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 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西藏阿里地区引种试验

2023-12-14巴桑多吉索朗德吉塔给多吉扎西平措桑吉仁增卓玛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阿里地区鲜草株数

巴桑多吉,索朗德吉,塔给多吉,扎西平措,桑吉,仁增卓玛

(1.西藏阿里地区农牧科技推广中心草业工作站,西藏 阿里 859000;2.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人民政府农牧综合中心,西藏 阿里859000)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oa)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抗逆性强、适口性好,是优质牧草之一,在国内外素有“牧草之王”美称,是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的牧草[1]。近年来,随着阿里地区草地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苜蓿需求不断扩大。过去在阿里地区引进燕麦等禾本科牧草方面的报道较多,但豆科多年生牧草报道较少。目前,阿里地区人工种草面积达0.73 万hm2,主要种植的牧草为燕麦和披碱草,占全地区种植面积的82%以上,苜蓿品种及其他牧草品种种植占18%。人工种草品种单一、良种覆盖率低、新品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使用率低。由于阿里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苜蓿新品种区域试验几乎成为空白,目前种植的苜蓿缺乏品种概念,所引进的苜蓿品种缺乏适应性验证,从而导致种草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试验基于阿里地区特殊气候条件,在草业工作站牧草科研基地开展13 个苜蓿品种引种试验及生产性能综合评价试验,为筛选出适宜在阿里地区播种的苜蓿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阿里地区草业工作站牧草试验基地,位于噶尔县西南20 公里处(E 80°00′13″,N 32°28′36″,海拔4 260 m),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降水量73 mm,年平均气温0.5℃(其中,7 月份最高,为13.8 ℃;最冷月均出现在1月,为-12.7 ℃)。每年除7,8 两个月份外,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1 试验材料

参试13 个紫花苜蓿品种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品种信息见表1。

表1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及来源

1.2.2 试验设计

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品行采取3个重复,小区面积5 m×4 m=20 m2,行距20 cm,根据阿里地区特点每667 m2播种量4 kg,试验播种量为4.5 g/m2,供试面积925 m2。采用浅开沟,人工播种,播种时间为2021 年5 月18 日。播种前采用机械进行土地平整和翻耕,并施农家肥。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燕麦草,底肥为复合肥,在生育期中耕人工除草,每年灌溉时追肥一次,2021年未刈割,2022年刈割1次,刈割时间掌握在初花期。

1.2.3 试验测定方法

(1)土壤养分

用土钻采集样地内0~20 cm 土壤样品,经自然风干后过筛,检测各土壤养分。pH 值用pH 计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碱解氮采用简介扩散法,全磷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分光光度法,全钾采用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速效磷采用NH4QAc浸提-火焰光度法。

(2)出苗率及苗期生长情况

从苜蓿播种后的第10 d开始,每天下午观察出苗情况,分别作记录。

(3)越冬性能监测

苜蓿开始返青后,定点测定成活株数和死亡株数越冬率=存活总株数/植株总数×100%[2-3]。

(4)株高

测定每株自地面到顶端生长点的高度,单位为cm。

(5)产草量

在田间各品种分别取样1.0 m2刈割3 次,重复测定鲜草质量。

1.3 数据处理

文中数据均用EXCEL,SPSS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

从表2 可以看出,试验地土质均为偏酸性土壤。按照土壤等级标准划分,试验地土壤有机质等级为4 级,处于中下等;全氮等级也为4 级,处于中下等,建议所有部位均可施用氮肥;速效钾各部位均大于0.2 g/kg,钾含量较高,土壤内不必施用钾肥;有效磷差异较大,从大田测定结果来看,示范田东部>中部>西部,试验田中部>西部>东部,在示范田西部和试验田东部有效磷缺乏的区域施用适当的磷肥(40 kg/667 m2)。

表2 试验地基本理化性质

2.2 出苗率及苗期生长情况

播种后的10 d,各苜蓿品种开始陆续出苗,长势较 好,种 植 的 第1 年(2021 年7 月)WL712、WL168-HQ 两个品种在7 月底极端天气下受霜降影响导致枯萎,抗寒性表现很差以外,其余品种在第1年长势均表现较好,无显著差别。

2.3 越冬性能监测

越冬率为苜蓿是否具备在高寒地区栽培条件的重要指标[4]。苜蓿开始返青后定点测定成活株数和死亡株数。越冬率=存活总株数/植株总数×100%[2]。种植的第2 年(2022 年5 月底)在供试品种中,通过越冬率监测,越冬率为85%以上的品种有三得利、金皇后、陇东1 号、驯鹿、皇冠;越冬率为60%~85%基本可以越冬的品种有阿尔冈金、中兰2 号、公农1 号、中苜1 号;越冬率低于50%的品种有WL168-HQ、WL712(表3)。

表3 各品种观测指标

2.4 株高

本研究于种植第2 年(2022 年7 月24 日)在每小区同一生育期通过随机取样测定植株高度,结果表明驯鹿、三得利、陇东1 号、皇冠、阿尔冈金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其余品种株高范围在45~50 cm之间,株高最低的是WL168-HQ、WL712,只在30~37 cm之间(表3)。

2.5 产草量

鲜草产量是反映苜蓿各品种鲜草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5]。播种第1 年不计产量,种植的第2 年(2022 年)开花期测定产量。项目组于2022 年7 月24 日对供试的苜蓿品种每小区取5 个0.25 m2鲜草产量进行测量,留茬高度为10 cm,一茬产量结果表明,三得利、陇东1号、驯鹿、中苜1号,表现优于其他品种,一茬鲜草产量达到340~370 kg/667 m2,其余品种鲜草产量200 kg/667 m2左右,WL168-HQ、WL712、北极熊、前景产量只有100~200 kg/667 m2。由于疫情影响,2022 年产量只测了一茬,后期还有50余天生长时间,产量数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小结

本研究以试验地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为基础,共播种13 种苜蓿品种,分别测定苜蓿生长发育状况、出苗率、产量及越冬性能。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栽培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不同。参试的13种品种中三得利、陇东1号表现出抗旱性强、越冬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阿里高寒地区种植;驯鹿、皇冠、中兰2 号、公农1 号、中苜1 号、阿尔冈金、金皇后等在株高、产量和越冬率等方面表现中等,后期还会持续关注供试品种的第3 年的生长表现,研究其适应性。除此之外,实验结果还表明,WL712、北极熊、WL168-HQ 品种在种植的第1 年具有较好表现,但第2 年具有抗寒性能差、返青及越冬率低等特点,视为不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为淘汰品种,不建议进一步在本地区试种和示范。

猜你喜欢

阿里地区鲜草株数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阿里地区传统舞蹈的再生产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阿里地区历史移民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浅谈阿里地区建筑物接地网的降阻方法
浅谈阿里地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