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岭南文化 助力劳动教育

2023-12-15甘海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实践岭南文化劳动教育

甘海

摘 要: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传统岭南文化,为劳动教育模式带来创新的同时,弘扬了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将农耕生产、创意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和认识岭南精神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挖掘岭南文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以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劳动意识和提高能力。

关键词:岭南文化;劳动教育;劳动实践

一、探赏岭南文化,挖掘教育资源

岭南这片沃土孕育了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灿烂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凝聚着岭南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和智慧,诠释着岭南人坚韧不拔、勤劳刻苦的精神。对于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备受关注。学校作为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场所,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由此扩大岭南文化的传播面,在学生心底埋下发扬岭南文化的种子。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融合创新让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具生命力,从岭南文化的宝库中挖掘适合的教育资源融入劳动教育中,使岭南学子们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着力构建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二、融岭南文化于劳动教育

融入岭南文化能给劳动教育带来新活力,激活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兴趣,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在挖掘相关教育素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环境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上心,在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的劳动教学中深刻感悟文化的魅力,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

(一)农耕生产促成长

农耕种植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部分,让学生亲身踩在土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种子呵护长大,最后收获劳动成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切身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组织学生在种植前先了解“岭南特色水果”“岭南名茶”“十大广药”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兴趣,在学校的小农田里种植岭南特色的岭南水果蔬菜、茶叶、中草药等。探究其之所以成为岭南的“名牌”的原因,例如,荔枝之所以不能在北方种植,是因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北方气温太低,不能为荔枝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条件;岭南的凉茶文化盛行其实与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是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学生在投入辛勤劳作的同时,了解了许多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岭南文化,拓展了农耕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了解农耕文化,不仅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身下地体验耕种,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加深对作物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中医都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茶具,饮茶已经不仅是岭南人的习惯,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茶道、茶具、茶艺等茶文化内涵丰富,足以让学生不断深入挖掘,展开热烈讨论。学校邀请对茶文化涉猎较深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讲解相关的知识,和学生一起品茶,听与茶有关的故事,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联系。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项与茶文化有关的资料收集与整合,最后推选出小组中的一人做报告。通过深入研究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茶文化,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探索精神。此外还开展了中草药科普的活动,邀请中草药方面的学者向学生介绍岭南中草药的资源以及功效。有的班级小农田里种植了五指毛桃、土茯苓,中草药学者带领学生移步到实物面前进行细致的讲解,其中有学生提到家里用五指毛桃煲汤时,学者向大家介绍了其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行气、祛湿的功效。将中草药的种植与保护知识普及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广药的魅力,加深了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二)创意活动强能力

岭南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涵盖文学、书法、戏曲、建筑、工艺、民俗等多方面,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戏曲,承载着岭南悠久历史和人们情感的古建筑,精美细致的木雕、玉雕、广绣等工艺制品,等等。

充满趣味的手工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收获劳动后的成就感。将广绣文化引入课堂,先简要介绍广绣的起源和重要地位,接着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美丽的广绣艺品,用美好的事物熏陶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接着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他们从简单的十字绣开始尝试,通过教师的示范展示,学生很快便掌握了十字绣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最后评选出全班最优秀的作品并展示。到此为止只是让学生上了一堂简单的手工课,还要在最后让学生回忆活动过程中的感想。做十字绣尤其考验学生的耐心,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美,还要看到美丽的艺品背后是有人平心静气、坚持不懈地付出劳动,从而达到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劳动素养的目的。

(三)服务劳动树德行

随着将岭南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浓厚的文化氛围笼罩着整个校园,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为他人提供帮助,也是劳动意识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通过开展公益义卖献爱心活动,既为学生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又满足了他们想要凭借自身努力帮助他人的需求。在义卖摆摊活动中,学生拿出了最令自己感到自豪的作品,如具备岭南韵味的书画、精美的十字绣、自制的凉茶饮品等,品类繁多,学生热情高涨。教师与家长都参与其中,积极响应义卖活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成果,给予了坚定有力的支持。

融入岭南文化的劳动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增加社会体验和沟通交往能力的机会,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树立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四)岭南精神续传承

当提到岭南文化,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便是醒狮和粤剧。以粤剧作为融入劳动教育的岭南文化,向学生传输粤剧戏曲的内涵和精神,通过阅览戏曲文本、欣赏戏曲表演、聆听戏曲故事,挖掘劳动教育的资源。为了让学生能够近距离领略粤剧的魅力,邀请粤剧演员走进校园,讲述经典的粤剧故事,介绍粤剧里的戏服与道具的作用,进行惊艳全场的表演。粤剧戏曲中不乏对劳动的描述和生动表演,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一出好戏离不开粤剧全体工作人员的付出和配合,展现了团体合作的劳动精神。

“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岭南这片热土上,涌现了许多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如南北朝时期的巾帼英雄冼夫人、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等岭南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坚强的意志、不屈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将会鼓舞学生在今后的劳动实践中不惧困难、坚韧勤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为了使岭南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呈现出更好的教育成效,教师精心设计相关课程,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不足并改善策略,以期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并喜爱岭南文化的同时,形成積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参考文献:

[1]吴丹.感受传统文化 践行劳动教育——以L特殊学校《制作艾条》教学案例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23(10).

[2]叶行.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10).

[3]金成强,童达亮.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实践[J].中国德育,2023(16).

[4]张妮.中国戏曲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劳动教育资源[J].知识文库,2023(18).

[*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开发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PY47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劳动实践岭南文化劳动教育
岭南文化名家
劳动实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探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开展劳动实践,培养留守儿童生存生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阐释方式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