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电商快递物流网络优化研究
2023-12-13何富康
文/何富康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南疆快递网络存在的问题,在“共同配送”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享快递网络,在不考虑运营主体的前提下,建立运输成本模型,干线网络采用点点直达运输,支线网络采用改进C-W 节约算法,充分考虑时间约束和装载率,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南疆快递网络。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南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快递业务量逐年攀升但是由于南疆地域广袤,城市间距离较远,偏远县、乡快递网点少。快递业务需求在地域上呈现小且分散的特点,使得南疆快递货物大多需经乌鲁木齐中转,增加了快递滞留乌鲁木齐的储存成本。因此对于货物总量不大且自成体系的南疆,在不考虑运营主体的情况下,建立一套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的南疆快递物流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共同配送”为基础,从南疆干线和支线快递网络入手,干线快递网络对比“单枢纽轴辐式”和“多枢纽轴辐式”的网络模式在成本、时效性等方面的差异,选择最经济的轴辐式网络类型。在支线运输方面,主要考虑运输距离、时间约束等,规划最优配送线路,优化南疆支线快递网络。
2.成本模型建立和解法
假设条件:所有运输车辆从轴点出发,经过若干辐点并完成派送、收件任务后返回轴点;每个站点都必须被服务且只服务一次且返程货量小于等于到货量;运输车的运输能力相同且数目均能满足需求。
模型说明:式(2-1)中目标函数C表示运输总成本最小,其中第一部分表示轴点、辐点间车辆运输成本,第二部分表示货物处理总成本,第三部分表示货物到达辐点k所需等待成本,第四部分表示货物延误惩罚成本;式(2-2)表示轴点发往辐点的快递量大于等于辐点发往轴点的快递量。式(2-3)表示轴点发往辐点的快递量大于等于辐点间的快递量(不包括车辆停留辐点i的k点快递量):式(2-4)表示轴点的各类型车辆分配满足辐点货物运力需求;式(2-5)表示轴点O分配给各辐点的第r类车辆总数目不超过轴点拥有的第r类车辆的数目;式(2-6)表示辐点返回轴点O的车辆数不超过轴点拥有的第r类车辆的数目;
3.实例验证
3.1条件约束
假设干线运输满足以下要求:①有三种类型货车可供使用,容载量分别为3000件、4000件和5000件,车辆所载货物在货运站的处理(装卸搬运)速度为4小时、5小时和6小时。②发往南疆的货物全部在南疆分拨中心集货,发货方向以西安为例,假定货物到达西安的时间为2.5天(即自货物发货到西安共历时2.5天)。③货物到达南疆分拨中心和转运站的时间约束:最早到达时间为3天、最晚到达时间为6天。④车辆在干线运输行驶速度为“80km/h”。⑤每辆车装载率要求为70%以上
表1 可供使用的车型
3.2支线实例分析
假设支线运输满足以下要求:①有4种类型货车可供使用,容载量分别为1500件、2000件、2500件和3000件,车辆所载货物在货运站的处理(装卸搬运)速度为3.5小时、4小时、4.5小时和5小时。②车辆到达转运站(支线轴点)的时间为干线实际到达时间。③货物到达南疆各个集散点(支线辐点)的最早时间为转运站(支线轴点)发车时间,最晚时间为6天。④车辆在支线运输行驶速度为“50km/h”。⑤每辆车装载率要求为70%以上。
在支线快递网络中,分别构建了以“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和田市”、“喀什市”为轴点的轴辐式快递网络,其到达辐点的时间均为超过6天,装载率都在70%以上。
表4 可供使用的车型
表5 和田市及其辐射城市群的线路优化
表6 喀什市及其辐射城市群的线路优化
3.3小结
在本研究中,单位距离运输成本fr和单位货物处理成本s参数在实际计算中会有大小浮动、难以统计,故模型计算结果中不对其 赋 值。 干 线、 支 线 网 络 最 小 成 本 如 下:C干线=19838F1+2316786F3+169055s;C支线=1851 F1+572F2+1184F3+4078 F4+36373s
本文在研究南疆干支线快递运输中的创新点在于:在行驶距离最短的基础上考虑了时间约束和装载率约束,既最大效率利用了车辆运力,降低快递货物运输成本,又减少了车辆延误的情况,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这样高效的快递网络在乡镇地区的应用能够保障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和乡村产业发展。C
引用出处
[1]万幸玉.轴辐式区域快递网络多层级节点布局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21.DOI:10.26976/d.cnki.gchau.2021.000186.
[2]王冰怡.资源共享下城市快递网点模式及布局研究综述[J].综合运输,2020,42(05):99-103.
[3]王静慧.基于轴辐式网络的快递运输模型与算法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3.
[4]吴雨诗.快递企业城市配送网点选址及联合配送优化模型[D].大连海事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