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学的理论化演化特征与实践化发展靶点

2023-12-15秦冬晓

参花(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要素图书

一、引言

图书馆学的理论化演化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理论线索。这一理论线索以其初始的经验特征为起始点,经历多种理论节点,最终丰富形成了庞大的图书馆学理论框架。本文详细探讨图书馆学的理论化演化特征,并且基于演化的时间化特征顺序,构筑一条相对明确的图书管理学的理论演化之路。最终以图书馆学的实践化发展靶点为基准,寻找图书馆学在现代社会丰富化发展和实践化延伸的前进路径,助力图书馆学的现代化发展。

二、图书馆学的理论化演化特征

(一)缘起:图书馆学的初级要素经验总结特征

图书馆學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学科。图书馆学起源于古代的图书管理实践和图书馆服务经验。这些古代图书馆的建立和管理经验,为后来的图书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2年,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起人之一杜定友提出图书馆“三要素说”,即图书馆学理论可抽象为“书、人、法”三个要素。杜定友所提出的图书馆“三要素说”是指图书馆学理论可以归纳为三个要素,分别是“书”“人”和“法”。[1]他认为,“书”是指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都以收藏、保存和传播图书为基础。人是指读者,也就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图书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并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因此,读者在图书馆的需求和利益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核心。“法”是指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图书馆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包括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服务流程、借阅规定等,以确保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这三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图书馆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运行机制。杜定友的“三要素说”为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对后来的图书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剥离:图书馆学的理论化过程抽象特征

三要素说之后,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图书馆学研究人员围绕着图书馆学的理论建构,提出了许多抽象化的特征学说。他们总体上以图书馆学的作用为核心,以图书馆学构造过程为重点,进行相关理论的延伸。其中又以“文献交流说”和“知识交流说”为主。这些理论的核心特点是将图书馆学从一般的经验主义定义剥离出来,抽象成为一种“面向过程”的理论学说。[2]

周文俊延伸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并且将图书馆学从经验主义特色上升为抽象主义特色理论,他定义图书馆学是利用文献要素实施情报沟通交流的理论。这一理论定义彻底使图书馆学由传统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上升为抽象式的、面向过程化的学科式理论。他对图书馆学进行了深刻的抽象归纳,将人类活动与社会活动相衔接,并且以图书馆中的情报交流这一抽象概念为基准,将图书馆学理论剥离出图书馆学社会活动。[3]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图书馆学知识交流理论更进一步地将图书馆学的理论进行剥离和抽象。宓浩等人将这些理论高度融合,提出了图书馆学是通过文献收集、情报处理和信息储存来加工、传递、促进社会知识交流沟通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定义进一步将图书馆学从文献交流中剥离出来,提出了“知识交流”这一涵盖更广维度的概念。这样就使整个图书馆学的理论特色由图书馆“实体”概念抽象成为一种“社会化一般型机构”,它具有社会化特征。[4]

另外,这种抽象的概念演化也使图书馆学脱离了具体的文献学说和具体的知识单元理念,而更加具有了一般化的“面向过程哲学”构造的理论。这种理论学说使图书馆学更加具有普适性解读。至此,图书馆学的理论演化开始由浅显的“经验主义特征”向“抽象主义特征”深化,并且形成了具有自我独立学说品格的理论演化特征。

(三)循证:图书馆学的公理化概括特征

随着图书馆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提出了公理化图书馆特征的概念。公理化特征指的是将图书馆学从一个一般的学科概念,抽象成为一种横亘于时空中的公理体系和公理形态。这种公理体系可以使整个图书馆学形成学科逻辑自洽和学科理论正统性。公理化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科在学科建设和学科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大创新性和特色的理论演化过程。[4]

1998年,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叶鹰提出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抽象建构过程,通过将图书馆学抽象出来,构造了一个适用于所有图书馆的理论概括。这种理论概括以公理和数理逻辑中的微积分为基础进行展示。他研究形成了一个以信息流为载体,以信息量为标尺构建的信息交换公理框架。[5]

