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安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
2023-12-13陈亚立
陈亚立
(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农村局 河南 商丘 476100)
1 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管理方案
1.1 播前准备与管理。①土壤管理。根据花生生长特性,对土壤的翻耕要适度合理,避免过深与过浅。翻耕过深容易破坏土层结构,生土翻出过多,导致土温低冷、土质黏重坚硬、透气能力差、缺乏养分,当年不容易熟化。②选种。选择时主要考虑抗病、抗逆、耐肥、抗倒伏、开花结果集中、高产、成活率高等因素,以利于提升花生的产量品质。
1.2 播种。花生播种一般在2 月底3 月初,足墒,地温连续1 周保持在12 ℃以上即可播种。可机械起垄,垄宽30 ~50 cm,分双行和单行,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品种、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每穴2 粒,穴深5 cm 左右,穴距10 ~15 cm,单播每穴1 粒,穴距6 cm 左右,结合墒情,遵循“干不种深,湿不种浅”的原则;若气温低于12 ℃,播期可适当延后,避免出现烂种死苗。
2 苗期管理
2.1 清棵。在花生苗出齐以后将埋在土中的2 片子叶清出地面,同时清除基部周围护根草,促进根系发达、茎枝早发,增强植株抗旱吸水能力,提高花生饱果率。
2.2 锄地。要结合墒情中耕锄草3~4 次,前期可锄草1次,花生破土时,再浅锄1 次,疏松地面,利于苗齐苗全。苗齐后,清棵锄1 次,2~3 周后平窝再锄1 次,锄地时遵循头遍浅锄,二次深锄,行间大锄,墩间小锄原则。
2.3 防病害。苗期主要是茎腐病和根腐病,始花前主要是蚜虫,为防虫害对花生的影响,要及时防治,确保花生优质高产。
3 花针期及结荚期管理
3.1 施肥。花生处于开花下针阶段时,生长迅速,开花期根据地力追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避免引起茎叶徒长倒苗;对于长势弱的地块,可亩叶面喷施7 ~15 kg 尿素。结荚期是花生生长最旺、养分吸收最多的时期,此时大批荚果形成,可喷叶面肥磷酸二氢钾,保护叶片,防止早衰,提高粒重。
3.2 科学灌溉。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苗期和成熟期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较低,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花针期、盛花期、结荚期要避免干旱,此时,充足的水分可以保障开花量,遇到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
3.3 病害防治。花生黑斑病属于叶斑病的一种,叶片有大量黑色病菌子囊壳,一般在盛花期出现,主要为害叶片,一旦感染会导致叶片从下而上枯萎掉落,发病严重的茎秆、叶柄、果针部位形成病斑,长势减弱,产量降低。
4 饱果成熟期管理
4.1 喷叶面肥。当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后,营养衰退,生长几乎停止,根系老化,根瘤固氮能力减弱,荚果所需营养由茎叶输送,此时若肥力营养不足,易引起落叶,若及时喷施含磷含钙成分较多的叶面肥补充养分,可推迟落叶,大大提高收益。
4.2 喷调节剂。调节剂用量小、功效大,可用于拌种,诱导根生成,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寒、抗旱、耐涝能力;喷施于叶面,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厚叶片,增加花数和结荚数;当植株徒长时,可有效抑制徒长,预防倒伏,并延长落叶时间,使荚果膨大充实。
4.3 喷杀菌剂。花生生长后期易感染褐斑病和网斑病,引起早落叶,如果不及时控制,短时间会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可在叶面喷肥时加入广谱杀菌剂甲基托布津,降低危害,推迟落叶。
4.4 喷杀虫剂。花生生长后期天气干燥容易发生叶螨;高温多雨,食叶类害虫多发。应适时喷杀虫剂。
4.5 排水防涝。花生生长后期,雨后应及时排涝,避免引起土壤中养分流失,防止落叶、烂果。
5 最大限度发挥智慧农业在花生生产中的作用
5.1 作物生长的生命周期中将计算机、物联网、音频视频、无线通信等技术集于一体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建立现代化管控平台,平台一端连接权威专家,对花生从播种到收获,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控制、远程诊断的智能管理。
5.2 将智慧农业的作用发挥在大棚中,棚内安装测控温传感器,组装成控制驱动,相互控制调备。还可通过手机、计算机信息终端向管理者推送检测及报警信息,实现环境信息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实现无人值守、精准调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量。
5.3 智慧农机应用于花生播种。2BMJ 智能花生膜上精量播种机,可自动调节播种深度,自动采集土壤含水量。通过吸式单粒精播,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监控、铺膜、膜上打穴、单粒精播、种行覆土、种行镇压等7 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