势。第三,发展流量经济的网络平台已基本建立。2022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超过2 932.98万亿元。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第四,全球功能性机构聚集已具相当规模。上海持续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集中的城市地位,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22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544家。第五,与高标准国际惯例接轨的营商环境业已形成。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升级到6.0版,实施了千余项改革举措,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6.0版紧扣世界银行宜商环境(BEE,后更名为B-Ready)新版评估体系持续发力,力争实现在国际营商环境竞争中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华丽转身。二是通过加快建设更有成长性、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人文城市,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城市,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话语权,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上海将按照党和国家部署,坚持全球视野,面向基于世界顶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对标国际一流,正视差距短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打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人民城市,加快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
第四届CWIEME上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