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翻译的差异性及其美学价值研究

2023-12-13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译者

刘 颖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引言

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入英美文学作品,并加强了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力度,旨在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英美文学的传播率和影响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英美文学作品大多英语写成,但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在思想文化上的不同,使得英美文学翻译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要深刻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和背景、语境和作者的逻辑思维,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来翻译出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使得英美文学翻译信达雅,这样才有利于读者真正领悟英美文学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本文简单介绍了翻译工作的内涵、英美文学的美学价值和实用翻译的美学内涵,并从文化思想和归化异化两方面分析了英美文学翻译的差异,并从直译、情感翻译和意译三种翻译方法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来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英美文学作品在国内的传播,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翻译工作的内涵

翻译工作的本质就是将不同语言文字的内容进行转换,同时确保文字内容和传达的思想情感不变。翻译工作并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根据当地的文化风俗和思想行为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转换,不仅要传达出原文的内容,也要表现出原文的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而英美文学翻译工作还要讲究美学价值,即要认清和尊重英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而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体现出两国的不同文化和思想情感,使得翻译出来的中文更加有艺术美感和客观真实性,也能够让普通的中国读者能够读懂这些思想情感和文化风俗上的差异。

(二)英美文学的美学价值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近代文学史上,英美文学引领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并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近代文学就深受英美文学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的影响较重。例如我国近代很多文学家都受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世界名著《飘》的影响,创作了很多以女权为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使得女权思想西为中用,促进了国内女性思想和女权主义的觉醒,进而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且英美文学作品大多受到西方工业革命和战争的影响,具有更高的探索精神和启示思想,能够通过革命与战争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也能够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提出大胆构想与假设,并将这些思想和情感都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近代英美文学百花齐放,不同风格流派的文豪粉墨登场,用其笔墨构筑起一个个真实又荒诞的文学世界,无论是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现实主义文学,都能够反应当时西方国家的社会面貌与文化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反思精神与启示意义。所以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不仅与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字风格和内容有关,也与文学作品波诡云谲的创作背景有关,而且通过英美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艺术加工,可以烛照后人,英美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体现的思想与精神对今后的世界文学史发展乃至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实用翻译的美学内涵

实用翻译美学是外文翻译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设立该学科的目的是在兼顾外文翻译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增加翻译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转换来体现文学作品的审美。通过实用翻译来展现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能够有效帮助读者了解原著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者独特的行文技巧和文字风格。实用翻译虽然强调英美文学翻译要尊重原文原意,但也要尊重原文的审美,将原文的审美点和审美标准准确无误的翻译成中文。所以在进行实用翻译时要做好审美主体的控制工作,审美的主体就是译者和读者,审美的客体就是原著及其作者和译文。英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多是原著作者创造的,在实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全面深入了解原著作者的审美观,也要了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审美观,有些原著作者虽然秉承着某种审美观,但受创作环境或创作要求的影响,英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审美可能与原著作者秉持的审美观不符,这些都需要译者通过实用翻译前期的调查工作来提前洞察出来,避免翻译过程中因所持的审美观不准确不到位而使得译文与原文的审美大相径庭。除此之外,在实用翻译过程中译者还要综合考虑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不同来体现原文的审美观,毕竟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不同,文化背后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也有不同,译者要认清两种语言背后所呈现的文化和审美的不同,这样才能客观准确的翻译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

二、英美文学翻译的差异性

(一)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著名文学家尤金奈达曾经对英美文学翻译进行过深入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不同文化载体之间的交流活动,如果翻译成功则会促进多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我国很多译者就是按照尤金奈达的理念来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的,并且重视英语和中文体系下不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思想,因为汉语和英语的诞生背景、应用环境不同,其所传递的文化情感也不相同,进而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译者的思想观念不同而产生翻译偏差,使得译文与原文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存在差别,这样就影响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质量。同时英美文学本身属于两个国家的文学体系,英国和美国的官方语言虽然都是英语,但是两个国家因为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大不相同,在世人眼中,英国人严谨庄重,美国人自由奔放,正是因为两国人的性格、思想和文化存在差异,使得两国的文学作品反应出的思想、审美和情感也不相同。正是因为英美两国存在巨大的思想文化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两国不同的文化和国民思想来进行翻译,尊重两国在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上的差异,并充分进入到英美文学作品的语境中去,充分利用自己的中文素养和文学基础来进行翻译,尤其是对待两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同一历史事件、同一文化习俗等都要以作者所在国家的公民身份去翻译,这样才能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和水平,便于读者了解英美文学作品背后真正的思想和情感。

