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新闻工作者深化“走转改”的三层境界

2023-12-14刘亭亭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1期
关键词:穆青走转改检察

近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举办全国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我有幸作为其中的学员之一,在泡桐成荫的兰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了解、感悟穆青作为新闻工作者“勿忘人民”的执着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日常采访实践中,我时常反思:青年新闻工作者究竟该如何进一步实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在这个为期4天的“特种兵式训练”中,我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走转改”其实包含了新闻报道工作开展的三个层次,甚至是不断递进的三种境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直伴随了我整个培训过程,并尝试应用在结业作品《“刷”村》[1]一文中——该文获评此次培训的优秀作品,并在《河南日报》上刊发。

一、走出办公室去找新闻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同样,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是写不出新闻的,深入基层看到的却都能成为新闻——走出办公室去基层、去现场,便是“走转改”的第一步。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新兴媒体的日益发达,互联网让信息发布、传播超越时空限制,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谁在内容生产、发布环节抢占了速度,谁就有更大可能抢占流量先机。事实上,即便零时差的线上信息让新闻获取渠道多元化、便捷化,但终究不能完全取代去现场这种“原始”而踏实的方式。

曾获第10届长江韬奋奖、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在培训班上讲授了《典型报道的采访与写作》——一节浓缩了其40年来新闻采访经历的实务指导课。她曾跟随邮递员王顺友一同翻山越岭,骑着马,走过他走过无数遍的山路,创作了《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奔赴汶川地震救灾一线,爬废墟登山路,与灾民一道住帐篷,写下《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其中,《明天,太阳照常升起》里的赵老汉形象鲜活生动,接地气,仿佛就是身边的老大爷。殊不知,在遇到赵老汉之前,张严平其实已采访了四十多位老人。在她笔下,赵老汉已经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群体的画像。这个画像不是听别人转述的,而是在脚步所到达的地方亲眼看到的、真实发生着的。

作为最高检机关报的一名记者,我接触最多的选题无疑与检察工作有关。而检察工作又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越是面对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越是要走到群众中去听、去感受——这项工作究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得更好更多?普通老百姓对于检察职能又真正了解多少?然而,当真正面对一些案件、一些政策文件时,对于我这个非法学专业出身的人来讲,着实枯燥又抽象。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记者应该如何保持投入的热度去捕捉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事儿在家门口就解决了》[2]是我刚调入记者部门时的一篇头版头条报道。这是我在北京市房山区检察院跟班学习两个月后完成的作品,主要讲述该院开发的一个检察便民服务小程序——检察服务e站。两个月里,我观察检察官操作后台,跟着检察官去核实线索、去e站的“实体”办公室值班,旁听相关部门召开听证会化解矛盾纠纷等,对这项工作有了深刻认识和切身体会。当各方当事人心结化解那一刻的如释重负在眼前展现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司法的力量与温度。

去基层,考验的是脚力,是行动力。对于新闻作品采写而言,去现场正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实践和验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手掂一掂、摸一摸,才能对人、对事、对物有直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如若仅凭道听途说,写出来的作品也不过是照猫画虎。在这次培训中,即使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主办方还足足留出两个半天让学员进乡镇、进村子“走街串巷”,并产生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新闻作品。

二、人“下去”了,心也要融进去

新闻,对于其从业者的敏锐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种敏锐性,是可以通过用心来培养和提升的。

人到了基层,其实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是“坐标”的位移,只是做到了“貌合”这个直观的层面。而用心融入受访者的生活、处境中,感受着人民群众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文章呈现出感情层面的“化学反应”,达到心灵上的共情。

到农民家,穆青总是先去干四件事:第一,掀开家里的锅盖看看锅里有什么;第二,看看家里的油瓶子,看是不是还有油;第三,看看农民粮垛里面还有没有粮食;第四,掀开农民的铺盖,看看底下垫的是什么东西。锅里、油瓶里、粮垛里、铺盖底下才是老百姓的生活。在采访过程中,穆青要么在农民家里,要么与農民一起在田里,丝毫没有“违和感”。

初任记者时,每次采访,我会精心准备一番——速录本、录音笔、签字笔、笔记本、手提电脑……结果带回来一堆材料,听录音、看笔记,还没下笔就已身心乏累。若干次后,干脆轻装上阵,尤其是户外采访、面对当事人的情况下,就带一部手机,反而让自己在采访时倾听得更为专注,并很快代入对方,写作起来更觉少了很多桎梏。当然这并不是在否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重要性,而是在一些特定的采访场合,尤其是自由式采访情境下,笔记下了一些话,却也与受访者之间划出了一条界限。其实,一旦全身心投入对话,就像自己也经历了一般,那时候笔就是多余的。

