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洪雷:导演是个把梦境实现的工作

2023-12-13周盛楠余驰疆徐鹏远

时代邮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突击年轻人

文 周盛楠 余驰疆 徐鹏远

40年间,他曾做过寂寂无闻的演员,也曾从场记做到副导演,在37岁时第一次独立执导电视剧,拍出了《激情燃烧的岁月》。44岁,一部《士兵突击》让他声名鹊起,紧接着《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推拿》,再到《功勋》(默默无闻的张富清),皆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康洪雷是非典型“名导”。他并非科班出身,职业生涯前20年几乎都在辅助岗位耕耘;他很少用大明星,但带红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他常常遇到资金危机,甚至一度有人研究起“康洪雷现象”,说的就是他的剧“开播前难卖,播出后爆红”的奇遇。

有人问他:“入行17年才当独立导演,您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就兴趣。”他回答得言简意赅,“我们这代人更多的还是理想、爱好和冲动,你愿意为这个事一直努力下去。”

认定就会一直践行

2022年初,康洪雷等来了一群90后。这些年轻人带着一册剧本,邀请他出山执导。“我特别愿意和他们合作,我想看一看我们之间到底有没有鸿沟,到底能不能合作得下去。”康洪雷说。几乎没有犹豫,康洪雷便答应了下来。当然,打动他的不只是人,还有剧本。

这正是康洪雷所擅长的那种剧本。他的作品从来不曾偏离主流,也没有落入过空洞的宣讲。他善于以贴近现实的日常展现时代质感,琐碎亲切又激昂慷慨;同时个体生命融化了背景的颜色,无论是石光荣、许三多,还是龙文章和他的“炮灰团”,哪怕是留学法兰西的青年革命者、艰苦奋斗的石油人和道德模范,这些人物都丰满而立体,他们有坚固、勇毅的内核,但绝非束之高阁的英雄,而是沾满尘埃的凡人,于是生动,充满魅力。也因如此,20年的电视剧生涯里,康洪雷始终可以获得各方的赞赏和一致认可。“我愿意在一个事情的维度上去探索。我老觉得问题谁都会看到,可是在问题当中能不能看到那份希望,有没有那份坚强和那种自救,我觉得这很重要。”一定程度上,潜伏在作品中的这份价值观也是康洪雷自己的人生写照。1982年,他从艺校毕业进入内蒙古话剧团当演员时,因为外形原因,无法成为舞台的中心——演《高山下的花环》,他已经站在了最后一排的最边上,导演还要他再左一点,用半个身子演了50多场;演《天地人》,他的角色是一株草,唯一的任务就是在地上翻滚,一滚就滚了60多场。

1988年,他借调到内蒙古电视台,熬了8年才转正,当中还有4年一分钱工资都没有。而直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前,他跟着王新民、张绍林、陈家林、黄健中几位导演师父,做了十几年辅助工作,几乎把剧组里所有岗位都干了一遍。但他一刻也没有冷却过热情,他坚信着自己终有一天会成功的:“老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那我们谋就得了。世界是公平的,对谁都一样,就看你坚持不坚持。”

“三无”作品的逆袭光

艺术从来没有捷径,这是康洪雷一直相信的一件事情。

1979年,他考入内蒙古艺校学话剧表演,3年后被分配到话剧团。因为老当群众演员,就总有机会在后面看到整出戏,总想和导演说点什么。“导演让我从A点走到B点,我就总要问他为什么,导演不告诉我,我就自己想。”于是他产生了做导演的念头。

1985年,康洪雷去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系主任对他说:“孩子,你想当导演,不会写作怎么行?回去学一年写作再来。”

“我回去也不想学写作,但又想当导演,就跟着剧组从场记做起。”在内蒙古电视台,他几年没拿过工资,也进不了电视台编制,一路在实践中摸索,从场记到副导演花了近10年,从副导演到导演又花了10年。

2000年,他终于有机会独立执导,好不容易拍了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结果到处被退货。电视台给的反馈是:“黄棉袄黄棉裤没有人看了,新时代要看新的东西。”谁也没想到1年后,这部电视剧低开高走,最终收视率达到了17%,康洪雷也在业内成名。

