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成长与应对

2023-12-15□雷

中小学校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青少年

□雷 雳

今天的青少年是成长于互联网中的 “原住民”, 线上交流已成为他们与人互动沟通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的调查数据, 截至2023年6 月, 中国内地网民规模达到10.79 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 其中, 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达到99.8%, 换言之, 如果说一个人在上网, 几乎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在用手机上网。 网络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持续升高, 教育无法回避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一)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

网络所建构的空间有时我们称之为虚拟空间, 不同的专业领域对其特点都有不同的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互联网及网络空间具有以下特征:

1.视觉匿名

人们在网上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看到对方。 一些青少年会用自己偶像的照片做头像, 有的是希望用来激励自己, 有的是希望别人把自己和偶像联系起来, 这些都源于在网络空间 “可以隐藏或控制何时及多大程度上表露自己” 的特性。 视觉匿名也涉及感觉消减,即在网络中你可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身体语言, 听不到语音,当面交流所能传递的语调、 表情等非言语信息都消减缺失了。

视觉匿名的情境带来一个典型的现象: 我们与不认识的人在网络上聊得很好, 方方面面是自己的“理想型”, 但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这就是所谓的 “知觉转变”, 也就是网络交往中缺失的线索, 是我们用自己的理想形象去补充的。 此外, 视觉匿名还带来 “去抑制效应”, 一种表现是有些人会觉得在网上谁也不知道我是谁, 在网上似乎可以为所欲为; 另一种表现是有些人缺乏社交技能甚至惧怕社会交往, 但在网络中可以寻找到安全感。

2.文本沟通

文本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沟通形式。 与口语表达不同, 网络上的文本沟通一般是经过思考和过滤的文字, 思考背后代表着一种说话方式, 一种自我的表达。 这也是语音和视频都较为便捷的情况下, 大家有时候还愿意去打字发消息的原因。 此外, 表情符号的出现和使用,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网络空间非言语信息不足的缺陷。

3.空间穿越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从有限的人群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而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几乎不会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 对于一些有独特兴趣或爱好的青少年, 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同类。

4.时序弹性

在网络空间中的互动过程中,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与物理世界中的感受可能并不一致。 有的交流是即时性的、 几乎同步的; 有的交流是非同步的, 可能对方需要很久才能回应。 同时, 网络空间中一些信息的流动非常快, 会让人觉得时间被压缩, 出现 “错失恐惧” 的现象,这也是我们经常表达 “感觉错过一个亿” 的由来。

5.地位平等

现实中表明一个人的地位、 财富、 种族、 性别等的信息, 在网络空间都可能被隐匿, 因而出现所谓的 “网络民主” 的概念。 但是, 在网络上并非没有地位之分, 其决定因素是交流沟通中的技能 (包括写作)、 毅力与时间付出、 观点的质量, 以及对技术的熟悉度。

6.身份可塑

因为视觉匿名, 人们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对身份进行不同的塑造, 在网络中出现不同的 “化身”, 这就是一种身份可塑的表现。

7.多重社交

现实中, 我们很难同时与不同的人聊天, 但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同时与多人交流, 多任务并行。

8.存档可查

上载到互联网的信息和内容,可以重温, 或重新评价。 这些内容被永久保存。

(二)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性任务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Erik H.Erikson), 将人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冲突要去解决。 如果这一冲突解决得好, 则对下一阶段的发展有利;如果没有解决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 没有解决的心理冲突会给后面的人生带来困扰。

在青少年阶段, 孩子们会进行内在的灵魂摸索, 审视儿童期界定的自我, 把它们与新的特质、 能力和承诺进行综合, 塑造成稳固的内核, 形成成熟的自我认同。 青少年试图回答 “我是谁” “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经历着一种 “自我认同危机”, 这是一个暂时的痛苦时期。 当然,某种程度的混乱也是正常的, 它解释了青少年许多行为杂乱无章的本质, 及其痛苦的自我意识。但如果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会对未来的成人角色含糊不清, 在面对成人期的挑战时, 他们可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漫无目的、 措手不及。 解决这些问题后, 青少年才会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 即价值观的确立、 职业的选择、 令人满意的性别认同的发展。

