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马店地区梨木虱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3-12-13金宏亮臧云鹏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梨木草木灰若虫

金宏亮 臧云鹏

(国有驻马店市薄山林场 河南 驻马店 463218)

驻马店地区是我国中部重要的水果生产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驻马店地区梨树栽培面积在驻马店逐年增多,由80 年代的1.3 万hm2,发展到至今已有梨树面积达6.8 万hm2。在栽培管理上,多数果农均采用粗放管理,造成梨树病虫害严重发生,特别是梨木虱为害后的梨园,有相当一部分梨园产量降低,果品质量变差,严重影响了广大果农栽培梨树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为了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提质增效,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进行了对梨木虱的综合防治,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文对梨木虱的形态特征、分布、为害区域、寄主植物、为害情况、生活史、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等措施进行了论述,旨为林业和果树科技工作者及果农提供借鉴。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雌虫体长约3 mm,翅展7 ~8 cm,长椭圆形,端部圆,脉纹黄褐色,翅脉简单。

1.2 若虫。外形为扁平状,外观呈现出淡黄色,特征为红色复眼,在虫身的两侧长有翅芽。腹部第6 节后愈合成一块,常分泌很多粘液,覆盖在虫体上。

1.3 卵。黄色,卵圆形,整体外观为细长形的丝带装,一端比较尖,一端为圆形,在身体下方有针刺状突出器官,用于在果树叶片上附着。

2 分布及为害区域

在驻马店地区9 县2 区均有发生,受害严重的梨园,叶片的被害率达90%以上,造成梨树早期落叶,梨花不能按时开放,严重影响产量及果实质量。

3 寄主植物及为害情况

梨木虱是一种对梨树具有较大危害的害虫,其对鸭梨和蜜梨的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梨木虱对于果树叶片蜡质层较薄的梨树危害更大。梨木虱的成虫附着在梨树的叶片以及树芽上,吮吸叶片内的液体,使得叶片发生病变,发生枯萎生成斑点,在严重的区域叶片会变为褐色,导致叶片坏死。若虫附着在梨树的叶片上,会在虫体下方分泌粘液,长期以来会使得叶片之间互相连接,影响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而若虫会利用叶片作为寄居场所。如果梨树叶片生有蚜虫,梨木虱若虫则生长在蚜虫形成的卷曲状叶片中,导致农药无法直接喷射在叶片受害部位,会对害虫的防治造成影响。梨树新生长出来的叶片受害后,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果树的生长。

4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害虫的生长周期约为1 年4 代,大部分害虫以成虫的形式生存在树干缝隙中,其余的在周围的杂草上生存。过冬成虫在3 月份会持续生长,此期间由于花芽鳞片生长,成虫的繁衍也会变快。3 月底,成虫进入蛰末期,整个过程长达1 个月。在出蜇之后,成虫便会为害新生长出的叶片,并且排出虫卵。3 ~5 月会生产出第1 代虫卵,果树上过冬的成虫是在第1 代虫卵产生的时候繁殖的,所以在此时间段对害虫进行防治最为高效。如果错过了此时机,则会使得第1 代成虫在叶片上成功排卵,繁衍生息,使害虫分布更广,且果树叶片发生弯曲,会限制农药的喷洒效果,对害虫的灭除造成影响。根据统计,成虫的发生阶段大致遵循以下的时间规律:5 月初会发生第1 代成虫,6月初会发生第2 代成虫,7、8 月会发生3 ~4 代成虫。其中第4 代的成虫还可以继续发生出下一代害虫,在9 月中旬生成可以过冬的害虫。过冬的成虫在梨树生长出萌芽的时候出蜇,从梨树生长的规律来看,在初春时期,成虫在出蜇之后便会对梨树上的小树芽进行吸食,鸭梨花芽鳞片露白期为出蛰盛期,产卵盛期一般出现在鸭梨花序伸出期,产生的虫卵会分布在叶芽之间,并且在宏观上呈现出直线状。在果树开花的前期,虫卵开始孵化,并且在花朵成熟后,第1 代若虫产生,在此后的1 个月内为成虫的羽化时期。过冬的成虫在出蜇的时候会产生第1 代虫卵,此时是对害虫进行药物干扰的最佳时期,即在成虫刚出蜇而未进行产卵的期间,这时候的害虫大多数分布在树枝表面,此时喷洒的农药易于直接将害虫杀死,达到很好的杀虫效果。在第1 代虫卵成功变为若虫之后,因为虫的分布场所更加复杂,并且叶片时常会发生卷曲,给农药的喷洒带来很大的困难。梨木虱的活动性很强,在温度较低的初春时期,其经常表现为假死的状态依附在树枝上。随着气温的增高,越冬代成虫活动增加,此代成虫寿命很长,卵主要产在短果枝的叶痕上。第2 代的虫卵分布比较广泛,包括嫩芽、新叶片以及花朵等处。在果树坐果后,虫卵在叶片内的主脉生存。寄居于叶片内的虫卵生殖繁衍能力很强,大约每个成虫能生产300 个新的虫卵。在初代的若虫生长为成虫后,成虫通常会进入到已经生长出的新芽内,并不断生产繁衍虫卵,在以后的生长中,成虫会分泌粘液,自此时开始,直到越冬前,各代幼虫期并存,且由于枝叶茂密,产卵部位变更及被害叶片常粘在一起,给防治造成困难。9 月下旬~10 月间出现越冬成虫,并陆续钻入树皮缝越冬。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在早春和秋末时节对果树上已经老化的树皮进行清理,并将果树周围存在的杂草和其他植物清理干净,或在冬季进行大水漫灌,将果树周围的越冬虫全部清除。此方法还会对梨树上的其它有害生物同样起到防治作用。

