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12-14华丹丹

电脑迷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华丹丹

【摘  要】 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是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对课程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赋予课程 “魂”。高职院校肩负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和使命,高职专业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课程“阵地”,针对当前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关注师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完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专业基础课;高等教育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设计

(一)高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专业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基础课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专业核心技能的养成,结合思政理念,教师更应结合模范案例、实践学习获得专业技能。

素养目标:素养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职业道德、责任感等方面;应与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素和实际操作技能,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高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更应深挖课堂的内涵价值,将思政教育的理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发展形势,明晰中国的发展理念,了解自身的责任与担当。这可以通过引入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专业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根据高职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正确的职业理想。这可以通过案例研究、讨论、项目实践等教学方法来实现。

(三)高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在课前,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梳理与思政育人元素的相关内容,以融合价值观的问题构建主线知识图谱,厘清每章内容可能蕴含的思政元素,建立线上思政教学资源库,供大家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在课中,以知识为载体,以价值理念为引导,达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同时要做到以人为本,使知识价值融会贯通,展现人性光辉来感染学生,可以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在课后,可以组织读书会、观摩课、实践活动等巩固、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要相得益彰,融合创新,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媒体来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而不断助力。

(四)高职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师生互动。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演绎相关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材料和案例,提升教学效果。

(五)高职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贡献;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的发言情况、思维逻辑和观点表达;评价学生的课堂笔记是否完整、准确,对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课堂测试和考试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评价学生的实践报告、展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实际教学设计还应将具体的课程要求与学生群体特点相结合进行进一步细化和个性化设计。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未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一方面,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可能导致课程负担过重。如果没有适当地平衡,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应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同时感到压力过大,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过分强调“课程思政”可能会导致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被忽视,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重视考试通过率,只是简单局限在“课程”“思政”四个字上。有些教师认为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在本质上是无法融合的,还有一些教师把课程思政上成了“鸡汤”课程,正是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解模糊,才导致课堂内容缺乏思政元素。

3. 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不足

教学要围绕课本展开,但部分教师并没有把思政元素和课本内容相结合,甚至认为课本中的思政内涵是非常局限的,这都说明了教师对课堂中思政教育的内涵挖掘得并不深刻、细致,对课程教育的要素也挖掘得不足。

(二)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

1. 专业基础课教师课程育人意识不足

教师缺乏育人意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可能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还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 专业基础课教材中育人内容缺失

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如果只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足。在现实社会中,除了专业知识,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育人内容的培养来实现。

3. 课程思政教学环境不理想

政治教育氛圍不够浓厚:课程思政是一门需要体现政治教育的学科,但如果学校或教育机构对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就不会很浓厚。这可能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思政的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如果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匮乏: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环境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课件、教育科技设备等。如果学校或教育机构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关注师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 开展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计划

学校可提供关于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课程、研讨会和研究交流机会;鼓励思政教育与各专业学科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促进跨学科合作,引入专业知识与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营造积极的学习与研究氛围,鼓励思政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及时了解思政教育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学校可提供学术研究资助和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撰写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提供针对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指导和优质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案编写、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等;引入多媒体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建立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课或专家评审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素养,从而促进高质量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施。

(二)完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

1. 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专业基础课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课程内容可以涵盖国情、党情、时事热点、道德伦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主题,促使学生思考,并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思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凝练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方法

引入多媒体技术和在线资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幻灯片、视频、模拟软件等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通过在线资源和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获取更广泛的学习资料和交流平台,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注重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

教师可通过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实习实训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思政理论和价值观,加深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可通过教师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调查、校企合作评估等方式,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定期跟踪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

1. 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领导层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和教学要求,将“课程思政”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评估体系,确保其在教学中的优先地位和有效实施;建立专门的思政教育管理机构或责任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思政教育工作,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和发展。

2. 打造师资团队,提升育人能力

学校可建构专门开展思政教育的团队,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思政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和实践导师,他们应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善教材和资源体系,建立和完善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教材、教辅资料和多媒体资源,提供丰富的案例、实践题材和教学素材,以满足教学需要;开展针对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在思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3. 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学校可建立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评估、教学成果展示等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与相关行业、职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活动,使思政教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定期进行学生评价和反馈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看法和体验;通过问卷调查、面谈或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教师和学校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4. 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环境

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例如邀请学生参与课程开发或编写教学材料,让他们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创意;为学生提供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和项目的机会,如主题演讲、论坛讨论、志愿服务等,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活动,设立学生代表或学生咨询机构,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四、结语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全面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让所有教师、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课堂都承担好育人的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应不断深挖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拓宽和创新课程思政路径,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确保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从而实现课程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筠,杨宁. 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无线接入技术课程的实践探索[J]. 内蒙古教育,2022(12):55-59.

[2] 覃丹. 对《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的思考[J]. 法制博覽,2023(04):166-168.

[3] 蔡孝妮,陈婷,郑健保. 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湖南教育(C版),2022(06):70-71.

猜你喜欢

专业基础课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普通工科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尝试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农林专业基础课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