叶鹰提出的图书馆学参数模型,集中反映了图书馆学所能带来的信息流和所能发挥的知识技术价值,他认为图书馆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学科,更是一种自然学科,它能够与时空对接和信息知识论相衔接,形成一种数学化的加工处理特征。根据这种特征,图书馆学不仅是语言的、经验的、逻辑的学说,更是信息的、知识的、流量的学说。

许多学者认同图书馆学的公理化演化特征。在当代数理研究过程中,许多图书馆学研究发展时,都结合了图书馆学的公理性理解,利用信息流、知识流等参数函数,来解构图书馆学的发展作用和对社会的贡献维度。因此,从这一视角看,图书馆学的功利化演化特征也具有必然性和实用性,能够助推图书馆学理论的纵深化和特色化发展。

(四)集中:图书馆学的信息论特征

随着图书馆学功利化理论的诞生,人们的思维受到了启发。许多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学者开始提出“面向集合”的图书馆学信息论的观点。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新型图书馆学抽象理论成为重要的图书馆学发展方向。1997年,“符号信息论”诞生,随后1998年“可获得性论”被提出,1999年“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论”诞生。2005年左右,“信息知识资源论”被提出。这一连串的图书管理学理论抽象演化构建起了现代图书馆学的概念特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理论演化进一步延伸。2003年柯平的知识资源理论提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知识,而知识也是资源禀赋要素的一种。因此,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组织知识的收集、管理、利用和开发,研究知识活动规律,形成知识资源要素。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学的核心内容是对知识资源形成、管理、优化、开发与完善的学科。这将符号信息可获得性要素和信息资源要素进一步上升为知识资源,将知识和资源融合,并将可获得性和符号要素统一,并且在公理化基础上将集合论、参与论和运筹学纳入图书馆学的融合范围。

通过这一系列的图书馆学理论演化及其特征描述,图书馆学的理论发展已经由最初的经验主义和一般性抽象走向了公理化、概括和面向集合化的信息论和知识论方向。这大大拓展了图书馆学的理论内涵和深度,为图书馆学成为单独的一级学科,搭建了深度的框架和边界。与经验主义抽象和一般抽象相比,图书馆学的知识化集合式抽象及其延伸,努力将图书馆与图书馆学彻底剥离,将图书馆研究和图书管理学研究分开,塑造了图书馆学科体系的独立发展。

(五)具象:图书馆学的回归演化特征

通过一系列对图书馆学的抽象化研究,图书馆学学科系的抽象概念和意识形态得到了构建和完善。随后,图书馆学开始进行理论的具象化和实践化探索,以便于将理论延伸应用到实际的图书馆学管理中。这为图书馆学的理论延伸提供了基础,也出现了回归式、具象化的理论探索。

但这些理论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已有抽象型图书馆学理论的装饰和解构,与信息论、知识论等高度抽象的图书馆学理论化相去甚远。目前,这已成为构建图书馆学的重要公共学科的机理。要探索全新的图书馆学学科理论特征,可能需要更多社会发展和人们更高维度的总结。

三、图书馆学的实践化发展靶点

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实践发展过程中,拓展图书馆学的建设资源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内容。现代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化发展锚定了靶点。其中,强化投入资源的扩展、高效配置服务资源、深度开发技术要素以及深度应用需求潜力,是需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并努力开拓的核心靶点。

(一)图书资源的拓展

要推动图书馆学的深度发展,图书资源的拓展是基础之一。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源保存的重要载体。在许多图书馆学的理论开发中,习惯于使用知识、文献等描述资源。然而,在具体的图书馆学发展过程中,资源能够代替所有概括对象来表征图书馆学的天然属性。因此,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开发过程中,只有牢牢抓住资源,强化图书馆物质资源的扩充、人力资源的开发、工具资源的丰富和产权资源的扩展,才能有效调动社会各方资源要素供给,从而构建完善的资源锚点,为图书馆学的复杂过程奠定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拓展图书资源,就必须致力于强化图书馆藏和挖掘图书资源,将电子图书资源、古籍资源以及各类现实的文化资源纳入图书馆学的资源范畴之中,并通过不断扩展图书馆资源的边界来提升图书馆学科物质基础的丰富性。

