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 世纪以来南戏研究成果综述

2023-12-13雷丽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南戏声腔杂剧

雷丽娜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徐渭的《南词叙录》开启了南戏研究的先河,20 世纪以来,在南戏史料相对匮乏的条件下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着重探讨了南戏的起源、体制及其产生的时代与地点,对后世南戏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不少学者纷纷展开了对南戏的深入研究,为南戏研究学者传输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文献资料,在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南戏相关文物的出土与发现等都为后世南戏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可靠的史料证据,这对于考述南戏研究的历史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但仍有较多研究内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21 世纪以前的学者们较多关注于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详尽的考述了南戏的历史发展脉络。但是却鲜有论著南戏的曲体结构、南戏剧目在地方戏中的活态流变、声腔流变等内容,对于南戏剧目的研究范围也并不广泛,着重关注南戏的热门剧目,如《琵琶记》《荆钗记》等剧目。随着时间的推移,21 世纪以来的南戏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俞为民对南戏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整理与研究,徐宏图对南戏遗存剧目的考证与研究等,学者们的研究热情共同推进了南戏研究的进步。现主要对21 世纪以来的南戏研究成果从源起、体制特点、与杂剧传奇之间的关系、文献整理、剧目考述五个角度展开综述。

一、南戏的起源与形成研究

有关南戏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一直都在南戏研究中争论的较为激烈。此前学者讨论南戏的起点有“一点说”,即南戏产生于温州,与“多点说”,即南戏产生在温州、杭州以及福建的莆田、泉州等地的不同观点。连晓鸣《中国南戏探源——试论台州与南戏之渊源关系》[1]一文中从浙江台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论述了浙江台州对南戏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孕育作用。俞为民《南戏的产生及其市民性》[2]一文以新奇的角度对现存最早的南戏剧目《张协状元》进行考证,从两宋时期温州的经济文化、经商意识、远离大都市导致的文人势力弱三个方面分析温州具备形成南戏的特定人文条件,进而论证南戏产生于温州的学术观点。

有关南戏的渊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前就有学者指出宋元戏文源于梵剧、傀儡戏、鹘伶声嗽(指宋代宫廷杂剧伶人)等多种考辨。这个时期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的探讨,如张潇潇《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3]一文中从声调、旋法、音域、板眼、帮腔演唱等多方面的考辨,结合温州地方文献论证了瓯剧高腔在声、调、旋律、板眼上与南戏有着一定的血脉关系。黄婧《“宦裔”与南戏体制渊源》[4]一文中依据现存最早的南戏剧目《张协状元》中记述的“宦裔”一词展开研究,认为历史最初的南戏演员可能指的就是这批“宦裔”,其身份可能是宋教坊乐人及其后裔,是从教坊的乐器体制论证教坊乐人与南戏的产生形成渊源。赵国栋《胡忌〈宋金杂剧考〉研究》[5]作者指出南戏不可能仅从民间歌舞中催生,以全新的角度出发,论证了艺术与说话的结合也是南戏产生的直接来源,进而证明了宋杂剧是南戏的直接来源。可见,21 世纪以来的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呈现逐步深入的趋势,但尽管如此,多元化的研究结论也产生了较多歧义与矛盾,南戏的直接渊源能否直接归于宋朝的歌舞艺术?正如俞为民、刘水云《宋元南戏史》中所云“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歌舞艺术,到唐代更是空前繁荣,表演技艺也相当高超了,但为什么不能在原始社会、在唐代产生南戏,而要到北宋才能产生呢?”[6]由此可见,此问题仍需探讨下去。

二、南戏的艺术体制研究

有关南戏曲调研究的成果有俞为民《宋元南戏曲调探源》[7],该文从唐代曲子及教坊曲、宋词、诸宫调及唱赚、民间俗曲等艺术形式对南戏曲调的来源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8]一文中详尽考辨了诸宫调对南戏曲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蔡珊珊《南曲【香柳娘】曲牌格律考论——以〈张协状元〉〈小孙屠〉〈九宫正始〉中的【香柳娘】为例》[9]一文中,从曲文格律的角度,对【香柳娘】曲牌进行了逐一对比分析,探寻【香柳娘】曲牌在不同南戏剧目中的格律流变规律。学者们从多元的角度对南戏曲调的来源及曲牌流变展开了深入研究。

南戏形成的各地声腔相关研究成果,南戏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受到了各地民间文化及其语言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声腔及演变,学者们除了关注南戏的声腔流变,还对未流入其他声腔,自成一派的声腔进行了调查与考究,是当前南戏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如管云《南戏遗音——松阳高腔音乐探微》[10]一文中指出松阳高腔是在南戏形成后,在浙南山区松阳县单独保存,未流入其他声腔,独自保留下来的古老声腔。王秋华《“余姚腔”与“调腔”渊源初论》[11]一文中考述了新昌调腔是由余姚腔发展而来,是余姚腔的唯一遗音。它们同属南曲系统,都从老南戏发展而来,发源地相同,语音也相同。张潇潇《瓯剧高腔“帮腔”源流考》[12]一文中,将“一唱众和”置于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传统背景中,结合温州地方文献的记载,以瓯剧高腔的曲文帮腔与早期南戏剧本中的“合”“合前”进行考证,进一步探索瓯剧高腔“帮腔”的源流,并对“天下高腔皆姓弋”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戴和冰《论海盐腔的曲牌化过程——从南戏声腔发展四阶段划分谈起》[13]一文以南戏声腔发展阶段划分为基础,集中探讨海盐腔的曲牌化过程。作者尝试用南戏声腔发展划分四个阶段,以期更有层次的考述海盐腔的曲牌化过程,这些对考察南戏的声腔及流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关舞台剧目传播的研究成果有如俞为民《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态》[14]一文中,对南戏舞台传播中的全本、删节本、折子戏等多种形态,产生的缘由与发展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等。注重南戏剧目在活态地方剧种中的现代传播于流变情况,是南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其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还值得学者们深入的关注与讨论。

