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方案

2023-12-13张晓晓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苗情田间管理冬小麦

张晓晓

(平山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针对河北省冬小麦播种普遍偏晚、苗情普遍偏弱的现状,要切实抓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夺取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权。

1 总体要求

按照适当提早、分类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晚播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着力做好冬小麦春季水肥管理与一喷多防,通过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2 技术要点

2.1 带蘖越冬麦田的管理技术

2.1.1 3 蘖以上壮苗麦田。冬前3 蘖以上麦田,在起身中后期开始两极分化,大蘖快速生长,小蘖开始死亡,麦脚逐渐利落。可适当推迟此类麦田的春季管理。最佳施水肥期在拔节期,亩灌水40 m3,追施纯氮8 ~10 kg。在抽穗开花期(5 月上旬)进行春季第2次灌水。麦田相对含水量降至70%以下后,在5 月下旬,为促进粒重增加,可灌春季第3 水。

2.1.2 1 ~2 蘖普通麦田。该类麦田冬前小麦主茎为3叶1 心到4 叶1 心,返青后快速生长,如管理到位,可追赶壮苗,获得高产。春季管理:在起身初期,以“促”为重点,抓住早春晴好天气,镇压划锄相结合,先压后锄,弥合裂隙,沉实土壤,增温保墒,配合喷施叶面抗旱保水剂,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第1 次肥水管理在起身末期进行,亩施纯氮8 kg 左右,亩灌水40 m3。抽穗开花期灌第2 水。

2.2 无分蘖越冬麦田的管理技术。10 月下旬~11 月7 日播种的麦田,小麦单株无蘖,主茎最多为3 叶,或2 叶1 心、1 叶1 心、1 叶,每亩播量多在20 kg 以上。管理上的主导思想应为“早管理、促返青、壮个体”,争取壮株大穗。

2.2.1 顶凌耙麦促进返青。有机械化作业能力的农场和种粮大户,在土壤表面2 cm 化开但下面还有冰土时,使用轻型圆盘耙,调节圆盘耙零角度,顺麦垄进行耙地,可促进小麦提早4 ~5 d 返青。无机械条件的可进行人工锄划中耕。

2.2.2 中耕镇压增温提墒。麦田土壤化冻后,可用镇压器压麦,起到提墒作用。表墒提升以后,再进行机械或人工锄划保墒。

2.2.3 返青喷灌增加表墒。返青后表层干土较厚时,有喷灌设备的麦田,可设定喷水量10 ~15 mm(每亩6.6 ~10 m3)喷灌,不可用畦灌方式灌水。无喷灌条件的可通过镇压提墒,消减干土层。

2.2.4 适时开展肥水管理。根据墒情,在小麦长出次生根至拔节期,每亩追施纯氮8 kg 左右,浇水40 m3。

2.3 “土里捂”麦田的管理技术。该类麦田因在11月7 日以后播种,冬前未能出苗。若早春尚未出苗,可通过浅中耕提高地温,促苗早出。3 叶期后若有缺水现象,可压麦提墒。有喷灌设备的可喷水10 ~15 mm(每亩6.6 ~10 m3)。拔节期前后每亩追施纯氮8 kg 左右并浇水40 m3。抽穗至开花期浇第2 水,随水亩追施纯氮5 kg 左右,主攻增粒数和粒重。

2.4 优质强筋麦田的管理技术。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在返青期墒情适宜的地块可以适当推迟春管;对缺墒的地块,在土壤解冻化通后,立即抢浇“救命水”,浇水量要小,与底墒接上即可,结合第1 次灌水,每亩追施纯氮5 kg。在孕穗扬花期,结合第2 次灌水或降水每亩追施纯氮2 ~3 kg,并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防倒抗衰,延长叶片功能,提高专用麦指标品质。提倡采用水肥一体化滴渗、灌技术进行少量分次高效肥水管理。

2.5 各类苗情麦田的共性管理技术

2.5.1 防控病虫草害。对于根部病害发病重的麦田,及时对茎基部喷施杀菌剂,早防早治;对于没有杂草秋治的地块,小麦返青后针对杂草发生情况,分别采取人工拔除、中耕除草、化学除治等有效措施,控制杂草蔓延危害。一定要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要求除治杂草,除草与防病用药间隔开1 周;小麦抽穗前,结合天气预报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一喷多防工作。

2.5.2 防控春季低温灾害。低温寒潮发生在小麦拔节前的,在低温来临之前要提高抗冻能力,可采取镇压、喷施抗寒调节剂等措施,压实土壤、提墒保墒。强冷空气出现在拔节后,可提前灌水,调节田间小气候,减轻地面温度降低幅度。冻害一旦形成,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中耕和追施速效肥,促进小麦尽快恢复生长。特别是优质麦,要注意做好倒春寒防御工作。

2.5.3 喷施叶面肥。为有效增加小花和穗粒数,在旗叶展开,进入孕穗期时,下午17:00 以后,喷施磷酸二氢钾100 g/亩。

3 保障措施

3.1 全面开展苗情调查。要成立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在小麦返青、起身、拔节等关键生育期,深入田间地头,准确掌握本地苗情动态,必须做到“四查一看”(查墒情、查病虫基数、查杂草种类和数量、查亩茎数、看长势)。

3.2 科学研判技术关键。由县级政府组织省市小麦管理专家、气象测报人员、县级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代表等,依据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分类别、分地块制定冬小麦管理技术,明确管理要点。

3.3 精准开展技术培训。以县为单位,分乡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等进行全方位全员培训,针对当地小麦不同类型苗情及长势,帮助农民充分掌握促弱转壮技术措施,提高麦田管理水平。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短视频、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发布气象信息,及时预测预警,推广技术建议。

3.4 深入田间实地指导。粮食科技专员主动进村入户,为小麦种植户提供小麦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咨询。结合小麦苗情长势和病虫测报信息,到重点村、重点地块指导农户科学运用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精准用药防治病虫草害,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

猜你喜欢

苗情田间管理冬小麦
加强科研攻关 推动农业增产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苗破土 查看苗情
甘肃冬小麦田
冬小麦和春小麦
凤栖梧·植保员