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网的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23-12-13薛娜侯震霖崔娜王萍

高原地震 2023年3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发文

薛娜,侯震霖,崔娜,王萍

(1.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 2.应急管理部,北京 100038;3.山东省地震局,山东 济南 250014)

0 引 言

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既是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展了广泛研究,经过近40年的发展,防震减灾科普已经成为了我国科普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1]。然而,当前针对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总结梳理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定量分析评价方面近乎空白,导致对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总体水平、结构特性、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等缺乏科学明确的认识。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整理了1982~2021年间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期刊文献,从文献情况、作者情况、研究主题等3个方面,对文献的总体规模、发文平台、作者群体、主题结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研究的建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在防震减灾[2-4]、科普[5-7]以及其它各领域均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文献的统计分析能够直观反映某一领域学术动态、发展状况和发展特征等,是当前识别学科研究发展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8]。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情况(包含年度发文数量、文献引用情况、基金资助情况、发文期刊情况)、作者情况(包含作者总体情况、机构来源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典型作者分析)、研究主题(包含主题分布情况、涉及地震事件、发展趋势研究)等3个方面、11个维度,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角度出发,依据其文献特征、学科分布、研究特点等,能够清楚的展现当前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研究态势。

1.2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作为我国目前最大、最权威且持续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开展文献计量学分析的首选数据库[9]。因此,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以“主题(涵盖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为“地震+科普”进行模糊检索,通过阅读篇名和摘要,删除重复文献、不相关文献以及会议信息、书评书讯、新闻报道、个人和机构介绍等非学术型文献,时间跨度为1982~2021年,最终得到368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2 研究内容与分析

2.1 文献情况分析

2.1.1 年度发文数量

图1显示了1982~2021年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数量情况。数据显示,总体而言,文献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反映了学界对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关注不断增长。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期(1982~2007年)、增长期(2008~2012年)、爆发期(2013~2021年)三个阶段。在萌芽期,每年文献数量均在10篇以内,年均发文量仅为2.47篇。在增长期,一方面由于国内外连续发生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多次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另一方面随着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突发事件和危机传播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0],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者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关注,该阶段年平均发文量达到了8.6篇,与萌芽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爆发期,随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全面战略升级期[11],以及2016年、2018年两次全国地震科普大会的召开,文献数量呈现出了爆发增长的趋势,年平均发文量达到31.3篇,比萌芽期增长1167.2%,比增长期增长264.0%,发文量最高的2020年(66篇)超过了1982~2010年20年的总和(62篇)。

图1 年度文献发表数量

2.1.2 文献引用情况

数据显示,368篇文献累计被引1 152次,每篇平均被引3.13次。其中,最高被引44次,引用超过1次的数量为266篇,占总数的72.2 8%。对被引数量最高的10篇文献(表1)进行细化分析,从研究主题来看,以地震事件为主题的研究数量最多,共有4篇相关文献;从第一作者来看,10篇高被引文献共来自9名作者,只有来自北京市地震局的邹文卫有2篇文章;从发文机构来看,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和地震部门,其中陕西省地震局数量最多(3篇);从发文期刊来看,共发表在8种学术期刊,其中,核心期刊4种,地震部门主办的期刊3种,数量最多的为青海省地震局主办的《高原地震》(3篇)。

表1 Top10高被引文献

2.1.3 基金资助情况

通过手动去除重复基金,得出368篇文献中共有94篇文章获得110项基金资助(表2),中国地震局及其所属各单位支持的基金总数为67项,占比60.91%。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19项,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科基金(含青年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青年项目)7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4项。除地震系统部门外,各级科技、科协、教育等部门是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主要支持部门。各省级行政区域中,江苏、上海对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支持力度最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也均有所支持。高等院校对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仅有吉林大学和长沙师范学院2所院校给予了项目支持。从基金的学科分类来看,主要来自自然科学类基金,社会科学类基金仅有12项,占比10.91%。

表2 基金支持分布情况

2.1.4 发文期刊情况

数据显示,368篇文献共发表在87种期刊上,平均每种4.23篇。其中,地震系统期刊19种,共计发表文献219篇(占比59.51%),核心期刊(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下同)8种(发表文献29篇);非地震系统期刊中,核心期刊8种,发表文献16篇,仅占总文献数量的4.35%。发文量超过5篇的期刊共有16种(表3),共计发表文献249篇,占总文献量的67.66%。其中,地震系统期刊11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种,分别为陕西省地震局主办的《灾害学》、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普研究》和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表3 发文量超过5篇的16种期刊