此后,《青衣》《一针见血》《民工》等剧,不仅拓宽了康洪雷的创作主题,也让观众看到了他对不同题材的把控能力。

2004年的夏天,康洪雷在西山下北京军区大院看了一部话剧——《爱尔纳突击》。

开场后,一位中年军人走上台,敬了一个军礼,停顿半天开口说:“感谢所有到场的同志们在百忙之中与我们一道见证这一最后时刻……因为今晚演出之后,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就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永远消失了……”

那个瞬间,康洪雷的心像被子弹击中一样,眼泪一下子流出来。

“那一晚演了什么我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满台的战士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诠释着一群兵的苍凉,我沉浸在舞台上的喜怒哀乐与起伏沉浮之中……”

第二天一早,康洪雷给编剧兰晓龙打去电话,这才知道这部剧早就写好了电视剧剧本——兰晓龙以《爱尔纳突击》和小说《士兵》为基础,进行了创作。只是,因为这部剧“无反派、无女人、无爱情”,被许多投资方定义为“三无”作品,迟迟得不到支持。

之后的一年多,康洪雷经历了筹拍中的起起伏伏、人来人往,终于在艰难中开拍。

2006年12月,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首轮播出时不被看好,等到第二轮播出,台词“不抛弃不放弃”已经成为当年的年度金句。

跟编剧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长

对许多观众而言,康洪雷身上最鲜明的标签就是《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也是豆瓣上评分最高的军旅题材电视剧(目前分别为9.5分和9.6分)。

实际上,康洪雷从未参过军,“军人在戏中其实只是一个职业的载体,我们都曾经历过和剧中人人物相类似的遭遇,我们都会有想做但是没有做的事情。”

在他眼中,影视剧最终的落脚点是生活和人。就像作家刘震云对康洪雷的评价:“康导读的是生活这本大书。”因此,不论是拍军旅题材,还是拍警匪题材《一针见血》,或是《推拿》等关注小众群体的作品,康洪雷都能找到与大众共情的地方。

这些共情往往来自细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偏执的石光荣在天寒地冻时用心窝给褚琴暖脚;《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执着地修路,一根筋却令人触动;《推拿》中王泉跟爱人孔佳玉通过推拿的拍打声传情达意……

作家韩少功说:“康洪雷在艰苦中发现美,在普通人的情感中发现美,总之是在时尚美学不屑一顾的那些地方,找到震撼和感动。”

这种发现美的能力,来自对剧本的打磨。康洪雷大部分作品都改编自小说,而他对改编的要求极为严苛。“我的几部电视剧成功原因都在于编剧。现在有一枪打中的剧本吗?根本没有。《我的团长我的团》前后制作总共花了一年时间,拍摄前的3个月我就和编剧熬在一起,几乎参与了整个过程,反复地修改,最后兰晓龙说他快被我折磨死了。一般来说,我跟编剧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还长。”

然而,行业的变化也让康洪雷有过措手不及的阶段。曾经一年一部爆款的他,在2014年拍完《推拿》后,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一方面是年轻化的影视需求让他有些却步,另一方面他也在重新学习。

“艺术没有对错,但是艺术有高级、中级、低级之分。一个剧本的高级,是透过词句、结构、人物编排,以及想传递的观点展现的。”这些年,他花了很多时间看各种作品,有爆红的也有默默无闻的,但总觉得很多东西太薄了。

“我不相信年轻人就喜欢这么薄的东西,年轻人的世界也是非常丰富的。以前很多人觉得年轻人不喜欢正剧,但是你看这两年,很多正剧备受推崇,是因为里面有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人生经历,它会提供给年轻人很多启发。”

所以,拿到《父辈的荣耀》的剧本后,康洪雷跃跃欲试。“我和年轻人合作没有障碍,包括语言障碍、思维障碍、美学障碍。以此验证,虽然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我的思想、眼界,以及我对当代艺术,对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价值观的捕捉,依然是敏锐的,依然能跟他们靠得很近。”

“导演是个把梦境实现的工作。”不论几岁,这种“圆梦”的兴奋在康洪雷心中从未退却。“通过你的镜头,把梦变成现实,甚至把你每段时间的观点、经历,通过一部戏传递出去,快哉快哉!”

猜你喜欢

突击年轻人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蛟龙突击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空降兵突击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年轻人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