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实践应用

2023-12-14王龙

电脑迷 2023年17期
关键词: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德育

王龙

【摘  要】 文章旨在探讨“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实际应用。该模式强调班主任既要担负起学生管理工作,又要注重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深入案例研究和实际教育实践,该研究总结了“管育并重”模式的核心要点,包括如何平衡学生管理和德育、如何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以及如何借助该模式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研究发现,成功应用“管育并重”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 管育并重;德育;中职班主任

中等职业学校(中职)作为培养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关键阶段,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承担了学生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在中职学校中,班主任作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角色,既要履行学生管理的职责,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培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常常面临如何在学生管理与德育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管育并重”模式的应用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

一、“管育并重”模式概述

(一)定义和特点

“管育并重”模式是一种教育管理理念,强调班主任既要具备严格的学生管理能力,又要注重学生德育,以实现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的双赢局面。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它将学生的学习管理与德育培养有机结合,不再将二者割裂开来,从而使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再是单一的学生管理者,而是更全面的教育者。“管育并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关心、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学业和品德上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既要负责维护学校的秩序,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管育并重”模式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管理学生的能力,还要具备德育的专业素养。这种平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受到管理的引导,又能够在品德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管”和“育”的关系

(一)“管”是“育”的前提

在中职班主任的工作中,“管”与“育”是密不可分的。“管”,即管理,是德育的前提。班主任首先需要建立和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确保课堂和校园的安全和有序。只有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专注学习和德育培养。管理包括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对纪律的维护以及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这些管理工作为德育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基础,为育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育”是“管”的深化

一旦管理建立了基础,德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育人。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需要班主任具备德育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能够通过课堂教育、个别辅导和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育人是对管理的深化和延伸,是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也是“管育并重”模式的核心体现。

三、当前中职班主任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行为意识引导

在中职班主任的德育中,有时候会忽视对学生行为意识的引导。班主任过于注重管理和纪律的维护,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他们的行为。学生需要明白为什么某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们的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班主任在德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规则的遵守。

(二)中职教师管和育的力度失衡

在中职教育中,有时候会存在“管”和“育”的力度失衡。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管理和纪律,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只是在被管理和约束,而不是在被教育和培养。班主任需要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还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的形成。过分约束学生,只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成长。

(三)中职学生管理难度过大

中职学生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并不稳定,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这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具挑战性。一些学生表现出逆反心理或叛逆行为,需要班主任更具耐心和智慧地应对。因此,中职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以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四)教师的德育方式过于落后

部分中职教师采用传统的德育方式,过于依赖口头讲解和灌输,而忽略了互动、参与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现代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和探索,因此需要更新的教育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应该鼓励教师采用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实践应用

(一)倡导德育与专业特点的融合

首先,倡导德育与专业特点的融合要求班主任将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互贯穿。这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伦理常规和职业道德的话题来实现。例如,在教授技术课程时,可以讨论职业伦理和职业责任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不仅具备专业技术技能,还具备职业道德。

其次,融合德育与专业特点的融合需要班主任强调实际应用和实践。学生应该有机会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决策和职业伦理。班主任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模拟职场环境、参与社区服务项目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面对伦理和道德挑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職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倡导德育与专业特点的融合还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学校可以制订综合的教育计划,将道德教育融入各个专业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机会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德育团队,为班主任提供培训和指导,以提高他们在德育方面的专业水平。

最后,倡导德育与专业特点的融合需要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和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职业道德竞赛、举办职业伦理讲座等方式,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职业道德的态度,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秉持正直和诚信。

(二)培养班主任的德育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履行德育的职责,班主任需要积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德育专业素养。

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有效实施德育的基础。班主任应该了解不同的德育理论,如德育发展理论、道德认知理论等,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还应熟悉德育的核心价值觀和原则,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需求和困难,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德育指导;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有效地运用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德育问题。德育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多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倾听技巧,能够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持续的专业发展是班主任提升德育专业素养的关键。他们应该参加与德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同事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也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在德育中的角色职责,为学生的德育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德育计划和目标,明确双方的合作方向;班主任应主动分享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包括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表现、优点和不足等方面的信息。通过透明的信息分享,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班主任还应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通常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制订有效的德育策略至关重要。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班主任和家长应共同制订并践行教育方案。通过合作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可以确保学校和家庭在德育中保持一致性。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增强其道德素养。

(四)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跟踪个体发展

学生德育档案包括学生的品德评价,这是跟踪和记录学生道德行为的关键元素。班主任可以定期评估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行为,记录他们的优点、进步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有助于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品德特点,为个体化的德育指导提供基础。

档案可以包括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记录。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义工工作或其他社会活动对于其德育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记录这些活动,班主任可以评估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的表现,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更多有益的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德育档案还包括学生获得的荣誉和奖项。这些荣誉可以来自学校或社会机构,如道德风采奖、社会服务奖等。这些荣誉的记录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德育领域的卓越表现,并对他们进行认可和激励。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认可。

总之,班主任应定期审阅学生德育档案,并与学生共同讨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反馈过程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为班主任提供了指导学生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德育发展将更有针对性和深度,有助于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五)营造浓厚的校园德育文化

首先,通过组织一系列德育主题的讲座、座谈会、志愿者活动等,班主任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富含正能量和道德价值观的校园环境。组织德育主题的讲座和座谈会可以提供学生思考道德伦理问题的平台。这些活动可以涵盖广泛的主题,如诚信、友善、责任感等,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这些道德议题。班主任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校内外的德育工作者来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经验,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义工工作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和回馈社会的价值。这些经历可以让学生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习惯。

再次,校园德育文化的建设还包括倡导正面的校园文化和氛围。班主任可以与同事合作,制订并推广校规校纪,确保学校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通过举办各类德育活动,如德育月、德育周等,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道德价值观。

最后,这一系列的德育举措将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德育文化。学生将更容易受到正面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也有助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声誉。

五、结语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角色,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巧妙运用“管育并重”模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希望通过本研究的讨论,能够为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燕. “七建三爱”——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探究[J]. 亚太教育,2021(23):44-46.

[2] 王鑫. 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探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140.

[3] 顾炜. 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 考试与评价,2019(04):74.

[4] 黄丹宜.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2):79.

[5] 魏博翾.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 职业,2018(21):103-105.

猜你喜欢

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探究中职班主任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