三、南戏与明传奇、北杂剧之间的关系研究

关于南戏与北杂剧的关系、南戏与明传奇的分界,这个问题也是从早期的南戏研究开始,就一直在研讨的重要问题。浦晗《临界·困境·分层:南戏的历史概念及其下限考论——基于学术史路径的探究》[15]一文中,作者从南戏和北杂剧的文本、情节安排、语言风格、曲词韵律、演唱方式等角度,对二者之间的主客观内容进行了区别化剖析,进而阐述了其衰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南戏与北杂剧之间的不同之处。作者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展开论证分析,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伏涤修《南戏与传奇名实、界限考辨》[16]一文中,提出了新传奇依然属于南戏范畴而非独立于南戏之外的新剧体的学术观点。熊张鹿鸣《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不同及北杂剧衰落的原因》[17]一文中,对南戏与传奇的临界断限这一重要议题,从体制特点的角度出发,对探索界限问题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喻晓玲《关汉卿〈拜月亭〉与施惠〈拜月亭〉比较研究》[18]一文中通过对同名剧本的考察,以此发掘南戏剧本与元杂剧剧本当中的差异性,同时考究南戏与北杂剧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了元末施惠的南戏《拜月亭》与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二者创作中的异同,以剧目对比就行考究南戏与元杂剧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个时期南戏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可以看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聚焦于研究南戏与北杂剧之间的区别,以及界限之间的考辨。

四、南戏文献整理与研究

对于史料文献的整理一直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前人南戏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在归纳总结的同时,对南戏研究的未来发展建立了基础。如俞为民、洪振宁汇编的《南戏大典》是对南戏剧目《荆钗记》、明清古籍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了全面的汇编整理,为南戏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料基础。浦晗《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一文中[19],从学术之“势”中的南戏发展历程、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与范畴、审视之“维”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三个角度对南戏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的作了一个总结,也对南戏研究的文献整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俞为民《钱南扬先生的南戏研究及其成就》[20]一文中,对钱南扬先生的南戏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此外,还有学者将目光看向海外,关注国外学者在南戏研究领域上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成果进行翻译与整理。

五、南戏剧目的相关研究

关于南戏剧目的研究也是历来学者们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如陈文眉《王十朋与〈荆钗记〉》一文中,作者从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指出文学与生活的区别,以新的角度对《荆钗记》中王十朋的人物形象展开了深入探讨。苍海平《南戏文脉 瓯越情怀——从〈张协状元〉看永嘉昆剧的艺术特色》,关注温州永嘉昆剧作为南戏衍生发展的剧种,作者通过对永嘉昆剧的人文生态环境以及《张协状元》的介绍和分析,从而深入的探讨了永嘉昆剧与南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挖掘了永嘉昆剧的艺术特点。学者们除了对南戏剧目中的人物形象、文化底蕴、主题思想等内容展开分析以外,还对南戏剧目的不同版本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尹超凡《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琵琶记〉价值估衡与评点浅析》一文中,对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中的《琵琶记》评点考订、校正、注释、辨析,考述其史料意义与理论价值。张玲玲《南戏〈琵琶记〉流变研究——以〈善本戏曲丛刊〉为例》也是对不同的《琵琶记》选本展开比较分析,从戏曲曲谱出发,分析《琵琶记》的流变情况。《琵琶记》作为第一本文人创作的南戏剧本,改编自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在故事情节上对原作进行了翻案,意图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该剧本的人物形象、结构特征、词采成就一直都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

除了以上罗列的南戏研究成果以外,南戏研究还在活态剧种中展开了细致的研究。随着南戏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还陆续举办了全国性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与戏曲文化节等活动,如南戏国际研讨会(浙江温州)、首届戏曲寻根——南戏文化季(浙江温州)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南戏流变的研究当中,与当地的风俗和人文情怀定然脱不了关系,在研究过程中,转变局外人与局内人的思维或许会把事情思考的更加透彻。

六、结语

综上所述,21 世纪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南戏研究的行列,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南戏研究视野逐步广阔与深入,为传承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者们立足于前人翔实的理论基础,追求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探讨南戏研究相关的学术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见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历程。尽管如此,南戏研究中仍有较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如大众审美的变化与南戏流变之间的联系、南戏在活态剧种中艺术体制以及音乐特征的分析、同时关注南戏静态与活态的流变。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口头传唱、心领神会是传承音乐的主要方式,这也直接导致了音乐的传播性相对受限,自中国古典戏曲曲谱以及印刷术的相继产生,使得原本的口头传唱形式得以通过书面刊刻的形式进行传播,关注戏曲曲谱中记载的南戏剧目、宫调与曲牌的流变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也十分必要。在文化繁荣兴盛、快速发展的今天,南戏作为早期成熟的戏曲样式,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戏研究的延续与发扬是学者们的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南戏声腔杂剧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宋官本杂剧段数本事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