5.2 人工防治。在第2 代若虫出现的前几天,对梨树的树冠以及树枝上生长出的新梢进行清除,主要将未完全展开的叶片清除,并将清除后的树叶带出处理,此阶段的梨木虱都分布在这些未展开的叶片上,因此是摘心除虫的最好阶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此期间大部分的梨木虱都会集中在新生长的叶片上,因此将叶片进行摘除就相当于将梨木虱生长的场所消灭,相当于农药防治的效果。

5.3 生物防治。在夏季,可以利用梨木虱的一些天敌对其进行消除,如可以引入瓢虫等有益生物对梨木虱的繁殖进行干预。此阶段如果需要对果树进行药物喷洒,需要选择对引入的益虫没有危害的农药,以免对益虫造成伤害。

5.4 化学防治

5.4.1 在成虫经过越冬期之后对其进行农药喷洒防治。成虫出蜇阶段是使用药物杀虫的最佳时机。在此期间的成虫大多分布在树干的缝隙中,树叶还没有大量生成,因此可以将农药轻松的喷洒到有害虫的部位。施药作业需选择晴朗的时候,选择5%浓度的氯氰菊酯对害虫进行防治。对于一些梨木虱分布较多的果树,在第1 次喷洒农药之后的1 周后,可以选择再次喷洒,在后续的喷洒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5%来福灵。

5.4.2 在第1 代若虫出现的时候进行施药。第1 代若虫的生长规律比较统一,在此期间易于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大约在每年的4 月底之后的半个月内,是消灭若虫的关键时段,在农药的选择上可以使用1.8%阿维菌素或者是10%吡虫啉4 000 倍液。经过对第1 代若虫的大规模防治,可以将绝大多数的害虫消灭。

5.4.3 摘梢后补打药剂。5 月底对果树上生长出的梢芽进行摘取,并立即使用50 倍生石灰加20%双甲脒乳油1 000 倍液对果树的梢芽进行喷洒,防虫效果良好。

5.4.4 黏液形成后用药。如果对越冬成虫消灭不彻底,梨木虱就会在梨树的叶片上大量繁殖,而成虫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使叶片卷曲,对害虫的消灭造成很大的困难,此时可以使用烟草石灰水对果树进行喷洒。其中烟草∶生石灰∶水的比例为3∶1∶60,在农药配制时使用开水将烟草溶解,并在溶解时不断地对烟草进行揉搓,在重复此动作2 ~3 次之后,将烟草打捞干净。然后,在另一份水中将生石灰进行溶解,并使用滤布将石灰中的渣打捞干净。在完成以上的操作之后,将烟叶水和石灰水进行混合,并且加入足够的水对其混合物进行稀释,使用其对树叶进行喷洒,可以消除95%以上的害虫。

5.4.5 草木灰浸提液。使用草木灰的浸渍液对害虫进行消灭,其具体的配方为:将草木灰和水以1∶15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加以搅拌,在草木灰溶解之后,使用滤布对灰渣进行打捞。因为草木灰的溶液呈现出碱性,而梨木虱在叶片上分泌的粘液是酸性的,所以在草木灰溶液和粘液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使得粘液消除。在消除了粘液之后会使得叶片重新展开,此时使用其他药物对果树进行喷洒,具有更高的杀虫效果。并且,草木灰中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能够使得梨树果实的表皮更加光滑,提高果子的外观质量。如果不方便进行草木灰的配制,也可以使用碱性的洗衣粉溶液充当草木灰对果树进行喷洒,在喷洒了碱性洗衣粉后,粘液也会得到相应的消除。也可以使用中性的洗衣粉直接和杀虫剂进行混合稀释,在喷洒中直接使用,也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猜你喜欢

梨木草木灰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中国梨木虱关键发生期与气温关系研究
草木灰在花木病虫害防治上的妙用
草木灰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螺虫乙酯悬浮剂有效防治梨木虱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梨木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