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21—2022年富硒油菜不同品种菜薹产量及采薹后菜籽产量对比试验
2023-12-13罗先军周长安
王 伟,罗先军,江 喆,周长安,田 珩
(1.安康市农作物种子站,陕西 安康 725000;2.汉滨区吉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陕西 安康 725000;3.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安康市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市日照时间为1 495.6~1 836.2 h,年降水量为750~1 100 mm,全年无霜期210~270 d,平均8 个月以上,是长江中上游油菜适生区。安康被誉为“世界硒都”,54.2%的耕地含硒,土壤一般硒含量在1.5~2.0 mg/kg,富硒地带生产的动植物均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硒,是综合开发利用富硒油菜的最佳生态区。多年试验表明,油菜菜薹对硒的富集度达10%以上,安康市开发富硒油菜薹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油菜用途非常广泛,可油用、花用、蜜用、菜用、饲用、肥用等,经济效益高。然而,长期以来,安康农民种植油菜的根本目的是收获油菜籽榨油,农民没有食用油菜薹的习惯,而且绝大多数人认为摘了菜薹会影响油菜籽的产量,也有部分人认为油菜薹不好吃,所以一道美味佳肴就这样长期被忽视。加之油菜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原因,致使油菜种植效益低下。因此,开展“油蔬两用”品种试验研究,开发油菜薹及其他产品,对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激励广大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实现“稳粮、扩豆、增油”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杨庄,海拔410 m,示范田土质为水稻土,面积865.5 m2,中等肥力,前茬为水稻。
1.2 试验设计与试验品种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排列,每个品种菜薹采集与不采集各设1 次重复,共计6 个小区,每小区60 m2(小区长6 m、宽10 m),每个小区播种25 行,行距0.4 m。
1.2.2 参试品种
共计6 个品种参试,分别为中油杂19(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庆油8 号(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沣油306、鸿优66(陕西鸿塬种业提供);邡油777(陕西汉中农科所提供);沣油737(陕西荣华种业提供)。选用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沣油737 作为对照品种(CK)。
1.3 试验方法
1.3.1 播种时间
试验田统一播期为2021 年9 月28 日,当日全部播种完毕。
1.3.2 精细整地
试验地前茬为水稻,9 月20—21 日采用机械收获后灭茬浅耕并开沟排湿。按1 个品种1 厢开沟起厢,厢宽10 m,沟宽50 cm,沟深30 cm。示范地四周开边沟,边沟宽50 cm、深35 cm,以利排灌和品种观察记载。
1.3.3 施肥
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600 kg/hm2+“国光牌”硼肥15 kg/hm2。12 月25 日结合除草追施尿素150 kg/hm2。油菜薹采摘后3 d追施尿素45 kg/hm2,促进二次分枝快速生长。
1.3.4 规格播种
采用人工拉尺定距划分小区,每个品种播量为3 kg/hm2,开沟条播。为确保播种均匀,提前取商品油菜籽高温炒熟,然后和示范品种混合一起播种。
1.3.5 除草
由于要采摘菜薹食用,所以没有进行化学除草。2022 年1 月15 日人工除草、培土壅蔸。
1.3.6 密度
11 月5 日人工定苗,除去小、弱、病苗。留壮苗30 万株/hm2。
1.3.7 开“三沟”
开沟排湿,厢沟、腰沟、边沟深度分别达到20、25、30 cm,做到沟沟相通,遇涝能排,遇旱能灌[1]。
1.3.8 菜薹采摘
2022 年2 月6 日,每个小区统一从油菜植株顶部采摘薹茎20 cm,用小刀带斜面切除,以利于伤口愈合,并分别记产称重。
1.3.9 病虫防治
9 月22 日在整地时施入3%辛硫磷颗粒剂37.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2022 年3 月18 日,每公顷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5 kg+10%吡虫啉可湿粉300 g+硼肥1 500 g 兑水750 kg 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油菜蚜和“花而不实”。
1.3.10 适时收获
由于所试验品种成熟期基本一致,5 月20 日人工收割,在地头晾晒3 d 后,进行脱粒、车干扬净称重。
1.4 统计分析
本试验采取采薹与不采薹简单对比试验,定期进行观察记载,采用实收称重计产,用对比法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生育期方面
所有参试品种直播生育期为238~242 d。
2.2 抽薹期方面
中油杂19、沣油306 抽薹期较其他品种早3~5 d。同一品种采薹后生育期延迟3 d 左右。
2.3 初花期方面
示范结果表明,6 个品种均适宜在安康市直播栽培,且各品种生育期间无明显差距,采薹后均能够正常成熟,2022 年3 月18 日统一开展“一喷三防”后,除对照以外,其余5 个品种菌核病都比较轻[2]
2.4 菜籽产量方面
