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举措与成效

2023-12-13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普及文化馆全民

俞 亭

(福州市文化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0)

引言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文化馆的文化活动开展应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期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能够提高全民审美素质,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养,振奋精神风貌,对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发展有正向的、积极的作用。研究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模式内容的创新,扩大普及推广范围、加大普及力度,有助于推动我国文艺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馆的职能定位和作用

文化馆是为民众提供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国家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建设文化馆便于大众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馆承担着为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提供场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导群众文艺创作,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责任。其中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一项核心工作,文化馆对全民艺术普及与推广有积极作用,包括引导作用、示范作用、服务作用。

首先,文化馆引导作用。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平台,便于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根据群众文化需求提供多元文化服务,引导群众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文化馆示范作用。文化馆通过有序的方式组织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丰富和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发挥传播文化的示范作用。

最后,文化馆服务作用。文化馆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和原则,深入到群众中,发现、了解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实现、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的公共文化权益。

二、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创新举措

(一)全民艺术普及模式创新

传统的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基本以文化馆自己的场所为主,在馆内开展艺术培训,常用线下宣传的形式,吸引群众参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如今公共文化服务也随之提质增效。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也应积极创新艺术普及形式,通过多种举措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请进来+走出去

文化馆的艺术普及可以以“请进来、走出去”为原则,面向社会开展声乐、舞蹈、书法、绘画、合唱指挥、语言训练、非遗等内容的公益性辅导培训。依托文化馆的场馆场所,立足免费开放场地设施,由馆里业务干部、外聘辅导老师或优秀文化志愿者担任教学,按照不同的艺术种类,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开设常规性长期课程和体验性短时教学系列的艺术培训课程,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授课,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群众有机会聆听大家之声、领略大师风采,与名师同行,与名家对话。例如福州市文化馆打造的“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公益培训项目,邀请各艺术门类权威专家开讲,通过理论讲解、经验分析、作品赏析、现场示范、辅导互动等形式,为文艺爱好者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接受更专业、更深入的专家指导,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

除了“请进来”,还要积极“走出去”。文化馆艺术普及辐射面广,受众人群多,应该结合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组织和发动馆内业务干部、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教师走进各中小学、社区、基层乡村文化站等积极开展艺术普及。通过“走出去”开展艺术普及进校园、进社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训,文艺团队和骨干培训,面向不同群体,实现文化艺术对口配送,此外,依托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促进县(市)区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流通,构建出高效的公益艺术培训体系。

2.“线上+线下”实现文化普及

互联网技术为文化馆艺术普及形式创新提供新思路,除了线下的艺术培训、艺术展览、文艺惠民演出,文化馆还可以开通线上艺术体验通道。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公益培训招生内容,让广大群众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进行自主报名,开展内容丰富的公益艺术课堂,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语训、棋艺等传统艺术门类,以及剪纸、花式气球、陶艺制作、创意竹编等趣味性创新项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活动。利用数字服务功能,开通线上预约报名,使用微信小程序、慕课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线上艺术授课、网络课堂、线上专家辅导,打造高品质、广覆盖的网络阵地[1]。此外,线上开展文化数字联动活动,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设置艺术鉴赏版块和开展非遗类短视频大赛等,通过优秀文艺作品展播等线上宣传展示活动,开辟群众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扩展多元化的艺术普及模式。建立艺术普及数据库,同步各种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等基础教学课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艺术普及模式能够大大增加受益群众人数,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课程中来,享受高质便捷的培训服务,提高艺术素养、提升幸福感。

3.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艺术培训

文化馆应该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在艺术普及中可以吸纳一批有资质、有优势的社会培训机构和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参与公益培训。社会培训机构分布广、数量多,开设有艺术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等,可以为各个年龄阶段的艺术爱好者提供艺术服务。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艺术培训,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文化馆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机构加入公益培训队伍,建设馆外艺术公益培训基地,发挥馆外优秀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举办馆外培训基地培训成果汇报演出等方式,使馆外培训基地教学常态化、规范化。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益艺术培训能够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用活艺术培训资源,壮大艺术公益培训力量,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全民艺术普及类型创新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包括各种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精品、艺术活动的普及。全民艺术普及类型应多样化,扩大艺术培训、艺术创作的普及面,提升全民艺术普及的群众参与度,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全民艺术普及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艺术辅导培训

艺术辅导培训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曲等的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向群众传授基本的艺术知识。文化馆可以开设艺术普及公益大课堂,按各个年龄段学员设置相应课程,分不同班级,并且可以按照不同学员现有的知识技能技巧水平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培训内容增加多个门类,提升被培训人员的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

