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青少年重新锚定教育起点
2023-12-15田国秀
□田国秀
一、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 就要跟青少年打交道。 很多学校对教学工作抓得特别扎实, 但是对青少年学生的了解和关注是不够的。 今天, 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是 “内需地” 去学习, 不是完全发自内心、 完全心甘情愿地、 完全因为热爱而学习。 很多学生潜意识里会认为, “我学习是为妈妈学”,或者 “我学习是为了给老师、 给班级争取好名次”。 当学校通过题海战术、 人海战术、 精练巧练、周测月测等一系列操作, 将教学工作管理精细到 “分、 秒” 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向自己发问, 也向教育发问: “现在的很多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 为什么没有原发的学习动机?”
最近这五六年里, 我一直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问题。我有一个观点: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力, 与我们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关, 今天的教育起点与20 世纪70、 80 年代相比, 发生了明显变化。 让我们从一些常见现象说起, 进入青少年社交平台, 我们会发现, 前几年的流行词 “躺平” 已经演变为 “摆烂”。 很多孩子认为,社会很难、 社会 “卷” 得厉害, 自己是躺着的 “韭菜”, 为了避免被“割”, 只能先 “躺” 为敬。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一个意识, 现在的部分孩子是有 “躺平”资本的。 当我们的社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当整个社会还有很多贫困人口的时候, “躺平” 就意味着挨饿, 意味着生存危机。 因此, “躺平” 作为网络热词的出现与流传,与整个社会发展程度有关。 一方面, 改革开放40 余年来,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21 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我们的孩子很幸运, 生在衣食无忧、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特别是 “00 后”“10 后” “20 后”, 基本上没经历过穷困、 饥寒, 对他们而言, 丰衣足食是天经地义的。 另一方面, 老一辈人 “苦谁不能苦孩子” “亏谁不能亏孩子” 的想法, 让孩子们拥有了 “我爸妈说不用着急” “我父母完全养得起我” 的底气。 这一代青少年不再是为了活着而读书, 为了挣 “饭碗” 而读书。
二、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的启示
(一) 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
教育现实的问题让我深感困惑, 当研读到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理论时, 我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破解。 这一理论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 “世界价值观跟踪研究” 首席专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Ronald Inglehart) 提出。他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关注世界各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变化, 持续50 多年开展 “世界价值观调查”。最初的调查是对欧洲6 国 (英国、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荷兰和比利时), 现在已经扩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90 多个国家。 当时英、 法等国出现青少年价值观问题, 如英国尼特族 (NEET, 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 意即 “不就业、 不升学、 不进修”)、 美国归巢族 (Boomerang Kids)、 日本低欲望群体。 根据50 多年的跟踪数据,发现一个跨越时空的共性特征:伴随着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富裕程度的提升, 价值观的转变悄然出现。
按照英格尔哈特的理论, 贫穷或不太富裕的时候, 社会价值观基本属于物质主义价值观, 人们主要关注物质满足和生存安全。 为什么上一辈人都非常节俭? 为什么总听老人们说 “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为什么他们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也舍不得开空调? 因为他们穷过,深刻体会过物质匮乏的苦难, 他们缺过 “物”, 就知道 “物” 有多重要。 在物质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 看重的是物质, 秉持的是物质主义价值观。 而当物质需求满足后, 人们就会进入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阶段。
对比来看, 物质主义价值观也叫 “生存价值观”,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叫 “幸福价值观” “自我实现价值观” “自我表现价值观”。 秉持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们出于生存安全和物质满足的需要, 看重物质财富的追逐与积累,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以占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幸福的标准。秉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们, 优先需要不再是物质满足和财富积累, 而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 精神品位和政治参与, 热衷于人格独立、 政治民主、 绿色环保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与意义。[1]
这一对比让我们至少有以下思考: 第一, 21 世纪以来出生的孩子们, 衣食无忧, 物质过剩, 教师、 家长一定要引领他们面向历史, 读懂过去, 了解贫困年代人们的生活, 他们才能理解父辈祖辈价值观形成的背景。 第二, 我们要用新思路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例如,有老师提出: “学生们攀比名牌,这不是物质享受、 拜金主义吗?”我的认识是, 青少年表现的追求物质、 生活攀比,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 只能依附于物质比较。 攀比、 爱慕虚荣、 追求物质表象的背后, 是在“刷存在感”, 任何个体都有证明自己存在的需要, 都有获得他人认可的需要。 尤其是当学生成绩不突出、 特长不明显时, 为了证明 “班级里有我”, 往往从发型、 穿搭来体现。 比如, 学校要求统一校服时, 我们看到一些学生追求名牌鞋、 在袖口上标新立异, 又或者通过书包挂件吸引眼球。 如果我们不能深刻理解其行为背后的需要, 就会简单归因为玩物丧志。
(二) 代际价值观的转变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提出, 是基于几十年的数据跟踪与严谨的逻辑推理, 有其一定的理论说服力。但是, 有人会提出, “为什么在我国今天的社会中, 更为常见的还是物质主义价值观?”
