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更高要求
2023-12-13顾平
顾平
新时代的高等艺术教育对未来艺术教师、艺术家与艺术各行业从业者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核心要义可提炼为学生高品质“艺术素养”的养成,高校艺术学科的教育应将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作为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优化的核心目标。由此也便派生出一系列值得讨论的议题:“艺术素养”的内容指向是什么?高等艺术教育的学生艺术素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高等艺术教育的执行者、高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艺术素养”?为培养优质的“艺术素养”学生,我们的课程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方法如何选择?基于以上思考,“2023中国高校美术(设计)教师教育联盟年会”围绕“艺术素养”之于高校美术(设计)教育的意义话题展开研讨。
“艺术素养”,是指艺术从业者的整体艺术素质与修养,包括艺术知识积累、艺术表现技巧以及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与创造等诸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艺术家、艺术教师还是服务于社会各行业的应用型艺术人员,首先都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诸如中外艺术史知识、艺术理论知识、艺术技巧相关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支撑着你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以“经验”的方式让你了解“艺术”这一特定对象,进而更好地掌握它、把控它,你才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当然,藝术知识虽然重要,但从专业的角度讲似乎“艺术技巧”更为核心,因为进入专业领域,还必须掌握较为熟悉的表现技巧,这是专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处于素养的核心位置。任何专业方向的艺术技巧都有其独立的系统,我们常常用“艺术语言”来描述。也就是说,作为本专业领域的从业者,要熟悉掌握所在专业的“艺术语言”,才有“言说”的可能,才能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专业的媒材呈现出来,而且是那么的妥帖与唯美。我们都知道,接受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他们都具备了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与思想的能力,但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用绘画或音乐的类似语言去表现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未能培养出具有全面艺术素养的优质毕业生,他们的“艺术技巧”表现能力尤其让人担忧!哪里出问题了?是教师的艺术素养不够高吗?还是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与深思。
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与创造等诸方面的能力,虽然不像艺术知识与艺术技巧那么具体与直观,但这些带有“软性”的指标的能力更是我们的弱项,不仅学生普遍如此,教师中所占比例也不在少数!这是最值得中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反思的重要问题,我们这方面的整体能力真的很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因为我们总是以“知识”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学科及其教育。大家普遍认为,艺术教育就是传授艺术知识与艺术技能,学生拥有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并掌握了一门艺术技巧,就完成了本学科的培养。果真如此吗?
虽然我们前面在讨论“艺术素养”时也强调了艺术知识与艺术技巧对于艺术教育从业者的重要作用,但它绝不是艺术素养的全部,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从业者,他还必须具备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与创造等诸方面的能力,这一能力以“隐形”方式存在,更能呈现素养的“底色”,也正因为它的“形貌”的隐蔽性,常常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我曾将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比如为三个齿轮的咬合,一个是艺术知识,一个是艺术技巧,另一个是艺术感觉,三者咬合的重心是在艺术感觉这个最大的齿轮上。事实上无论是传授艺术知识还是训练艺术技巧,如果忽略了艺术感觉的培养,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因为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感性”存在,没有感觉的参与,何以去体验知识的描述?何以去品味技巧对作品艺术趣味的呈现?而这种“艺术感觉”,直接呈现为一种“艺术体验”,其结果恰恰又是一次“艺术感受”的获取,进而形成最终的批评与评价,“艺术创造”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生发。
由此,“艺术素养”之于高等艺术教育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与意义,那么将这一能力落实在高等艺术教育领域,它便转化为教师的艺术素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维系传承的课程与教育方法,这也正是“2023中国高校美术(设计)教师教育联盟年会”预设的四个分论坛,希望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形成有效的成果并反哺于当代高等艺术教育。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