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松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3-12-13白小玲
白小玲
(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油松种子园,山西 临汾 041300)
油松是一种常绿乔木,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格,同时,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等多种优良特性。因此,成为我国北方土石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然而,随着近年来油松人工林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不良的气候因素,如大风、降雨少、干旱等,导致油松病虫害愈发严重,且油松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到油松的正常生长,降低其经济收益。病虫害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油松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推动油松产业获得稳步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病因的基础上,介绍了油松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能为科技人员和广大林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油松病虫害高发的原因
油松病虫害问题涉及很多方面的原因:(1)生态系统不平衡。在选择树种单一地块即只选择油松地块,大面积地开展人工造林,很难形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系统,林木自身对病原体及病虫的抵抗力不足,导致病虫害流行。(2)全球贸易造成传播。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增加,也给很多新型病虫害传入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机会,侵害松树的概率增大,对其带来巨大的危害性。(3)日常防治工作不到位。防治知识较为匮乏,未能对林木定期开展检疫工作,这也是导致油松病虫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4)气象因素。受全球不断变暖趋势的影响,各地频繁出现一些异常气候,更利于一些病虫的生存,使得一些病虫害暴发流行,造成巨大危害,严重阻碍到油松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面对日趋严峻的油松病虫害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针对油松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并重视综合防治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将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低水平。
2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油松立枯病
在油松苗期阶段尤其是以立枯病较为多发,继而对幼苗产生极大的危害性,使得幼苗产生很多病斑,并不断的扩展蔓延,其形状多为长条形,颜色以红褐色为主,病害侵袭苗木根部,导致其皮层出现溃烂症状,对其正常生长构成极大威胁,更甚者造成大面积的死亡。因幼苗不同生长期均会遭受感染,所以在症状方面也出现较大不同。主要包括种腐型、猝倒型、腐立枯病等。
防治技术:(1)育苗时需要对苗圃地展开详细调查,栽植过易感植物的地块不可当作苗圃地,同时不易在连作地块进行育苗,洼地也不可当作苗圃地。倘若无其他地块可以选择,可应用迪克松或者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处理,也可撒施一些生石灰进行处理。(2)在科学选择育苗地的基础上,还应当提高整地水平,保证整体质量设置高畦开展育苗工作,以免由于地块整地效果较差,土块较大、漏风透气影响出苗,或者由于地块不平整而导致后期积水,影响幼苗的生长。苗圃土壤消毒过程当中可以选择40%的五氯硝基苯或者50%的拌种双粉剂和过筛后的细土充分混匀之后,选择部分药土均匀地撒在苗圃地上,将药剂翻入土内,之后开展播种工作,完成播种之后,在种子上撒施部分药土,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消毒效果,减少病菌的滋生,对于控制和减少病害发生概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3)科学选择良种,在适宜的播种时期尽量提前播种。(4)施肥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保证充足施肥有利于增加苗木营养,为其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加其自身抗性,避免出现病虫害,但是施入农家肥应当把肥料全部腐熟,之后才可应用。(5)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2种药剂不可同时喷洒)对树体进行保护。每隔两周喷1次,150~200 kg/667 m2。4~5月子囊孢子入侵前或散发期,选择1000倍液50%的多菌灵全面喷洒,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联合施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强苗木抗性,减少叶面蒸腾。发病初期,对树体喷洒75%百菌清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600倍液,亦可三种药剂每隔7~10 d交替喷洒1次。发病盛期,用70%代锌孟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0%多菌灵粉剂、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对树体进行喷雾,亦可4种药剂每隔7~10 d交替进行喷雾。
