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

2023-12-13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土家族非遗民俗

闫 淼

(成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引言

土家族民俗音乐深刻体现其民族特点、风俗习惯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承载着土家族文化体系,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阶段中的历史符号和文化风貌。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不同地区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实际保护和开发情况,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而巴渝土家族的民俗音乐文化,也在土家族综合体系中较为显著。以合理、全面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落脚点,将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土家族的民俗音乐文化,补充和完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体系。对于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类型

(一)重庆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秀山民歌

重庆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秀山民歌,是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的巴渝地区歌舞表演艺术。秀山民歌的数量极多,所涉及和涵盖的歌曲类型也极为广泛,大体上可以分为山歌歌曲、劳作歌曲、生活歌曲以及风俗习惯歌曲这四种类型。在秀山民歌体系中,大多以山歌歌曲为主。除此之外,秀山民歌也包含具有民族特色表演性质的花灯歌曲。其音乐风格和音乐曲调多为打击乐,可以细致划分为正调和杂调,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有《猛虎下山》《花子醉酒》等等。秀山民歌花灯从农历一月初期开始演出,直至元宵节结束,表演流程和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步成熟和规范。主要的表演过程由开灯、祭灯、赏灯、闹灯、烧灯、辞神等内容所构成,充分体现秀山民歌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在农田劳动中产生的薅草锣鼓

在农田劳动中产生的薅草锣鼓,也是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典型标志。薅草锣鼓也可以称为打闹歌,是巴渝和湘黔地区土家族人较为常见的歌曲艺术。主要由薅草动作形态的劳动以及农田劳作的形式所构成,是土家族人们在进行日常劳动和生产期间,将相关歌曲进行有机融合的民族特色艺术风格。土家族人在集体薅草、栽培、插秧、耕田的过程中,一般会由年长的人开始领唱,并伴随着打击乐器如鼓、锣等,进行有节奏地敲击。随着音乐伴奏声音的跌宕起伏,土家族人的歌声也纷纷响起。采取群体对唱的形式,甚至可以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土家族由于身处广袤的山区,而人口数量却稀少,导致家庭劳动力不足。漫山遍野的丛林地区经常出没野兽,导致农田庄稼被毁,家畜也受到损失。基于此,土家族在实际的劳作和养殖期间,逐步形成群体互助的形式,共同进行生产和劳作。利用锣鼓打击乐器,土家族人可以将相关信息进行传递,同时也能够有效惊吓和击退野兽,保护庄稼以及家畜的安全。长此以往,便形成独具风格的土家族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其构成形式相对来说较为固化。在进行传唱的过程中,土家族人希望能够保护好劳动成果。因此,在传唱过程中也有利于充分激发土家族人的意志和精神。薅草锣鼓与土家族民歌和山歌的融合,在锣鼓紧密的背景和节奏声中,充分展示土家族人的民族特色和劳动力量。

二、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特点

(一)劳作性

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具有劳作性的特点。鉴于土家族群体的发展环境和民族风格,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土家族人逐步形成以农耕为主的生产劳动方式。因此,对于农作的相关活动极为注重,也将其融合到土家族的民俗音乐体系中来。在举办祭祀性的民族仪式和活动中,土家族人所传唱的歌曲便是歌颂劳动的内容。巴渝地区的薅草锣鼓也是土家族人在进行薅草耕作中,所形成的歌曲形式。除了能够提高土家族人在进行薅草过程中的劳作效率,还能够使劳作压力在轻松、愉悦的传唱环境和氛围中,得到合理的改善和降低,引导土家族人可以切实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意义。土家族的南溪号子也是“非遗”民俗音乐的重要内容,是土家族人在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为提起精神和解除疲劳所创作的劳动号子,象征着土家族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劳动精神。除此之外,在巴渝长江土家族地区的船工号子,也是为使船工能够在水流缓急期间,可以安全、平稳地行驶船只。或者在波澜不惊水面的行驶过程中,借助于曲调悠扬的船工号子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充分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感受,也有利于船工将行船动作同水流形式进行协调。