在这次培训中,我所在的第6学习小组的第一堂采访实践课是关于兰考县开展“五位一体”助力基层治理的主题。看到这一主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脑海中蹦出两个问题:如果这种方式在我住的地方开展,它怎么与我链接起来?它能为我带来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在半天时间的奔走中锁定了一个目标——网格员——向上直通乡镇“五位一体”指挥中心,向下直面村民点对点。《“刷”村》便以3位网格员与3个村村民的故事,层层递进讲述了这个治理模式的作用。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将自己真正“摆进去”,那便不会有深入内心的共鸣。

除了融入角色,还有与具体受访人的用心交流。案件类报道是法治新闻记者采写报道中的重要部分,但一旦面对案件当事人,无疑是将其再次置于案件带来的伤痛中。因此,案件类报道更需要记者赋予对方更多尊重、温情与共感。例如《帮当事人走出程序空转“漩涡”》[3]一文开篇提及的案件中,李女士的困境非一般人能承受——一边是丈夫卧病在床不能自理,一边是申请工伤认定屡次被拒的波折劳顿,任谁都不忍心再次触碰这段痛心的回忆。我对李女士的采访是从她女儿切入的,聊到母女的假期活动时,她才提到了自己的丈夫,慢慢再讲到案子。除了案子,我们还谈了很多关于信念、关于教育等看似与写稿无关的话题,但这些话题,不仅让我了解了她,也让她了解了我,彼此是在交谈,更是在交心。

在培训班上,新华社音视频部编委朱玉在讲授《如何撮合一个好故事》时说道,真正的采访是从第三次开始的。现实中可能因为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不会有这样的条件,但其实质在于提醒我们,不要单纯为了采访而采访,要以做朋友的心态让对方接纳自己,融入对方的世界。融的过程不是一件易事,与新闻工作者的耐心、生活常识与阅历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反向要求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新闻工作者,要多去基层体验生活、丰富经历、增长阅历,延长自己采访与写作的“神经末梢”。

三、创作出来的作品得让老百姓认可

从记者的角度看,采访是“获取原材料”的过程,创作则是在“输出”。让“产品”获得读者认可,考验着“输出”环节的“工艺水平”。

老百姓的锅里、油瓶里、粮垛里、铺盖底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到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穆青六十多年的记者生涯都在写关乎老百姓的事和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人:《工人的旗帜赵占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说,人民的信赖才是对记者的最高奖赏。他知道老百姓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呼声在什么地方。所以,他的文章才会像拳头一样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产生强大的共鸣和影响。因此,到了创作的最后阶段,更需牢记“勿忘人民”!《河南日报》的《全国优秀记者看兰考》栏目陆续刊发了培训班上采访实践的优秀作品:《白老头的晚饭》在一个耄耋老人再平常不过的一顿晚餐中糅进了兰考几代人战胜“三害”的气魄;《“苦水”变甜》凝聚着许河乡杨桥村两任村支书接力治水的传奇……这些事儿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儿,一日三餐,村庄农田,那就是农民的“天”。

作为展示检察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检察日报》也是弘扬法治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党的检察新闻宣传主阵地,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义务,更是使命责任。我采写的《最高检抗诉的一起行政诉讼监督案获改判》[4]里,25岁的小李因送货过程中发生车祸导致四肢瘫痪,历经8年才维权成功。这篇稿子在讲述当事人一家维权过程的同时,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传递出去,将为人民群众寻求更方便、更有效的法律救济路径传递出去。今年1月,该案获评“2022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5]。

今年年初,为追记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检察院检察官曹艳群,我采写了通讯《情满大山的女检察官》,主要以她与同事、农户和家人之间的故事展开,并未有过多修饰渲染,但读者依然反映感人至深。正如焦裕禄干部学院专职教师张冲在《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课程中所讲:“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留住历史,但是人心可以!”我想,新闻作品应该是新闻从业者走进人心、根植人心,让文字触动人心、深入人心的“产品”。

四、结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客户端总编辑张显锋在此次培训班授课时讲道,新闻,从当下看,它是信息的傳播;从未来看,它是文化的载体。媒体业的未来,一定属于那些既有“信值”又有“颜值”的高品质生产者。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新时代青年新闻工作者生逢盛世,同样肩负重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殷殷嘱托,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以新的青春业绩创作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亭亭.“刷”村[N].河南日报,2023-09-03.

[2]刘亭亭.事儿在家门口就解决了[N].检察日报,2021-01-19.

[3]刘亭亭.帮当事人走出程序空转“漩涡”[N].检察日报,2023-03-07.

[4]刘亭亭.最高检抗诉的一起行政诉讼监督案获改判[N].检察日报,2022-12-31.

[5]孙风娟,于潇,史北琨,等.2022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N].检察日报,2023-01-18.

作者简介:刘亭亭,《检察日报》记者(北京 100144)。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穆青走转改检察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