二、 青少年网络心理、 移动媒介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分析

(一) 青少年上网的内在动机

对网络空间的心理特性以及青少年的发展阶段有所了解后, 我们分析青少年爱上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自我认同的实验与探索。 我是什么类型的人? 我想怎样生活? 我想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某些答案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找到。 二是寻求亲密感与归属感。 青少年在深入地探索亲密关系, 尤其是与异性的关系。网上有数不清的人和团体可以交往, 他们在找能够带给他们归属感的人群和团体。 三是脱离父母和家庭。 青少年一方面想要变得独立, 想要做自己的事, 另一方面也知道对妈妈、 爸爸和家庭的依靠是必须的, 是有好处的。 而互联网可以很好地照顾到这种矛盾。 四是发泄压力和挫折。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困难而充满挫折的时期。 学校、 家庭、 朋友都会带来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 尤其是由荷尔蒙带来的性方面的和攻击性方面的压力, 匿名的、 随意进出的虚拟世界提供了发泄的理想场所。

(二) 青少年移动媒介使用动机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青少年移动媒介使用动机, 发现主要有五方面的动机: 一是人际交往, 表现为结识新朋友、 与老友以及家人保持联系; 二是寻求刺激, 表现为享受音乐、 游戏, 观看视频等娱乐活动; 三是信息获取, 表现为寻找并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四是自我呈现, 表现为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 心情、 音乐以及照片等内容, 以此来展现自我、 表达情感、 建立形象, 并最终获取别人的关注; 五是现实回避, 表现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幸。

在这五种情况中, 青少年对人际交往、 人际互动的需求是最高的。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注意到, 今天的青少年, 他们的人际互动模式不同了, 他们的很多人际互动是通过手机实现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表达了对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担忧, 那么, 智能手机会损害青少年的大脑吗? 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智能手机的使用也是一把 “双刃剑”。

一方面, 智能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发展存在三个潜在危害。 第一,智能手机可能使青少年变得更焦虑和抑郁。 研究发现, 手机上网时间和抑郁、 焦虑之间确实有着微弱, 但总是出现的联系, 内在的原因可能在于手机使用导致了社会比较 (社交媒体用户看到的总是他人的美好生活, 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糕) 和情绪传染 (网上的消极情绪影响浏览者的心理状态)。 第二, 智能手机的重度使用与较低的延迟满足能力有关。 例如, 手机的重度使用者会选择马上得到一小笔钱, 而不是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得更多的钱。中国古代文化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要忍受当前的一些困难, 抵挡住诱惑, 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 智能手机的使用使个体更加“分心”。 “技术焦虑” 和 “无手机恐惧症” (当手机不在身边时的感觉) 会让人们在其他任务上不专心。 而如果一个人同时做多件事情, 那每件事都会做得不如意。

另一方面, 智能手机使用对青少年发展也有三个潜在益处。 第一, 使用手机的方式得当, 可能会让个体觉得更幸福。 有研究发现,主动使用社交媒体, 包括发布内容、 与他人互动, 而不仅仅是 “潜水”, 能够提高用户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第二, 对某些手机应用的使用, 可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 有研究发现, 使用社交媒体似乎提高了青少年理解、共享同伴感受的能力。 第三, 通过手机产生的线上交流可能比线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在谈论某些话题时, 青少年在电子设备上交流会更放得开。 如谈论的话题太过动情, 自己会忍不住哭的话, 通过手机发信息沟通是青少年更易接受的方式。

