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体系的构建

2023-12-13翟子豪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翟子豪

摘要 在总结多地多种运维保障模式先进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网功能作用及装备设施属性,分析了当前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状况,探讨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深化改革和完善运维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维护;保障体系;部门保障;社会化保障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03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乡镇全覆盖的地面综合加密气象观测网基本建成。作为综合加密气象观测系统中的重要装备,区域自动气象站遍布各个乡镇。湖南省共有1 942个乡镇,已建成了3 41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68.5%的区域自动站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设备故障率逐年上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装备保障工作在人力资源、维持经费、技术能力及运行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凸显,且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对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深化改革,加速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全新管理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的装备技术保障体系,提高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2]。基于此,根据现行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的现状,提出完善运维保障体系的建议,以供参考。

1 区域自动站运行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自动站运行保障现状

据调查,各地气象部门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化,有部门内部设置专门保障机构模式、部门成立专业保障企业模式、部门与设备生产厂家联合建立保障机构模式、设备生产厂家托管保障模式、部门合作模式、社会化保障模式[3-5]。

从实际运作模式来看,大体上分为部门保障和社会化保障模式。

1.1.1 部门保障模式 气象部门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装备保障机构,进行了明确分工。省级装备中心为全省装备保障的技术支撑,负责远程视频诊断、技术指导及疑难故障的维修工作;市级装备中心负责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行状态监控、县级维修维护技术培训和指导、通信维护、复杂故障的维修及辖区内自动站校准和计量检定,并承担未设气象机构市辖区所属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市本级所有气象装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县(区)局负责辖区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定期巡视、维护、保养、简单故障维修。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任务主要由市、县两级负责,县(区)气象局是维护维修主体,多数县气象局受编制的限制未设立专门机构,仅指定业务或科技服务人员负责维护。在三级保障体系中,关键点在第二级,薄弱点在第三

级[6]。随着区域自动气象站装备数量的增加,站多面宽,设备随使用年限增长,故障率逐年上升,维修压力增加。尤其是受春夏季区域自动气象站周边植物、杂草生长茂盛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因维护维修人员不足而导致巡视周期延长,观测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观测仪器被覆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增加了观测环境保护压力。即使县级气象部门倾其全力,也难以全面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

1.1.2 社会化保障模式 气象部门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业务运行保障工作外包给设备生产厂家、社会企业或其他第三方社会机构。气象部门负责保障经费筹集、活动质量及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减轻部门压力。目前,多个省、市进行了试点。上海市、江苏省等经济发达地区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经费充足,采取社会化保障模式减轻了部门设备维护维修的工作压力,获得了良好的成效[7]。辽宁盘锦市气象局采用气象装备专业人员与乡镇气象信息员合作方式,通过系统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掌握简单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装备维护维修技能,将日常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规维护和一般性故障维修工作交由气象信息员负责,由专业保障人员负责复杂的故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8]。由于区域自动气象站规模不大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企业关注较少,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没有区域自动气象站专业维修企业,因中标方对气象工作的要求不够了解,不能適应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要求,中途中止合约的情况多有发生。鉴于社会化保障人员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把握保障准入条件,监督管理难度大,保障队伍不稳定和保障经费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质量。多地气象部门已回归部门保障管理模式[9]。

1.1.3 运维经费 运维经费来源一般为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拨款、地方财政专项和本级部门自筹3个渠道。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拨款比例占比为18%~33%[10];地方财政专项因地域经济差异和政府领导对气象事业关注度不同,其投入占比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力雄厚,对气象事业关注度高,为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经费。而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因财政紧缩,对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支持不足,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维经费投入较少。有学者统计人力、交通和差旅经费支出占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经费总投入的76%,且随着燃料价格和人员工资上调,运维保障成本不断攀升,导致运维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1.2 现行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2.1 保障体制不完善 区域自动气象站网是为提高地方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地方政府投资,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建设的公共基础工程,项目是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成果,属于地方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尚未被完全纳入国家气象装备管理序列。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建成后运维保障工作考虑不充分,如运维经费渠道、运维主体、运维队伍建设等设计不到位。机构编制设置不合理,作为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主体的县气象局,不是政府组成机构,对区域自动气象站所在地的人力组织、观测环境保护协调、保障经费筹集力不从心;县局人员编制少,无法配备专职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人员。由于业务量大,一人身兼数职,或由局领导、办公室、财务、预报和科技服务等人员兼管,维护维修人员和责任人不明确,从而造成区域自动气象站技术保障队伍不稳定。实施社会化保障条件不充分,尚未建立可操作、可复制长期稳定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普遍存在承担保障业务的企业对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不够了解、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对故障维修反馈不及时、维修费用高和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1.2.2 管理机制不健全 很多学者调研结果反映,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保障队伍建设、技能培训、经费保障、效能评估、绩效考评等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等问题[11]。甚至一些区域自动气象站未建立维修配件计划采供管理机制,导致机构形同虚设,人员、任务、措施不到位,日常运维和巡查制度不符合实际,无法满足区域自动气象站稳定、高质量运行的需求。

