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灯塔
2023-12-13林柳珠
作者简介:林柳珠(1972~),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龙海区实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在近几年教学改革加速展开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得以优化,但是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实际的教学成效尚未达到理想水平,仍旧需要持续性实施教学改革与策略调整。基于此,文章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介绍了语文研究性写作的内涵以及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从学习者、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这三方面入手,完成了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策略,包括设定并把控合适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流程安排、引入多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与教学策略、重视对学生语文写作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强化培养、扩充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评价方法,以此着重阐述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展开思路与要点内容,以期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升级。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7-0028-0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其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现象。结合现有研究以及相关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够了解到,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写作障碍,对写作教学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际撰写出的作文质量偏低。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期间,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沉闷、枯燥、低效局面有所转变,但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依然不乐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持续改革升级极为必要,此时可以引入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内容。语文研究性写作普遍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依托某一点的所感所想,促使学生在资料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最终成文期间,能够对政治、经济、文化、人际、生活、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形成新感悟。通过组织展开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并落实对相应写作教学策略的持续优化调整,能够提升学生展开语文写作的主动性以及兴趣水平,并达到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转变传统初中语文的规律化、程式化以及功利性,还原写作教学原本的“面目”;鼓励、指导学生展开语文研究性写作,实现对学生写作动机与积极性的更好激发,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为鲜明特质的研究性学习与作文的完美结合,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语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的概述
(一)语文研究性写作的内涵
语文研究性写作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选题并围绕对应主题,使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与探索,并将调查研究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写作方法。对语文研究性写作而言,其要求先研究后成文,在实际的教学期间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选题、资料收集,还是调研与探索、成文与展示,各个环节均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的主要特点分析
第一,内容容量保持在偏高水平。对语文研究性写作而言,其与议论文、记叙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同。传统的议论文与记叙文所表述的内容更多是学生对生活事件的简单记录或是评议,相比较来说,语文研究性写作在内容深度、广度以及思维层次上均远远高于其他问题,具有的内容更多是对客观事物特征、性质、规律性问题等的探索与研究。
第二,实际所具备的实践性较强。对一般的写作文体来说,学生在实际展开作文撰写期间,更多需要将重点聚焦在语言表达、主题展现方面,而与之所不同的是,语文研究性写作及其教学更加关注语文写作的实践性,上述内容也是一般写作教学与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之间所具有的最重要、最明显区别。
第三,写作方式的相对灵活多样。对传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但是对研究性写作教学来说,其可以脱离课堂的束缚,支持在不固定场所、不固定时间的条件下展开不固定字数的写作,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阶段完成写作,也可以在课外、课后撰写研究性作文。从这一角度来看,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实际所具备的方式灵活性与多样性更加明显。
三、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2~16岁,具备的特征如下:
第一,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以及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会发生明显变化,大脑发育逐步成熟,理解能力、记忆力水平均有所提高,是展开知识、技巧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优势期。
第二,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凸显。在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实际所具备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始终保持在偏高水平,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更快、接受意愿更强。此时,为获取更为理想的语文研究性寫作教学效果,就需要持续落实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调整,实现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与时俱进,尽可能迎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质。
第三,正处于正确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阶段,需要教师、家长、学校与社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而对农村学生而言,其普遍缺乏家长的关注,家庭教育较为缺失,使得更多的育人责任落在学校方面,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入手强化落实对农村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促使其能够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基于此,需要教师结合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展开,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课堂之外的表达与展示空间。
第四,正处于经验型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在这一年龄阶段,单纯的语文写作教学难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与写作积极性的目的,无法有效打动学生的心灵。基于此,需要教师切实参考初中学生的思维变化,完成对符合初中学生自身特点的语文写作教学方案设计。
(二)课程内容分析
1. 第一階段——基础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课程内容
在该阶段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着重完成对学生参与、感悟以及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包括观察、积累、审题、立意、选材等,并能够逐步熟练使用多种语言表达与描述方法;作文的命题更多集中在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等方面。
2.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课程内容
在该阶段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着重完成对学生思维条理性、写作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进行个人观念、主张的发表的能力,并能够熟练使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达到拓展自己写作思路的目的。要求教师强化对学生作文自评与修改能力、互评能力的培养。作文的命题更多集中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个人情感等方面。
3.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课程内容
