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害虫美国白蛾的发生与防治

2023-12-13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白蛾羽化虫害

杨 航

(葫芦岛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美国白蛾属于一种全球性生长的林业虫害种类,自身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道路中值得认真解决的问题。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各行业得到更多发展空间,林业也因此蓬勃发展,整体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涵盖面积愈加广泛,而一系列的病虫害问题也就随之而来[1]。近年来,经过诸多林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美国白蛾这一害虫的发展规律已经被基本掌握,并根据此类规律,探索出一系列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效,其危害性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就“林业害虫美国白蛾的发生与防治”展开深入剖析。

1 美国白蛾的相关概述及其生态习性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又称为“秋幕蛾”,属于灯蛾科、白蛾类中的一种,整体形态为白色,属于影响农林植物的害虫之一,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其生态分布范围在19°~55 N°。其中雌蛾体长为9 ~15 mm,翅展为30 ~42 mm;而雄蛾体长为9 ~13 mm,翅展为25 ~35 mm。美国白蛾的传播途径比较广泛,食性杂是它的基本特性,是我国外来的入侵物种,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首次被发现。纵观我国林业发展历程,病虫害中美国白蛾特点比较显著,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存在,其分布地区领域比较广泛,整体繁殖速度较快,能够在1 年繁殖出3 代,几乎在老树皮下、枯树叶中,便能时常发现白蛾的茧,在经过冬季后,这些茧逐渐形成幼虫,其生产阶段主要分为羽化阶段、幼虫阶段、成虫阶段。①羽化阶段。该阶段发生于每年春季的5 月份,春季回暖时期是若虫(稚虫)或蛹蜕皮为成虫的关键时期,幼虫整体数量快速增加,危害性也逐渐变大,对树木、农作物带来危害[2]。②幼虫阶段。幼虫阶段是美国白蛾快速生长的特殊时期,由于幼虫本身的耐饥饿能力比较强,即便半个月不吃食物,也能正常存活并且不会影响繁殖,这是美国白蛾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之一。③成虫阶段。基本上,成虫阶段主要分为3 个时期,分别是在每年的7 月、8 月、9 ~11 月。在7 月1 整月中,都属于成虫发育期;而在8 月份也就是第2 个生长阶段,该时期的成虫危险性巨大,对树木、农作物带来的损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下年度的9 ~11 月中,成虫为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天,开始进行自我羽化,从头部到胸部,再从胸部到足部,在外壳完全退掉后,白蛾会将自己隐藏在隐蔽处,一般会在周围树木上,整体适宜高度不会过高,在1.5 m 左右的高度停留。

2 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

2.1 繁殖与适应能力强。美国白蛾属于一种拥有较强繁殖能力的害虫,并且适应性极强,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下来。笔者通过走访病虫害(美国白蛾)严重的林区后发现,美国白蛾对生存环境的温度要求并不高,高低温切换比较自如,高温40 ℃以上,或低温-15 ℃以下的环境中都可以正常存活,但这些特点是林业常见害虫并不具备的基本特点,因此即便地区环境的温差较大,依然会有存在美国白蛾的可能性,并且该虫害种类的分布广、生产能力强、繁衍速度快,防治起来具有超高难度。

2.2 啃咬植物种类繁杂。在美国白蛾的生长过程中,不同植物种类都会成为其啃咬、破坏对象,例如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梧树等常见植物种类,便是该虫害的重点破坏对象。并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也会受到美国白蛾的危害而降低实际产量,甚至会使农作物出现枯萎、死亡现象[3]。相比于其他害虫种类,美国白蛾的食量比较惊人,因此在美国白蛾的泛滥地区,往往会存在农田绝收、树木枯萎等问题。

