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线图方法的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战略研究
2023-12-13孙岳SUNYue彭文英PENGWenying
孙岳 SUN Yue;彭文英 PENG Wen-yin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是涉及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系统工程[1、2、3],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4],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5]。既有研究重视了理论内涵[6]、实践逻辑[7]及战略任务[8]等体系构建问题,探讨了生态文明的科学体系[9]和方法论体系[10],但是,对于目标愿景、路径措施的体系化认知还不足。路线图谱方法是对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的战略管理工具[11],是复杂系统领域及时了解阶段需求、目标、路径的重要规划工具[12]。因此,本文尝试借助路线图谱方法,搭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路线图设计框架,建立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谱,探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径,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任务分解提供战略工具,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路线图设计
1.1 路线图方法及其应用优势
Willyard(1987)最早提出“路线图”这一概念[13],主要为使企业及时了解各阶段发展的战略需求,行业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将组织的技术能力与商业规划结合在一起[14]。路线图方法适合应用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文明体系构建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包含中央至地方全部纵向行政层级及区域之间横向关系。第二,生态文明体系构建需要不断的持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一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决策过程。第三,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是一项长周期的实施过程,目标、任务及实施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1.2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设计思路
路线图方法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主要考虑事件的发展方向、路径、关键事项、时间进程以及资源配置等元素,以此对目标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控制,实现对于事件的科学管理[15]。设计路线图过程中要采取需求与能力相结合的驱动方式[16]。利用路线图谱的系统思维,按照“政策与需求双向驱动-目标任务-建立机制-资源整合”的逻辑思路来设计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从而促进全面认识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2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谱建设
2.1 明确概念和范围
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范围: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是其目标导向。这一概念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特征。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应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观念,达到人与人生态利益、区际与代际生态利益的公正公平的可持续状态。这一概念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征。③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自然资源要素是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多重功能及生命发展规律的系统。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观特征。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维护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供优质生态产品。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民生观特征。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能转变为资产、资本,以空间品质驱动促进人民富裕。这一概念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发展观特征。⑥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发展观特征。
2.2 确定核心任务与指标
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目标要求,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核心任务及重要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①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升全体人民的生态认知和生态素质,促进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②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是保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经济基础。生态产业化是将生态系统服务或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作为产业新形态。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以生态经济效率、低碳循环清洁生产为主要原则。③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主要体现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两个方面。④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准则和重要保障,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⑤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安全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破坏。
2.3 拟定实现路径与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容之一,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战略、统一规划战略和多元参与战略为保障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指明实践方向。
①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要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奠定环境基础。②体制机制改革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需要持续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来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执法监督调查机制,推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③统一规划战略。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具有系统性、统一性特征。要促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④多元参与战略。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最终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努力。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应不断提高目标责任意识,公众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4 健全政策制度与资源保障
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制度支持,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保障,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科技保障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①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各阶段目标的关键。建立健全专项法律法规配套体系,特别加强地区之间的横向联动协同制度,保障系统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经费投入保障。经费投入机制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经济基础保障,主要满足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应加快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样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管理和运营组织建设。③信息共享保障。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共享机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发挥全社会作用的重要基础。我国应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设立生态文明建设数据管理中心,为推进现代化奠定信息技术基础。④技术创新保障。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核心动力。目前我国已经在资源能源利用、低碳技术等方面有了突破性技术创新,针对生态文明体系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化规划设计,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3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路线图谱
3.1 路线图整体框架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需求以及建设目标、核心任务及实践路径等分析基础上,设计了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框架,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提供整体思路。路线图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路线图框架
3.2 目标路线图谱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意见及目标任务,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部署,可以按照四个阶段来拟定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目标路线图谱。
第一阶段,生态文明体系基本形成期(2012-2020年)。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阶段,生态文明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生态文明体系健全期(2021-2025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明晰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生态文明示范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第三阶段,生态文明体系现代化建设期(2026-2035年)。伴随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进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现代化生态文明体系。
第四阶段,生态文明体系现代化建成期(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生态治理体系、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样本。
4 结论
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应以推动五大体系建设为核心任务;拟定了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战略、统一规划战略、多元参与战略四大实施路径措施,提出了法律法规、经费投入、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四大政策制度与资源保障;探讨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不同主体作用。以目标任务的时间路线,设计了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初期及健全期、体系现代化建设期及建成期四个阶段步骤,为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