2.2 作者情况分析

2.2.1 作者总体情况

对文献的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共有269人,平均每人1.37篇。其中,发文1篇的作者207人,占比77.0%;发文2篇的作者40人,占比14.9%;发文3篇的作者13人,占比4.8%;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8人,占比3.0%。从发文量超过3篇的8位作者来看,最多发表7篇,最少发表4篇,共计发表文章40篇(占总数10.9%);7人来自地震系统部门,1人来自基层地震工作部门。从作者合作关系来看,未形成较为明显的核心作者群,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表4 文献地域分布

2.2.2 机构来源情况

368篇文献中,有343篇文献署有明确机构,共涉及各类机构172个。根据机构属性,将其分为地震系统部门(指中国地震局及其所属各单位)、基层地震工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等五个类别(图2)。所有文献中,由地震系统部门单一机构发表的文献数量为208篇,占比60.64%;由地震系统部门与其他类型机构合作发表的文献数量仅为38篇,占比11.08%。

图2 不同发文机构数量

对文献第一机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地震系统单位作为第一机构发表文献251篇,占比73.18%;基层地震部门45篇,占比13.12%;高等院校20篇,占比5.83%;科研机构8篇,占比2.33%;其他机构19篇,占比5.54%。发文量前10的机构均来自地震系统,分别为:北京市地震局(27篇)、四川省地震局(20篇)、天津市地震局(17篇)、河北省地震局(15篇)、山东省地震局(14篇)、云南省地震局(14篇)、防灾科技学院(13篇)、山西省地震局(13篇)、陕西省地震局(12篇)和广东省地震局(11篇)。非地震系统部门中,发文量超过3篇的机构仅有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5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篇)、潍坊市地震局(4篇)和厦门市地震局(4篇)4家单位。

2.2.3 地域分布情况

对文献的第一机构按照省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表3显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中,除吉林、江西、重庆、贵州、宁夏、西藏之外的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相关研究文献。北京作为中国地震局及其大部分所属研究院所所在地,文献数量高居第一;四川和河北作为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发生地,文献数量位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山东、陕西、福建、天津、云南、山西、江苏、安徽等地的文献数量也均在15篇以上。总体来看,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涵盖的地域较为广泛,但地域分布并不平衡,地域差异较大。

2.2.4 典型作者分析

对以第一作者发文量超过5篇的4位作者进行典型性分析,分别为王萍(天津市地震局,7篇)、邹文卫(北京市地震局、6篇)、崔磊(河北省地震局、6篇)和李红梅(河北省地震局、5篇),均来自于中国地震局直属的省级地震工作部门。王萍关注的主要是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新媒体传播、科普能力评价、公众需求调查、科普政策、校园科普等领域;邹文卫关注的主要是科普发展策略、科普社会心理学、公众需求调查、灾害现场考察科普、科普信息化、“互联网+科普”等领域;崔磊主要关注的是科普产品制作、科普发展策略等领域;李红梅关注的主要是科普宣传产品、“互联网+科普”、公众需求调查等领域。科普发展策略研究、科普产品研究、公众需求调查、“互联网+科普”是高产作者关注的重点领域。

2.3 研究主题分析

2.3.1 主题分布情况

根据对文献的篇名、关键词、摘要和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将防震减灾科普研究分为发展策略研究、科普活动研究、科普产品研究、科普技术研究、科普活动研究、科普信息化研究、青少年科普研究、科普能力评价、社会公众调查、社会舆情引导等10个方面。图3显示了10个主题的占比情况,其中,发展策略研究主题文献数量最多,占比42.93%,表明该主题在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领域受关注度和研究热度最高。科普信息化研究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该主题文献量依旧占比8.70%(排名第三),说明近年来该主题得到了学界的重点关注。科普能力评价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

图3 研究文献主题分布

2.3.2 涉及地震事件

数据显示,368篇文献中共有51篇文献涉及国内外地震事件29个。国内地震事件中,2008年汶川8.0级地震(17篇,占比33.33%)、2013年雅安7.0级地震(6篇,占比11.76%)、1976年唐山8.0级地震(5篇,占比9.80%)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4篇,占比7.84%)是出现频次最高的4个地震事件;其中汶川地震出现频率最高,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8~2014年,具有明显的时间特性。对国外地震的研究集中在邻国日本,主要包括1995年阪神地震和2011年“3·11”大地震。

