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 *
——以中医药院校为例

2023-12-13张亚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学医学生医学

张亚宁 李 俊

(1.山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大学办学“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在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课程体系[2]。但是思政课程在高校课程中,受关注程度不够,与其他课程结合不够紧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于2014年在上海高校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基于此展开的研究探索。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规律。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元素和丰富的专业内容,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保障医学生在专业能力扎实的同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克服医学中的技术主义影响,不忘医乃仁术的本色,体现医学治病救人、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终极关怀、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人文性质。

1 医学心理学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可行性

医学院校是国家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教学中更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核心思想;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4]。

在当前社会医患矛盾频发、人们心身疾病突增的背景下,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已不能满足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医患沟通技能,而且要深入学习和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人格和友善品德,从容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开展的研究实践。

1.1 医学心理学注重培养医学生的高尚医德医学心理学的培养目标主要围绕“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核心使命,从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成长三个方面培养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医学自古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热爱生命,以人为本,尊重、理解、悲悯是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意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人的生命贵如千金,如果能用平生所学救人于危难,也是千金不换的功德。孙思邈认为医者必须具备三大品质:(1)要有精湛的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2)要有“人伤我痛”的高尚道德,“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发“大慈恻隐之心”;(3)不为自己贪求名利,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这种尊重生命价值、把济世救人放在首位、不贪个人名利、全心舍我的高尚医德,与当代医学教育目标是一致的[5]。

当代医学教育目标也是围绕这一思想,培养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奉献精神,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创新精神,对患者全方位关怀的人文精神,维护患者利益的诚信精神,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等。医学教育的职业目标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德才结合”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也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审美情趣、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自我实现的精神价值追求。

1.2 医学心理学注重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追求和精神状态。物欲充斥的社会、感官刺激的追求导致很多大学生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观取向功利化、世俗化、低俗化;西方价值观的引入和媒体的渲染,使得大学生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生活陷入困境。

医学心理学中人格成长、心理健康的部分就是在帮助医学生养成积极价值观;医患沟通部分则主要是强调医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同理心,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更要疗愈患者的心灵创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自身要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积极阳光。医学心理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价值判断,为医学生的精神生活指明方向。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医学生需要努力奋斗的最高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医学生应当不懈追求的理想价值导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理应遵循的现实价值准则。

1.3 医学心理学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医学心理学在讲授心理学理论与临床诊疗方法的同时,还发挥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将“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诸多教育元素渗透在教学中,注重挖掘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心理学思想智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古代医家先贤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采用中医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疗活动,帮助中医药大学生培养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传统医学中关于心理治疗的案例记载比比皆是,例如:情志相胜疗法,根据情志的制约关系,以情胜情治疗疾病;顺情从欲疗法,即医生顺着患者的生物规律和意愿欲求,使其身心舒畅的治疗方法;还有宣泄疗法、羞耻疗法、惊吓刺激疗法等。西方心理学中认知学派、行为学派等的治疗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已有记载[6]。通过传统医学心理理论的学习,帮助医学生树立传统文化自信,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医学生传承中华医道精神,树立振兴发展中华传统医学的伟大理想。

2 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

2.1 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是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的主导者。要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医学生职业忠诚度,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要转变思政教育的狭隘理念,不能认为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不仅自身要加强人格修养,为人师表,还要关注社会、放眼世界、聚焦前沿、亲近学生,创新教学方式,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引导学生[7]。

做好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必须注重四个方面的建设:(1)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编写入教学大纲;(2)挖掘每个教学章节的课程思政元素,像撒盐入水一样融入医学心理学课程;(3)探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内容;(4)定期组织教研室集体备课,结合每位教师的授课心得,同心协力、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形成工作成果。

2.2 内容设计贯穿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将教材课程体系分成四部分:从基础心理理论、心理健康维护、心身疾病诊治、心理社会干预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2.1 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树立整体医学理念,突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将医学、人文、心理、社会等因素综合融入医疗体系,改变医患关系模式,从“命令-服从”到“平等-合作”,从只关注患者的生物属性到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结合当前竞争激烈、精神空虚、饮食无度等因素重新审视疑难病例,让学生了解心身同治原则。

2.2.2 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课程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让学生了解、认同学习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医学心理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对心理学不了解,甚至还有排斥心理,觉得谈话不能治病;也有学生认为承认自己心理不太健康是很丢人的事情,宁愿自己难过也不求助,慢慢地把心里的小困扰拖成了心身疾病。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受心理治疗方法,就要帮助学生先去除思想认知的错误理念,教导他们有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不能因为“面子”耽误治疗。同时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2.3 帮助医学生认识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密切联系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心身医学研究者亚历山大就提出著名的“经典七病”理论,即将原发性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支气管哮喘等七种疾病称为心身疾病,认为疾病的产生和预后与身心健康状态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心理专家指出,临床的很多疾病都源于心理因素。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情绪波动剧烈、饮食不节制、作息无规律,给各种疾病埋下了隐患。同时,躯体疾病也会引发相关的心理困扰。所以,当代的医生只治疗躯体疾病是远远不够的,必需要理解各种疾病背后的心理因素,采用心身同治原则,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2.3 教学方法设计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可以在医学心理学各个章节的教学设计中添加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堂不仅是教师讲解,也欢迎学生来参与讲述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理论知识,可以是小品、相声、音乐剧、诗朗诵或者幻灯片讲授等各种形式。现在网络应用普及,学生可以在网上获取各种资讯。在讲到医患关系一章时,允许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演绎医患沟通场景,包括医疗、经济、沟通、理解等各种角度,选取一个视角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让大家在表演和观看时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很多学生在期末论文中写道,本学期印象最深的一章就是自己参与表演的章节,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参与这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法:疫情期间的教学需要,凸显了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很多在线课程制作精良,配合录像、视频讲解、课后习题,是教材的优秀配套资源。以往医学心理学课程以课下讲授为主,没有课后作业,这对于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大学新生是个很大的挑战。很多学生缺乏自学能力,不知如何预习、复习,对考试更加茫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在线课堂资源,如通过学习通进行上课签到,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不必耗费大量时间点名;补充章节练习,教师可以将优秀的视频资料和课外阅读资料放在线上课堂,使学习内容多元立体,同时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 结语

在医学心理学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课程思政将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政人文精神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育人水平。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要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个体成长、道德素养提升、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专业、更系统地给学生讲授课程思政的理念,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深入学习思政理论,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教材。要以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体现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环节育人思想,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学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