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12-14刘晓影张慧吴杰

西部皮革 2023年22期
关键词:皮具箱包包袋

刘晓影,张慧,吴杰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0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专业课课程思政必将成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了课程思政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我院皮具制作与工艺专业开展了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在教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步提升。

1 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概况

1.1 课程定位

我校皮具制作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高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鞋、包皮具产品设计与制作、营销第一线需要的“善设计、会制作、懂市场”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了箱包结构设计课程。

箱包结构设计是皮具制作与工艺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于第2学期,共56学时,其中20学时为理论教学,36学时为实践教学,以箱包工程设计师、样板师岗位技能学习为主。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使学生熟悉基础典型包袋的结构特点与一般规、掌握包袋制版基本技巧,为箱包工程设计师、助理样板师、样板师、工艺员等相关岗位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建立学生企业岗位专业素养和岗位基本技能观念。

1.2 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箱包工程设计师、箱包样板师岗位为目标,根据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将箱包结构设计、样板制作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化为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任务以典型企业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层次递进的规律,与企业共同教授学生箱包产品结构设计、制版技能,以培养出适应我国箱包行业发展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除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外,该课程将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调研方法,发展自主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箱包产品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安全、规范、用心、严谨的职业素养,培养勇于创新的设计思维,能服务社会大众的新时代箱包工程设计师和样板师。

1.2.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悉不同包袋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典型结构包袋制版方法;了解常见包袋造型、材料、工艺等因素对包袋制版的影响。

1.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能够熟练分析不同包袋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典型结构包袋样板制作实践操作技术能力;对时下不同造型、风格包袋独立分析能力与制版操作能力。

1.2.3 思政与素质目标

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了解民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爱家、爱岗敬业;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安全规范工作习惯。

1.3 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皮具制作与工艺专业二年级学生,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问卷调研分析,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基础、认知与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3.1 知识与技能基础

已学皮具基础工艺实训、箱包造型设计等先导课程,具备一定包袋种类、款式设计与工艺制作基础认知能力;已通过基础工艺实训考核,并掌握了样包基本制作技能,具备本项目的实训操作基础;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超星学习通。

1.3.2 认知与实践能力

初步具备设计师岗位能力和设计理念,“文化意识、标准意识”等设计理念有待提高;产品开发综合能力不足,产品精细化设计意识有待提高;易“想当然”式设计,“注重实践、反复钻研”的劳动精神有待提高。

1.3.3 学习特点

易于接受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感性认知能力强,对线上类资源感兴趣;喜欢探究式学习方式,对VR、AR类学习方式较为期待;易于接受基于理实一体的学习方式,期待体验企业工作环境,渴望动手实践操作,但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规范的工作理念有待提高。

2 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

2.1 教学改革思路

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课前知——课中学与会——课后通”三个学习环节,技能与思政融合,以实现知识、技能、素质三重目标培养。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线下校内实训室、校内工作坊等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如图1。

图1 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思路

2.2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2.2.1 课程思政目标

在注重皮具专业学科特性的基础上,从爱国、爱家、民族责任、社会责任、岗位责任、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八方面建立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课程内容,进一步将目标细化为24个不同小目标,形成“箱包结构设计”课程的思政目标体系,如表1。

表1 “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2.2.2 课程思政元素

将不同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课程内容,或从课程内容中凝练出思政教育观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3]。通过对皮具专业特色、箱包结构设计课程定位、目标、学生学情、就业岗位等多维度思考,梳理出与“箱包结构设计”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如表2,实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改革。

2.3 教学设计与实施

2.3.1 教学方案设计

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同时以科学、严谨、安全规范操作为辅。课程内容以“传统文化创意休闲包结构设计、时尚创新时装包结构设计、职业用包结构设计”等项目为教学载体,将皮具版师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形成三个教学情境。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作为皮具版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以真实项目为主线,融入时尚创意、传统文化等内容,以此培养学生“懂市场、知民生、体民需”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非遗文化发扬与创新的使命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课程始终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如表3。

表3 “箱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案表

2.3.2 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见图2。该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将课程思政点纳入到考核指标之中[2]。在疫情期间,为方便学生线上学习,大量在线课程纷纷涌现。三年的线上课程建设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丰富。疫情后,师生回归到线下教学,但前期所建设的线上课程资料和教学手段成为教师线下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孕育而生,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将线上课堂变为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线下课堂互动,进行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能保证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师生互动活动以及强化了教师课堂监管。

图2 教学实施过程图

在课前,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VR自主开发素材库、企业调研(线下)等,“学标准、懂规范”,为课堂学习包袋结构分析和样板制作做准备。

在课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实项目构建情景,提出包袋制版任务。教师发布案例包袋相关资料,组建学生小组,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向性地讲解包袋结构特点、制版方法等,线上线下同步直播,解决“箱包样板制作”的教学重点。学生小组讨论,结合箱包样板制作教材、国家相关标准,实战完成包袋结构分析和制版训练。熟练掌握箱包制版技巧教学难点。最后,以小组汇报互评与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检测箱包制版相关的知识、技能、素养的学习成效。

在课后,利用学习通平台观看回放视频,修改完善箱包纸样,并对不同造型包袋进行分析完成知识拓展,巩固核心专业技能。

2.3.3 教学评价指标设计

本课程结合项目任务要求和皮具设计师职业等级标准设置课程评价标准。结合专业特色,具体细化评价考核细则,分为课前预习、课中过程、课后结果三个不同的评价层次,从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维度对学生自主探究、科学严谨、安全规范、箱包制板等技能与素质的综合评价见图3。

图3 教学评价指标设计图

3 结语

本课程教学过程以“技能为重,思政融合”为导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对标皮具行业标准、岗位职业与能力需求、皮具设计师职业资格技能要求,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强化技能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规范、精益求精、产品标准化意识等职业素质能力。除职业素养提升外,以“传统文化、时尚创新、职场文化”为项目主题,意在用潜移默化方式引导学生创新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懂市场、知民需、体民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最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融合统一。

猜你喜欢

皮具箱包包袋
箱包面料图案设计的新焦点探讨
1923手工皮具:轻主义,奢生活
皮具制造业经营管理与品质控制的思考
论箱包设计中的褶皱及其工艺表现
浅谈定制类皮具礼品的设计要素及定制模式
包袋如情人
私享包袋
箱包展厅照明设计
为家增添一处hea处
明星热捧包袋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