2.3.3 发展趋势研究

对368篇文献的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进行细化分析,结果表明:

(1)策略研究类主题是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领域一直以来最关注的热点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研究,一是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不同主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特点、主要任务、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二是通过对重要地震事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三是通过借鉴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对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事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2)青少年是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领域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重点人群,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加强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围绕校园科普途径、校园科普阵地、校园科普活动、校园科普调查、灾后青少年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

(3)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科普信息化研究、科普技术研究、社会舆情引导、数字科普场馆建设等领域成为学者研究的新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研究,一是针对“互联网+”时代特性,对防震减灾科普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转变开展探讨;二是针对虚拟现实、移动增强现实、大数据、人机互动等新技术在科普场馆建设、科普产品研发、科普数据库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三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社会舆情监控、引导研究;四是以微信、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防震减灾科普平台研究。

(4)科普活动研究和科普社会调查等方面的主题研究长期保持稳定趋势,但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缺少创新和突破。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982年以来的近40年来,我国共有172家机构的269名学者在防震减灾科普领域发表相关文献368篇,形成了以地震系统单位和基层地震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骨干的研究队伍,为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当前,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仍处于“爆发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科学普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涌现出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当前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1)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文献规模有待提高。近40年来文献总量368篇,年均9.44篇,总体规模与气象科普[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13]等领域文献数量相近,但与地震预测预报[14]、地震地质学[15]等地震科技领域文献数量有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科普工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和学术地位不高,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有待进一步落地。

(2)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文献学术影响力不高。文献引用量和发文期刊水平是显示文献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9]。从文献引用量来看,最高引用量仅为44次,平均引用量仅为3.13次,文献引用频率较低,对学者和读者的吸引力不强;从发文期刊来看,核心期刊发表文献45篇,仅占总量的12.23 %,且以地震系统核心期刊为主,发文量最高的16种期刊的影响因子(13种有影响因子数据)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为《灾害学》(1.839),最低的为《高原地震》(0.204),影响因子整体较低,缺乏在高水平学术期刊或顶级权威期刊刊载的文献,这些都说明防震减灾科普领域文章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3)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领域不完善。一方面,防震减灾科普作为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综合学科,但无论是从发文机构、发表期刊情况还是基金资助情况来看,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地球科学、地质学、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等自然科学领域,缺少社会科学研究和综合研究;另一方面,从研究主题来看,在防震减灾科普能力评价、科普产业发展、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定量分析等领域研究较为匮乏,亟需弥补相关空白。

(4)防震减灾科普研究社会化程度较低。从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机构和基金资助等情况来看,非地震系统部门及其人员在防震减灾科普领域的参与度明显偏低。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我国科研领域的主力军,以第一机构发文数量仅占总量的5.98%,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等我国科普研究的权威机构和最高学府及其研究人员,在防震减灾科普领域成果近乎空白。此外,地震系统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所在防震减灾科普领域的合作成果较少,发文量仅占总量的6.25%。

(5)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队伍不足。269名第一作者中,人均发文量仅为1.37篇,发文1篇的人数占总数的77.00 %,超过3篇的仅有8人,超过5篇的仅有4人,发文量最多的仅为7篇,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学者研究产出成果的数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学者对防震减灾科普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研究。

3.2 建议

(1)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战略定位。切实落实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健全专项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大政府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途径,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战略作用和地位,增强防震减灾科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聚集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中来。

(2)加快构建防震减灾科普研究共同体。依托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国家工程和“全灾种、大应急”应急管理新体制,主动融入“大科普”“大应急”,通过项目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式,深化地震部门及其科普人员与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科机构的交流合作。发挥各级科协、地震学会、灾害防御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地震系统学术期刊对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导各学科、各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研究。

(3)健全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体系。定期发布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重点方向目录,发挥项目和学术期刊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学者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角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研究,尽快弥补防震减灾科普能力评价、科普产业发展、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定量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空白。

(4)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研究队伍建设。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机构设置、科普成果评价、科普人员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岗位吸引力。加大科普产出在科研项目、科研人员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地震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制度约束和鼓励引导。

(5)健全防震减灾科普研究成果发表平台。激励地震系统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加大对防震减灾科普论文的刊发力度,鼓励相关部门和学者向权威期刊、社科类核心期刊等推荐防震减灾科普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地震系统融媒体平台,搭建网络成果发布平台,提高成果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发文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家庭防震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