(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测评与相关因素

什么样的线索、 信号可以被捕捉, 以便于家长和教师做一般性的判断? 我们认为, 青少年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险信号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在网上所消磨的时间量, 或者对网上所做的事加以否认、 说谎。 二是过度疲劳, 以及睡眠习惯的改变。 三是学业下滑。 四是疏远朋友, 对爱好的兴趣下降。 在线朋友和活动正在取代真实的世界。 五是没有食欲, 中断使用计算机时易怒, 且健康状况也有下降。 六是不服从甚至胡作非为。青少年可能会在父母要求他们服从时变得非常敌对。 他们会故意破坏之前定下的使用计算机的规则。他们的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与网友的依恋关系正被切断。

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 还可以通过 “网络成瘾” 的测评来做专业性判断。 我们研制的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主要从凸显性、 耐受性、 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 心境改变、 社交抚慰、 消极后果六方面, 设置了38 个题项进行测量。 具体而言, “凸显性” 指互联网使用占据了青少年的思维与行为活动的中心; “耐受性” 指青少年为了获得满足感而不断地增加上网时间与投入程度; “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 指青少年希望减少上网时间, 但无法做到, 并且对互联网有近似于强迫性的迷恋, 停止互联网使用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与负性情绪; “心境改变” 指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来改变消极的心境; “社交抚慰” 指青少年认为在网上交流要更舒适、 安全, 依赖互联网作为其社交的途径; “消极后果” 指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正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主要关注由于上网所造成的人际、 健康和学业问题。[1]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为什么会出现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仅仅是青少年自身原因引起的吗?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 青少年网络成瘾至少与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亲子关系。 亲子疏离以及亲子之间较低的语言交流的程度和质量, 都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二是个人因素。 例如, 那些比较关注现在、 追求即刻满足 (也称为“现在定向”) 的人, 更容易在面对问题时通过幻想、 发泄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式, 这容易导致网络成瘾。三是社会支持。 客观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 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 主观社会支持 (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 被支持、 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 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 (对社会支持的主动利用) 都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三、 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守护中小学生安全, 网络安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引导中小学生合理上网、 健康上网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内容。 第27 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发出 “健康上网、 拒绝沉迷” 的号召, 呼吁关注青少年网络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健康上网包含八类表现: 一是抵制不良, 不登录黄色、 暴力等网站, 限制浏览不良网页及信息等;二是不可沉迷, 尤其是不沉迷游戏, 对网络不依赖、 不成瘾等; 三是不扰常规, 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不带来消极影响, 或最起码不要有害; 四是控制时间, 由家长帮忙限制、 控制上网的时间; 五是健康时限, 给定一个上网的 “健康”时间限度, 自觉控制自己; 六是放松身心、 愉快身心, 释放压力,调节自己; 七是辅助学习, 利用互联网帮助学习、 拓展知识等;八是长远获益, 从长期来看有积极影响, 给学习、 生活和身心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益发展。

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除了要监督健康上网时间, 还要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保护青少年免受计算机犯罪侵害。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保护信息安全, 警惕网络钓鱼、 网络欺诈、 恶意软件尤其是间谍软件等的影响, 青少年也要注意保护个人安全, 防范网络跟踪、 网络欺凌、 在线捕食 (指通过互联网使得未成年人涉入不当性关系的行动), 注意防范淫秽内容或令人愤怒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保护孩子免受其害, 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六点着手: 第一, 主动介入, 多了解孩子在网上干些什么; 第二, 交谈沟通, 向他们解释网上存在的潜在风险, 如果他们在网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时出现问题, 鼓励他们和家长、 教师谈谈; 第三, 设定规矩, 对何时、 多久、 可对何种信息进行互动等有要求; 第四, 巧用资源, 有效 “过滤” “屏蔽” 一些信息, 用好 “父母控制系统”, 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第五, 小心盯紧, 把计算机放在家长看得见的地方; 第六,举报任何可疑的在线儿童虐待等行为。

(摘录自作者2023 年8 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示范培训班上的报告)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立法之名与实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