(二)融合性

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还具有融合性的特点。土家族并非是在单独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而是云贵川不同地区的融合群体。因此,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程中,土家族深受各个地区不同文化的影响,也与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经历过杂居,从而吸收和容纳多样化的民族元素。在土家族民俗音乐的构建过程中,也将上述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土家族族群的文化交流效率以及融合效果,使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内容极为多样化。从土家族地区所处的环境来看,因其坐落在众多知名旅游地区的交界处,所以在主动或被动的角度,都使“非遗”民俗音乐能够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土家族在音乐歌舞表演艺术中,受明清时期汉文化的融合影响,含有明显的汉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比如,传统的土家族族群在婚姻问题上,鼓励青年男女自由进行婚配。但随着汉文化中“包办婚姻”观念的传入,使土家族人对于月下老人的角色越来越追崇。受这一理念的影响,巴渝土家族风俗歌曲中的“哭嫁歌”应运而生。在土家族青年女性出嫁前一周左右开始传唱,将新娘对父母、家人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哭诉至迎亲当日。

三、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传承

(一)建立健全“非遗”民俗音乐综合管理体系

要想将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进行合理传承,首先要建立健全对“非遗”民俗音乐的综合管理体系。部分土家族的民俗音乐已然失传或有所损失,无法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管理。基于此,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要针对巴渝土家族地区的实际民俗音乐发展情况,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音乐管理体系。首先,相关部门要深入到巴渝土家族地区中去,将其所具有的特色民俗音乐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制度和标准,将土家族民俗音乐进行分类,推进巴渝土家族地区在民俗音乐方面的持续传承和发展。其次,要将巴渝地区相关“非遗”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进行细致划分,使相关人员对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传承和开发工作,能够自主、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重要的土家族民俗音乐从多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定期呈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使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体系得以持续补充和完善。最后,相关部门还要优化对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监督体系。倡导社会机构、媒体媒介,以及群众市民的主体参与,对民俗音乐的传承和开发工作实施多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推广“非遗”

相关部门还要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将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传承。通过构建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形式,将相关的“非遗”民俗音乐资源,以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形式,转换成数据信息资料进行上传。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使民俗音乐资源能够得到安全储存和科学管理。大众也可以随时随地的登录数字博物馆网站,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下,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音乐进行浏览。在构建数字博物馆的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该紧紧抓住巴渝土家族地区民俗音乐的特点,充分激发和调动人们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认同感,强化人们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以及理论自信。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够自主将土家族的“非遗”民俗音乐进行保护和传承。其一,相关技术人员在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时,应该注意结合巴渝土家族民俗音乐的特点。创建生动、形象的虚拟空间,以直观性的角度向大众全方面展示,巴渝地区土家族民俗音乐在其发展历程、表演形式、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创设大众与数字博物馆的互动交涉功能,人们通过在屏幕上点击不同的土家族民族乐器,可以自由地创新民俗乐曲,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魅力。其二,在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优化期间,相关人员还应该与巴渝土家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部门相合作。及时更新和完善“非遗”民俗音乐视频资料、图文资料等内容,定期开展相关的监察工作,切实保障好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资源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准确性。其三,鉴于数字博物馆实时沟通、多元互动等优势,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在数字博物馆中举办线上交流会或座谈会,使大众能够零距离地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补充和完善社会对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认知体系。

(三)在土家族地区高校教学中融合“非遗”

在巴渝土家族地区的高校教学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音乐,也有利于将其进行合理传承和研究。土家族自治区的高校,因有其自身的独特文化风格和优势。在讲授相关课程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通常会自主结合土家族的民族风俗和资源。因此,土家族地区高校也逐步成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发、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场所。而巴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也可以同当地的高校相合作,引导高校自主参与到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中来。通过与高校共同创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音乐的自主学习和弘扬,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非遗”在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落实到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体系中来,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对音乐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从多个方面深化音乐教师的“非遗”民俗音乐理论教学能力。巴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定期深入到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来,为音乐教师展示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的相关内容。开展针对音乐教师的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教学培训工作,加强土家族地区高校教学融合“非遗”民俗音乐的综合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物质结晶和财富。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传承、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过程中,都受到多元主体的重视。而土家族作为少数民族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其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创造出大量优秀的民俗音乐资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逐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贡献作用。尤其是巴渝土家族的民俗音乐,因其具有显著的文化特点、丰富的乐曲种类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度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从建立健全“非遗”民俗音乐综合管理体系入手,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合理推广土家族的“非遗”民俗音乐内容。也不能忽略在土家族地区高校教学中,将“非遗”民俗音乐进行有机融合,推动巴渝土家族“非遗”民俗音乐在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土家族非遗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土家族情歌
民俗节
土家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