(二)归化异化上的差异

归化异化是在英美文学翻译工作中经常用来解决翻译问题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翻译国力强弱较大的文学作品时经常用到。就目前而言,需要充分利用归化异化翻译方法来处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差异。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需要利用归化法来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带入到汉语语境中,以便于让读者准确理解作者所想传达的情感与思想。例如History o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经过归化之后可以翻译成为美国现代文学时,这是与中国近代文学史对立统一的,这样的翻译更容易让读者与中国近代文学史进行对比,然后促进读者对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探索,从而深入学习中西文学知识。

异化是现代世界文学界常用的二次创作方法,是指当前流行的价值观和思想与传统的价值观和思想存在部分偏差后对传统的文学作品进行现代思想观念上的再创作,来确保传统文学作品的观念与思想符合当前的思想潮流。通过异化法来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目的是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创作,来改变原著中部分不符合中国读者思想和观念的内容,进行本土化的处理,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些文学作品。例如很多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地名和专有名词,想要准确翻译出来难度很大,译者就可以利用异化法来进行本土化翻译。例如I’d rather be a headmaster in a distant uncomfortable town then be a teacher in a nice city,这句话通过异化翻译后为“我宁愿在边远条件差的小镇当校长,也不愿意在优越的城市中当老师”。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可能是“我当一个偏远不舒适的小镇的校长,好过当好城市的老师”。但是异化法翻译出来的更符合角色斩钉截铁的性格。所以异化法翻译虽然会使得译文意思失真,但却能够更加凸显人物性格或故事性,这样的翻译反而更佳。

三、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分析

(一)英美文学直译的美学价值

英美文学翻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译,直译能够确保译文与原文的意思相近,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也基本一致,而且直译也最容易被读者理解。但是直译也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等缺点。单纯的逐字逐句翻译往往会使得译文枯燥乏味甚至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丢失了文学作品的文字魅力。例如“Science means honest,solid knowledge,allowing not an iota of falsehood,and 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通过直译法可以将其翻译为“科学是老实的学问,无法容得虚假,犹如赫拉克勒斯的艰苦一样”。但是中国读者可能会对译文中的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感到陌生,甚至匪夷所思,从而无法了解“犹如赫拉克勒斯的艰苦一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影响阅读质量和感受。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首先要了解罗马神话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尤其是要对赫拉克勒斯这个人物要了解,这样才能懂得原文中“it involves Herculean effort and grueling toil”的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是“做成此事需要付出艰苦劳动”,这样异化翻译出来更容易让中国读者了解作者所想传达的情感和思想。英美文学翻译中经常采用直译方法,但该方法多少会影响体现英美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尤其是在专有名词、历史和文化的翻译上,要尽量少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二)英美文学情感翻译的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是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很多作者喜欢用隐晦的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先要自己了解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要采用情感翻译方法利用中文也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隐晦含蓄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大幅提升英美文学译文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让读者能够对译文不断咀嚼和回味。例如在翻译“Be careful with his gift.It's a Greek gift.”时将其直译为“小心他的礼物,那是个希腊人的礼物 ”,但是读者会不理解为何要小心希腊人的礼物,那么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世界文学素养,深入了解《伊利亚特》这本著作以及木马屠城这一历史故事,来深入解读“希腊人的礼物”这一名词背后隐藏的“阴谋”,将原文翻译为“小心他的礼物,可能存在危险”。这样的翻译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原文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也更加凸显了人物形象。因为英美文学作品中很多类似中国成语这样的隐藏着某些道理和故事的专有名词,就需要译者深入了解名词背后的文化和故事,体会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再进行翻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体验,也可以提高英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三)英美文学意译的美学价值

意译是指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来进行本土化处理,使得译文更加符合本土读者的认知与观念。意译可以将原文中难以翻译的文字简单翻译出来,并且提高译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例如在翻译用“aquiline nose”时可以直译为“鹰钩鼻”,但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鹰钩鼻是阴险狡诈之人的代名词,而在西方语境中鹰钩鼻是端庄好看的代名词,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结合原文中人物特点将其翻译为“高挺的鼻梁”,这种意译就尊重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传达了作者想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四、结语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英美文学作品大量流入中国,为了确保英美文学作品能够信达雅地翻译出来,就需要译者认清英美文学翻译的差异性和美学价值。译者要充分了解英美中三国的文化差异以及国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利用归化法和异化法来处理文学作品翻译上的难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翻译,直译重真,意译重意,情感翻译重情,只有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才能做好英美文学翻译工作,提高国人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译者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