2.艺术讲座与讲堂

艺术讲座与讲堂普及知识可以涵盖很多门类,以文化馆为主阵地,结合学校、企业、社区等馆外点位开展公益性艺术讲座。邀请各艺术门类的名家、学者以寓教于乐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各艺术知识,提升群众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运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模式,在赏析艺术作品、分享艺术观点或讲解艺术表现技巧时,让聆听者参与互动,动手实践或亲身体验艺术过程,充分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3.文艺展演与展览

文艺展演是文化馆艺术普及的重要方式,也是大众接受程度较高的方式之一。文艺展演能够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让群众欣赏到更多高艺术水准的艺术作品。例如搭建“百姓大舞台”,定期举办系列文艺演出,为群众提供艺术普及成果的舞台,也是展示才艺和交流的平台。在各大景区、古厝等地长期举办街头艺术表演,也是全民艺术普及的一种新形式。创建艺术空间、打造品牌展览,选择书画、摄影等名家的作品展览,提高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三)全民艺术普及内容创新

艺术普及内容的创新有助于调动群众对艺术的兴趣。文化馆可以项目化、品牌化运行推动艺术普及,不断拓展普及内容,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分享会”“戏曲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为群众提供特色内容。品牌活动的主题可以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设定,还可以尝试去拓展一些与时尚和潮流接轨的项目与活动,打造一些新型的活动品牌,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另外,针对不同年龄人群,设置相应的服务项目[2]。例如青少年的艺术普及活动可以设置“暑期艺术嘉年华”“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研学夏令营等,学生在暑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公益艺术培训和体验活动。培训课程可以分课时学习,学员由文化馆公开招收,学习内容包括艺术普及的多种门类。选择品质优良的艺术内容,使学员们得到系统的艺术普及,提高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让参与者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创新主要成效

(一)为群众开启零门槛的艺术之门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开设相应的艺术课程,开展精彩的文化活动,邀请专业的艺术专家、学者和文化志愿者面向社会各层次学员授课,内容丰富,涵盖多种艺术门类。普及面不断扩大,走进基层向基层开展多场公益类艺术培训、文化惠民展演、艺术精品展览等。针对基层文艺骨干和基层艺术爱好人员进行专业的艺术指导,组建多个艺术团队,定期走进乡村,让村级群众观看到文艺演出,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文艺团队节目编排和创作,使其能够顺利演出。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志愿服务人次也不断增加。地方文艺特色品牌活动开展拉近城乡的距离,解决艺术普及不均匀的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都能均等的享受艺术普及,零基础的学员也能参与学习和了解艺术。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发展,为大众开启了零门槛的艺术之门。

(二)精准对接群众多元文化需求

文化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使地方社会联盟机构数量增多,分布广泛,这为文艺爱好者参与艺术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社会联盟机构分布广泛,老百姓可以自行选择便于参加文化活动的社会联盟机构,按照各自需求选择参加文化活动时间和文化服务内容。此外,文化馆构建文化服务“点单模式”,群众点单,文化馆精准接单,文化服务有效对接需求[3]。在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模式下,以市级文化馆为中心馆,县(市)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参与双向联动。县(市)区点单、中心馆按需配送各种文化服务,使各级文化资源互通共享。这种“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点单式服务新模式,能够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实现精准的文化供给,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激发群众文艺创作新动能

全民艺术普及的创新模式不仅充分激发了群众的艺术创造潜力和热情,也促进了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创作。近几年,全国多地的春晚面向社会征集群众节目,不少百姓登上了春晚舞台。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大赛中也有许多群众编导创作或表演的作品火爆“出圈”,吸引了更多文艺爱好者投入文艺创作。在全民艺术普及过程中,发现和培育了群众优秀文艺人才,通过专业的培训指导,提升了他们的创作水平,催生了众多创作个人和团队,涌现出了大量文艺精品力作,激发了群众文艺创作新动能。

(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支持下,全民艺术普及通过“线上+线下”的普及方式,线上报名、预约场馆、观看文艺直播,艺术云课堂等已成为常态,建立了全民艺术普及网络体系,取得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精细化等成效。数字化建设使文化服务传播畅通无阻,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文化服务,提高了艺术普及的群众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了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人民群众享受文化艺术的成果,也感受到文化服务的温度。

四、结语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化馆应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的核心作用,创新普及模式、拓展普及类型、丰富普及内容,推进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普及文化馆全民
全民·爱·阅读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