1.2.3 技术力量薄弱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气象部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新能源供电技术等新技术的集中地,对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但作为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主体的县级气象台站,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不高,在职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对新技术不够了解。此外,运维保障人员不足,运维保障任务重且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会出现现场不能处理故障的情况,延长故障维修时间,从而影响区域自动气象站效能的正常发挥。加之技术保障队伍整体接受教育培训机会少,知识老化严重,整体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观测系统发展的需要。

1.2.4 运维保障经费不足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社会公益设施,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建成后的运维保障工作考虑不充分,运维经费计算不足,渠道不明确,区域自动气象站装备随使用年限增加而故障发生高概率上升,维修配件价、燃油价格、工人工资上升等因素使运维保障经费不断增加。保障经费严重不足会对检修仪器装备配置、维修配件采供备存、技术培训和交通保障有所限制。可供更换的备件短缺、技术能力不足、故障检修反应速度缓慢,从而延长了维修时间,严重影响了装备保障效能。

2 新时期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的构建

秉承“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措施到位”的“三落实一到位”的理念,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强化能力,构建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响应迅速、持续稳定高效的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确保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协调发展,提高装备管理水平,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安全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1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维体制

多年来,区域自动气象站是监测气象灾害的前沿装备,为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技术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运维保障工作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气象灾害的防御组织、领导、协调、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各类气象监测设施的维护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一,气象部门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运维保障体制,将相关的人员和部门纳入保障体系,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由三级拓展为四级管理,并明确各层级职责。第二,通过政府协调,将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运维管理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调整至乡镇政府负责,每个乡镇明确1名分管领导负责管理。第三,根据辖区内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情况,合理协调人力资源,就近选定1~2名人员兼职维护保障工作,实现维护保障属地化。既能有效充实县级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力量,又能减少维护差旅支出,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响应时效,提高修复效能。

2.2 建立良好的管理、工作、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装备,其运维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高效落实,一是必须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内容,并实施政府和部门双重考核,将任务责任落實到位。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对各层级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任务和职责明确到岗到位,省、市、县三级在承担原工作任务的同时,增加对下级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职责,乡镇级兼职保障人员主要承担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常规巡视、维护、观测环境保护及一般性简单故障处理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区域自动气象站巡查、故障检修响应、维修工作流程、探测环境保护、配件计划采供管理、检修仪表工具配备、装备运行建档、装备校验和检定、装备更新和报废等管理制度,确保保障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四是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为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维修配件采供、装备更新、购置检修仪器设备、技术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工作技能竞赛,对优秀工作者给予奖励,调动干部和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六是加强兼职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兼职区域自动气象站保障员录用条件、工作要求、基本待遇、考评及奖励机制,稳定和壮大保障人员队伍。

2.3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保障能力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多项新技术应用的集合地,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做好区域自行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工作,则要求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还要与时俱进低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尤其是对新成员进行岗前培训时,促使新成员认识到区域自动气象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方法、注意事项及一般简单故障的排除,明确职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目前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人员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要想培训获得较好的效果,更应注重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的人员,因材施教。采用线上线下、现场示范实操,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全方位提高人员的技术保障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现代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的需求。

2.4 注入新技术提高装备运行监控能力

目前,气象部门各级业务平台已建立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在线状态监控系统,能及时监测设备的异常信息,加快检修响应速度,提高观测数据质量。但由于现有的监控系统是依据观测站信息是否在线或系统能否接收测站的有效数据来判断观测站故障的,因此很难辨别环境变化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准度和真伪性,获得的结果不够准确,从而难以满足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则能直观地观察自动气象站周边环境、自动气象站装备状态,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故障原因。通过在线远程视频指导当地管理员排除故障,既能提高故障查修效率,有效提高观测质量,又可以节省维修费用。

3 结束语

为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稳定高质量运行,推进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现代化气象观测装备的效能,各级气象部门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着力推进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体制改革,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联动机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队伍。同时,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监督管理,保障经费、责任、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培养出技术过硬、有责任担当的气象装备保障队伍,构建职责清晰、保障高效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运维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孟小力.眉山市气象局推进气象灾害预警联动的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2.

[2] 陈皎.关于重庆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的思考[J].贵州气象,2013,37(1): 53-55.

[3] 張娜,朱翠红,刘勇.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的发展方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0):202-203.

[4] 常君德,高莉莉,张放.辽宁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成效简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7):143,158.

[5] 张延龙,王建兰,庄玲玲.市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5(6):53.

[6] 罗达标,沈旭,黄丹宁,等.西藏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现状研究及其发展分析[J].西藏科技,2017(1):46-50.

[7] 吴丹晖,周红根,张道远,等.推进标准化区域气象站的社会化保障[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8,35(3):116-120.

[8] 袁婧,王楠,孙卓.市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探讨与展望[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9):65,69.

[9] 史静,李文博,马云波,等.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J].阅江学刊,2016,8(6):52-58,139.

[10] 范方福,蒋光英,严启兴.县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17-218,221.

[11] 韩重国,王媚.县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现状与发展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2):77,79.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for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in the New Era

Zhai Zi-hao (Che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various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modes in many places and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tatus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th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and the attributes of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Suggestions on deepen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guarantee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Security system; Department guarantee; Social security

猜你喜欢

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工商学院“二三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
信号系统安全软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
消弧线圈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探讨
试析配电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