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科学精神 勇攀科技高峰

2023-12-15马秀梅王莉英

内蒙古林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柠条分子生物学内蒙古自治区

马秀梅 王莉英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3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第四批国家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评审结果,内蒙古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婧被评为“第四批国家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身为内蒙古自治区植物逆境适应与遗传修饰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草原英才团队首席,李国婧全身散发着科学家的气质,她拥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2004 年以来,李国婧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决心和信心,投身教育和科研事业,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四批国家林草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五四青年奖章、高校科技创新标兵、十大杰出青年、杰出引进科技人才、五一劳动奖章、草原英才、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321 人才一层次、中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厚积薄发 打开科学大门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全国1800 多万教师的优秀代表,李国婧始终奔跑在教学与科研的道路上,这种精神来自对科学的真正热爱。

从1990 年跨入原内蒙古农牧学院校门开始,科学的种子就深深扎根在李国婧的心里。她先后获得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学士和植物生理学理学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理学博士学位。2001-2004 年,她在美国密苏里大学生物化学系、美国丹佛斯植物科学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

2004 年,32 岁的李国婧回到内蒙古农业大学执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十几年的学习经历使她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成就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建立实验室是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步,报到第一天,她就向时任校长李畅游教授申请设立自己独立的实验室。2004 年8 月,她组建了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简称“PMB 实验室”),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组建独立实验室第一人。最早的实验室只有一个房间,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由于空间有限,她甚至占用了隔壁厕所的部分空间,冬季暖气管冻裂,种下去的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几经变迁,2016年,实验室落户内蒙古农业大学南区生命科学大楼,在学校和自治区建设经费的支持下,逐步购置了更多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实验条件不断改善。

多年来,PMB 实验室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治区重点学科,不断发展壮大。2017 年8 月,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8 年12 月,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植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扩大合作范围,李国婧还与内蒙古巨华集团合作建立企业联合实验室,在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内蒙古蒙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建立3 个实践研究基地,并与内蒙古蒙树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成“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

如今,重点实验室设备齐全,无菌室、培养室培养的植物健康生长。墙壁上展示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科研成果、科技奖励、研究生风采等,是对李国婧团队的最大肯定。

创新引领 勇攀科技高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研成就更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2004 年以来,李国婧的科研团队逐步成长。先后建设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资源植物分子改良创新团队(2010)”,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创新创业(草原英才工程)团队“旱生植物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创新人才团队” (2014 年入选,2017 年滚动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抗逆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与分子改良科技创新团队(2015)”,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植物环境互作与新种质创制创新团队(2022)”等。

李国婧团队聚焦内蒙古农牧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勇攀科技高峰。针对内蒙古干旱、低温、盐碱化等环境特点,以逆境适应能力强的林木和牧草等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展与旱寒区农牧林业生产实践相关的植物基因资源挖掘,竭力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改善饲用和营养品质、提高有效成分利用,创制饲用林木、牧草等新品种、新种质。

在李国婧的实验室里,一株株柠条、落叶松等植物生机勃勃。然而,这只是其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从一颗种子到参天大树,往往需要几十年,对其的研究也要持续几十年,李国婧因为热爱而乐在其中。

李国婧团队利用差减筛选和RNA-seq 技术,在柠条抗逆功能基因的鉴定和利用、柠条抗逆分子机制以及种质创制、植物抗病和抗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等方面,筛选、鉴定了近200 个抗逆功能基因,揭示了柠条适应逆境的分子机制,部分候选基因功能已在拟南芥的实验研究中得到验证,为高抗优质种质资源的创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她们还筛选出了多个候选基因和优良材料,拓宽了北方旱寒区植物生物质能源利用途径。

多年来,李国婧主持和完成了50 余个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类、农业类大奖。其中,“拟南芥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几个重要蛋白的作用机制”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甜高粱秸秆固态发酵乙醇技术及其产业化推广示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著作《新发现的植物激素》获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新型抗栓药物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植物根系分泌生物反应器的建立”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三等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英汉双语教学模式与实践》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取得理论突破的基础上,李国婧不仅把论文写在了书刊上,也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在柠条种植、加工、利用等方面,她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杭锦旗合作,建立“科技小院”。通过在沙漠、戈壁种植柠条,一定年限后将平茬的柠条加工成饲料,然后大力发展畜牧业,从而实现柠条产业的良性循环。“甜高粱秸秆乙醇的研究和产业化推广示范”“甜高粱秸秆纤维素液态能源化高效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机理研究”成果在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巴彦淖尔市等地进行生产示范,并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开展了中试加工生产。

学无止境 注重知识更新

分子生物学是代表最前沿技术的学科之一,并且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在多年的教学科研经历中,李国婧深知,要想不断拓宽视野,一定要站在科学的前沿汲取知识,不断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为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李国婧经常前往北京大学等教学、科研水平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学术交流,聆听著名院士、教授的学术报告。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她也克服重重困难,前往北京大学进修一年,学习其 “双一流”建设经验。

李国婧还经常参加国外的学习交流活动。2008-2016 年,她先后参加在美国伊利诺伊斯理工大学举办的现代高级管理技术培训,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举办的生物质能源学习培训,在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举办的日中生物技术大会,在美国举办的植物生物学家学会年会,并应邀做报告。另外,她还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美国塞缪尔·罗伯茨·诺贝基金会做高级访问学者,前往英国约克大学做高级研究学者。

勇挑重担 输送科技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成就不是发表过多少SCI 论文,也不是获得过多少重要奖项,而是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一直以来,李国婧坚持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授课,将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探索出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新模式。

2005 年,李国婧承担了学校新开设课程《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她查阅大量资料,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发挥自己的特长,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把《分子生物学》打造成了精品课程,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根据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趋势,李国婧为本科生开设了《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代谢组学》等选修课程,把研究领域内最前沿的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尽自己所能指导学生少走弯路,李国婧常常带领学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每次去实地采样,为及时保存植物材料,她们都要带着液氮罐负重前行,其艰苦可想而知。学生中女生居多,但她们从不喊苦、不喊累。就在记者采访之时,进来一位上山采样时肌肉拉伤的研究生,李国婧让她休息,但她说即使不能上山,也要在实验室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李国婧的影响下,学生们也都特别吃苦耐劳,干劲十足。

多年来,李国婧及其团队培养了114 名硕士和28 名博士研究生,其中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行业内的科研骨干。许多博士生还未毕业,就有多家单位上门“预定”。

李国婧说,正确的科研观是科研工作者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她时刻牢记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国家开展科技攻关,为百姓提高经济收入,为社会输送科技人才。她在研究植物生命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其不仅仅是从小到大的发育过程,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不断充实和提升。

猜你喜欢

柠条分子生物学内蒙古自治区
柠条饲料林培育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公司
我在西藏种柠条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柠条主题公园绿化美化措施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