(二)服务资源的配置

图书馆学的实践化发展离不开服务资源的高效配置。图书馆服务与服务资源的相互嵌套与融合,是支撑图书馆学现实化发展的要点。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实践中,必须强化图书馆内部资源服务配置,实现资源活动的广泛来源和服务资源的创新开发。

为此,延伸图书馆学的生命广度,拓展图书馆学发展的内部空间,需要积极开设现代需求的各类服务模式,加强对读者的多元服务。例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设虚拟现实阅读服务,构建图书馆与互联网图书阅读服务资源框架,积极开发图书馆资源与高校、社区之间的联合书屋、将图书馆资源配置到博物馆、旅游景区、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实现二者的价值共创和公共要素集聚。这些举措可以拓展图书馆内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使图书馆学与其他管理要素交叉,延伸出图书馆学的资源竞争性,进而传递更丰富的学科内涵和实践化发展内涵。

(三)技术要素的开发

技术要素的开发是图书馆学实践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是图书馆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图书馆学能够实现资源的集聚、要素提取、知识融合和信息归集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在图书馆学的发展中,必须利用技术来促进图书馆丰富、图书内容丰富、信息要素丰富、组织结构丰富、学科体系丰富,以此来拓展图书馆学的内涵和价值。

在现实的技术要素开发中,图书馆不仅要结合信息化技术要素,还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管理技术、云管理技术。同时,要将区块链技术、元宇宙等核心创新型技术要素,嵌入图书馆内部的资源开发过程中,结合现代客户端以及各种新媒体文化矩阵,使图书资源与传播渠道广泛结合。这样,图书馆资源可以与各种流媒体和嵌入式媒体进行对接,利用深度学习、深度阅读的互联网开发技术,将图书馆资源以虚拟化、实体化、客体化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传递给知识需求者、信息收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图书馆学的内容,不断拓展其边界,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理论的锚点扩大,推动图书馆学的发展。无论是使用技术进行图书索引、图书查询和知识更新、技术图谱设计,还是利用技术进行图书知识串联,都需要将图书馆与技术要素深度结合。这样才能构建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技术探索模式,利用图书笔记、图书网络化Web开发等新框架来促进新要素的使用和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图书馆学在技术层面才能得到丰富。

(四)需求潜力的挖掘

挖掘需求潜力是图书馆学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锚点,也是图书馆学将图书资源扩展、服务资源优化和技术要素综合开发相互连接的关键。需求的挖掘关键在于将图书馆理论进行抽象,基于抽象的知识指导要素归集和信息所求,从而形成更多的痕迹来进行需求探寻,在此基础之上,为读者提供图书馆内部的各种信息供给。

为此,图书馆在学科发展中,必须力求深度挖掘讀者的一切阅读需求,并通过多元化的IP组合、技术重组、文献索引、成果认定、文献传递、内容查收和资源寻找等需求供给,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在实践化的发展中,锚定需求潜力靶点,深度挖掘读者的内在需求导向,并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丰富图书馆的社会化角色内涵。同时,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图书馆学由纯粹的理论化学说,变成具有社会指导实践价值的实践化学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的理论演化发展是一个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和自我演化与外部助力综合演化的过程。它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从经验的特征总结到普通的抽象化特征总结,再到公理化特征总结,以及信息论式的特征总结的演化过程,最终又回归本源,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演化发展。在进一步的图书馆学实践开发中,必须致力于从资源拓展、服务配置、技术开发、需求挖掘等不同视角,综合发力,才能使图书馆学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实践进一步拓展,为图书馆学的纵深化进化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杜定友.图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J].浙江图书馆月刊,1932(9):23-28.

[2]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周文骏.概论图书馆学[J].图书馆学研究,1983(3):10-18.

[4]宓浩.图书馆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1.

[5]张雪梅,黄微.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类表构建思路与初步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7):111-118.

(作者简介:秦冬晓,女,本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级,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要素图书
图书推荐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班里有个图书角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