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2023-12-15张卫丹白妙琴谢梦琪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经口袋鼠初乳

张卫丹,白妙琴,谢梦琪,张 丽,白 露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的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障其生存的重要环节。经口喂养是临床常用的途径,但由于早产儿吞咽功能、口腔吸吮能力不完善,往往难以实现经口喂养[1]。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加速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提高喂养效果。初乳口腔免疫疗法是指使用无菌棉签或注射器滴少量初乳或涂抹在患儿口腔的过程,能够刺激其胃肠激素分泌,促使胃肠道发育成熟,改善胃肠道耐受程度,加速经口喂养进程[2]。但单纯应用该措施局限性较大,难以有效改善其生理稳定情况,效果欠佳。袋鼠式干预指早产儿的母亲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儿直立式地贴在母亲的胸口,提高其安全感,促使生理状况稳定,加速生长发育。为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早产儿,观察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9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3];胎龄<36周;生命体征平稳;1000 g<出生体质量<2500 g。排除标准:多胎妊娠;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等并发症;合并先天消化道疾病者;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胃穿孔等胃肠道疾病者。将纳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胎龄28~36(31.84±1.65)周;出生体质量1250~2020(1609.54±102.56)g;分娩方式:剖宫产26例,顺产18例。实验组:45例,其中男22例,女性23例;胎龄28~35(31.50±1.73)周;出生体质量1210~2010(1621.08±105.79)g;分娩方式:剖宫产25例,顺产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鼻胃管喂养,后续根据其吞咽反射、胃肠功能情况逐渐向经口喂养过渡。对照组:给予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具体如下:早产儿出生48 h后采用无菌棉签蘸取新生儿母亲初乳对其舌头、牙龈及颊内侧进行擦拭,3 min/次,3次/d,在擦拭过程中需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其口腔黏膜。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袋鼠式干预,于出生后48 h后实施,60 min/次,2次/d。①干预前准备:向早产儿家属播放袋鼠式干预相关视频,并告知袋鼠式干预的方法、意义。②干预实施: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产妇取仰卧位,解开上衣,新生儿采用俯卧位趴于产妇胸前,脸偏向一侧,四肢伸展,身后盖毯,尽可能保持多的皮肤接触,同时指导产妇抚摸早产儿并进行语言交流。两组均干预1个月后评定效果。

1.3观察指标 喂养效果:包括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喂养效率。体格发育水平:干预前后记录两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身长。肠道菌群稳态:于干预前后收集两组早产儿粪便3 g,做十倍连续稀释后接种培养基进行培养,计算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胃肠不耐受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早产儿腹胀腹泻、呕吐、胃潴留等肠胃不耐受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喂养效果 实验组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喂养效果比较

2.2体格发育水平 干预后实验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2.3肠道菌群稳态 干预后实验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肠道菌群稳态比较

2.4胃肠不耐受反应 对照组:44例患者中,发生腹泻腹胀10例,呕吐11例,胃潴留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91%(29/44)。研究组:45例患者中,发生腹泻腹胀3例,呕吐4例,胃潴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有(χ2=21.22,P<0.01)。

3 讨论

早产儿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蜕膜出血、宫腔过度扩张、母胎应激反应、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脐带异常等因素有关[4]。早产儿由于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吸吮功能弱,可影响经口喂养,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长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败血症、胆汁淤积等并发症,危及早产儿生命健康。因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加速经口喂养进程。本研究采用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胃肠不耐受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体质量、头围、身长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喂养效果,促使其生长发育,降低胃肠不耐受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在对早产儿进行口腔涂抹时,初乳中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粘附于口腔黏膜,并通过吸吮吞咽动作进入胃肠道,促进胃容受性扩张,兴奋患儿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道发育,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有效促使其正常发育;此外,涂抹时初乳中所含有的细胞因子能够与口腔淋巴组织相互作用,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初乳中的免疫因子,进而激活免疫系统,刺激胃肠黏膜生长,有效促使其生长发育,减少腹泻腹胀、呕吐等胃肠不耐受反应发生,提高喂养效果[5]。早产儿胃肠道未完全发育,胃肠蠕动能力较弱,未建立肠道菌群平衡;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肠道菌群能够于肠道黏膜形成生物屏障,防止致病菌入侵,同时还能修复肠道上皮细胞[6]。婴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定植的关键时期,加速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喂养效果,是促使其肠道菌群定植的重要方式。乳酸杆菌是一种有益菌,能够调节、维持胃肠道菌群,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双歧杆菌能减少有害细菌的吸收,调整肠道菌群,防止菌群失调。本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乳酸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能够有效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稳态。

综上所述,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联合袋鼠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喂养效果,促使其生长发育,降低胃肠不耐受反应发生率,加速肠道菌群平衡建立。

猜你喜欢

经口袋鼠初乳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袋鼠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我自己可以做
袋鼠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