这里需要引出 “代际价值观”概念。 所谓 “代际价值观”, 是指不同时代或代际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而 “代际价值观转变” 则是指不同代际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变革, 其一般规律是: 持有旧价值观的一代人逝去, 持有新价值观的一代人成长起来, 伴随人口的代际更迭, 社会整体价值观发生由旧到新的变迁。[2]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的核心之处在于, 价值观转变的发生不是年龄增长的效应, 也不单纯是经济增长的效应, 而是在代际更迭中产生的。 根本价值观的转变是逐步发生的, 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 它是伴随着新老年龄群体在某个社会的成年人口中的更替而发生的。[3]
从社会宏观角度看, 价值观转变是通过代际完成的。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由其成年人口的价值观决定, 成年人用早年前奠定的价值观来教育今天的青少年, 将早年前的求学目标作为今日青少年成长的方向, 教育 “张力” 由此产生。 价值观 “张力” 使青少年质疑家长和教师的教导, 反过来, 家长和教师也觉得教育这一代青少年特别困难。 两代人之间都有必要换位思考, 理解对方的价值观, 才能有利于教育关系的搭建, 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 转换教育的逻辑起点
当下, 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经验性问题, 而是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深刻理解和深度探索的问题。 按照上面的分析, 现在的青少年一代还需要读书吗? 答案是肯定的。 读书不是为了生存, 但回答发展问题一定离不开读书。
教育是一项多功能的事业, 其中, 促进功能和选拔功能是两个最基本的功能。 针对个体而言, 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品行完善、 素养提升, 这些都是发展性目标。 当生存性目标已经解决, 我们就要注重发展性目标的设计。 教育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杠杆,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向上流动, 但社会阶层受到一个家庭的经济资本、 政治(人际) 资本、 文化资本等多种社会资本的影响。 教育制造并分配文化资本, 学校是家庭生产文化资本的依托。 那么, 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用什么供给今天的青少年?
首先, 我们要告诉青少年, 生活在这个时代, 光有体力或许能找到工作, 但不能够创造性地工作,有一天, 体力工作也可能被机器取代。 通过读书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 增强开拓意识, 才有可能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变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 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 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和保障水平都大幅提升。 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追赶先发国家。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 经济持续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发展问题上升为首要问题。 今天, 我国的一线城市基本都以后工业为主, 即使是带有工业化的产业, 也更加依赖于技术而非体力。
其次, 我们要真正懂得青少年的想法和心理, 引导他们追求发展性目标。 今天的青少年, 很多问题不再愿意与家长、 教师沟通, 或许是因为他们认为沟通不来、 理解不了, 家长、 教师也无法为其传递有效的 “点拨”。 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是因为交流通道被“堵” 住了。 他们不能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自我和他我的关系, 眼前和未来的关系。 青少年遭遇很多发展困惑和成长迷茫,却无法与家长、 教师进行交流,每天被逼得 “卷” 来 “卷” 去, 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泥潭和心灵的沼泽。 家长和教师在为孩子设定学业目标、 人生方向时, 如果只限于物质富有、 工作岗位, 而忽视发展需求、 精神目标, 就很难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因为发展性需要是高层次需求, 需要高层次、 高智慧、 复杂性思考。 读书很少, 积累不够, 就回答不了品质问题、 意义问题、 价值问题。
此外,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要引领青少年一代做向内的探索, 给予他们 “诗与远方” 的滋养。 中国的仁人志士推崇 “内圣外王” 的人格, 内圣就是内在崇高, 内在有品质、 有追求, 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做到 “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育要在 “道、 法、 术、 器、势” 五个层次作探究。 既要做好“术” 的部分, 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解题之术、 得分之术。 还要传递相对抽象的、 具有原则性和规律性的知识, 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传递为人之道、 为师之道、 为学之道。内在空洞则无法远行, 要让青少年知道, 他们要有对这个世界的承担意识, 要有自律、 自驱、 自立、 自成的精神力量。 教育所能给予的精神财富、 优质品格、 成长动力、 家庭风气、 理想信念, 将与他们的人格和生命融合在一起。 这是今天的家长、 今天的老师、 今天的学校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
(摘录自作者2023 年8 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示范培训班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