2.2 油松锈病
这种病害会对很多品种的松树都会造成侵害,而且引发的症状也非常相似,叶片遭受病害侵袭之后,在退绿的同时,时常出现一些段斑,其颜色多为淡黄色,而且能够发现很多黄色小点分布其上,之后逐渐发生颜色变化,由原来的黄色向黄褐色进行转变,这便是性孢子器。另外病斑上还常常出现一些凸起,其形状多为囊状,这便是锈孢子器,彼此连接在一起,之后逐渐开裂,将其中的孢子散发出来。松树叶片遭受侵害之后,由绿变黄,发生枯萎掉落。
防治技术:(1)造林过程当中,尽量避免运用单一的松树品种进行造林,而应当选择阔叶树种和松树一起营造混交林。(2)发现病害,及时运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应用0.5oBe石硫合剂全面地进行喷洒,或者选用硫磺粉以及500倍液50%的进行喷洒,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3 松树腐烂病
该病对油松带来的危害也较为严重,遭受病害侵袭的主枝与中心干皮层患部,首先出现红褐色改变,之后发生隆起以及水渍状改变,引发皮层破溃腐烂,汁液从患部流出,其颜色一般为黄褐色,并伴有特殊的酒糟味。
防治技术:(1)将各项栽培管理工作充分落到实处,尤其应当对油松科学合理地进行修剪,实施间伐,改善林内通风条件及光照条件。发现病株之后,及时地将其清除销毁,这对于减少病害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栽植油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以栽植有当地气候特征的优良树种为首选,并重视营造混交林。(2)把病患部位的皮层全部刮除,运用腐烂灵、退菌特等杀菌剂进行涂抹即可。
2.4 松树白粉病
该病不仅对油松刚生长出的新梢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危害其叶片、花与幼果。遭受危害的新梢节间不断变短,叶片也变得细长,同时变硬变脆出现卷曲状,患部常常会有白粉覆盖,病害发生较重的会引发枝梢发生枯死。
防治技术:(1)发现病害植株全面地将其清除,并做到科学栽植,这样能够大幅减少这种病害的发生概率。(2)病害发生时可以选择福美胂、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施防治,合理控制施药量,并做到交替用药,就能大幅提高防治效果。
2.5 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一般多发生在春节,最初的发生期在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冠为害,最严重的时期是8、9月份,主要以幼虫危害针叶,以3~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或附近草丛下浅土层中越冬。
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消灭越冬幼虫、综合治理,清除落叶和杂草。对于大苗,采取阻隔法。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春季幼虫上树前,用毒纸绳或毒纸环捆绑在树干上,阻杀下树越冬及上树危害的幼虫。(2)化学防治。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 kg/ 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公顷用有效成分90 g。(3)农业防治。营造针阔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注意剪除有虫枝,秋冬季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人工摘除虫茧,在幼虫大发生期人工捕捉,捕捉时注意毒毛。(4)生物防治。人工繁育释放天敌赤眼蜂每公顷60万头左右,寄生率达80%以上;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 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 g,量15 kg/ 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用2250亿/ hm2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理想效果。