在该阶段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着重完成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求同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从新视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与人生观察的技巧,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新发现、新感悟并做出新表达,在综合应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完成写作。作文的命题更多集中在社会生活方面。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第一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目标
在此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切实参考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重完成对学生参与、感悟以及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逐步熟练使用多种语言表达与描述方法完成写作。基于此,可以设定以“写一个人”为主题的短期研究性写作任务,相对应的,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知识与技能。明确掌握叙述与描写之间的区别,了解描写的作用性;掌握并可以熟练使用描写的各种方法展开写作;能够抓住特点完成对某一人物的描写。第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中多个阅读课文的范例,指导学生明确掌握叙述与描写之间的不同,理解如何抓住特点实现对某一人物的描写。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爱”的真谛,学会爱人。
2. 第二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目标
在此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学生知识储备有所提高、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的特点,着重完成对学生思维条理性、写作布局谋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进行个人观念、主张的发表的能力。基于此,可以设定以“写某一件事”为主题的短期研究性写作任务,相对应的,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明白道理;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方位、多角度分析认识事件,从中学会写作的技巧;说话有理有据。第二,过程与方法。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结合教材中多个阅读课文的范例,理解如何设置合理结构实现对某一事件的表述。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的真谛与美好,热爱生活与生命。
3. 第三阶段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目标
在此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升的特点,着重完成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求同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资料收集与整理、形成文本的能力。基于此,可以设定以“如何写好记叙文”为主题的短期研究性写作任务,相对应的,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知识与技能。明确掌握记叙文的记叙要素、中心、详略、顺序以及线索。第二,过程与方法。结合资料收集与分析,了解记叙文的常用描写方法、选材与组材方法、立意与结构的常见方法、兴波澜与生变化的技法等,能够完成对事件波澜的表述;可以将收集到的素材,以议论文的方式成文。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作期间要把握积极向上的方面,能够表达出个人的真实情感。
四、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展开思路与要点探究
(一)设定并把控合适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流程安排
1. 展开语文研究性写作选题的指导
确定语文研究性写作的选题是撰写研究性作文期间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实践中,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确定选题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选择具有一定价值、能够引发更多人阅读兴趣且拥有充足信息以供研究的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以及学生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针对性地完成对研究性写作主题的选定与设计,并进一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优势,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且切实可行的研究主题。出于对初中生整体能力水平的考量,应当尽可能带领学生结合个体生活实际确定研究主题,包括学生课业负担调查分析、老年公寓情况调查分析等。可以指导学生从自然、科技等方面确定研究主题,包括沙尘暴的形成原因调查、松柏四季常绿的原因调查等。
同时,在选题确定阶段,教师还要着力指导学生在把握以下要点的基础上选定研究题目,具体有:第一,选择熟悉的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主题,可以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和具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进入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需要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性的。关键是要让阅读人员感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能够获得实际应用价值。第三,确定研究范围。在确定研究题目时,指导学生切实考虑研究的范围。研究的范围应该合理,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窄,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研究的范围。
2. 鼓励学生调查研究、分析整理并形成结果
在指导学生确定好研究课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与信息。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与阅读活动,向学生传授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的方法与技巧,确保学生可以迅速实现对有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为后续语文研究性作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3. 指导学生撰写语文研究性作文并深化完善
在指导学生撰写、完善语文研究性作文期间,需要带领学生先完成提纲的编制,然后再展开实际的内容写作,以此保证语文研究性作文的逻辑合理性以及内容完整性。同时,要规范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写作语言,要求学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读者易于理解,并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免造成读者的困惑;要指导学生完成对作文的规范排版,保证排版清晰简洁,注意段落分明和标题醒目,还要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以保证语文研究性作文的质量。
4. 引导学生表达交流,进行成果展示
语文研究性作文撰写结束后,还应当进行研究报告的展示。实践中,教师应当面向学生创设语文研究性作文与研究报告的展示平台,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完成对自己所撰写的语文研究性作文以及形成研究结果的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学生使用如下几种方式实现成果展示:第一,PPT展示。这种展示方法是研究报告展示的一种常用方式。可以通过PPT来展示研究的结论、数据、图表等内容,让教师、其他学生(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研究成果。第二,口头报告。这种展示方法是研究报告展示的另一种方式。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口头报告来阐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等内容,让教师、其他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内容。另外,在学生完成研究与写作成果的展示后,还要及时落实成果评价。
(二)引入多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与教学策略
1. 交互策略
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其对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更为关注,然而,语文作为学科课程,即便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依然需要强调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科能力的培养情况。基于此,在组织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尽可能将教学从课上延伸至课后,在课堂教学阶段组织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在课后学习阶段,也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展开互动交流、研究与探索、分析与总结。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进行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期间,在课后学习阶段引入交互策略,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交流互动。通过信息技术、线上社交平台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后依然可以顺利展开交流互动,为交互策略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中的深化应用提供支持。例如,微信、QQ等网络交互平台中所具备的在线即时交流功能,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课后交流互动的需求,教师可以将相应平台应用于实际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中,以此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与互动交流,并依托同辈认同,更好地调动学生展开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拥有更为持久的热情。
