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

2023-12-13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油画院校

张 煊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引言

在艺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油画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不管是坚守传统油画教学模式还是采用开放的艺术教育观都是当前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两难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载体,在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如何传承和发扬油画这一艺术语言,也成为了高职美业课程改革的关键话题。

一、传统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教师教学理念传统

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但是在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学手段丰富性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沿用的教育理念依旧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大多凭借传统的教育经验或是沿用原有的教学风格,也就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受到了限制。再加上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将个人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不仅导致教学手段单一,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习兴趣。由此可见,要想推动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要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进行转变。

(二)学生油画基础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当中的美术专业学生油画素质较强,但是在高职院校当中美术专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油画学习基础,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并不重视理论的复习和应用,也就导致学生个人的油画技能很难得到提升。结合高职院校油画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如果学生的理论水平不足,则很难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水平出现严重的降低,甚至会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对油画创作过程进行支撑,则必然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学生也很难在油画创作过程中将事物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并且在选择创作主题时也有可能存在误区。要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美术素养,就必须要依赖基础理论,而学生基础理论并不扎实,则很难构造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三)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学评价机制的设计能够展现出教师当前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效果,并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然而,高职院校一部分美术专业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并未认识到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往往对评价机制缺乏足够的关注。在评价学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时仅仅从最终的学习结果角度入手,缺乏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忽略了学生油画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给学生的未来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另外,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机制当中,大部分评价标准都存在局限性,只是单纯的对油画理论知识较为重视,也就使得高职院校当中的油画课程教学与职教改革的新理念存在互相背离的现象,这就使得我国油画课程教学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强化理念创新,探索多元化油画教学手段

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关键的就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要想推动高职美术油画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理念的创新,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油画教学手段。

第一,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来自于专业能力过强的教师队伍,教师个人的成长不仅是时代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时代职教改革的必然之路。作为艺术专业教师,必须要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思政的内涵,将教育和理念创新贯穿至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个人自学以及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良好的理念创新氛围,认识到在新时代教育的新方法与新模式将提升教师的个人技能作为重点突破点,在新时代争做学习型和学术型教师。

第二,在新时代高职美术专业优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更新油画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从教育理念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并形成鲜明的院校特征,根据油画课程教学特点开展日常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深入挖掘在美术专业油画课程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要素,合理的设计课堂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灵感的关键所在。作为油画课程教师,应当更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创造专属于自己的教学手段,设计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教无定法,要想提升美术专业油画课程的教学水平,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特征,创造专属于美术专业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课堂设计,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落脚点的教学评价体系,赋予新时代下油画课程教学主观能动性。在多元化评价手段下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和动态化考核,不仅要突出油画技能,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独特特征,建立复合性评价机制,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多元化要求。

(二)明确教育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更强调课堂教学计划以及课堂的教学节奏,重点就在于向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特征和性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传统统一的授课模式,必然会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影响。油画课程教学相对于其学科而言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由此一来也就有不明确的对错之分,而这同样也是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共有特征。在油画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疑惑时应当与学生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任何一个想法都给予尊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当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此外,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呈现出扩招的迹象与发展趋势。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开设了多元化的艺术类课程,然而在学生数量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导致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下降。教师在教学优化课程时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以及油画创作能力。而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引进专业的优化人才,在考察其基础艺术水平上对其教学能力进行提高,要保证每一名教师对油画创作都有着强烈的热爱。在这一观念的推动下,使教师主动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进而更好的在油画教学中发挥出其引导作用。

(三)重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未来的成长需求,重构油画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

第一,对于刚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基础油画技能,在课程安排时则应当由专业造型向油画基础过渡,在油画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对学生讲解几大油画的流派,比如在油画语言课堂教学中,则应当将表现主义和经典主义的形式内容进行细化介绍,在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对自己所喜欢的油画类型进行确定。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的方式,能够推动学生将实践与理论学习充分融合,同样也是职教改革当中对高职院校因材施教提出的要求。

第二,在实际油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展现个人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对油画专业内容进行选择。在教师的指引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油画时产生亲切和自然的感受。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采用层次化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全新的课程理念当中。

第三,美术专业的油画课程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对于刚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最关键的就在于扎实油画基础,因此可以设置写实油画基础等课程。而在第二阶段,则更注重向学生讲解美术史,从几大油画流派的角度入手安排课程,比如设定油画语言课程,主要包括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和古典主义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完成作业的形式开展学习实践,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且真正适合自己的油画风格与流派。这种课程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开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思考模式和创作特征。

第四,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之后安排实践课程。在这一课程安排当中能够最大化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能够自由的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艺术类型进行深入探索。在经过前两个阶段铺垫之后,学生不再对油画产生陌生的感受,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思维,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坚守文化建设阵地,传承油画创作技术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主要载体之一,必须要坚守文化建设的阵地,在当前开放的文化背景下,利用课程建设的阵地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家。如果只强调油画课程的教育意义,将会导致学生油画基础技能的缺失,学生也会沦为当前时尚元素的盲目追随者。换句话说,技术的教学是一位艺术创作者所必备的技能,传统油画技术是将油画区别于纯理论学术研究的底线,因此,应传承油画创作技术,加强传统油画技艺与高职油画教学的融合。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使学生在油画课程学习当中形成熟练的绘画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师个人对当前艺术的不了解或认知缺陷,则往往会不遗余力的批判当代艺术,甚至认为当代艺术的主流为写实主义。这种传统单一的教育观念,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逐步僵化,也就仅仅局限于传统绘画技巧的角度,一旦学生离开油画课堂,则将不知所云。这种情况下,学生要么叛逆式地看待当代艺术,要么只是局限于自身狭小的认知领域当中,很难融入到当代艺术体系当中,这都将妨碍学生未来的成长。与此同时,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沉醉于自身精妙的技术,或是寄情于山水,那么将会脱离于现实社会,最终,学生的课程学习也将流于形式。社会的发展总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在这些规律的背后,多种文化和思潮的交织。在当代多元化艺术观念的背景下,学生们更应当沉心磨练自身油画技巧,但是随着当代艺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油画技术已经受到了颠覆。多元化的绘画理念和资本的介入,导致很多坚守传统技术的艺术家很难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样,还有一部分艺术家在经济的冲击下,其创作心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油画的价值也就因此变得模糊不清,有越来越多的人甘愿创造价格而丢失艺术本质。这种在商业驱动下的艺术泡沫,导致在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重观念和轻技巧的问题,这也就使得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严重下滑。这也会完全背离于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也就导致艺术教育沦为空谈。因此,在当代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教育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立足于社会文化背景,通过打牢技术基础,顺应当前多元化文化发展思潮,承担起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阵地,传承油画技术。

三、结语

在我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也成为我国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话题,油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元素,在考察油画艺术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美术专业油画课程改革也成为了当下文化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作为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强化理念创新、探索多元化油画教学手段;明确教育目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重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坚守文化建设阵地、传承油画创作技术等改革措施,培养油画美术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油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与提高。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油画院校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岁月长又长》(油画)
屈慧作品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