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思考
2023-12-13唐磊袁玲
唐磊 袁玲
摘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及育人的和谐统一。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人文性、全面性、体验性。文章以高职城轨机电专业的“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为例,从优化教学组织、建设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践、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此为高职技能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城轨机电专业;使命;技能;素养;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113-04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1]。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点。通过挖掘与探究不同专业及各专业的各教学环节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并将其灵活融入常规教育教学实践中,可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同时,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可改变传统状况下专业课教师“只管专业知识教学却不注重学生德育”的情况,通过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实现“技能育人”“立德树人”的统一,以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建设者。
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各级各类院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采用多种方式引进与补充专职思政教师,思政教育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专职思政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以及意识欠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建设效果。高职院校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强
作为城轨机电专业的专职教师,其不仅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及较强的专业教学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政治素养及思政教学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专业课教师接受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多,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上缺乏经验,难以将热点、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链接,并传授给学生,即在专业课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的能力不强。
2.缺乏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指导机制
课程思政需要高职院校形成完善的思政教育指导机制,然后引导专业课教师建立系统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并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不仅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职业素养等。根据对城轨机电专业课教师的调查和访谈得知,很多专业课教师都在专业课教学中或多或少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但缺乏有效的思政教育指导机制,无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要求,找到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最佳策略,这会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理想远大、勤学苦练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城轨机电专业学生的共性特点,但部分学生在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身心发展不够健全,政治意识淡薄,对国家的改革、发展关注度不够;存在自我主义思想,易被拜金、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所侵扰与诱惑;偏重技能学习,忽视精神成长,为获取技术技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德育学习却缺乏相应的热情与动力;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远离周边同学,不注重与团队成员进行协作沟通,集体意识淡薄。另外,部分高职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将自己完全定位为向各行各业输送专业技术员的培训机构,忽略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很显然,这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职业素养。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提升有直接促进作用。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可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有效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传递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职业素养,使其在做任何事情前都能够多思考一下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以及做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对所发生的事情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与判断。
1.注重人文性
高职城轨机电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铁、普铁、城轨等大众服务行业,为此,学生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在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基于部分学生自律性较差、对未来发展方向比较迷茫等情况,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激励他们,感化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其明白职业无贵賤、高低之分,热爱职业,并严格遵守职业准则,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在“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中对电力系统有关概念进行介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三峡大坝的建造过程等,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再如,对我国的高压电气设备等知识进行讲解时,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激发出奋发图强的意志。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基于时代发展背景把握学生心理,突出内容、形式的人文性,以此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
2.注重全面性
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但部分院校将关注点主要放在专业知识、技能训练方面,缺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意识和培养机制。部分城轨机电专业的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缺乏兴趣,对个人发展方向不明确,对未来从事的工作比較迷茫,所在意的就是毕业后能否签一份比较理想的就业合同,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与高职院校忽视文化、精神育人有一定关系。教师在授学生“鱼”时更要授“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渔”的本领,才能实现自我超越[3]。在“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展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变迁的纪录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长足发展是科研人员与一线工作者共同拼搏、努力的结果,唯有自身技术实力过硬,才能在行业中具有话语权。这样的思政理论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可让学生形成对家国、社会的责任感,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充满骄傲之情,并认识到一己之可贵,从而通过学习努力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理论知识,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注重体验性
“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不能采用简单的理论知识灌输方式,要注重实践教学。因为“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专业性,在实践教学中,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关注学生在精神方面的成长,而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实践环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实践的乐趣,从而对职业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并树立学好专业课程的信心[4]。例如,在进行倒闸操作实验时,教师可根据高压供配电的重要程度,让小组成员交换角色轮流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严格遵循操作规范规程的敬业精神。而操作过程中的现场协助操作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学生间的信任感,让学生在个人与群体项目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重要性。这样,从理论教学到具体实践、从人文关怀到注重体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政教育中,成长为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1.坚守育人使命,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在高职城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坚守育人先育德的初衷,为社会发展培育知识水平高、操作技能强、心理素质好、思想品德优的城轨机电人,积极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使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协同前行[5]。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高职教育的组织形式,在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出“信息+专业+德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提升教师素养,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只有坚定思政育人方向,努力提升自我政治素养,增强自我职业荣誉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的和谐统一[6]。同时,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从学习者的角度了解当前社会发展与变革中对学生有影响的事件,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知识传授与实验实践中进行分解剖析,鼓励与激发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专业课教师要注重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索出适合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方案。“城轨供配电技术”作为城轨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系统概念与工作原理、组成与功能以及设备的操作运行与巡视、维护等内容。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必须的实践操作技能,形成严谨务实、勤奋爱学、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专业素养,以及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强的职业精神,能胜任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思政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融入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安全意识、敬业奉献等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提升职业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知识、技能与素养准备。