2. 分享策略
交互策略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程度有所加深,但是依然还需要设定一个虚拟的范畴,类似于班集体,并引导班级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展开某一主题的研究与探索,提升组织的整体性。基于此,可以依托对微信、QQ等一系列网络交互平台的应用,特别是利用相应平台内所具备的群组交流功能,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组内成员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向群内所有成员发送信息。
通过对微信、QQ等网络交互平台的利用,在实际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期间,能够让班级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形成一个整体,助推语文写作教学回归生活,实现语文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便是在课外,学生依然可以有组织地完成互动交流、研究与探索、分析与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在收集、分析、处理大量信息的同时,深化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也同样能够积累起更多经验,实现对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3. 持续关注策略
随着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持续性展开,学生能够逐步养成定期翻阅微信、QQ等网络交互平台内消息的习惯,或是在群内发布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结合对专项写作与阅读课程的开设,进行不同语文写作专题的内容讲解,鼓励学生在专题课程中主动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优秀文章,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点评相应的文章内容,并进行学习,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的技巧与特點,为后续写作练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三)重视对学生语文写作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为获取更为理想的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成效,持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语文写作水平,教师还应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写作教学与练习期间,重视向学生传授多种语文写作技巧,为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性作文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如下: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主题及学生问题确定教学重点,以学生习作中典型的提纲为例,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归纳不同文体的基本框架,发现普遍存在于日常习作中的结构扁平简单、不完全归纳使用不当、逻辑链不完整、论据援引不当等问题。要充分借鉴课文的说理方法,探寻学生理性思维的深度。第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带领学生理解递进式结构,归纳横向议论和纵向议论的区别;拓展学习资源,要求学生比较分析,并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了解到,虽然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但部分学生写作并没有依据提纲,这要继续研究学生在论证结构、论据选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带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作文话题中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并选取角度完成写作提纲,选取多个典型提纲样例,指导学生精准表达作文论点和分论点,引领学生理解研究性作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重要性,启发学生透过现象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基于学生说理流于表面的问题设计教学,精选多篇课文,组织学生整合阅读,从整体论证思路到局部文段论说,探究深化理性思考路径。教学中重视创设情境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他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论证规律,并尝试运用到写作中。第五,深入理解单元学习要求,结合学生期末作文的具体情况,重点关注研究与论证思路中出现的问题。从学生梳理课文论证思路的作业情况,探讨建立文章结构和深化论证,引导学生归纳深入思考的规律,感受递进式论证的特点,并组织学生实践运用,补充断裂的论证逻辑链条。第六,根据学生写作偏离观点、堆砌材料的现状,以教材课文为资源,组织学生学习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学画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模仿学习,搭建作文的基本逻辑框架,学习鲜明地表达自己观点,拟写有逻辑的作文提纲,选择恰切的论据等。依据评价标准,学生写作互评,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逻辑表达的问题。
(四)扩充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评价方法
1.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评价
学生自主评价即为让学生对自己所撰写的语文研究性作文展开分析与评价,从自己的角度对作文内容进行审视,讲述自己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实践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指导,传授自主评价的技巧与方法,并鼓励学生自行展开对作文的评价与批改,让学生养成自己批改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评价与批改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显现出学生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中的主动地位。同时,学生自主评价的实施,也能够避免在后续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中发生误会、曲解作文内容的问题。
2. 带领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学生相互评价即让学生之间针对彼此所撰写的语文研究性作文展开分析与相互评价,从读者的角度对作文内容进行审视,实施小组群体内互评,实现对学生所撰写语文研究性作文的读者群的有效拓展。依托互评的落实,能够避免单纯使用教师评价方式时所产生的读者单一性问题,促使学生的阅读量有所扩充,助推学生阅读以及欣赏水平的提高,最终也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3. 合理落实教师评价与指导
教师评价与指导即由教师针对学生所撰写的语文研究性作文展开分析与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指引学生进一步优化文章内容,提升写作评价的客观性与专业性,支持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关注对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结果的评价,促使学生的评价能够进一步向着科学、合理、公平的方向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评价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期间,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沉闷、枯燥、低效局面有所转变,然而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状况依然不乐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持续改革极为必要,此时可以引入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内容。实践中,要设定并把控合适的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流程安排、引入多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与教学策略、重视对学生语文写作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强化培养、扩充语文研究性写作教学的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在资料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最终成文期间,能够对多方面的问题形成新感悟,实现对个人语文写作素材的有效扩充,达到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文慧.素材甄选:为写作“点睛”——初中语文写作教學中的素材甄选[J].好作文,2023(16):37-38.
[2]定军.如何组织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以《木兰诗》与《简·爱》为例[J].好作文,2023(16):47-48.
[3]江燕.用思维导图,写有效作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探析[J].格言(校园版),2023(24):38-40.
[4]司照龙.利用情境,深度体验——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情境应用[J].格言(校园版),2023(24):50-52.
[5]郭秋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地域性资源的应用——以赣南地区为例[J].江西教育,2023(31):28-29.
[6]何华.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江西教育,2023(30):63-64.
[7]崔晓丹,韦冬余.“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探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汉字文化,2023(15):115-117.
[8]刘福谦.消息写作教学例析——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为例[J].江西教育,2023(2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