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3-12-13韩冰
韩 冰
(云南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引言
乡村振兴不是仅仅物质层面的公共基础设施、民生兜底保障等方面所实施的措施,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文化艺术方面的振兴,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社会五个方面的振兴,达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整体目标。达到目标任务的过程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艺术乡建具有特殊的效果,能够发挥出艺术独特的魅力,并有效融入进美丽村庄的建设中,通过艺术乡建潜移默化影响广大村民的意识,促进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一、相关概念阐述
艺术振兴乡村通过多种艺术元素融入到乡村整体规划、建设中,重新建立自然与村庄、村庄与社会、人与村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切实提高乡村及村民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能够满足乡村村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追求,更需要满足乡村村民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向往的实现[2]。在运用艺术元素融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时,要能够激发村民建设乡村、生产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建设宜居的和美、和顺的新乡村[3]。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帮扶地区,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区,通过民族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利用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乡村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好模式。
二、艺术乡建认知误区与行动困境
(一)艺术乡建的在地性缺失,艺术建设乡村脱离实际
艺术乡建的在地性主要是指,在艺术乡建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村容村貌、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民俗特色等方面进行具有地域性、民族化的乡村艺术建设。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消费理念成为大多数乡村设计者、建设者进行艺术乡建的目的,打破了乡村原生态空间的存在感。一是对原生态村庄进行大面积拆除,把村庄建设成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显著符号化的工程,脱离乡村原本面貌,破坏乡村原生态自然布局、著名植被、传统建筑[4];二是有些艺术工作者在认知上存在误区,用现代功利化的审美方式介入到乡村的建设中,只重视市场商业性的逻辑,忽视了本地区区域性、民族化的文化艺术内涵,艺术乡建的行动实践与区域文明基因和文化习俗脱节,脱离本地区的乡土气息、村庄发展历程、优秀民族文化及地域民俗特色。总之,目前艺术乡建无论上到相关部门、艺术家,还是下至村民都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与行动困境,艺术乡建与市场化消费性相联系,艺术乡建的在地性逐渐消失。
(二)艺术乡建的展示性突出,降低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
艺术乡建存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模式,自下而上的艺术乡建模式是村庄在产业发展好、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秩序优良的基础上,从而吸引大量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自发参与到村庄中进行乡村建设;自上而下的艺术乡建模式是由相关部门主导,邀约乡村建设者到村庄进行乡村建设。发达的地区存在自下而上的艺术乡建模式,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大多数是自上而下的艺术乡建模式,根据前期调研,论文主要对自上而下的艺术乡建模式进行分析论述。相关部门打造的艺术乡建存在符号化特征,一般具有品牌效应,通过其品牌相应突出艺术乡建的展示性,为各级领导参观调研提供良好素材,是迎接各类检查、考核的亮点工作,同时也是展现村庄形象的政绩工程,但是这些都严重忽略了村庄村民的主体作用,脱离了村民日常生活实际,降低了村民参与民主自治的积极性,打击了村民参与艺术建设乡村的主人翁意识,违背了村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及村庄健康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
(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具有脆弱性,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不足
乡村的民族文化艺术是外界了解乡村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展现村庄面貌的载体,具有表达乡村情感和传承文化记忆的强大功能。在文化艺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与商业元素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乡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成为艺术乡建的主题。一是由于现代化的文化艺术受到市场化运营及其产品商业化运作的影响,村民在对文化艺术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及生活需求等方面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乡土性的传承逐渐减弱,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再造能力面临着传承人才的断层问题,年轻人大批量的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务工、就业等,影响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内容与方式不能与时俱进,一方面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要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推陈出新,但是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传统的文化艺术,年长的又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另一方面村民不能通过现代化传媒技术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缺乏学习新技术、新技能的热情与能力。所以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具有脆弱性的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可持续性不足。
三、艺术乡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培养本土艺术乡建专业人才,提升艺术乡建内生动力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本土专业人才是艺术乡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应该注重本土艺术乡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且能够接续不断的进行培养,形成乡村振兴、艺术乡建的后备人才库,永葆艺术乡建中传统优秀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的活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艺术乡建的内生动力。所以,各级部门及乡村要通过多种形式,利用民族文化艺术传习所,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本土技艺大师等对本土村民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培育工作,保障本土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承后继有人,引领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提高本土专业人才的乡村建设热情及内生动力。
(二)遵循村民在场原则,增强村民艺术乡建的能动性及主动性
在艺术乡建的认知与行动上,真正参与的主体是村民本身,是需要村民对自己从小生活、成长的地方进行建设。所以,艺术乡建最重要的作用是要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通过改善村庄原有的建设局限,为村民的生存、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建设和谐、美丽、健康的村庄。通过艺术融入到乡村建设,重要的就是要发挥本地村民认知上的能动性及行动上的主动性,要保证在艺术乡建过程中村民在场的原则,遵循村民在艺术乡建中的价值取向,融合村民日常生活实践,发挥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不能干扰村民正常生活习惯,充分体现出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艺术乡建效果。
(三)保护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产品持续供给
在乡村振兴中,本土文化艺术产品是展现乡村特色的重要元素,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中最具有代表性展示民族文化艺术的关键。一方面,艺术乡建对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开发,有利于促进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利用,艺术乡建的素材要就地选取,运用到乡村的建设之中,在实用性上要实现经济节约,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有利于本土文化产品的持续供给;在观赏性上要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在艺术乡建过程中开发民族艺术资源,有利于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于特定的区域、民族特性,通过艺术乡建的形式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进一步实现本土特色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有利于本土特色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供给。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贤文化相结合,提高乡村自主建设能力
乡贤文化是一个村庄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乡贤是一个村庄整体形象展现的重要窗口,是整个乡村文化内涵、底蕴的集中代表,体现了乡村发展的历程、人文精神、乡风民俗,有着激发广大村民凝聚力、乡土情感及民族认同感的巨大作用。所以,在艺术乡建的过程中,要发挥乡贤人士的主导地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增加村民进行艺术乡建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发挥好村民在艺术乡建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乡村自主建设能力[5]。
四、典型案例分析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以傈僳族、藏族、白族、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雪山、高山、草甸、民族风情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艺术并存、共融的特点,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色。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南布鲁自然村村民以“致富、振兴、团结、稳定”为发展主题,着眼于自然村实际,发挥自然村“六多”优势,即林草面积多、粮食产量多、优质古树多、家畜养殖多、能工巧匠多、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多、好人好事多,建设艺术乡建典型乡村。
五、结语
乡村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乡村存在的根本及乡村发展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艺术乡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要有塑造乡村建设的形,又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魂。没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是没有生存能力的乡村,没有文化艺术建设的乡村,乡村难以振兴,更不会实现具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艺术乡建,要充分挖掘本土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好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保护和传承良好的乡风民俗,把握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关系。这样就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好乡土文化,乡亲们把乡愁牢记心中,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在村民的认知上与行动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