2.6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受害的松树表现出外部典型症状,是松树针叶失水萎蔫,变成黄褐色至红褐色,最后整株干枯死亡,针叶当年不脱落,松脂分泌减少或停止。病死木树干横断面常伴有蓝变现象(蓝灰色、辐射状),并在树干可见到天牛蛀屑等危害状。松材线虫病有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两种传播途径,人为传播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自然传播: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最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主要经松褐天牛造成传播,松褐天牛一代每年的自然扩散距离大概为100 m。人为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人为传播主要是远距离调运染疫的松木及其制品(如板材、包装箱、电缆盘等)引起的,这种传播方式不受自然屏障限制,呈远距离、跳跃式传播。研究结果显示,人为传播是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关键原因,其占比达到了76.2%。
防治技术:(1)疫情监测。①日常监测。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准确鉴定、及时报告疫情。利用地面巡查和航天航空遥感调查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并选择尚未完全枯死或者刚枯死的松树上、中、下部进行准确取样。②针对松材线虫病展开专门的检查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掌握疫情发生情况和防控成效。每年1次,一般于每年9~11月份进行专项普查。结合日常监测,查清本辖区病死(濒死、枯死、因灾致死)松树数量和疫情发生面积等疫情信息。(2)科学合理地处理伐桩其高度应当控制在5 cm以下,并将两粒磷化铝片放到伐桩上面,之后用塑料薄膜严密地包裹,捆扎好,原则上这一方法在重点生态区域禁止使用。其次可以将钢丝网罩在才发油松之后的伐桩上,并将其固定牢固。对于没有松褐天牛分布的林区也可以进行剥皮处理,原则上重点生态区域禁止使用。(3)疫木防治性采伐。①择伐。在冬春媒介昆虫非羽化期(一般10月份~翌年3月底)内集中开展枯死木、濒死木择伐,择伐范围应当超过松材线虫病发生小班边缘两千米,按照当日采伐当日山场就地处置的要求进行除治。②皆伐。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还应当认真落实皆伐措施,同时科学造林,改善林地条件,全面清除掉落的枝丫,并将其焚烧处理。(4)媒介昆虫防治。①药剂防治。松林面积较大的,可以选择噻虫啉等药剂进行喷施防治,目前飞机喷药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其防治效率高,而且面积广,具体喷药时应当在松褐天牛羽化的早期阶段进行喷药效果较好。②为了控制和减少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松材线虫病,还可以松林当中合理地设置诱捕器,来诱杀松褐天牛,控制和减少松林当中的天牛数量,减少病害的传播概率。诱补器的设置时间通常选择在松褐天牛羽化之前的4 d左右,设置时通常情况下每2 hm2林地设置一套,诱补器间隔应当达到150 m左右,为了确保诱补器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设置,运用卫星定位器进行准确定位。诱捕器设置好之后,还需要对诱芯定期进行更换,并将诱杀的害虫及时清理掉。③天敌防治。花绒寄甲是松褐天牛的天敌,合理的释放,能够有效控制与减少林区松褐天牛的数量,避免造成松材线虫病的大面积传播,防治时间一般为3月中上旬。(5)检疫封锁。①疫区封锁。松材线虫病疫区松科植物只能进行除治性采伐,全面停止松木商品性采伐;疫区内的松木禁止加工利用和外调,就地除害;禁止调进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材及其制成品、半成品。②山场封锁。疫木采伐采取先封后伐的方式,先伐松病(枯)死木,后伐活立木,疫木采伐前,要对拟伐除疫木先打号登记,规划好清理疫木码垛、焚烧地点。疫木伐除、烧毁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清理。严禁农民捡拾疫木,严防流失。
2.7 红脂大小蠹
该虫几乎危害松属的所有树种,特别是对于一些长势不良的松树造成的危害性更为严重。这种害虫每年一般发生2代,而且虫期不是很整齐,除冬季之外,春夏秋等3个季节都能见到这种害虫的活动,虫害发生盛期为五六月份。为害时雌性成虫在油松树皮上钻蛀直至形成层,同时啃食木质部位,之后雄性成虫也随之进入其中共同对油松进行蛀食,影响树液的正常流动,之后再继续危害油松的根部,并在蛀孔部位留下很多木屑以及流脂,害虫一般在树皮当中越冬,并可观察到各种虫态,特别是以油松的根部分布较多。
防治技术:(1)在油松树干上发现新的虫孔之后将敌敌畏原液注射到孔内,之后用泥封死侵入孔。(2)土壤杀虫。在树坑基部1.5 m内,撒入毒死蜱或甲拌辛颗粒剂50 g/ m2,对土壤进行深翻,并及时地进行浇水,这样可以控制和减少害虫数量。(3)虫害发生早期阶段,应用毒死蜱、高氯等药剂进行喷洒,使用浓度为800倍,可较长时间内发生药效,控制与减少虫害带来的危害。(4)涂抹药土复配水溶剂可以起到很好的物理隔层,该方法不仅能够制止受侵害植物内的成虫出树并将其杀死,而且能有效阻止外来蠹虫对健康植物的危害。针对成虫扬飞时间不整齐,该方法时效长,实践证明有良好效果。
3 结语
目前,病虫害已经成为阻碍油松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应引起管理及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控制和减少病虫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强防治,提高综合化防治水平,才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推动油松产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