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2023-12-13李坤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基肥草莓温室

李坤鹏

(夏邑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 夏邑 476400)

草莓,又称红莓,呈心形,果香浓郁,鲜美多汁,深受人们的喜爱。草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含量丰富,具有健脾和胃、助消化、生津润肺等功效。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温室草莓栽培技术不断完善,为使得温室草莓优质高产,做好温室草莓的高产栽培技术工作尤为重要。

1 栽培环境要求

栽培地块应远离交通主干道、化工厂等,要求周围空气质量良好,且为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较好水肥保持能力的沙壤土,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pH值最好在5.5 ~6.8。选择栽培地块时,还需明确前茬栽培作物,前茬作物最好是葱蒜类蔬菜或豆类,前茬作物不宜为茄子、番茄等与草莓病害相同的作物。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灌溉用水的水质应满足我国无公害作物生产现行质量标准。

2 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2.1 施肥。温室草莓施肥以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多为农家有机肥或者商用型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栽培土壤,使得土壤的疏松性、透气性及保水肥性能更好,还能提升土壤温度。基肥用量为优质有机肥7 500 ~90 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把基肥均匀撒施地面后进行土壤深翻并耙碎整平,使得基肥混合均匀。

2.2 作畦。温室草莓栽培通常采用高畦栽培的方式,一般畦宽为80 cm,畦高30 ~50 cm。

2.3 消毒处理。对栽培草莓的温室要进行高温消毒,通常使用硫磺粉来消毒,将硫磺粉和助燃剂按1∶1混合均匀后于温室内分多点进行消毒,施用量为30 kg/hm2。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闭棚,当温室内温度大于50 ℃时进行消毒,消毒12 ~48 h 后可开棚通风。

2.4 选种。应选择抗病能力强、抗干旱、休眠期短、单果较大的优质品种,并结合栽培地区的环境条件科学选种,目前适合温室栽培的草莓有章妃、丰香等。

2.5 培育壮苗。选择高质量苗本为草莓高产打下坚实基础。草莓种植户可以购买栽培苗,也可以自己培育秧苗。应从苗种中选择植株健壮的苗株,一般草莓壮苗标准:叶子4 ~6 片,叶片厚大、颜色鲜绿,叶柄短且粗壮,短缩茎直径应大于1.5 cm,根色鲜亮呈乳白色,花芽高分化,全株质量应大于35 g。如果农户自己培育种苗,则应当特别注意假植期时间应早,一般在每年7 月上旬~8 月上旬,假植育苗的地块肥力应适中,基肥用量尽可能少,且要施用有机肥,以免影响花芽分化。

3 适时定植

草莓定植应在休眠期开始前,一般是在每年的9 月中上旬进行移植栽培。栽培前应在畦面上提前铺设好滴灌带,种苗栽培前2 ~3 d 灌溉造墒。栽培时间过早,环境气温较高,不利于幼苗成活,栽培时间过晚,对于草莓产量的稳定性不利。株行距为15 cm ×30 cm,定植密度为每公顷12 万~15 万株。同时,为保证幼苗成活率,移植栽培应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且要挑选没有病虫害的壮苗。栽培适宜深度为6 ~7 cm,既不要露根也不能埋心。幼苗栽培可进行定向,即苗茎弓背朝向两侧的畦沟,以保证后期果穗是朝向畦两侧,有利通风,方便采收。为减少叶面水分蒸发,移植栽培前需要将多余的叶片修剪去除,每株保留3 ~4 片心叶。栽培完成后,对于高畦一定要把水浇透,等2 ~3 d 之后再进行1 次灌水,使土壤保持湿润。若栽植后的几天为高温晴朗天气,应覆盖一层遮阳网在温室大棚上,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4 地膜覆盖与闭棚保温

于苗上进行地膜平铺,膜上开口,将苗提到地膜之上,用细土将膜开口部与苗底部封实。可选黑色地膜,能减少病害和杂草,降低田间湿度,还能防止草莓果实粘到泥土,有利提升草莓商品价值,达到高质优产的目标。地膜覆盖应在白天温度低于20 ℃时进行。适时闭棚保温是温室草莓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夜晚温度降到10 ℃时及时闭棚进行保温,防止低温下草莓叶片变黄或茎节变短。闭棚保温时间通常为每年的10 月中旬。

5 田间管理

5.1 摘叶整枝。成活后及时摘除老病叶,每月1 次,对于生出的大量匍匐茎,多余的应及时去除,应当疏去晚开的高级次小花。

5.2 温湿度管理。温室草莓环境密闭,温湿度不合理易造成病虫害爆发。其白天温度应在28 ℃~30 ℃,晚上温度在12 ℃~18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应在20 ℃~25 ℃,晚上温度在6 ℃~8 ℃。湿度保持50%~70%。

5.3 水肥管理。温室草莓采收期,每10 ~20 d 追肥1次,追加氮磷钾复合肥10 kg/亩、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 d 施1 次。

5.4 授粉。为保证坐果率,可释放蜜蜂等授粉昆虫。

6 病虫害防治

温室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等。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通常使用40%的福星乳油8 000 倍液;防治灰霉病,在发病初期通常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喷雾防治,连续2~3 次。

7 收获

当草莓果实有2/3 着色后便可以开始采收。当果实进入采收的高峰期后,每1 ~2 d 采收1 次。在采收时应保留果柄,且分级堆放,在堆放和搬运的过程中切勿挤压。每次采收时最好能将所有成熟果实采收采净,轻摘轻放,对病虫果和畸形果剔除淘汰,进行分级包装后及时上市。

猜你喜欢

基肥草莓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草莓
空腹吃草莓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采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