2.3 传播途径比较广泛。在美国白蛾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幼虫传播,其传播途径、危害范围与繁衍数量不可忽视。具体来讲,在美国白蛾的繁殖期间,在经历过结茧而形成的幼虫,不但可以通过树木植物、农作物进行传播,还可以依托生态环境、车辆或人体完成迁移,并在迁移过程中寻找适宜环境,逐渐孵化为幼虫,使得该地区出现美国白蛾虫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白蛾这一害虫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虽然其本身适应能力强,但同样会受到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的限制,并且对3 个生长阶段也会带来不尽相同的影响。针对美国白蛾的幼虫羽化时期,光照条件至关重要,适宜的光照往往影响羽化效果,并且生长环境中的湿度与温度,会影响美国白蛾的羽化时间,造成羽化推迟[4]。为此,在开展美国白蛾虫害防治工作时,我们需要合理选择适宜天气,最好在温度回升、气候湿润的春天。

2.4 危害性较大。与其他常见虫害种类相比,美国白蛾的生存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繁衍速度都大不相同,因为自身的生存能力强,极易在不同环境领域中存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在美国白蛾虫害的防治方面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缺少了天敌的制约,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改进,进而导致整个害虫群体的密度快速发展。正因如此,美国白蛾的防治与控制工作,成为现代林业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的关键话题。

3 林业害虫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进行了探究,并总结出几点防治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物理防治。针对美国白蛾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生态问题,在详细了解美国白蛾生长特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物理防治技术,将虫害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人工猎杀。在每年春季4 月下旬~5 月上旬(美国白蛾产卵期),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卵块采摘并集中销毁。在具体处理方法中,可以通过深挖泥土的方式,将蛾蛹深埋至泥土深处,为彻底杜绝美国白蛾的繁衍生存,可以大量搜集一些掉落的树枝枯叶,将其均匀洒落在地面中,进行集中焚烧。第二,采用灯诱法。在成虫的发生时期,在重点区域悬挂黑光灯进行害虫诱杀,以此减少虫源。在诱虫灯的设置环节,应妥善选择虫害发生严重地区,在四周空旷区域合理布置,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成果[5]。在距离选择方面,应保证每个诱虫灯的间距在100 ~200 m,其中心点应控制在半径50 m 范围中,并定期进行喷药毒杀灯诱成虫,在此基础上,应认真检查具体防治情况,认真记录当日诱杀情况与成虫数量,为美国白蛾防治方案制定、后期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参考。

3.2 化学防治。虫害化学防治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化学药物,开展科学性的虫害防治工作,常见方法为农药喷洒,此类防治方法比较寻常且效果立竿见影,但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药剂量要根据当地美国白蛾虫害数量、树木损坏程度来确定,避免药剂量把握不当导致大量树木受损。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喷雾式方法进行,以美国白蛾的幼虫时期为切入点,安排专人进行农药喷洒,以无公害、无污染的生物农药为首选,农药中所含有的苦参碱乳油、青虫菌乳剂等配料,能够起到很好的虫害控制与预防作用,在树木低处位置适量喷洒,能够有效节省药物投入成本,并且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最小。在虫害药物防治推行期间,最好在树木生长阶段的4 ~8 月,在技术、人员与环境的多重保障下,尽可能降低美国白蛾对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3.3 生物防治。在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虫害控制时,我们可以从“诱捕器布置”“昆虫天敌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方法如下:①诱捕器的悬挂设置。一般情况下,诱捕器会悬挂在美国白蛾喜食的树枝中,利用性信息素,对成虫雄虫进行诱捕,能够将成虫数量控制在最低,有效缓解虫害对植物本身带来的影响与破坏[6]。该方法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美国白蛾防治方法,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成效,实践经验颇为丰富,在多个地区被广泛应用。②昆虫天敌控制。近年来,在我国多个地区的有害生物防治研究中,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等昆虫是美国白蛾的天敌,许多地区便以此为突破口,在美国白蛾的化蛹初期和老熟幼虫期,根据虫蜂1∶3 的比例,适量释放昆虫天敌种群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补充,为天敌昆虫创造有利的自然增殖条件,使林木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际应用成效将会事半功倍。

3.4 构建完善的检测预报体系。林业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携手为美国白蛾虫害防治提供技术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完善的检测预报体系,在技术手段、专业人员与制度体系的多重保障下,将林业害虫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准确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白蛾羽化虫害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二)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