直播油菜品比示范采薹与未采薹菜籽、菜薹产量见表1。
表1 直播油菜品比示范采薹与未采薹菜籽、菜薹产量
6 个品种未采薹菜籽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油杂19 居第1 位,为3 828.00 kg/hm2;邡油777 居第2 位,为3 821.55 kg/hm2;沣油306 居第3 位,为3720.60kg/hm2;鸿优66居第4位,为3465.60kg/hm2;庆油8 号居第5 位,为3 386.55 kg/hm2;沣油737(CK)居第6 位,为2 985.15 kg/hm2。
6 个品种采薹后菜籽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油杂19 居第1 位,为3 901.35 kg/hm2;邡油777 居第2 位,为3 881.25 kg/hm2;沣油306 居第3 位,为3708.15kg/hm2;鸿优66居第4位,为3428.70kg/hm2;庆油8 号居第5 位,为3 387.45 kg/hm2;沣油737(CK)居第6 位,为2 973.30 kg/hm2。
从采薹与未采薹油菜籽产量结果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菜薹采摘后油菜籽平均增产0.81%,中油杂19、庆油8 号、邡油777 采薹后略有增产[3]。
2.5 菜薹产量方面
6 个品种菜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油杂19居第1 位,为3 322.5 kg/hm2;沣油306 居第2 位,为3 222.0 kg/hm2;庆油8 号居第3 位,为3 022.5 kg/hm2;鸿优66 居第4 位,为2 836.5 kg/hm2;邡油777 居第5 位,为2 385.0 kg/hm2;沣油737(CK)居第6 位,为2 362.5 kg/hm2。
2.6 菜薹适口性鉴定方面
2022 年2 月13 日,把不同品种的油菜薹用100 ℃开水煮20~30 s 捞出放入盘中,不标注品种名称,通过相关专家现场品鉴,从色泽、风味、质地、组织形态4 个方面打分、排名,中油杂19 为97 分,排第1 位;鸿优66 为95 分,排第2 位;沣油306 为91 分,排第3 位;庆油8 号为87.0 分,排第4 位;邡油777 为86 分,排第5 位;沣油737(CK)为82 分,排第6 位。中油杂19 油菜品种菜薹口感软糯、清香润滑,其次是鸿优66、沣油306、庆油8 号,而邡油777、沣油737(CK)口感不好,不宜作“油蔬两用”型品种。
3 结论
综合所有试验品种的生育性状及菜籽、菜薹产量结果可知,6 个品种均适宜在安康市栽培,且各品种生育期无明显差距[4]。6 个品种采薹与未采薹油菜籽产量之间差异不明显,其中中油杂19、邡油777、庆油8 号采薹后产量略比未采薹增产,鸿优66、沣油306 和沣油737(CK)采薹后产量略比未采薹减产,但减产程度不明显。中油杂19、邡油777、沣油306、鸿优66、庆油8 号的生育期、油菜籽产量、菜薹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良好,适宜推广[5]。特别是中油杂19 表现尤为突出,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2017 年通过登记,是适合在陕南安康等地种植的冬播油菜新品种,属甘蓝型半冬性化学诱导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0 d;幼苗半直立,裂叶,叶缘无锯齿,叶片绿色,花瓣黄色,籽粒黑褐色;株高162.7 cm,一次有效分枝数6.57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77.7 个,每角粒数22.3 粒,千粒重4.09 g;菌核病发病率28.5%,病指16.15,病毒病发病率5.09%,病指2.83,低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性强;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1.05 μmol/g,含油量49.95%;第1 生长周期单产2 894.10 kg/hm2,比对照秦优10 号增产0.31%;第2 生长周期单产2 966.25 kg/hm2,比对照秦优10 号增产1.11%。安康市于2018 年引进该品种,先后在汉阴、汉滨、石泉、白河、岚皋、宁陕、紫阳等县区试验示范,春季抽薹早,菜薹口感清脆、营养丰富,聚硒能力强,是“油蔬两用”首选品种[6-8],受到广大示范农户的一致好评。
油菜是安康市的主要油料作物,2017 年以来,安康市借助硒资源优势,相继开发出富硒油菜薹、菜薹干、菜薹酱和富硒油菜薹即食产品,富硒油菜薹除满足本地广大市民需求外,还远销西安、广东等地。实现了“春吃油菜薹、夏收油菜籽”的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油菜种植经济效益。同时,经科研人员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生产调查,制定了《油菜硒菜薹标准综合体》和《油菜硒菜薹第1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油菜硒菜薹第2 部分:采摘技术规程》,为规范“油蔬两用”种植模式,开发富硒油菜薹,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奠定了科学基础。随着国家对油料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安康市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建立标准化“油蔬两用”示范基地、选用适合“油蔬两用”的新品种、推广关键技术、培育种植油菜的新型经营主体、依托油菜产品加工合作社开发新产品,力争种植面积达到6 万hm2,“油蔬两用”种植面积达到0.7 万hm2,努力提高油菜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