3.促进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体系中,尽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人才的培养,但对专业科目教育与思政理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则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大力引进专业思政教师,又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指导,使其具备较强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而与学生长期接触、相处的是专业教师,因而专业课教师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播,更应承担起德育的重任。但部分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不强,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可深化专业课教师与专职思政教师的协作力度,丰富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技巧,推进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思政化进程,使其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元素渗透充分结合,在全方位育人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思政教师队伍[7]。
4.更新教学方法
在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加强“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城轨机电人才的需求。课程思政资源库应包括历史资料、模范榜样报道、精神力量源泉等各类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在具体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科学分析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与课程思政资源库中的内容相结合,然后根据本专业、本课程的特点将其理论化,循序渐进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城轨机电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8]。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应充分了解专业课程特点、学生的学情,如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能力缺乏认同,理论知识基础差,学习专注力不够,学习兴趣缺失等,然后因材施教,将课程思政资源库中优秀毕业生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让身边典型的“过来人”与“未来人”进行对话。这种以点辐射面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可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可见,专业课教师只有基于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路径的思政教育,实现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5.加強技能训练,改进教学实践
“职教20条”的发布、“百万扩招计划”的实施、“双高计划”的执行为职业教育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并在技能训练中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具体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可通过凝练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素养内容,将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积极、向上的职业素养展现于学生面前,同时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育才功能,解决好职业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分裂的情况[9]。另外,在技能训练中融入思政内容时,教师要做到科学规划,既不厚此,也不薄彼,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适的思政教学情境,使思政教育更加具体、自然地融入技能培训中,达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6.创新融合路径,完善考核机制
“立德树人”视域下将思政理论融入“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融入路径,根据课程特点从多维度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真正发挥思政元素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还可将同一思政元素应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融入于课程中,例如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顶岗实习等环节均要有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另外,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也非常必要。第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全面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厚植本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但要保证专业课程的实质不改变,不能顾此失彼。第二,考核评价机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程思政充分发挥立德树人作用。
总之,将思政理论巧妙、有机地融入专业课堂,对新时代高职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方式。“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城轨机电专业课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城轨供配电技术”课程中,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技并修”有用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19-20.
[2]韦齐齐.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7-22(006).
[3]陈涛,杨红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以机床电气传动设计与创新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31):124-126.
[4]李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37-144.
[5]黄泽文.“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时代蕴涵与发展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3):162-168.
[6]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4):76-84.
[7]黄登红,张艳芳.隐性教育视角下高职课程思政载体和方法创新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2(12):55-58.
[8]王晶晶.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6):55-58.
[9]张莲.高职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开展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9):77-79.
Reflection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ath of Urban Rail Electromechan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aking the Course of "Urban Rail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ang Lei, Yuan Ling
(Hun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nan Province, Zhuzhou 412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unity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education. The foc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rses of urban rail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its humanistic, comprehensive, and experiential nature. The article takes the "urban rail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course of the urban rail electromechanical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from aspects: optimizing teaching organization, building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team,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improving teaching practice, and improving assessment mechanism. This provides new idea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kills education.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rban rail electromechanical major;mission;skills; literacy; f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